盐类的水解教学案.doc_第1页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doc_第2页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doc_第3页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doc_第4页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类的水解教学案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反应目标要求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2.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掌握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3.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盐溶液的酸碱性1盐的分类(按生成盐的酸、碱的强弱划分)盐强酸强碱盐,如NaCl、KNO3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2 SO4 3弱酸强碱盐,如Na2CO3、CH3COONa弱酸弱碱盐,如NH4HCO3、CH3COONH42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1)NaCl属于强酸弱碱盐,溶于水后,NH4和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 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 c(OH),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 H2OH。(2)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CH3COO和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 c(OH),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CH3COOH2O CH3COOHOH。(3)NaCl属于强碱强酸盐,其溶液中不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未受影响,溶液中c(H)c(OH),呈中性。二、盐类的水解1概念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特征(1)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2)盐类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3影响因素因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 内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外因温度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解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促进水解,加酸会抑制水解,反之亦然外加盐加入与盐的水解性质相反的盐会促进盐的水解4.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的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 号。知识点一 盐溶液的酸碱性1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1 mol L1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最后一种溶液pH7,则( )ABCD碱性AOHBOHAOHBOHAOHBOHAOHBOH酸性HCHDHCHDHCHDHCHD答案 A解析 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可知:弱离子越弱,水解程度越大,该题我们可进行归类分析:AD,pH7 电离程度:AOHHDAC,pH7 电离程度:AOHHCBC,pH7 电离程度:BOHHCBD,pH7 电离程度:BOHHD综上可知,电离程度:HCAOHHDBOH,即酸性:HCHD,碱性AOHBOH,答案为A。2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04 mol L1,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AAl2(SO4)3 BCH3COONa CNaOH DKHSO4答案 B解析 常温下,由纯水电离出的c(H)c(OH)107 mol L1,因为104 107,因而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促进水的电离,且使溶液显碱性即可得出结论。知识点二 盐类的水解3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类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B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C盐类水解的结果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DNa2S溶液中c(Na)是c(S2)的2倍答案 D解析 本题是对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实质的考查。由于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反应互为逆反应;D项中,Na2S溶液中若无S2水解,则c(Na)2c(S2)成立,由于S2水解,故c(Na) 2c(S2),因此应选D。4NH4Cl溶于重水(D2O)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表示正确的是( )ANH2D H2O和D3OBNH3 D2O和HD2OCNH3 HDO和D3ODNH2D HDO和H2DO答案 C解析 NH4Cl水解的实质是其电离出的NH4与重水电离出的OD结合生成一水合氨的过程。即NH4Cl=NH4Cl,D2O DOD,NH4OD NH3 HDO,D再与D2O结合生成D3O,故C项正确。5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 c(OH)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c(H)D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中弱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答案 C解析 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就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故A对;溶液显酸性则一定有c(H) c(OH),故B对;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水在任何溶液中电离出的c(OH)c(H),但在CH3COONa溶液中,由于生成了弱电解质CH3COOH,使得c(OH) c(H),故显碱性,所以C项说法错误;水电离出的H和OH与盐中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正是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所以D对。知识点三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HCOOH3OBCO2H2O HCO3HCCO23H2O HCO3OHDHSH2O S2H3O答案 C解析 A是HCOOH的电离方程式;B项不正确,正确式如下:CO2H2O H2CO3 HCO3H;C是CO23第一步水解反应;D是HS的电离方程式。7下列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CO232H2O H2CO32OHBNH4ClNH4H2O NH3 H2OOHCNaFFH2O=HFOHDCuSO4Cu22H2O Cu(OH)22H答案 D解析 多元弱酸强碱盐水解应分步写,A错;一元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B错;水解一般用“ ”号,C错;多元弱碱水解应一步完成,D正确。 练基础落实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O3在水溶液中只电离,不水解B硝酸钠溶液水解之后呈中性C可溶性的铝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可溶性的钾盐都不发生水解反应答案 C解析 HCO3在水溶液中既可水解,又可电离;NaNO3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Al3为弱碱阳离子,一定能发生水解;钾盐中K不水解,但阴离子可能水解,如K2CO3。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的电离:H2CO3 2HHCO3B将金属钠加入水中:2Na2H2O=2Na2OHH2C硫化钠水解:S22H2O H2S2OH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Al33OH=Al(OH)3答案 B解析 A项为H2CO3 HHCO3,HCO3 HCO23;C项为多元弱酸强碱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S2H2O HSOH,HSH2O H2SOH;D项由于加入过量烧碱,应生成NaAlO2,Al34OH=AlO22H2O。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粒子种类最多的是( )ACaCl2 BCH3COONa CNH3 DK2S答案 D解析 CaCl2不水解,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Ca2、Cl、OH、H、H2O 5种;CH3COONa发生水解,溶液中存在Na、CH3COO、CH3COOH、H、OH、H2O 6种粒子;氨水中存在NH3、NH3 H2O、NH4、OH、H、H2O 6种粒子;K2S中S2发生两步水解,溶液中存在K、S2、HS、H2S、OH、H、H2O 7种粒子。4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C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DMg3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答案 B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HSO4 NaHCO3 Na2CO3 Na2SO4A B C D答案 C解析 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H2O HOH,对于能电离出H或OH的物质,加入水中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反之对于能结合水中H或OH的物质,加入水中则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NaHSO4抑制水的电离,而Na2CO3、NaHCO3均能促进水的电离,且Na2CO3较NaHCO3更大。练方法技巧 6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 CO2通入150 mL 1 mol L1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3)略大于c(CO23)Bc(HCO3)等于c(CO23)Cc(Na)等于c(CO23)与c(HCO3)之和Dc(HCO3)略小于c(CO23)答案 A解析 0.1 mol CO2与0.15 mol 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NaHCO3各0.5 mol,由于CO23水解能力比HCO3强,且CO23水解又生成HCO3,因此溶液中c(HCO3)略大于c(CO23)。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C(NH4)2SO4 NH4Cl NaNO3 Na2SDNH4Cl (NH4)2SO4 Na2S NaNO3答案 C解析 (NH4)2SO4、NH4Cl溶液因NH4水解而呈酸性,(NH4)2SO4中的NH4浓度大于NH4Cl溶液中的NH4浓度,其水解产生的c(H)应较大,故前者pH小;NaNO3为强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pH7);在Na2S溶液中,因S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pH 7)。本题考查盐显酸、碱性的实质,关键把握水解的离子。8(1)室温下pH9的NaOH溶液和pH9的CH3COONa溶液,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和B,则A和B的关系为_。(2)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其原因是_。(3)对于盐AmBn的溶液:若为强酸弱碱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若为弱酸强碱盐,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1)AB1041(2)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去 在纯碱溶液中CO23水解:CO23H2O HCO3OH,加入BaCl2后Ba2CO23=BaCO3(白色),由于CO23的浓度减小,水解平衡左移,OH浓度减小,酚酞褪色(3)AnnH2O A(OH)nnHBmH2O HB(m1)OH解析 (1)水的电离平衡为H2O HOH。在NaOH溶液中,由于加入了OH,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减小;在pH9的NaOH溶液中,c水(H)109 mol L1,其H全部是水电离产生出来的;因为c水(H)c水(OH),即c(A)109 mol L1。在CH3COONa溶液中,由于CH3COO离子结合了水中的H,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H)增大;在pH9的CH3COONa溶液中,c(OH)1105 mol L1,其OH全部是水电离产生的,即c(B)105 mol L1,所以,c(A)c(B)109 mol L1105 mol L11041。(3)正确地表示An、Bm符号及Bm水解产物HB(m1)至关重要。练综合拓展 9某同学利用AlCl3溶液和Na2S溶液制备Al2S3,结果得到的是白色沉淀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试写出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制备Al2S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 2Al33S26H2O=2Al(OH)33H2S 2Al3S=Al2S3解析 Al3 与S2在溶液中可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H2S而不能得到Al2S3,故Al2S3只能利用单质间的反应制得。10(1)常温下,0.10 mol L1 NH4Cl溶液pH_7(填“ ”、“”或“ ”)。(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与NaHS溶液,pH大小:Na2S_NaHS(填“ ”、“”或“ ”),两种溶液中粒子种类:Na2S_NaHS(填“ ”、“”或“ ”)。(3)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用文字说明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答案 (1) (2) (3)NaHCO3电离出的HCO3水解:HCO3H2O H2CO3OH,而使溶液呈碱性解析 (1)NH4发生水解反应NH4H2O NH3 H2OH,使溶液显酸性,溶液pH 7。(2)S2分两步水解,HS只有一步水解,且水解程度S2 HS,因此等浓度时溶液pH:Na2S NaHS;Na2S溶液:Na2S=2NaS2、S2H2O HSOH、HSH2O H2SH、H2O HOH,故溶液中存在七种粒子:Na、S2、HS、H2S、H2O、H、OH。NaHS溶液中:NaHS=NaHS、HSH2O H2SOH、HS HS2、H2O HOH,故溶液中含有:Na、HS、H2O、H2S、OH、S2、H七种粒子。(3)NaHCO3溶于水时发生电离:NaHCO3=NaHCO3,电离出的HCO3水解:HCO3H2O H2CO3OH,而使溶液中c(OH) c(H),显碱性。11某盐或“类盐”的化学式为XmYn最简结构,将一定量的该盐溶于足量的水时:(1)若mn,测得溶液的pH为5,则该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2)若mn,测得该盐溶液的pH为9,则该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3)若mn,X、Y为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XmYn溶于水时,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该物质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4)若mn,X、Y为不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XmYn溶于水时,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该物质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5)若X、Y为同主族元素,且mn,则该物质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如_;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如_。答案 (1)XnnH2O X(OH)nnH(2)YmH2O HY(m1)OH(3)Al2S36H2O=2Al(OH)33H2S(4)Mg3N26H2O=3Mg(OH)22NH3,Al4C312H2O=4Al(OH)33CH4(5)NaHH2O=NaOHH2,KHH2O=KOHH2,BrClH2O=HBrOHCl,IBrH2O=HIOHBr NaH,KH BrCl,IBr解析 盐在水中能完全电离:XmYn=mXnnYm。(1)溶液的pH5,说明该盐为强酸弱碱盐,因此发生水解:XnnH2O X(OH)nnH。(2)溶液的pH9,说明该盐为强碱弱酸盐,因此发生水解:YmH2O HY(m1)OH。(3)据有关现象可知盐溶于水时能发生水解且相互促进。因此X、Y为同周期短周期元素,且能完全水解,因此该盐为硫化铝,水解方程式为 Al2S36H2O=2Al(OH)33H2S。(4)X、Y不在同周期的短周期内,“类盐”有氮化镁、氮化钠、碳化铝等,溶于水都能发生水解反应:Mg3N26H2O=3Mg(OH)22NH3,Al4C312H2O=4Al(OH)33CH4。氮化钠水解没有白色沉淀生成。(5)X、Y为同主族元素,形成化合物,如NaH、KH、BrCl、IBr,水解反应式分别为:NaHH2O=NaOHH2,KHH2O=KOHH2,BrClH2O=HBrOHCl,IBrH2O=HIOHBr。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目标要求 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影响水解反应的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2外因: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3)外加酸碱:加酸、加碱能促进或者抑制盐的水解。以NH4Cl为例NH4H2O?NH3 H2OH填表条件平衡移动方向水解程度c(NH4)pH升温正变大减小减小加水正变大减小变大加HCl逆减小变大减小加NaOH(s)正变大减小变大加NH4Cl(s)正变小变大减小通入NH3逆减小变大变大二、盐类水解的应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l2(SO4)3与NaHCO3溶液混合,Al33HCO3=Al(OH)33CO2;2热碱去油污效果好:CO23H2O HCO3OH;3明矾净水:Al33H2O Al(OH)3(胶体)3H;4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CO23H2O HCO3OH、NH4OH=NH3H2O;5制备Fe(OH)3胶体: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6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会放出气体,如镁与NH4Cl溶液反应:Mg2NH4=Mg22NH3H2;7盐溶液的配制及贮存,如配制FeCl3、CuSO4等溶液时,需在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盐酸、硫酸。知识点一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1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c HCO3 c CO23 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答案 B解析 A项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稀释溶液温度未改变,所以水解平衡常数不变;C项升高温度,由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c HCO3 c CO23 应增大;D项加入NaOH固体,使溶液中OH浓度明显增大,所以溶液pH增大;B项通入的CO2与OH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符合题意。 2欲使CH3COONa稀溶液中c(CH3COO)/c(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恒温)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固体NaOH固体KOH 固体CH3COONa 固体NaHSO4( )A或 B或 C或 D或答案 B解析 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增大,c(CH3COO)也增大,但c(CH3COO)增大的倍数不如c(Na)增大的倍数大,因此c(CH3COO)/c(Na)比值减小;加入KOH固体,c(OH)增大,使CH3COONa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增大,所以c(CH3COO)/c(Na)比值增大;加入固体CH3COONa,则相当于CH3COONa稀溶液变为浓溶液,而根据“稀释促进水解”可知在浓溶液中,c(CH3COO)/c(Na)将变大;加入NaHSO4固体显然促进了水解,使c(CH3COO)变小,c(Na)变大,则c(CH3COO/c(Na)比值变小。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a(NH4)2SO4 b(NH4)2CO3c(NH4)2Fe(SO4)2中对于c(NH4)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 b c Ca c b Dc a b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水解平衡原理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三种溶液中存在共同离子NH4的水解:NH4H2O NH3 H2OH,c(NH4)相等;CO23水解:CO23H2O HCO3OH,Fe2水解:Fe22H2O Fe(OH)22H,所以,c中亚铁离子水解产生的H抑制了NH4水解,而b中CO23水解产生OH,中和NH4水解产生的H,促进NH4水解。知识点二 盐类水解的应用4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A B C D答案 D解析 中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均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HCO3与Al3两种离子水解相互促进,产生二氧化碳,可做灭火剂。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两物质水解相互促进放出氨气因而不能混合施用。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起而打不开,因此实验室盛放碳酸钠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时,HCl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Al(OH)3固体。5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ANaOH BNa2CO3 C氨水 DMgO答案 D解析 要除去FeCl3实际上是除去Fe3,方法是加入某物质使之成为沉淀过滤即可。同时该题巧妙运用了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从而可以使Fe(OH)3沉淀,而不致使Mg2转化为沉淀而析出。本题的常规方法是加入化学物质直接与Fe3反应形成沉淀,但在这里却巧妙地利用了MgO消耗FeCl3水解生成的HCl,促使FeCl3水解成Fe(OH)3,同时MgO转化成MgCl2不引入新杂质,即使MgO过量,因为它不溶于水也不会引起二次污染。还可以使用Mg(OH)2、MgCO3等试剂。 练基础落实 1在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在此溶液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解平衡不移动B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溶液中H浓度增大DFe3的水解程度增大答案 C解析 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则溶液中c(Fe3)增大,使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c(H)增大;但FeCl3的水解程度减小,因为水解程度n FeCl3,已水解 n FeCl3,总 ,由于FeCl3的增多,使水解程度减小。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粗盐在空气中易潮解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答案 B解析 A项,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利用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达到去污目的;C项,氯化铁溶液中发生Fe33H2O Fe(OH)33H,在加热条件下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造成体系颜色加深;D项,硫化钠溶液中存在S2H2O HSOH,HSH2O H2SOH,水解产物H2S是产生臭味的原因;B项,粗盐中混有MgCl2、CaCl2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潮解,这与盐类的水解无关。3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其中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 )NaOH溶液 水玻璃 Na2S溶液 Na2CO3溶液NH4Cl溶液 澄清石灰水 浓HNO3 浓H2SO4A B C D答案 B解析 碱及水解呈碱性的盐,因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盐,使试剂瓶瓶颈与瓶塞粘结,因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酸性及强氧化性的物质不能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盛放。答案为B。4下列四种肥料可以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混合施用的是( )A硫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钾 D硝酸铵答案 C解析 铵态氮肥中NH4的水解反应为NH4H2O NH3 H2OH,水解显酸性,而草木灰中K2CO3水解显碱性,CO23H2O HCO3OH,二者水解相互促进,NH4大部分生成NH3 H2O,而后分解,造成氮肥损失。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A B C D答案 B解析 Al3和S2会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2Al33S26H2O=2Al(OH)33H2S,得不到Al2S3;MgCl2会水解:MgCl22H2O Mg(OH)22HCl,加热时水蒸发,HCl挥发,最后得到Mg(OH)2,灼烧得MgO,而得不到MgCl2。练方法技巧 6有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 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及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pH的大小顺序应为 ,故A项错误;稀释相同倍数时,、存在水解平衡,中pH变化最大,故B项错误;若pH相同的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应为 ,故D项错误;与25 mL 0.1 mol L1盐酸反应后中为NaHCO3和NaCl溶液,中为CH3COOH和NaCl溶液,中为NaCl溶液,pH最大的是,故C项正确。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及加水稀释时pH变化。7下面的问题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答案 D解析 题中涉及的四个问题都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系。具体解释依次如下:保存FeCl3溶液,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可以抑制FeC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Na2CO3、Na2SiO3可以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从而能腐蚀玻璃,故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避免瓶塞和瓶口粘连在一起。NH4Cl、AlCl3发生水解,溶液呈酸性,镁可以置换溶液中的氢,放出H2,从而产生气泡。硫酸铵水解呈酸性,长期使用此化肥,土壤酸性将增强。8碳酸钾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原因是_。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原因是_。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原因是_。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原因是_。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原因是_。盐酸与硫酸各1 mol L1的混合酸10 mL,加热浓缩至1 mL,最后的溶液为_,原因是_。答案 K2CO3 尽管加热过程促进水解,但生成的KHCO3和KOH反应后又生成K2CO3KAl(SO4)2 12H2O 尽管Al3水解,但由于H2SO4为难挥发性酸,最后仍然为结晶水合物。BaCO3 Ba2(HCO3)2=BaCO3CO2H2ONa2SO4 2Na2SO3O2=2Na2SO4Al(OH)3 加热,使HCl挥发,促进水解进行到底H2SO4溶液 HCl挥发只剩余H2SO4练综合拓展 925时0.1 mol L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当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1)为了验证上述解释哪种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 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填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CH3COONH4溶液呈中性)。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C气体NH3 D固体NaHCO3(2)若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1)中所测溶液的pH应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_。答案 (1)B (2)乙 增大(3)c(Na) c(CH3COO) c(OH) c(H)解析 由题意要求,要判断甲、乙两种解释正确与否,可加入一种含有CH3COO而不显碱性的盐,如CH3COONH4,其溶液呈中性,从水解的角度对醋酸溶液的pH变化无影响;但CH3COONH4电离产生的CH3COO,可使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c(H)减小,pH增大,从而说明甲不正确,乙正确。由于CH3COO水解显碱性,c(OH) c(H),且c(Na) c(CH3COO),又因为CH3COO的水解程度很微弱,因此有c(CH3COO) c(OH),故c(Na) c(CH3COO) c(OH) c(H)。1010 时,在烧杯中加入0.1 mol L1的NaHCO3溶液400 mL,加热,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温度()1020305070pH8.38.48.58.99.4(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水解程度Na2CO3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3)丙同学认为,要确定上述哪种说法合理,只要把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后再测定溶液的pH,若pH_8.3(填“”、“”或“”),说明甲同学正确;若pH_8.3(填“”、“”或“”),说明乙同学正确。(4)丁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甲、乙同学的解释进行判断:实验装置如图,加热煮沸NaHCO3溶液,发现试管A中产生沉淀,说明_(填“甲”或“乙”)同学推测正确。 答案 (1)HCO3H2O H2CO3OH(2)大于 (3) (4)乙解析 (1)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 H2CO3OH。(2)乙同学根据Na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认为受热时2NaHCO3=Na2CO3CO2H2O,这样溶质成为Na2CO3,而pH增大,也说明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3)若甲同学的观点正确,则当温度再恢复至10 时,pH应为8.3;若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则当温度降回到10 时,pH应大于8.3。(4)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HCO3在加热煮沸时分解生成了Na2CO3、CO2和水,证明乙同学观点正确。 第3课时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目标要求 1.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盐类水解程度。2.判断溶液的导电能力和电解质的强弱。3.判断溶液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例如:在H2CO3的溶液中,c(H) c(HCO3) c(CO23)。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例如:Na2CO3溶液中,c(Na) c(CO23) c(OH) c(HCO3)。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考虑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如HCO3以水解为主,NaHCO3溶液中c(Na) c(HCO3) c(OH) c(H);而HSO3以电离为主,NaHSO3溶液中c(Na) c(HSO3) c(H) c(OH)。4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a.NH4Cl bCH3COONH4 cNH4H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a b。5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根据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分析。(1)分子的电离大于相应离子的水解例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与NH3 H2O混合溶液,c(NH4) c(Cl) c(OH) c(H)。(2)分子的电离小于相应离子的水解例如:在0.1 mol L1的NaCN和0.1 mol L1的HCN溶液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 c(CN) c(OH) c(H)。6利用守恒规律 知识点一 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在0.1 mol L1的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a)2c(CO23) Bc(OH)2c(H)Cc(HCO3)c(H2CO3) Dc(Na)c(CO23)c(HCO3)答案 C解析 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反应:CO23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且第一级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级,故A、B错误;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CO23)c(HCO3)c(H2CO3),故D项错误。2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c(OH) c(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Y的电离方程式:H2Y 2HY2BHY的水解方程式:HYH2O H3OY2C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 c(HY) c(OH) c(H)D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 c(Y2) c(HY) c(OH) c(H)答案 C解析 H2Y是弱酸,应分步电离,所以A项一步电离是错误的;依题意,它的酸式钠盐溶液呈碱性,说明HY以水解为主,HYH2O H2YOH,B项不正确;溶液中存在:NaHY=NaHY,HYH2O H2YOH,则c(Na) c(HY) c(OH) c(H2Y) c(H),C项正确;D项,根据HY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离子浓度大小有:c(Na) c(HY) c(H2Y) c(Y2)。知识点二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3把0.02 mol L1 CH3COOH溶液和0.01 mol L1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Na)Bc(CH3COOH)c(CH3COO)C2c(H)c(CH3COO)c(CH3COOH)Dc(CH3COOH)c(CH3COO)0.02 mol L1答案 A解析 溶液混合后,二者反应,但CH3COOH过量,故为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体系。CH3COOH的电离和CH3COO的水解相互抑制,但以CH3COOH电离为主,溶液显酸性,即c(H)c(OH),由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则有c(CH3COO)c(Na),A正确;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B不正确;对于C项:由于存在c(H)c(Na)c(OH)c(CH3COO)的电荷守恒和2c(Na)c(CH3COO)c(CH3COOH)的物料守恒,联立两式可得:2c(H)c(CH3COO)c(CH3COOH)2c(OH),所以C错;D项看似是物料守恒,但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c(CH3COOH)c(CH3COO)0.01 mol L1,D错误。40.02 mol L1的HCN溶液与0.02 mol L1 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溶液中c(CN) c(Na),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c(Na) c(CN) c(H) c(OH)Bc(HCN)c(CN)0.04 mol L1Cc(Na)c(H)c(CN)c(OH)Dc(CN) c(HCN)答案 C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有:c(Na)c(H)c(CN)c(OH),因为c(Na) c(CN),所以c(H) c(OH),则有c(Na) c(CN) c(OH) c(H)。根据CN物料守恒有c(HCN)c(CN)0.02 mol L1。因为c(H) c(OH),故溶液显碱性,Na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