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要市第二中学初二级语文科第 周星期 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冯德志 审核人: 课型:讲读课学习人姓名: 班级: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学习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学习难点】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学习过程:一、了解新闻有关知识:1、定义: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怡情作用)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特点: 一是用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是报道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语言简明扼要。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3)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 (4)结构: 新闻的结构有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5)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写新闻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二、了解时代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三、整体感知新闻六要素(即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四、合作释疑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2、我们说导语是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这篇新闻中的导语是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的?3、文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4、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到西,或从西到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学习(教学)反思:高要市第二中学初二级语文科第 周星期 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冯德志 审核人: 课型:讲读课学习人姓名: 班级: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学习重点】掌握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难点】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闻常识:1、新闻的结构:2、新闻的要素(记叙的要素):3、新闻的特点:二、自主学习1、请你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歼灭( ) 阻遏( ) 击溃( ) 逃窜( ) 锐不可当( ) 荻港( ) 芜湖( ) 要塞( )2、选词填空,并说一说理由(提示从词义入手)(1)冲破 突破 人民解放军( )敌阵,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先( )安庆、芜湖线。 (2)溃退 击溃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我已歼灭及( )一切抵抗之敌。3、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 )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4、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三、合作研讨结合课后练习二,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四、问题探究1、“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句中“南京”一词,不宜改为“蒋介石政府”,原因是什么?(不超过 30个字)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句中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不超过4个字);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_。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不宜改为“东起江阴,西至九江(不含)”的原因是什么?(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学习(教学)反思:高要市第二中学初二级语文科第 周星期 课时导学案主备人:冯德志 审核人: 课型:讲读课学习人姓名: 班级:课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学习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学习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学习过程:一、介绍背景:1947年7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的前夜。本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二、自学检测:1、生字词积累阌乡( ) 潢川( ) 鄂豫皖( )绥靖( ) 管辖( ) 襄阳( ) 逃窜( )2、找出本文的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3、找出本新闻导语、主体:导语:主体:三、合作探究1、 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2、 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3、 我南线人民解放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4、如何理解“我们在所有江淮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繁茂了。”中的比喻?四、“新闻”阅读方法总结:(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五、主题阅读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国际知名科学家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来京参加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的斯蒂芬霍金教授等国际知名科学家。江泽民首先向霍金及在座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江泽民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科学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同时强调:中国政府十分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科学规律的发现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祝“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取得成功。霍金说,非常高兴在1985年访华后再次来到中国,中国在过去17年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他表示相信,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等会见时在座。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和将于明天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外国专家丘成桐、爱德华威滕、大卫格罗斯和安德鲁斯特罗明格等也参加了会见。1、 分别找出本新闻的导语和主体:导语:主体:2、读了这段新闻之后,你觉得中国政府对科技持什么态度?3、针对科技发展,外国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宝贵意见?学习(教学)反思:2、阅读回答:(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 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用“|”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然后用“|”划出主体部分的层次。 2. 第句“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不宜改为“东起江阴,西至九江(不含)”的原因是什么? _ 3.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 4. 文中第_句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 5. 第(12)句中加粗的“不料”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不超过4个字);对敌人来说,这个词具有强烈的_。 6. 第句中“南京”一词,不宜改为“蒋介石政府”,原因是什么?(不超过 30个字) _ 7. 下面对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语和标题结合得很紧,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 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C. 导语从兵力、战绩和战线等方面概述了渡江作战的情况。 D. 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等词语有力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股权质押借款合同模板
- 公司短期入股合同范本
- 2025股权质押借款合同范本
- 租赁加工设备合同范本
- 殴打赔偿合同范本
- 上海临时用工合同范本
- 全款买房定金合同范本
- 2025解除合同协议书模板
- 农村门窗购买合同范本
- 山场木材运输合同范本
- 外研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语法总结
- GB/T 18910.4-2024液晶显示器件第4部分:液晶显示模块和屏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 催收物业费培训课件
- 收购资产计划书
- 意大利米兰整骨技术的案例分享-之评估篇
- 煤矿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 LOI意向书中英文模板
- 传染病学课件:新发和再现传染病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指南解读
- 浅谈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 手动液压叉车安全技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