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上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doc_第1页
美术课上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doc_第2页
美术课上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doc_第3页
美术课上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课上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海安县紫石中学 曹爱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设计的任何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启迪思维、相互促进能力发展和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增进友谊、开阔眼界、增加学识、学会倾听、提升合作能力。在美术课上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笔者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深入的探讨,不当之处,与同行们商榷。首先教师必须对学生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这是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 “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可行性教学方法。既然是讨论,就必须是就着某个问题或一系列问题来讨论。问题有难易之分,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否则小组讨论将是毫无意义的:问题过难,对学生而言,会讨论不出结果,找不到答案,有可能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落千丈,对教师而言,教师对学生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问题过于容易,学生不需要讨论,心中就会有答案,感觉不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觉得学习美术太过于简单、容易,还白白浪费课堂上宝贵时间,小组讨论形同虚设,成为一个多余的教学环节。 例如,在欣赏 “清初四僧”之一的朱耷的游鱼和荷花小鸟时,学生不理解朱耷所画的鱼儿、鸟儿为什么是 “翻白眼”的眼神。如果教师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学生或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回答五花八门,结果必定是离教师所期望的目标相距太远;如果教师先对朱耷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讨论,答案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学生口中说出来。又如蒙娜丽莎是一幅世界闻名的人物肖像画。为什么肖像画的背景是风景?又是哪里的风景?教师提示达芬奇晩年的生活境遇,学生对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到“近大远小、近粗远细、近宽远窄”等透视规律知识,再要求学生讨论透视规律。这一教学环节明显就是多余的,因为这根本不需要学生讨论,最多是要求学生回忆一下小学阶段学习的透视知识。因此,要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必须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善于设计具有讨论价值和意义,并且适合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对问题感兴趣,能讨论,会思考,有话说。所谓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其次,要使学生的“小组讨论”有效,还必须对小组进行精心组织和编排。因为“小组讨论”中小组的组织的严密性也尤其重要。当讨论前小组内的组织结构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无目的,无责任,结果将是一盘散沙。看似气氛热烈的美术课堂却发挥不出小组的应有的作用,“小组讨论”也将是无效的,甚至多数成员只会看着“猴子耍把戏”,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显然这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将毫无作用,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讨论前,我们有必要将小组内明确分工,让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做,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使“小组讨论”发挥学习的高效率。作为科任教师,美术教师也应对所教班的学生进行一些基本了解,包括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数班主任总是把学生按综合表现进行编组,比如“一二四”学习小组的建立,通过一带二,二带四的互助学习,提高本组同学学习水平。这样的分组毫无疑问将会对“小组讨论”产生一定的作用。第三,“小组讨论”时小组之间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一个,有时几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进行讨论。如果教师只提出一个问题,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可引入竞争机制。学生有一定的紧张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讨论的速度,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让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励机制也能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深入教学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感情基础。第四,要使“小组讨论”有效,“小组讨论”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必须参与其中。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小组讨论”也是如此。一方面,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俯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甚至把自己当成小组的一员,抱着与学生相互学习的态度参与学生讨论,既能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师生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有助于学生消除对教师的陌生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另一方面,学生思考问题总是不够成熟或者全面,自觉性不够高,需要不断地他们去倾听,去关注,思考别人提出的想法,提醒他们表达时应注意的侧重点,阐释清楚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讨论的效果;提醒他们学会整理、融合,从而解决问题。只有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小组讨论”才是最有效的,也最能体现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需要解决的课堂上的问题,更是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与交流,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有效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