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月考2012.doc_第1页
八年级月考2012.doc_第2页
八年级月考2012.doc_第3页
八年级月考201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阳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面:118分 书写:2分 满分:120分)同学们:倏忽间,八年级就这样迫不及待的来啦,月考也接踵而至。带着激情和梦想,你们踏上新的征程。在人生的这个考场,你们要无所畏惧,尽管此次试卷题型和以往稍有区别,但只要仔细审题,积极思索,冷静作答,相信大家定会交出完美的答卷。一、积累运用(20分)1、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zhuang( )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 )见的亚洲文明的jian( )影。2、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2分)备选词语:丰硕果实饮水思源春华秋实源远流长投桃报李春风化雨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 ,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 ,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 ,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2分)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翻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止我们的去路。于是诗经便将我们领进一片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不!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的河流。深夜的灯下,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回荡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早就成为了那条河的一条支流之一。我们栖居在诗经永远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有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纯真有关,我们无法将它忘记。(1)第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句式杂糅,应删去“ ”或“ ”。 (3)第句语序不当,应将“ ”调到“ ”的前面(4)第句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 “ ”4.在横线上仿写,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2分)青春好似一首悠扬的歌曲,我们则是柔和的音符;青春好似一股跳动的火焰, 我们则是欢快的火苗; , 。5、下列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2分)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6、 名著导读(2分) 中国当代作家老舍写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 ,主人公一到城里,仿佛没有姓,但他有个外号叫“ ”。7、 古诗文默写(8分)少壮不努力, 树树皆秋色, ,孤帆天际看。石壕吏中写出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春望中表达了强烈的思家之情的句子是 ,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 口语交际:(2分)语文科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答:_9、 综合性学习(8分) 自今年九月起日本政府实施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导致中日两国关系高度紧张。面对时局,八(1)班的同学准备组织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以下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为了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请你根据活动宗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2分) 项目一: 项目二: (3)请你从以上项目中任选一个,并写出活动步骤(2分)项目名称: 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并交代活动规则 2、 3、 4、请老师总结,并颁发奖品。(4)活动结束后,你发现自己有很大收获,请你写出两点。(2分)1、 2、 三、阅读与欣赏(38分)(一)阅读望岳并根据要求完成1011题。(4分)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10、本诗热情的赞美了泰山 和 (2分)1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割”字炼的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2分)(1) 无案牍之 劳 形 (2) 香远 益 清 13、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水陆草木 之花 何陋 之有 B、香远益 清 濯 清涟而不妖C、 何陋之有 同予者 何人 D、 可以调素琴 可爱者甚蕃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的写法,通过陋室铭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但也有所不同:陋室铭是用类比立论引出主旨,而爱莲说是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 “莲之爱”引出主旨。(2分)16、 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人的品德修养,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722题。(13分)背叛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只有极少的干粮,渴了就吃两口雪。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筋疲力尽。他们艰难地跋涉,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只希望能看到人迹,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现。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也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因为威胁除了体力不支外,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撬犬。这两天他早已感到它的急躁不安,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终于,所有的食粮已经用完,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森感到他如果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这时候,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胁的姿势。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婪所吞没,往常亲昵地低吟这时已变成野兽般地咆哮。森知道,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撬犬的争斗终于来了。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霎时间,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常的尴尬。两个都一动不动,也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也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锋利牙齿但筋疲力尽的狗来说,也许人的胜算稍大些。森紧握着刀,脑海里浮现出与爱犬共度的日子:当他刚迷失于风雪的几个小时里,它可以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回队伍,但它没有丝毫犹豫地跟随了主人;在诡异静谧的夜晚,虽然饥饿难耐,但它仍然选择了依偎在主人的身旁,警惕地保卫着主人。也许没有它的话,自己根本挺不到这个时候,可眼前的状况却让他不知所措。森突然感到了自然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于是境况立即扭转:一个手无寸铁而且体力不支的人和一条有锋利牙齿并且饥饿不堪的狗,优势显然。森的眼睛湿润了,凝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雪撬犬没有放过丝毫机会,起身将森扑倒。森立时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甚至能感到犬从喉咙里吐出的热气还有它舌尖上的腥味。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等待森的不是钻心的疼痛和喷涌的热血,却是爱犬用舌头舔着他的脖子,以温暖他冻僵的血管。就在一人一犬互相依偎的几小时后,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森在生死时刻抛弃了砍刀,雪撬犬最终没有选择背叛,两个生命都获得了拯救。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相反的,雷撬犬背叛了它的主人,森背叛了他的本性,那么救援人员找到的将无疑是两具冒着热血的尸体。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撬犬一样不得不背叛。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一念之间也许天差地别,决定生死。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7.依据选文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空。(2分) 森陷入困境 犬相助相伴 犬回归忠诚 与森依偎获救18.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9.第段中“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20.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1.第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22.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谈谈读过本文后的启示。(2分)(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327题。(11分) 点燃一个冬天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嗯嗯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 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 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 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啦啦的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 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肆虐,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23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2分)早上:_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_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24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