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1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颂春为专题,选编了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赞美春天、亲近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专题安排的。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读、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二、教学目的:1知识: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段落。2能力: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要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3思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三、教学重点: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2在古诗的学习上,解字词、明诗意、诵诗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3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春景。4让学生自读自悟中了解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难点:1通过不断的阅读,熟记并达到背诵2在古诗学习上,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3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理清课文段落,掌握课文大意。五、教学方法:1初读课文,写会字词,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阅读时边阅读边想象画面。2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 3通过小组读、师生对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表演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的朗读。4通过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扩展视野,掌握大量好词佳句,增加知识量。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4课时。 隋小娜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读书汇报交流一、学习目标1.读会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学习工具理解重点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 读课文时,细细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4积累好词佳句。二、重点难点:读课文时,细细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三、突破措施1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组成词语划条线。联系上下文,据词 来定义,然后动手写几遍,字形字义牢牢记。2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用法等,大至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3通读之后再采用跳读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再次阅读,把握全文及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并对文章中所写的具体现象或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对文中的抽象内容作出阐释,理解文句中隐含的信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关于主题读书活动,我们进行到了为了这春天这本书了,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下面我们来进行读书交流会,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2.宣布规则今天的读书特色展示共分四大项:一是生字新词我第一,二是争做朗诵小明星,三是读书心得我会说。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基础分都是100分,答题规则是每组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参赛,人人发言,有一人不发言的扣小组2分,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或不完整不得分也不减分,小组内每人发言最多不能超过三次。全对者闯关成功。 3.过关闯将过渡语: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关生字新词我第一,看谁读书仔细认真,知识积累的也多。请看大屏幕: 经典词语展示会 (1)比比谁读得准!(生词认读) (2)赛赛谁懂得多!(词语理解) (3)看看谁积累的多。(查看笔记) (4)活学活用我最棒。(用词造句)总结:表扬发挥较好的小组,激励那些落后的小组。第二关争做朗诵小明星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发挥一下自己的朗诵水平,跟其他同学比一比,争做我们班的朗诵小明星呢?(好)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朗读那些优美段落或句子。记分标准:感情朗读一段1分,感情诵读一段2分。点评恰当加1分。(1)写景的段落(2)抒情的段落(3)写人的段落 先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段落,之后同学互相竞争朗诵,最后集体交流点评。第三关读书心得我会说为了这春天让我们认识了美丽的春天,每一篇文章笔下的春天各具特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哪一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一起来交流讨论吧。(1)小组交流,确定该小组交流的段落篇章。(2)各小组之间派代表交流心得体会,看谁说得比较好。(3)集体交流,评价哪个小组读书感悟深刻。五、总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1走,我们去植树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少先队员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帮助学生从小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难点: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三、突破措施:1利用多种方式检查背诵情况,之后汇报老师。2小组交流讨论,找疑难,齐解决。四、导学准备:有关植树的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我会写 Q do gui gui zi sh bn t ( ) ( ) ( ) ( ) Hun shng xio y hu dng( ) ( )(2)近义词 增添( ) 回荡( ) 轻快( ) 和煦( ) 伴随( ) 清新( ) (3)按原文填空 一棵树就是_,片片枝叶都是_,给我们_,让我们每个人都_、_。多栽_,就多_;亿万棵树_,就染绿了_。今天栽下_,明天_。叫风沙_,让百鸟_。导学案(1)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指名学生回答)在那一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呢?(植树)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植树。出示课题:走,我们去植树。(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找出少先队员植树都有哪些好处?小组交流: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2课文第( )自然段写出了植树的好处。你还知道植树有哪些好处。3“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枝叶都是快乐的音符。”这句话把树比作什么?把枝叶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师生交流从 “迈开轻快的脚步”可以体会到少先队员们怎样的心情?你从“到处”“欢声笑语”“伴随”这几个词中分别体会到什么?“染”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绿色的希望”指的是什么?“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最后一节“走,我们一起去植树!”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少先队员怎样的心情?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4)总结提高这首诗歌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的决心。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5)理解背诵课文六、课堂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 载( ) 版( ) 乖( ) 摊( ) 栽( ) 板( ) 乘( ) 滩( )按要求改写句子(1)森林是人类的朋友。(用“是”写打比方的句子)(2)少先队员们把一棵棵小树栽好。(改成“被”字句)(3)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成比喻句)我会写 (1)森林是人类的朋友。(仿照例子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_ (2)(大树)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把景物当做人来写,让景物有人的思想感情) _七、课外拓展:1课文中,“绿色工厂”的意思是_。“绿色宝库”指的是_,“绿色的希望”指的是_。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我会组版( ) 乖( ) 渠( ) 栽( )煦( ) 滩( ) 添( ) 翩( ) 2我会写 (1)森林是人类的朋友。(仿照例子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_ (2)(大树)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把景物当做人来写,让景物有人的思想感情) _二、主题丛书阅读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之“春天的歌”中的春、与春天相逢、春之希望。2交流阅读收获。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植树的哪些好处。4. 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三、拓展作业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作介绍。四、板书设计:1走,我们去植树 送来清新的空气植树造林的好处 增添新绿染绿版图防风固沙2第一朵杏花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二、导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难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三、突破措施: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多遍,达到熟练。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从而突破难点。四、导学准备:竺可桢研究科学过程及杏花图片的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读拼音写词语Y zh fn q yng tu zhu mi( ) ( ) ( ) ( ) zhng w Cng jng d qu d gi ( ) ( ) ( ) ( )Mng mi chng d zhn ki Zhng zhng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古( ) 曾( ) 却( ) 朱( )估( ) 增( ) 确( ) 珠( ) 故( ) 赠( ) 缺( ) 株( ) 2.导学案(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出示课件:杏花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杏花)生答。你们对它有多少认识呢?可能很多同学对它都不了解,想不想去认识它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块去研究研究这杏花,出示课题:第一朵杏花(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小组交流: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阅读课文内容,想一想:竺可桢是一个怎样的人?师生交流第一段中“走近”“数了数”“不同程度”说明了什么?“弯下腰来”这个动作,表现出竺可桢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习惯地问”说明了什么?“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兴冲冲地快步走”分别是对竺可桢爷爷哪方面的描写,表现出他怎样的心情?从“郑重”一词你能感受到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4)总结提高本课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六、课堂检测:1.选词填空(1) 青 皱 绿 鼓春风吹( )了柳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 )了杏树的花苞。(2) 郑重 慎重 严重王阿姨做事一向谨慎,没有经过( )熟虑,是不会轻率处理事情的。这个问题很( ),一定要立即设法解决。爸爸( )地说,从今天起不再吸烟,看来他戒烟的决心很大。2.读下面的两句话,体会红色词语的作用(1)“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2)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七、课外拓展:按要求填空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 )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 )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 1.把课文补充完整。 2.用“ ”画出文中描写竺爷爷动作的词语。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我会选(1)迎 仰欢( ) ( )望 瞻( )(2)泛 眨广( ) ( )滥 ( )眼(3)曾 赠( )经 ( )送 馈( )(4)皱 披( )纹 ( )眉 ( )挂2.选一选,给句中的红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漂浮 透出,冒出 广泛,一般的 泛滥(1)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2)泛舟西湖上。( )3.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汉字。 mn mi y zh fn ch(1)这是一个阳光( )的中午,院墙旁的( )杏树( )一片淡淡的粉红。 d i g j(2)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 )”、“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 )和推断代替观察。二、主题丛书阅读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中的奔放的春、触摸春天、春到京都。2.交流阅读收获。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知识。4.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三、拓展作业认真读下面对话,体会语言环境,给对话双方加提示语。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啊?”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文中的对话描写非常精彩,你能仿照文中的例子写一段对话吗?试试看,相信你能行!四、板书设计:2第一朵杏花竺 精 确 观 察 可 桢 一 丝 不 苟3燕子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二、导学重、难点:重点: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难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三、突破措施:1.利用多种方式检查背诵情况,之后汇报老师。2.小组交流讨论,找疑难,齐解决。四、导学准备:歌曲小燕子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看拼音写词语。jn qio j lng l gu hn j yng chn ( ) ( ) ( ) ( ) ( )j l ng qng kui hu p yun yn y jin(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掠( ) 尖( ) 偶( ) 圈( ) 谅( ) 尘( ) 遇( ) 倦( ) (3)查字典,填空。翼尖”的“翼”是 结构的字。“翼尖”的意思是 。聚”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画。“聚拢”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烂漫”在词典中有两个意思:颜色鲜明而美丽;天真自然,毫不做作。“烂漫无比的春天”应选第 个意思。2.导学案(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课件:“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这首歌所描绘的是哪种小动物?(小燕子)生答。喜不喜欢小燕子?(喜欢)同学们都见过小燕子,那么郑振铎笔下的小燕子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今天一块来看一下。出示课题:燕子(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燕子的?小组交流: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第四自然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电线、燕子比作什么?“春天的歌”是一支怎样的歌?回顾一下,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师生交流第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小燕子的外形特点的?第二段中描写了哪偶给你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三自然段中找出燕子飞行地点的变化,并说说写出了小燕子飞行时怎样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对比,你发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4)总结提高这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5)理解背诵课文六、课堂检测:1照样子,根据提示写句子例1:柔柳展开了嫩叶。 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桃花散发出香味 _。例2: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提示:描写几个连续的动作)_。2.我会填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 )着,毛毛细雨从天上( )下来。千万条柔柳( )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 )。 七、课外拓展: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爪子、头、腹部和嘴呢?你觉得作者写得完整吗?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 比一比再组词微( ) 掠( ) 稻( ) 沾( ) 威( ) 略( ) 蹈( ) 站( ) 杆( ) 竿( ) 痕( ) 狠( ) 2.想一想,填一填。( )的春天 ( )的燕子 ( )的柳丝 ( )的羽毛( )的细雨 ( )的花 ( )的尾巴 ( )的翅膀3.,按课文内容填空.(1)燕子是我国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写出燕子( ),赶春,( ),( )的情景,突出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 )和( )的喜爱之情。 (2)文中”五线谱”指的是( ),”音符”指的是( ),可以推断,作者把( )当”谱纸”,把( )当”小节线”,面对春天的美景,可爱的小燕子会唱”( )”。 二、主题丛书阅读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之“春天的歌”中的春、春的林野。2交流阅读收获。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知识。4. 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三、拓展作业照样子写句子。例:春风一吹,杏花开了。春风一吹,杏花露出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1. 夏日的夜晚,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_2河岸边的柳树在微风中摆动着枝条_3春雨沙沙,小草儿长出了嫩芽。_四、板书设计:3燕子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燕子 飞行 斜 掠过 沾 停歇 音符4古诗两首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二、导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难点: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三、突破措施: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四、导学准备:春景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我会想从江南春中“_、_”一句,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本首绝句写春日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_等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染,就描绘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 从春日偶成中“_、_”一句,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春日郊游时的愉悦心情。 春日偶成是_代诗人_写的。题意是_。诗中描绘了一幅_的美丽画卷,其中“_”这个词我最喜欢,因为_。2.导学案(1)课件导入,激发兴趣展示课件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描写春天的景色,你们觉得春天美不美?(美)生答。有两首古诗把春景描绘得更美,要不要一块来赏析呢?(要)生答。好的,今天我们一块走进春天,学习一下我们课本上的两首古诗。(2)初读这两首古诗,学习生字词。自学古诗。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感悟:古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开火车读古诗,小组讨论并回答其主要内容,师总结。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小组交流:你最喜欢两首古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江南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春日偶成又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师生交流江南春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纵观江南春整首诗,有什么特点?春日偶成中“傍”“随”“过”三个字写出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春日偶成后两句诗人将“时人”和自己对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春日偶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说说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4)总结提高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 触景生情,意兴所至而写的,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六、课堂检测:1.我会想(1)从江南春中“_、_”一句,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2)本首绝句写春日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_等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染,就描绘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3)从春日偶成中“_、_”一句,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春日郊游时的愉悦心情。 (4)春日偶成是_代诗人_写的。题意是_。诗中描绘了一幅_的美丽画卷,其中“_”这个词我最喜欢,因为_。七、课外拓展:1说说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古诗。第二课时一、课堂检测1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背诵古诗的情况2默写这两首古诗 二、主题丛书阅读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为了这春天中的奔放的春、春之物语、春天的讯息。2交流阅读收获。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句子。4. 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三、拓展作业1”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1)天地 (2)天下 (3)天涯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的别董大。(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3.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4. “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的诗句。(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四、板书设计: 江南春 春日偶成杜牧 程颢 千里莺啼绿映红, 云淡风轻近午天,水村山郭酒旗风。 傍花随柳过前川。南朝四百八十寺, 时人不识余心乐,多少楼台烟雨中。 将谓偷闲学少年。习作1一、教学目标:读懂两篇例文,体会两篇例文表达的建议一样,但写法不同。选择其中的一种写法,根据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春游的我的建议。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两篇例文,学生写出自己的春游建议二、课前准备:1搜集春游的好去处。2搜集几篇关于春游建议的文章,掌握写作结构。三、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我们准备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大家想一想,到哪里去呢?生讨论回答。师:看来值得去的地方还真不少,请大家马上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吧,谁的理由写得充分,我们就采纳谁的意见!那建议怎么写呢?先看两篇例文。2.明确例文写作的特点 例一、开头先明确建议的内容到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