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水浒人物(谢佳教案).doc_第1页
我谈水浒人物(谢佳教案).doc_第2页
我谈水浒人物(谢佳教案).doc_第3页
我谈水浒人物(谢佳教案).doc_第4页
我谈水浒人物(谢佳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谈水浒人物-名著水浒传阅读之人物篇(教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谢佳录像推荐时段:11分00秒到34分10秒教学内容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其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一段段曲折的传奇故事。这一百零八位绰号响亮的人物,拥有着一百零八个鲜活独特的个性,令人叹为观止。本课意图在于带领学生认识水浒好汉,品味英雄气概,咀嚼英雄品性,感受水浒传塑造人物的艺术魅力,从而引领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名著,去感受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教学目的及要求:1、在理解小说主题及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水浒人物,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2、通过对水浒中两个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李逵和宋江的讨论来感受水浒传在塑造人物上艺术成就。教学重点:1、体会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的艺术成就。2、教会学生有根据地说话,有根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1、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水浒主题歌好汉歌欢迎各位好汉聚义报告厅,今日之聚义不为替天行道,只为相伴学习,好,上课。二、导入设计: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三国出智士,梁山多勇夫。水浒以其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想要更多地认识和了解水浒中的“勇夫”,让我们一同走进我谈水浒人物-水浒传阅读之人物篇。三、游戏:人物竞猜。(意图:让学生认识并熟悉主要的水浒人物。口语交际要求:学会大方地说话)学生活动:1、事先准备好三组卡片(各14张),一组是人物的绰号,一组为人物,一组为相关故事情节。2、请拿到相关故事情节的一组同学大声地报出自己卡片上的情节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情节内容猜出所说是哪个人物,并说说这个人物的绰号。人物竞猜完成后,请拿到人物名字或绰号的学生到这些同学的身边集合。四、三人小组讨论,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并形成共识。(意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口语交际要求:谈出对人物的见解,交流后形成共识。)1、过渡:大家知道了这些好汉的名字及相关的故事情节,请三位同学交流一下你们对这位英雄好汉的性格的认识,然后说出你们的共识。让我们“三星小聚义”后夺取一下投名状。你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A: 上(时),他 ,好一个 的英雄。B:一个 的他,让我看到了 。2、三位同学讨论并形成统一观点。3、请代表同学发言。(过渡:水浒人物众多,但时间所限我们无法一一研究,刚才通过游戏,我们认识了其中比较突出的十四位,下面我们再选择其中的两个人物做深入的探讨,从而来感受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请同学们先来再猜猜我们要研究的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生死的兄弟,但有时他们却恰似一对父子;他们一个极为粗莽,一个却极为谨慎;他们不求同日而生,却最终死而同穴。他们是? 宋江和李逵五、主题发言:结合具体的情节,谈大家基本可以形成共识的人物李逵。(意图:感受人物绰号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感受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口语交际要求:运用具体的根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研究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找出人物的一系列故事,纵向来看人物的性格及性格的发展。)1、谈论人物李逵:有人说:有人说:李逵是水浒传中最单纯的人物,因为他人如其名,以勇猛、率直而著称,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情节来谈谈。(教师事先印发有关李逵的相关故事片断。)资料一:李逵劫法场资料二:李逵沂岭杀四虎。 资料三:李逵反招安 资料四:李逵骂宋江 资料五:李逵饮毒酒2、学生发言。3、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一百二十回中李逵的结局来看这一人物的性格是否有了变化?(意图:体会人物性格单纯中的复杂。感受人物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的发展和改变。)4、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看似单纯的人物也有着复杂而丰满的性格:他鲁莽却也细腻,嫉恶如仇却又粗鲁、莽撞,直率却又对宋江充满了理解,勇猛异常却又万般无耐。他既是可爱的,又是可敬的,又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六、辩论水浒中有争议的人物宋江。(意图:感受动态的人物性格,体会人物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挖掘其复杂性格的思想根源。口语交际要求:能针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对人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之二:抓住人物某一方面的内容或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1、读水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能会大不相同,请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小说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宋江。2、大家对这一人物产生争议的焦点是“招安”,针对“招安”进行辩论。辩题:宋江的“招安”情结是否出于忠义学生辩论3、提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宋江这一矛盾的人做了这矛盾的事?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4、总结宋江人物的性格的复杂性的根源。(意图:透过表象看本质,体会性格复杂的人物其单纯的思想本质。)宋江的性格是复杂的,但这一复杂却有着极为单纯的原因。支使宋江这么做的,是他脑子里的“忠”的思想,一个根深蒂固的“忠”,使宋江出卖了兄弟的命运,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而我们知道,这忠的思想,是属于儒家思想的传统精华。正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使宋江接受了招安,也使梁山泊走向悲剧命运。联系岳飞、杨家将。七、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小结水浒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无论是李逵性格单纯中的复杂,还是宋江性格复杂中的单纯,总之,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解读,我们可以体会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成就:1、人物的绰号,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有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2、有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富有动作性的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3、动态的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的发展和改变。4、传奇与现实相结合,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在对比中突显人物的性格差异和性格发展。八、拓展:说说你感兴趣的别的人物形象或你认为同中有异的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意图:理解小说所塑造人物的丰富性,再次体会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为课后的人物研究张本。)金圣叹曾说:”别一部书 ,看过一遍就可,独有水浒只是看不厌,为非要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任凭提起一个,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文字有气力如此。”他还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另外明批评家叶昼说:“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辩。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而形容刻画来,却各有派头,各有身份,各有家数,各有光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第3回评)请同学朗读以上的内容。你觉得他们所说有道理吗?请结合你的阅读说说你感兴趣的别的人物形象或你认为同中有异的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附: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1、 相同情节,见不同性格:同是打虎: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同是杀嫂: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2、相同出身,见不同性格:林冲、杨志、鲁达相同:军官身份;被逼造反经历。不同: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3、相同遭遇,见不同性格:卢俊义、朱仝、徐宁4、与其他文学作品形成对照的:“宋江李逵”式的组合三国演义 刘备和张飞说岳全传 岳飞和牛皋杨家将 杨六郎和孟良说唐 秦琼和程咬金九、布置作业:请选择你喜欢的人物或角度,写一篇研究“水浒”人物的小论文,谈出你对“水浒”人物的独特见解。教学反思:亲近经典 快乐阅读-阅读之人物篇设计意图与教后反思本次开课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谈水浒传中的人物,并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所以在进行思考后,将本课的目标确定为1、在上节课理解小说主题及把握小说大体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水浒人物,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2、通过对水浒中两个可以形成对照的人物李逵和宋江的解读来感受水浒传在塑造人物上艺术成就。3、通过有梯度的口语训练要求,培养学生连贯、得体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能力。自认为在以下几个环节的设计上比较用心。1、以研究单纯中见丰富的李逵,复杂中见单纯的宋江为突破口来感受水浒人物,体会水浒传塑造人物方面的成就。水浒传中的人物众多,而且人物有着各自的身份、经历也各不相同,因而他们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一堂课如何才能对这性格各异,被塑造得精彩非凡的人物进行一个略有深度的阅读和探究,这是拿到教学任务以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在反复研读水浒传之后,在与同学的闲聊中我发现两个有趣的点。一是学生普遍认为李逵是一个性格单一的人物,认为他只是勇猛罢了。一是学生对宋江的“招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这两个人物恰巧又是水浒传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两个主要人物,李逵的性格决不是同学所说地那样单一,宋江的“招安”也恰巧展现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展现了人物思想的深刻性,而且还发现这两个人物可以形成对照,一个看似单纯但性格异常丰满,一个看似非常复杂,但他一切的矛盾都缘于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理念在其思想中的根深蒂固。这一发现让我决定就从这两个人物入手,就以他们为突破口来让学生研讨水浒人物,感受施耐庵在人物塑造上的高超水平。值得欣喜的是课堂之上学生通过对人物的深入解读,发现了李逵这一人物的忠诚、孝义、嫉恶如仇、甚至有同学通过对细节的研读还读出李逵在看待朝廷的问题上比宋江还来得透彻的认识,课堂之上学生们读出了这一人物的可爱、可敬与可悲、可叹。而且当学生非常有见地谈到对宋江“招安”我们不能片面地来看待,而应该辩证地看他的矛盾时,我想学生对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上已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学目的达到,让我颇为欣喜。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因为教学任务所迫,在课堂之上压制了不少同学的发言。我想若不去顾及课堂的完整性,我与同学们定会听到更多精彩的见解。2、在课堂研究人物的同时关注名著阅读方法的指导。水浒传是一本大书,对这一名著的阅读,绝不可能在一堂课上完成,因而在设计时想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教会学生一些自主研读的方法,所以在探讨李逵这一人物时,我事先将书中有关于李逵这一人物的一些重要情节搜集了出来,并附了回目的名称,作为资料印发给了学生,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对水浒人物的研读可以采用找出这一人物的一系列故事,纵向来看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这样也许我们才能对人物的性格及性格的发展有更为清晰的理解与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而在研究宋江这一人物时,我又采用了只抓一点,透过表象看本质的研读方法,与学生共同抓住了宋江“招安”这一内容,通过挖掘小说中与这一内容相关的一些细节来深入理解人物的矛盾性与深刻性。并且还认为课堂上将两个人物进行对照的方法,也可以为学生课外的阅读与研究提供方向,为理解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特点提供方向与依据。3、力求在课堂设计中完整地体现口语交际要求,并加强学生思辨性的训练。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我设计了“人物竞猜”游戏、三人小组讨论、主题发言、辩论四个教学环节,并提出了“请你大方地说话”、“请你发表自己的观点”、“请你运用具体的根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请针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四个口语交际的要求。这四个要求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实施下来发现对学生的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感觉在辩论环节时,学生在发言过程中还不能够迅速把握对方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因而可见学生的思辩性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地训练的。4、力求创设良好的情境,最大效度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知道,开场设计,目的总是指向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兴趣。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加入了让学生在课前听好汉歌的环节,在上课时这一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听到那铿锵的节奏响起时,他们自发一同哼唱,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进入课堂之境做好了准备。而后的“人物竞猜”游戏其目的一方面是想让学生熟悉这些水浒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