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doc

基于Inventor对绕线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392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10-26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基于 inventor 绕线机 传动装置 进行 三维 建模 运动 仿真 7张 cad 图纸 说明书
资源描述:

摘  要

本课题是基于电子行业,纺织行业的绕线工序,传统行业中大部分依靠手工绕线对人员依赖程度高,导致与绕线工艺相关的绕线行业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问题,首先在电子行业,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人力成本的逐步提高,导致一些企业利润相当微薄,再次由于磁环绕线工作枯燥乏味,工人流动性极大,从而导致绕线企业缺乏熟练的绕线工,容易产生误差,不能保证产品的高精度,例如在仪表加工行业中,手工绕制的线圈产品,误差相差三圈会导致一起的测量精度会降低0.01,使得产品不能达到万分之五的精准这直接用想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因此开发自动绕线机成为制造业的一个新的机遇。

本课题主要针对绕线机的传动部分元件,利用Inventor对绕线机的传动装置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在进行绕线机的传动装置设计时,首先考虑的传动平稳,运动可靠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问题,使用简便、容易操作。

运用Inventor软件对设计出线机的传动装置零件进行装配,检查干涉情况,并运动仿真分析。

关键词:Inventor绕线机; 三维建模; 运动仿真


Abstract

This topic is based o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during the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rely on hand to personnel during most of the dependent degree is high, cause and winding process related coiling industry has some not insurmountable problem, first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nd domestic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cost, leading some corporate profits are lean, once again, because they can work during boring, workers liquidity is great, leading to coiling enterprise shortage of skilled work during, easy to produce the error, can't guarantee products of high precision, for example in the instrument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coil products made by hand, are three laps will lead to the error of measurement accuracy together will reduce 0.01, make product can't reach five over ten thousand of the precise directly with the though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o develop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be manufacturing a new opportunity. 

This subject mainly for coiling machine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components, the use of coiling machine Inventor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for 3 d entity modeling, in coiling machine transmission device design,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of smooth transmission, sports and reliable, in use process can't exist any safety concerns, easy to use, easy to operate.

Using software to design qualification machine Inventor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assembly, check the intervene problem, and mo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Inventor software;  Autodesk maya;  motion simulation。


目  录

摘要…………………………………………………………ⅠABSTRACT…………………………………………………………………………………………  Ⅱ

1前言………………………………………………………………………………………………… 1

2总体方案设计……………………………………………………………………………………… 1

     2.1曲柄摇杆三维建模………………………………………………………………………… 2

2.2连杆模型绘制……………………………………………………………………………… 3

2.3圆盘曲柄…………………………………………………………………………………… 3

2.4制动爪……………………………………………………………………………………… 4

2.5止动爪的模型构造………………………………………………………………………… 6

2.6棘轮的模型绘制…………………………………………………………………………… 6

2.7轴承与螺母的绘制………………………………………………………………………… 8

2.8箱体的建模过程…………………………………………………………………………… 10

3零件的装配………………………………………………………………………………………… 12

3.1装配相关技术……………………………………………………………………………… 13

3.2创建新零部件……………………………………………………………………………… 13

3.2.1结果类型控制…………………………………………………………………………13

3.2.2文件名称和位置………………………………………………………………………13

3.2.3默认BOM表结构………………………………………………………………………13

3.2.4虚拟零部件……………………………………………………………………………13

4运动仿真…………………………………………………………………………………………… 13

         基本概况……………………………………………………………………………………13

5润滑与封闭………………………………………………………………………………………… 14

     5.1 润滑…………………………………………………………………………………………14

     5.2封闭…………………………………………………………………………………………14

     5.3安全………………………………………………………………………………………… 14

6结论……………………………………………………………………………………………………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7


前  言

绕装机是金属导线生产中最后环节封装,完成家用电器,电机及工业电机线圈绕制的电工专用设备.

它主要目的是把生产出的金属导线缠绕成卷,便于运输。由于是生产的最后环节,所以一定要保证设备不会对产品构成破坏,也要求有记数系统以便于统计产量和方便销售。国外绕线机的线嵌设备已由电器自动控制发展到微机控制.有些还具备关键部位的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功能.然而我国在这类设备的控制方面还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电器控制,生产效率低,线圈绕制的质量差,属于半手工半自动的操作方式。

2 总体方案设计  

绕线机的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动力传入部位与绕线部位两部分,中间由曲柄连杆链接,其动力的输入部分由输入轴连接外部电机,输出轴外部连接线圈绕管。由于本设计是基于Inventor对绕线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其各部分零件均由实体测量而得,由于技术问题,对其进行修改并重新进行三维设计。具体详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内容简介: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长 城 学 院本 科 毕 业 设 计 文 献 综 述系 别: 工程技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王晶轩 学 号: 05208321 2012 年1月18日基于 Inventor 对绕线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文献综述引言绕线机是电气生拆行业常见的加工设备,齐结构,控制系统,功能随着行业的生产工艺需要,迫使绕线机成产单位加大技术头数和研发,以适应现代漆包先加工的高产品质要求,从传统机械式,数控型,半自动型,绕线加工早已不再是费时费力的工作。目前我国绕线机生产单位已经超过百家,但是有将近一半的生产单位没有研发能力,技术停留在抄袭和仿制阶段,造成了市场机制单一,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配置都无技术亮点,绕线机技术的核心是控制系统,目前国内厂家大多数采用由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成套系统,产品标准一旦制定便无法根据客户工艺要求作修改,由于部分控制系统供应商对绕线机行业的工艺要求并不熟悉,导致了许多外观华丽但是并不实用的功能,绕线机厂家对控制系统的技术应用掌握程度也影响着制造工艺,目前市场上多见的事普通数控型,CNC 机型和厂家自制的控制系统的机型。研究方向:本课题是基于电子行业,纺织行业的绕线工序,传统行业中大部分依靠手工绕线对人员依赖程度高,导致与绕线工艺相关的绕线行业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问题,首先在电子行业,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人力成本的逐步提高,导致一些企业利润相当微薄,再次容易产生误差,不能保证产品的高精度,例如在仪表加工行业中,手工绕制的线圈产品,误差相差三圈会导致一起的测量精度会降低 0.01,使得产品不能达到万分之五的精准这直接用想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因此开发自动绕线机成为制造业的一个新的机遇。研究现状:现有绕线机种类包括:1、自动磁环绕线机的研究现状2011 年 5 月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魏俊波等结合某磁环 绕线机开发企业及磁环绕线加厂的实际需求,研发新的磁环绕线机,在 ProE 环境中实现了自动磁环绕线机的虚拟设计,并进行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为自动磁环绕线机的整体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磁环电感线圈针对成品油管道泄漏的特点,该装置具有远程无线遥控 自主行走、找管定位、泄漏油品回收和防止雾化、防爆等功能。该设备能有效提高成品油管道泄漏的维抢速度 ,减少油品泄漏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维抢人员的风险,减少油品泄漏的损失。2、多轴绕线机2010 年 5 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王伟民,李庆亮,赵付超,王建花等对多轴绕线机的概况、结构特 点和工艺流程,并对其部分结构的功能和工作原 理进行详细叙述 。单轴绕线机不但浪费了空间资源,也增加了相关看管人员,因此在有限的工作空间内达到更大的效益已成为生产厂家所考虑的重点问题。该设备 由伺服 电机带动 同步驱动 8 个绕线轴的转动,保证各绕线轴转动等速;最高速度达到、9000rmin。通过加工及装配精度保证各绕线模具同心,实现漆包线在骨架线圈上的线头绕制过程线的排线绕制过程、线的过槽过程等,使得绕线能够平滑地绕制在骨架线圈的各个凹槽 内,并无跳线现象,保证排线平滑、整齐 。多轴绕线机可应用于手机、电话机、耳机、显示器件等线圈的生产设备,且每条线圈生产线需要近百台绕线机 。我国现有手机、电话机、耳机、显示器件生产企业上千家,未来几年里,随着手机及显示器件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大,手机和显示器件生产厂商也在不断的扩大 自己的生产规模,使用绕线机工艺技术及设备 己是大势所趋。3 立式绕线机2008 年 2 月山西榆次经纬机电设备厂刘力涛,王斌宇宙等对立式绕线机的开发利用提到:焊机中承载大电流的电磁件如变压器和滤波电抗器是整机的核心部件,电磁件的质量直接关 系到电焊机的整体性能。在这类电磁件的加工中线圈的绕制是除铁心设计、拼装之外的又一关键工序,因为线圈的绕制直接关系到电磁件的致密性和一致性以及整体的散热能力和绝缘性能。国内大多数企业还多采用传统的扁线脱胎平绕工艺和落后的手工绕制设备,与之相对应的是先进的扁线立绕工艺,这种绕线工艺的优点是:无需脱胎,提高了加工效率:散热效果好,可以提高耐热等级:特别适合纸包或裸铝线,既降低了成本又利于线圈形成国内立式绕线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较为薄弱,品种也很少 ,主要用于绕制大型变压器线圈,生产厂家主要有沈阳电工、西安启源等,还没有专门用于绕制大容量并联空心电抗器的立式绕线机。国内变压器厂家 目前常用的立式绕线机主要由主机、绕线模、操作平台、放线架 、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主机部分需要实现绕线模的回转及升降两种运动主机的回转运动是由电机经减速器及齿轮副传至主机花盘,主机的升降运动采用丝杆螺母机构传动,由于主机花盘直径较大,一般均匀配置三套相互同步的传动系统。操作平台实质是 4 块可伸缩调节的踏板,由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其伸缩,操作者站在上面工作。线架用于安放电磁线盘,上面有夹线机构、倒线机构、拉紧机构等。这种结构的立式绕线机 ,其优点是主机力矩大,并且线架有夹线机构和拉紧机构,能提供很大的拉紧力,从而保证用大线规导线绕制时线圈直径不会超差,这对大型变压器线圈制造非常重要 ;缺点是主机结构很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主机的升降机构,三套均匀配置的传动系统必须同步,否则将产生较大噪声,甚至不能动作。由于花盘承载大,升降机构复杂,从而导致这种结构的绕线机实施 自动排线困难,绕线需由人手操作和控制,绕线精度和效率都较低4 自适应式绕线机的设计与实现2010 年 3 月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熊劲松等、对自适应式绕线机的设计实现中分析:传统的绕线机一般是通过控制调节线的张力和导向丝杆达到绕、排线的 目的,同时根据不同线径,必须不断手动调节张力;该设计通过电子感应和单片机调节阻尼器的扭矩,结合简便式的刚性结构设计,使绕线机实现 自动适应性调节、绕线无断线,具有速度快,整套设备价格便宜的特点。自动式绕线机是一种控制部分和机械结构相结合的产物,自适应式绕线机的设计特点也是目前低能耗高性能的高效微控的最佳形式绕线机其主要表现为:(1)采用了高性能的无级变速主轴及步进传动系统,绕线机的传动结构简化,传动机构也大大缩小。(2)为适应连续 自动化加工及提高加工生产率,该类绕线机的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静、动态刚度和阻尼精度及耐磨寿命。(3)采用了高效传动部件,如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消隙齿轮传动副,目的是减小摩擦、消除传动间隙及获得更高的绕线精度。(4)采用了快捷式芯棒装卸、气动顶针等辅助装置以减少辅助时间、改善操作性、提高生产率。2 自适应式绕线机采用单片机控制启动和停车系统传统的绕线机在控制方面通常用 PLC 进行,但 PLC 价格较贵,输出点不一定能满足设备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绕线机在绕产品过程中保持任何时候的张力相同,这也是 自适应式绕线机设计的难点,为了解决此难点,利用单片机来控制启动与停车系统。ATMEL 公司的 AT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 CMOS8 位单片机,由于将多功能 8 位CPU 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采用 A 9C51 单片机对绕线机进行控制,可达到造价低成本、绕线精度高选定电磁刹车(控制器)机构,安装在放料轴上控制放料,当启动时断开,停车时起作用;停车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缓慢减速,防止拉断线。同时,通过弹簧吸能和缓冲,实现启动和停车的平稳。该方案主要考虑到成本较低,调试时间较短。发展趋势:未来随着行业工艺要求的提高,绕线机的控制技术必将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全国机型就是在这种行业需求的推动下研发而成的,实现了一人看管多台设备,极大程度的满足了高产能的要求;全伺服控制应用于绕线机大大提高了绕线机的绕线精度,满足了高平直线圈的加工要求,未来更智能化,绕线精度更高的机型必将诞生以满足电器行业的发展要求。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绕线机的传动装置进行研究,对传动部分的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运动仿真,寻求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参考文献:1 朱田伦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相关讨论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2 苗作华,刘耀林,王先华GPS 智能汽车监控信息服务系统的研 究与实现 J微计算机信息,2008 (7):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Inventor对绕线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3924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