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城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3年11月25日 学期总第 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设计者授 课 班 级教授者课 题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4、积累有关谚语。5、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巩固复习第三单元中比喻修辞手法,学会运用。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情感目标1、养成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板书文题)二、解题:标题中“看”可以理解为“观察”的意思,“识”可理解为“识别、推测”的意思。文章标题即点明了要介绍的事理。三、初读,整体感知:峰峦:山峰和山峦。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崩塌:崩裂而倒塌。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千姿万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变化无常:没有规律的出现新的状况教师明确: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教师提示(1):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根据这些关键性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充分交流师生互动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左边词语的含义。2、思考:从标题设疑: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1)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提示:按照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文章按照总分总的关系展开说明):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第2段是3、4、5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四、精读文章,深入探究。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教师示例:“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学生回答,幻灯片同时展示云图) 其他示例:(1)当积云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时就变成了我,我是积雨云,然后我越长越高,慢慢变黑,最后我整个倒下了,这是乌云弥漫、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下起了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或者龙卷风。 (2)我是卷层云,是在连绵的雨雪来临之前出现在天空的一层薄云,看到我,请大家出门前带上雨具。 (3)我的绰号叫“毛玻璃”,是由卷层云积聚而来的,透过我看天就会模糊不清因而得名,其实我的真名叫“高层云”。雨雪都是我的好伙伴,常常和我形影不离。 教师总结:在“各种云”的介绍中,我们不仅认识了云,而且也学会了看云识天气。2、完成表格,进一步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00米左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雷雨冰雹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3、请问今天天空挂的是哪种云,将会有怎样的天气?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有关云的知识,学会通过观察云来识别天气,而且还要知道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就会有我们人类美好的明天。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1、练习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不同形态和不同光彩的云的特点。自读课文,认识各种云的特点及其和天气的关系,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师生互动学生制表边讨论边填表师生互动学生制表边讨论边填表师生互动学生制表边讨论边填表作 业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00米左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天空雷雨冰雹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教 学感 悟组长查阅梅城中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3年11月25日 学期总第 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学 科语 文授 课 时 间设计者授 课 班 级教授者课 题看云识天气(第二三课时)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4、积累有关谚语。5、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巩固复习第三单元中比喻修辞手法,学会运用。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情感目标1、养成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二、研读课文。1、研读第一段:教师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教师明确:文章中这一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形成排比。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情趣,吸引读者的兴趣。而方框内用准确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为什么不用这种语言说,原因是多种的,他有实际用途的需要,读者的对象等原因。比如我们用药的说明书,就不能用生动的语言。 2、研读第2-5段:教师明确: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薄云,代表天气晴朗。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低而厚密的云,代表了阴雨雪冰雹天气。教师过渡:除了云的形态可以预知天气,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观察天气? 3、研读第6段:教师明确:晕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虹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教师明确:虽然看云能够认识天气,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齐读第一段。找出最直接反映云和天气的关系的句子。一般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语言总是非常准确、严谨的。试比较阅读课文后面方框内的补充知识那段。两者比较下,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第2到5节,找出作者写了哪些云?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天气。 学生回答:云的光彩。学生阅读第六节完成请大家找出有哪些光彩。分别又代表了什么样的天气征兆? 4讨论:既然看云能使我们辨别各种天气,那么我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仅凭肉眼无法全面准确的判断。因而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这个认识,作者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总结全文当中也特意提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只依靠云来判断天气。这表示了作者对科学的严谨和对我们读者的认真负责。 三、品味欣赏本文写作特色1、运用修辞手法 (1)比喻:开头连用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姿态万千。“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密切,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有时像一片洁白的羽毛”,用比喻手法,说明卷云的洁白和轻盈。“像棉花团的白云”,用比喻手法,说明积云的形态。“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运用比喻,动态的描摹卷云的产生。“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通过比喻,动态的描摹高层云的演变过程和形态。好处:这些比喻,一具知识性,用形象的比喻描摹分别说清了四种薄云各自的形态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2)拟人:“最轻盈、站得最高”用拟人手法,将卷云人格化。“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运用拟人,动态的描摹雨层云的演变过程和形态。好处:这些拟人手法,动态的描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低而厚密的云形成演变过程,既有知识性,又有形象性,可读性强。(3)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东虹轰隆西虹雨”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说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好处:运用谚语来说明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显得准确、生动、简洁。(4)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类加以说明,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打比方: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作比较:“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好处: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 (5)词语准确: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文章最后两句话“但是,天气的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四、拓展延伸:1、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还可以通过“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小组讨论并交流。五、总结:这篇文章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天气的变化。虽然内容看似多,但却并不显得凌乱,而是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原因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作者却写的非常生动形象,这在于作者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界的细心观察。只要我们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 们还需要天气预报吗?为什么?作 业1、仿写: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服装缝纫工、裁剪工》岗位从业资格证理论及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汽车电气技术试题及答案
- 6万吨工业级混合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2025关于上海市的房屋租赁合同
- 2025年:探寻民间借款合同的真相
- 2025金华小学教材购买合同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的签订与违约索赔
- 2025简易二手店铺转让合同范本下载
- 2025汽车维修合同简易版范本
- 2024年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 UL3703标准中文版-2020太阳能跟进器UL中文版标准
- 2024年职业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采购行业五年规划
- 拉德芳斯城市规划
- 医患沟通和技巧课件
-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特征
- 《实习安全教育》课件
- 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调研报告 -提升HRSSC 的价值
- 体育赛事消防应急预案制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