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第一次考练试卷第I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辍笔 啜泣 拙劣 相形见绌B、 诅咒 趔趄 狙击 神情沮丧C、 讥诮 眉梢 俏丽 峭拔刚劲D、 峥嵘 狰狞 慎重 缜密周全 2、 下列各组划线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 我们真诚的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B、 我国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神州”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C、 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宣传画取而代之。D、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3、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B、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C、 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D、 由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时而沿着水边 回到有人的地方 时而到岸旁嬉戏 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藏到灯芯草丛中A、 B、C、 D、二、(共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第卷(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9、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4分)_。(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4分) _。10、默写(任选一组,共14分,每空1分)A组:(1) 问君西游何时还?_。_,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2) _,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_。将敬酒(3) 去时里正与裹头,_。_,武皇开边意未已。_,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4)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_,_,_,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5) 云青青兮欲雨,_。_,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6)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蜀相B组:(1) 剑阁峥嵘而崔嵬,_,_。蜀道难(2) _,朝如青丝暮成雪。_,莫使金樽空对月。将敬酒(3) 信知生男恶,_,_,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4)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旅夜书怀(5) 磐石方且厚,_;蒲苇一时纫,_。孔雀东南飞(6)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琵琶行(7)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书愤四、古诗词鉴赏(共22分)11、鉴赏词朝天子 客况,完成问题(共8分) 【中吕】朝天子 客况宋方壶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垦。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1)“【中吕】朝天子客况”中“客况”是这首元曲的标题,“【中吕】”和“朝天子”分别是这首元曲的_和_。(2分)(2) 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_。(3)“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二句,虽未出现思乡、思亲的字眼,但思乡思亲之情却浸透在字里行间。请简要分析。(4分)_。12、鉴赏诗歌上太行,完成问题(共8分) 上 太 行于 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_。(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_。13、鉴赏诗歌金陵驿二首(一)完成问题(共6分)金陵驿二首(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蹄鹃带血归。注释:这是文天祥被俘北上,经过金陵(今南京)时所作的诗。(1)诗中哪一句是“述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2分)_。(2)本诗用多种方法写亡国之悲,试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4分)_。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共22分)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_。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答:_(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答:_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_。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六、(共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鸢飞鱼跃,草长萍移;虫行兽奔,耶律花开;日升月落,朝来汐退。在四季的轮回中,生命荣枯消长,千姿百态。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其生命的姿势何尝不是丰富多样的?芸芸众生,或优雅,或猥琐,或柔美,或阳刚,或从容,或拘谨纵观古今,采菊东篱,举杯邀约;横刀立马,舌战群儒;易水悲歌,赤壁豪情与风雨而穿行,迎风浪而镇定;舞横槊以赋诗,坐空城以抚琴;发兰舟,濯沧浪;匆匆乎夺路而走,郁郁然举步投江生命的舞台上,不同的角色演绎着各异的剧情。从这形形色色的生命的姿态(姿势)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以“生命的姿态(姿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附,答案:高三语文第一次考练试卷答案1、 答案:B。A项中“峥”“狰“同音,B项zhng,分别读z/qie/j/j; C项中“诮”“俏”“峭”同音,读qioD项中“辍”“啜”同音。 2、 答案:D。A、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B、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C、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D、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和工艺品。3、 答案:C。A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B项,“晚上来的”有歧义;D项中“由于”掩盖了句子的主语,应去掉。4、 答案:A。本题考查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到岸旁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知和对应。5C(【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应该就四个加点词均是与中学课本知识有直接联系,出扑自教材。)6B(【解析】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项均讲为“就”。A.项讲为:前者指示代词“这”;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C.项,前者副词“才”;后者为转折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7D(【解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是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8.B(【解析】考查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上疏。)9.(1)答案: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解析】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2)答案: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解析】此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其中“伏”“愿”和整句的通顺。)10.默写A组:(1)畏涂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2)钟鼓馔玉不足贵;惟有饮者留其名(3)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4)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5)水澹澹兮生烟;裂缺霹雳(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组:(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人生得以须尽欢。(3)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5)可以卒千年;便作旦夕间(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1.(1)宫调、曲牌(2)通过语序倒装,强化了“半点灯明”的昏暗情景。或答能与上句构成押韵;或构成对仗也可。(3)明写了诗人在旅店中伶仃影只,衾冷胜铁、枕冷如冰的凄寒苦楚(2分),暗写了在家中与亲人合衾共枕体温心暖的想念(2分)12(1)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2分)衬托,用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阔,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2分)(2)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壯阔的境界,大自然的壮阔正衬托出诗人的胸襟。诗人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立马太行,雄视千里,全诗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4分)13(1)末句。(1分,答其他不得分)表达了作者决不曲膝求生的崇高气节,和心向故国、哪怕死了也要让一腔忠魂化鹃而归的心志。(1分,意思对即可)(2)4分 A、用 典。本诗主要化用典故,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全诗沉郁雄捷,充分体现出诗人的爱国精神。“山河风景元无异”化用世说新语记王导“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语,“城郭人民半已非”化用丁令威“去年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句,表现了“国破山河在”的深深悲慨。“芦花”句暗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故垒萧萧芦荻秋”,寓“一片降幡山石头”的亡国之恨。这在刘禹锡是怀三国的东吴之古,而在文天祥是写今日之悲,他的沉痛要深切的多。“旧家燕子”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典故。 B、对比,如颔联,以物是人非的对比写出山河“无异”而人民“半非”的令人痛心的现状,强烈地表达了“国破山河在”的沉痛情感。 C、托情于景,情景交融。如首句皇家行宫日渐湮没在夕阳的草丛中,亡国之产能尽在这无声的画面中。 D、设问。颈联说到自己年岁已老,国破家亡,不知以前屋檐下的燕子将有谁为新主人,深切表达了自己家园不再的亡国之痛。评分细则:答对一种手法即可得1分,赏析合理3分。14、(6分)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1)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面貌。(2)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15、(4分)(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晚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它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还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16、(6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17、(6分)(1)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2)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大西北的热爱之情。(3)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18、写作【点拨】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目是偏正结构的短语。修饰语“生命”提示了炫彩的范围,大千世界,洋洋万物,各具特色,都可以成为关注的对象。中心词“姿态(姿势)”交代了写作的重点。所谓“姿态(姿势)”,既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有内在的态度和立场。要写好此文,重在由“生命的姿态(姿势)”感受生命的情怀,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结合起来,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培养积极、乐观、开朗的生命观,是本题训练的目标。范文一:小草蜡烛昙花钻石 一根小草,一支蜡烛,一朵昙花,一颗钻石,看似毫不相干的四种事物,却串起一个叫生命的东西,他们演绎着生命的不同姿态。 生命像一根绿油油的小草。它就像小草一样坚忍不拔,即使被人踩在脚下还会顽强的生长,它只是想迎接明天的阳光雨露,感受生命中的美好。生命又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宁愿做一棵无名的小草,也不愿去争世间的功名利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的姿态是顽强,是平凡。 生命是一支燃烧的蜡烛。蜡烛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却是别人,温暖的也是别人。尽管有时候被误解,它还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别人。它不求别的,只求别人幸福。每个人都是一支蜡烛,大家聚在一起,人间就会到处都有生命的辉煌之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命的姿态是奉献,是无私。 生命像一朵盛开的昙花。它只是短暂的美丽的花,不可能永远的盛开。它会凋谢,会枯萎,最绚丽的开放也只在瞬间。为何不抓住它,让人生拥有这个美好的瞬间?因为只有这个瞬间,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才不会让生命遗憾地、庸碌地消逝。生命如昙花一现,生命的姿态却是美丽、永远的。 生命像一颗璀璨的钻石。一颗普通的石头只有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与工匠的打磨,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难道生命不是这样吗?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像一颗普通的石头,要想让自己变成一颗耀眼的钻石,就必须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沉淀,经历疾病、困苦的打磨,人生才会变成棱角分明的钻石,才会绽放人生的光彩。生命如钻石一样灿烂,生命的姿态是历经磨难,是品味的坚强,独守执著,是璀璨珍贵。 生命的姿态如小草般顽强平凡,如蜡烛般无私奉献,如昙花般短暂美丽,如砖石般璀璨珍贵。 小草,蜡烛,昙花,钻石,不同的事物诠释着不同的生命姿态评析:作者以简单的四个物象来诠释生命本身具有的不同价值和意义,既紧扣话题内容,又暗合了人生的不同表现形态,正与生命的姿态殊途同归,同时在语言、结构上都显示了较高的表达能力。范文二:姿态构筑脊梁 生命中,不仅花儿有千姿百态,我们人的生命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有的伟大,有的渺小;有的正义,有的无理;有的坚强,有的懦弱但正是这些优秀的生命姿态构筑了我们中国的脊梁。 王进喜用生命的姿态构起责任的脊梁。 当价值几百万的设备发生故障时,王进喜作为石油工人,他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纵身跳进了水泥浆中,用身体去搅拌冰冷的水泥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代工人用实际行动来履行他工作的职责,这也使得“铁人”精神发扬光大,代代流传。他纵身跳入水泥浆的动作虽是短暂的,但那幅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让人们感受到生命姿态中表现出的那份责任。 教师用生命的姿态构起爱的脊梁。 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倒下去的是身躯,挺起的却是中国脊梁。老师用爱为学生构起了生命的脊梁,在这一瞬间,生命的姿态显得那么的有力量,充满希望。从像张米亚这样的教师身上透露出的生命姿态是无疆的大爱,值得人们永远铭记。战士们用生命的姿态构起为人民服务的脊梁。 当洪水无情的袭来时,保卫在我们生命财产安全,奋斗在最前沿的是我们最可爱的战士。河口决堤,水库垮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全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可以常日不回家,他们在与洪水的搏斗中挺起中国的脊梁,展现优美的生命姿态。他们作为一名军人无怨无悔,为人民服务,他们甘愿吃苦。战士们用坚毅的身体长城为人民构起一道永不坍塌的精神脊梁。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其坚实有力的生命姿态构起承载人民的脊梁。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其改革求新救国的生命姿态挺起中国脊梁。 古今多少仁人志士都以其生命的姿态构起中国脊梁,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中国魂永驻。让我们也展现出优美的生命姿态,来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评析:本文紧扣话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有力,形象的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姿态,怎样才能具有生命的姿态,同时也唤起了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附,文言文翻译: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从小品行端正,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人不小心把楮币丢失在路上,那人已离开,他追上去,把楮币归还给失者。他学习刻苦勤奋,从不懈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展对象党培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全培训十二项内容课件
- 2025年度葫芦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大生态考试题目及答案
- 年度安全培训班次计划课件
- 水电站施工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方案
- 国家安全队伍培训课件
- 体育馆混凝土浇筑建设方案
- 3.1.3 种子植物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 Unit 2 Last weeken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妇幼信息管理制度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一英语摸底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体育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说课稿
- 2025年度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合作协议范本模板4篇
- 《第四单元 参考活动3 设计橡皮章》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专业培训课件
- 2025年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5561-2024数字指示轨道衡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不规则动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