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08-09上初一语文半期考试卷.doc_第1页
厦门一中08-09上初一语文半期考试卷.doc_第2页
厦门一中08-09上初一语文半期考试卷.doc_第3页
厦门一中08-09上初一语文半期考试卷.doc_第4页
厦门一中08-09上初一语文半期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刘霞 审卷教师:黄小娟 2008.1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自信沉着,仔细审题,努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2全卷分三个部分,计24小题;3用黑色或蓝色水笔完成试卷,不能用涂改液或涂改带。4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以0分计算。第一部分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文字并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xu r b s z wng s r b xu z di2.下列加点词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2分)A.头晕目眩 xun 凝 lng 固 收敛lin B.忍俊不禁jn 聒gu 噪 洗濯zhu C.鹤唳 l 云端 诅z 咒 玷din污D.玲珑剔 t 透 贪婪ln 贮zh 蓄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D.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1)写出下面三首诗中带有“风”的诗句。 观沧海“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次北固山下“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天净沙 秋思“ 古道西风瘦马 。”(2)写出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初春花草的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描写诗人愁绪,表达对朋友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静给人的人生启示。(5)论语十则中最早由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6)春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是“春天像 , ,它生长着。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5. 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厦门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她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苦难、伤病的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 你准备赠送一本繁星春水,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 6.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句带有“春”字的完整诗句。(诗句应是本试卷之外的)(2分) , 。7.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特色,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可以用四字的词语),写出你爱四季的原因。(4分)我爱春天的 ,爱夏天的 ,爱秋天的 ,爱冬天的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十则选文,完成8-12题。(16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论语是 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南宋的朱熹把它和 大学 、 中庸 、 孟子 合称为“四书”。(4分)9.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乐”快乐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忠诚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 ) 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10.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温故而知新C.为人谋而不忠乎 D.任重而道远11.翻译句子(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2.请联系自身经历,谈谈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体会。(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16题。(16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有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3.请将甲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默写出来。(3分)14.虚实结合是描写景物的一种方法,请写出甲段中运用想象写景物的句子。(2分)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5.乙段中加点的“带水纹的花衣”指的是什么?(2分)雪 16.描写景物还要运用修辞手法、调动感官、注意顺序(语序):(1)试分析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甲: 乙: (2)两段文字分别从哪些感觉角度来写景?(2分)甲: 乙: (3)两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否相同?各自摘录文段中词语加以说明。(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3题。(18分)我长大了(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叙述了“我”盼望长大,到然后撞到老奶奶的事情。 18.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变成大人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变得成熟 19.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详写了撞到老奶奶的事。为了体现“我”长大了,会承担责任了。 20.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4分) “我”很惭愧。我帮她捡东西。反映出我会承担责任。 21.“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3分) 22.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长大并不是变成大人,而是变得会承担责任 23.选文结尾写到“长大,意味着责任。” 你认为长大还意味着什么?请结合实际或自身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2分) 第三部分 作文24.从以下两题当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1)题目:这事真让我_当你走进新的校园,你面临和经历的将是崭新而充满活力的初中生活,你也开始了你的少年时代。在已经经历的一段初中生活中,有哪些事曾掀起你情感的波澜?是高兴,是伤心?是感动,是羞愧?是自豪,是无奈?是快乐,还是愤怒?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题作文。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达你的某种情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2)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要求:请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左右。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A 3.C 4.略5.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母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母爱”“童真”“自然”的特点要体现,还应有鼓励性的语句)6.略7.风和日丽 繁盛热烈 天高气爽 洁净沉净 (言之成理即可)8.儒 大学 中庸 孟子9.通“悦”愉快 真诚,诚实 的 泛指多次10.C11.略12.围绕“虚心”谈体会即可。1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1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15.指“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景象。16.(1)甲: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野花在草丛中被风吹动,忽隐忽现的情景。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夕阳照在薄雪上的动人景象。(2)甲:视觉、味觉、听觉 乙:视觉(3)相同,都采用了从上到下的写景顺序甲文:树上花下 草丛里乙文: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17.本文叙述了“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把被自行车撞倒的老太太送回家的事情;从这以后,我才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意思对即可)。18.进入中学,成为大人。能够承担责任(或“懂得什么叫责任”,意思对即可)。19.详写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表现“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对即可)。20.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的道德良知,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其中“敢于承担责任”必不可少)。21.(举事例1分,说明2分)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认为“进中学”和“有青春痘”就是“长大”),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