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73项简介.doc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73项简介.doc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73项简介.doc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73项简介.doc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73项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73项简介 1、海内外华人都称为炎黄子孙。“炎”和“黄”是远古时代两个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相传他们联合统一了华夏,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炎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右图为黄帝像。 2、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上,以禹为代表的夏后族起过重大作用。夏后族以华山作为自己的活动中心,所以又获得了华夏族的称号。今天,人们用“华夏”来代表中华民族。“华夏子孙”也是海外华人感到自豪的光荣称号。3、爱国、爱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乃至献身,是最宝贵的品格。由此而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4、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立,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使人们以积极、乐观、有为的态度对待人生,使勤劳刻苦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从而维系着民族独立,推动着民族进步。5、中华民族崇尚道德,认为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国家政治好坏的关键。因此人人都应恪守道德准则,以德才兼备为人生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伦理道德型的文化。6、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深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崇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中华文化的 求真务实精神。7、中华文化包含着宽容大度精神,主张各民族、各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实现“协和万邦”。 8、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蕴涵的思想内容渗透在中国天文学、物理学、预测学、数学、医学、武术学等各个领域。9、周易被国外看作是中国5000多年文化科学技术的源头活水,引起了西方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出现了世界性的 “易学”。 10、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产生了儒、道、墨、法等各家学说,出现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这就是“百家争鸣”。它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指各派的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等。百家指各学派,如儒家、道家等等。12、 老子,名李耳,又称老聃,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后来被推崇为道家的始祖,道教的教主。13、老子把“道”看作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最终根源。他的学说记录在老子(即道德经)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4、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他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主张通过“坐忘”达到逍遥自得的境界,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观点。著作有庄子。右图为清任熊绘的逍遥游表现“庄生逍遥游”与“老子守元默”的情形。15、孟子,名轲,战国时期人。他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仁政”学说,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他的学说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著作有孟子。16、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宣扬“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该派把“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崇尚自 然。主要代表人物有 老子、庄子,所以又称“老庄之学”。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思想。17、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尊奉孔子学说、崇尚“礼乐仁义”的学派。该派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提倡“忠恕”、“中庸”,宣扬“德治”、“仁政”。孔子为该学派创始人。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统治中国思想达2000年。18、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用阴阳来比附社会现象,引申为上下、君民、夫妻等关系。19、“五行”是把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看作构成万物的元素,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 样性的统一。后来人们根据 阴阳五行理论进行某些实际观察和经验总结,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化学、历算、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20、“八卦”也称“经卦”。周易中的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每卦又 象征多种事物。易经六十四卦就是由八卦两两相重叠组成。这些抽象符号组合的原理在中国古代曾有不少具体的运用。21、莱根谭是明朝(公元13681644年)洪应明晚年所写的一部语录体的说理劝世的作品,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该书精彩论说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深刻道理。22、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从南宋开始被称为“四书”,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依据。23、汉武帝时设立“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四书五经保存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哲学思想,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4、修齐治平是儒家用语,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儒家主张由近及远,由已及人,从“修身”做起,以“平天下”为理想,形成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出了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节日活动中的 祭祖仪式和合家团圆之乐,带有祖先崇拜的 痕迹,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伦理特色;同时,中国的节俗追求 平安吉祥、 驱病灭灾,不少节日活动避凶就吉,反映了与古人禁忌的某些关系。2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统一,是中国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和谐地共存共生的思想境界。26、孝是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主要指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公元9601127年)范仲淹(左图)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已、大公无私的高尚胸怀。28、“慎独”是儒家用语,是指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 谨慎,符合道德标准。宋明理学家把“慎独”作为重要修养方法之一。29、 道教是东汉(公元25220年)时在中国民间兴起的一种宗教, 它来源于战国时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崇奉黄帝和老子为教主。30、儒教,也称“孔教”,是封建统治者把孔子神圣化,把孔子学说当成宗教,以维护自已的统治。它和佛教、道教并称为中国三大宗教。31、朱熹,南宋(公元11271279年)哲学家、教育家(右图),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和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他从事教育50多年,强调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他的理学主张在明(公元13681644年) 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影响很大。32、中国民族节日的产生与演变,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关系。节日本身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节日活动中的祭祖仪式和合家团圆之乐,带有祖先崇拜的痕迹,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伦理特色;同时,中国的节俗追求平安及想、驱病灭灾,不少节日活动避凶就吉,反映了与古人禁忌的某些关系。33、中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春节的各种活动从前一天除夕开始,有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祭拜天地、祖宗、亲友间互相拜年等。34、阴历正月十五放花灯,称为灯节,或称“ 元宵节”。这一天,人们有观灯和吃元宵的习惯。35、清明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常要扫墓祭祖, 郊外踏青。36、每年阴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又称“七夕”,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特有的爱情节或情人节。37、中秋节在阴历八月十五,这个节的习俗是赏月、吃月饼。人们还把它叫做“团圆节”。 38、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合称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39、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重阳的风俗主要是 登高、赏菊、饮酒,以避不祥。在中国大陆重阳节已演变为敬老节。40、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属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有1000多个。节日多以歌舞、文体等娱乐活动为主,带有 祭祀、纪念和祝颂的性质。著名的少数民族节日有“泼水节”、“火把节”等。41、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阿昌族等最大的节日。每逢傣历新年,人们都互相泼洒洁净的水,表示 除污秽,迎接吉祥幸福的新年。42、祖先是人类延续的根本。周代(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初年形成宗法制,把祖先崇拜制度化。自那时起,不但帝王祭祖,官员百姓也祭祖。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庙(右图)。43、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君师崇拜被称为中国人的三大崇拜。“君师圣贤”实际上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中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君”指历代帝王,“师”是指那些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多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44、“妈祖信仰”在海峡两岸甚为流行,特别在台湾省,对妈祖的信仰历久不衰。“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娘娘”,两岸奉为海神。其实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姓林,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善观气象,可预知海上风浪,使当地渔民免除许多海难,死后被奉为神灵,祭祀烟火不断。45、中国的婚姻制度在古代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和发展,才形成一夫一妻制。在旧社会,婚姻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娶时须行“ 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6、中国古时候结婚时,新郎把新娘接回家后,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 对拜,最后饮合卺酒,又称 交杯酒 。后来又发展成合鬓的仪式,即夫妻并坐,将两人一缕头束在一起,“结发夫妻” 一词由此而来。47、在中国中南地区的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景颇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区,普遍流行一种叫做“串姑娘”的习俗,就是小伙子通过对歌、交谈等方式找姑娘谈情说爱,选择配偶。48、近现代流行于佤族、傣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的抢婚习俗,只是结婚的一种仪式,程序和 内容都是约定俗成的,也就是假抢。在此之前,双方早已换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在迎亲那天,男方组织一帮人,把新娘“抢”回家去,新娘则大呼救命,女方家人假追一通。49、云南的彝族、白族和湘西的土家族有“哭嫁”的习俗。新娘出嫁前由父母、伴娘或女友相陪哭嫁,实际上是带哭腔的对唱。一般表达的是对父母、女友以及家乡难以割舍的感情,或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50、龙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物,使人感到神秘,同时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拜。封建帝王把它当作自己的化身,自称“真龙天子”;平民百姓把它当作神灵,表现出极大的虔诚。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龙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海内外的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 51、凤是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之一,凤凰是鸟图腾的丰富和发展, 也是由人们借助想象创造而成的,被看作是仁义道德、天下安宁的象征。52、麒麟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祥瑞动物,一般认为它是由鹿及其同类演变而来的,具有统一与太平的象征意义。后来,人们多以麒麟比喻杰出人物,称聪明的小孩子为“麒麟儿”。 5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喜欢将经冬不凋、葱绿常青的松、竹和傲雪凌霜、冲寒怒放的梅花,并称为“岁寒三友”(右图)。54、饮茶的习惯发源于中国,茶至今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唐代陆羽著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陆羽 因此被尊称为“茶圣”、“茶仙”。 55、陆羽的茶经之旨在于品,即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56、茶叶的品种有很多。大的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紧压茶。57、中国名茶相当多。红茶中以祁门红茶最出色;绿茶中以 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最著名;乌龙茶中以福建武夷岩茶为最佳;福建的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魁首”;白豪银针是白茶中的上品。58、中国饮食文化世界闻名。从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来看,西方的烹调化身于天然,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中国的烹调则化身于艺术,多从色、香、味、形去注重菜肴的外部表现和口感。59、通常说中国的“ 八大菜系”是指:鲁(山东)菜、川(四川)菜,粤(广东)菜,湘(湖南)菜,闽(福建)菜,苏(江苏,主要指淮扬)菜,浙(浙江)菜,皖(安徽)菜,湘(湖南)菜。著名的“北京烤鸭”源于山东,“龙虎斗”是广东名菜,“佛跳墙”则出自闽菜。60、中国人的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按照传统的习惯,中国人一般姓父亲的姓,但也有姓母亲的姓。名,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表示一种特定的含义或良好的愿望。61、我国汉民族的姓氏有很多,在北宋时,有人对姓氏作了收集统计,编了一本百家姓,把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便于诵读和记忆,以后便广为流行,以致作为识字的课本。其实,百家姓并不止100个姓,这本书上共收了500多个姓。而实际上,中国人的姓多达数千个。62、中国历代工艺美术品制作精巧,具有优良的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如商、周的青铜器和玉石雕刻,春秋、战国的漆器,汉、唐的丝织,宋朝的刺绣,明清的瓷器和景泰蓝等,为国内人民所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63、中国织绣工艺,品种繁多,绚丽多彩。刺绣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品种有江苏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合称为“四大名绣”。 64、中国古代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等材料为辅。它的主体结构是在前后木柱之上架设多层木梁,沿着梁垂直的方向再搭设木檩,在柱子上部、屋椽之下有一块“斗拱”,这是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从外观上看,古建筑都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65、中国武术在国外被称为中国功夫,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等动作为素材,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格斗,或编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进行演练的民族体育项目。著名的徒手拳术有少林拳、武当拳等。66、京剧是中国戏曲中诸多剧种的典型代表。京剧表演的艺术形式或艺术手段主要是 唱、念、做、打四种,组成一个十分和谐的整体。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京剧剧目非常丰富,有五千多个传统剧本。影响最大的有“三国戏”、“杨家将戏”、“红楼戏”。 67、 相声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形式,是具有戏剧风格的语言艺术。它博采其他艺术说、学、逗、唱之长,以说为主。相声艺术的特点就是笑,无笑就不能算相声。相声艺术的笑来自它特殊的艺术手段抖“包袱”,就是让可笑的东西突然地出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大笑。68、 南戏是中国最早的正式戏剧。北宋末年诞生于商业繁荣的温州地区,由街坊小唱发展而成,逐 渐流传到南方广大地区。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等,舞台气氛比较活跃、热烈。69、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从艺术上讲,它和西洋画有根本的不同。中国画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注重表现画家所追求的 意境和情趣。中国画家经常以诗入画,以印入画,而以书法入画为最重要。70、清朝乾隆时期有一批在扬州卖画的画家,他们主要以写意花卉为主,自由抒发性灵,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被当时“正统”派视为“偏师”、“怪物”。最具代表性的有八个人,即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 、郑燮、李方膺、罗聘,后人称他们为“ 扬州八怪”。 71、“扬州八怪”中影响较大的是郑燮,号板桥,诗、文、词、曲都写得很好,书法也很有特色,但以画最为有名。当时人们赞他有 “三绝”(画、诗、书)、“三真”(真气、真意、真趣)。郑板桥以画兰、竹和石头出名,他的画充分体现了思想与个性,形象丰富多样,极其生动。72、中国古代的乐器,共分为 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湖北省出土的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在八音系统中属金,是打击乐器,用大小不同的铜钟来显示音质。73、中国有56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大量民歌,其中汉族的民 歌数量最多,分布是最广,主要可归结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北方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南方民歌以委婉秀美著称。而少数民族的民歌,更是五彩斑孄,美不胜收。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XXXXX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XXXXX】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址、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 【相声八德】李德钖、玉德隆、焦德海、张德全、周德山、马德禄、刘德治、李德祥 【昭陵六骏】什伐赤、青骓、特勤骠、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八个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十大名医】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中国历史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史万岁隋、杨再兴南宋、李文忠明 【隋唐名将】四猛罗世信来忽尔尚师徒辛文礼、八大锤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武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杨义臣秦用梁士泰秦琼尉迟恭 【名将十哲】田穰苴春秋、孙武春秋、吴起战国、乐毅战国、白起战国、张良汉初、韩信汉初、诸葛亮三国、李靖唐初、李积唐初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蜀三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 【义阳三关】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 【古代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古代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 【北京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 【福州三山】屏山、乌山、九仙山 【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 【盘山三胜】松、泉、石 【晋祠三绝】圣母殿、周柏、难老泉 【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 【西江小三峡】大鼎峡、三榕峡、羚羊峡 【岷江小三峡】平羌峡、背城峡、犁头峡 【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七大藏书楼】文渊阁北京、文源阁北京、文津阁承德、文溯阁沈阳、文汇阁扬州、文淙阁镇江、文澜阁杭州 【九大名关】山海关河北、居庸关北京、紫荆关河北、娘子关山西、平型关山西、雁门关山西、嘉峪关甘肃、武胜关河南、镇南关(今名友谊关)广西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西湖十景】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峰夕照 【碣石十景】碣石观海、天柱凌云、山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东峰耸翠、龙蝠灵壑、风翥祥峦、霞辉窣堵、仙影沧浪 【台湾十二胜】角板山、草山北投、新店、大溪、玉山、八卦山、虎头牌、狮头山、太平山、大里简、旗山、雾社 【巫山十二奇峰】神女、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龙九子】辟玺负碑、螭吻望守、蒲牢盘钟、狴犴守拱、睚眦化刃、饕餮潜器、鲅夏匐阶、狻猊伴鼓、椒图衔环 【过去七佛】释迦牟尼佛、拘那含佛、毗舍婆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拘楼孙佛、迦叶佛 【八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XXXXX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郊游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XXXXX伽蓝】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 【二XXXXX宿】 东官苍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官玄武:斗水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狳 西官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官朱雀:井水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十殿阎王】第一殿 秦广王、第二殿 楚江王、第三殿 宋帝王、第四殿 五官王、第五殿 阎罗王、第六殿 卞城王、第七殿 泰山王、第八殿 都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