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冰雾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2、能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3、理解物态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和作用。4、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晶体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物质放热现象的理解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石蜡少许,玩具模子,酒精灯,小铁勺,试管,水,火柴,带玻璃尖嘴的橡皮塞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言:物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有吸热过程,也有放热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今天咱们学习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新课一、 冰雾霜的形成,(一) 冰与凝固讲述: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在通常的情况下,冰的熔点为0,在0时,冰,水,水蒸气共存,高于熔点,冰变为水,低于熔点,水变为冰。水的低于熔点,水变为冰。问:同学们思考: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有什么关系呢?讲述: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由于没有熔点,所以也没有凝固点。引导: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13面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冰雹的形成过程。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10-28所示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问:这个实验里面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你体验到哪个过程吸热?哪个过程放热?问:生活、生产中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认真听讲思考、回答看书、思考观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思考举例引入新课培养学生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将知识与生活、生产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雾与液化讲述: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问:生产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在学生回答时老师补充完善。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图10-31所示的实验,回答: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尾气才容易制成?为什么水蒸气刚喷出时不是白色雾状?教师补充完善。听讲思考、回答观看实验学生回答、思考(三)霜与凝华讲述:深秋或初春,当夜间气温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不导热的叶子和木、瓦等物体上凝成白色晶状的小冰粒,这就是霜,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冰晶,那么,什么是凝华呢?讲述: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升华吸热,凝华放热。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凝华现象吗?讨论:冰箱经常结霜,以致有时关不了冰箱门。问:冰箱内的霜出现的位置在哪里?形状如何?为什么冰箱内会结霜?问:当冰箱内出现霜后,怎样操作化霜?为什么这样操作?学生听讲学生回答学生听讲学生思考、举例学生讨论、回答从现象中归纳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0-34问:从图10-34中你发现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图10-35中,AB、BC、CD、DE、EF、FG各段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教师补充完善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窗的内容学生看图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举例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学生小结作业:学习与探究 P12 10、11板书设计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一、 冰雾霜的形成1 冰与凝固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2 雾与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3 霜与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教学反思教学参考课本中实验与活动课本图10-28的“自制玩具”实验可以将泥模或沙漠改成纸筒,用石蜡作“自制蜡烛”实验,这样比较容易感受到凝固过程的放热现象。“自制尾气”的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气温下多做几次或多观察家里烧开水的过程,进行对照比较,使他们总结出容易观察到“尾气”条件。课外活动用蜡烛作原料,按教材上自制玩具的方法,制作一个小动物的模型。观看有关“南极科学考察”、“冰川”等内容的科教影片或电视。调查自己家里、亲戚或同学家里的电冰箱用什么物质作制冷剂?是“有霜”冰箱还是“无霜”冰箱?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冰箱“有霜”,有的冰箱“无箱”?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在大气对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来自宇宙的辐射,特别是对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的烧灼,生物难以生存。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传统电冰箱、空调器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一经释放,散发到空中,升到臭氧层顶部,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出的氯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遭到破坏。为了限制对臭氧的主要破坏物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根据国际社会于1985年制定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87年达成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1999年作出的伦敦补充协议,全世界从2001年起,停止氟制冷剂的生产和消费。1995年9月16日,联合国正式决定以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氟利昂常见的制冷剂有数十种,其性质各异。选用制冷剂主要从它的安全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来考虑。早期电冰箱多采用烷类衍生物中的F-12(或R-12),其中“F”表示氟利昂,横线后第一位数“1”表示由甲烷衍生,第二位数“2”表示含氟原子数。其化学名称为“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CF2Cl2”,相对分子质量120.70,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29.8,凝固点155,不溶于水,易溶于油。它是无色、无毒(略有味)、不燃烧、不助燃、不爆炸的透明物。纯净的氟利昂对金属无腐蚀性,在温度达到400以上并与明火接触时会分解出有毒气体。若室内空气中F-12的含量超过25%30%,两小时后会窒息。1996年6月,中国正式签署修正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大力开发、鼓励新型无氟利昂制冷剂的研究和生产,但以前生产的用氟利昂作制冷剂的电冰箱,目前仍在继续使用。电冰箱的型号根据轻工业部有关规定,250L以下的家用电冰箱型号由五部分组成,其含义如下:BYD150A工厂设计序号 以A、B等字母表示有效容积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冰箱类型 “D”表示冷藏、冷冻箱,冷藏箱无此字母冰箱型式 “Y”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琴考试题及答案
- 中兽医基础理论知到智慧树答案
- 药品购销员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家长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工会决算制度试题(附答案)
-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版绿色建筑瓦工劳务承包合同模板
- 2025版新媒体中心广告位租赁合同书
- 2025年物流配送中心停车场地租赁服务合同
- 2025版外汇借款合同与外汇市场波动应对策略及操作指南
-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课件
- 茶马古道文化研究
- 空调工人安装合同模板
- Unit 8 Lets celebrat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国际商务课件全套教程
-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文言合集(1):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教师版+学生版)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