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崔新跃.doc_第1页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崔新跃.doc_第2页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崔新跃.doc_第3页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崔新跃.doc_第4页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崔新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编号 01 使用时间: 豪放中的柔情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编制人:崔新跃 审核:高二语文组【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利用早读和晚读时间诵读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结合注释和导学案内容并进行勾画标记,全力背诵默写。2.15分钟,所有同学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利用自习时间,所有同学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初步了解苏轼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3.诵读、默写这首宋词,体会细腻传神的刻画手法。【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知识链接,读记积累1.走近作者苏轼(1036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宋代豪放词人的开创者。苏轼多才多艺,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苏东坡学识渊博,喜欢奖励后进,政治上属于旧党但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的文章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开拓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意境,创造出豪迈奔放的风格,对宋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政治上长期遭受打击排斥,词中未免流露出消极的思想。3.解题题意:此首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今古。起处“似花还似非花”咏杨花确切,不得易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惜”字生发。“抛家傍路”三句承接坠字,写杨花之态,惜其飘落无归也。“萦损柔肠”三句描摹杨花之神,惜其忽飞忽坠也。“梦随风”三句,写出杨花之魄,惜其忽往忽还也。以上正面写杨花飞舞已毕。下片更申杨花之归处,惜意愈深。“不恨两句”,从飞尽说起,叹惜春事已尽,晓来雨过三话爱惜杨花之经雨也。春色三分三句,爱惜杨花之沾泥落水也。细看来两句更点出杨花是泪来将全篇提醒,郑叔问所谓画龙点睛者是也。又自晓来一下,一气贯通文笔空灵,先迁甫成为化工神品者,亦非虚语。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这首词为东坡谪居黄州时所做,首起两句写出了静夜之境。谁见两句自为呼应,说出了此际无人见幽人独往多来,唯有孤鸿飘渺,亦如人之临夜徘徊耳,此言惊鸿见人。下片则言幽人见惊鸿,说鸿既已说人语语双关,高妙已极。黄山谷谓其为似非吃烟火食人语。确实如此。【自主学习指导】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初步掌握解读这首诗的突破口。提示:平时学习,要阅读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写作背景有益于掌握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二、将预习落到实处1、词语含义无人省( )漏断( )幽人( )飘渺( )从教坠( )抛家傍路( )萦损柔肠( )落红( ) 2.准确背诵这两首诗词,默写其中你认为意境最美或你最喜欢的句子(至少4行)3.我的困惑:【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现实中的杨花(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杨花就是柳絮)有着怎样的特点?请收集有关杨花的诗句答:2、 朗诵苏轼的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请写出作者是如何描摹杨花随风起舞的神态的?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古代的文人,往往有春恨秋悲的感叹,看到花落即想青春易逝,看到叶落即想人生迟暮,在这首词中,苏轼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梳理诗歌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感情思路。充分利用课下注释,读懂诗歌,准确把握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概况意象的特点。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2012-2013学年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编号 02 使用时间: 答:4、请写出这首词中的两个过渡句。答:5、精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6. 在这首咏物诗中,苏轼了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鸿鸟的形象,请概括该形象的特点,并结合课本注释理解这一形象和苏轼的处境哪儿相似,理解作者的含义。答: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7、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 。 8、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答 【思维提升】句子仿写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注意艺术手法的作用典故的作用注意背景的作用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形象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相关拓展】1.苏轼的故事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2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苏轼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3、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