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教 学 设 计一、教材解读 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 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 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能力目标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 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 五、教学难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处理 针对学生学情特点、课标要求和学校现有资源,我决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利用其容量大、密度高、交互性强等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 的不足。 七、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2.师生共同收集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城市、文化、风光)和资料。3.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出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日本汽车品牌。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多啦 A 梦 ,调动学生积极性。2. 印象日本:说到日本,同学们对日本这个国家了解多少、印象如何?(生答略)我们就跟随多啦 A 梦一起深入地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3. 要走进一个国家,首先要知道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大屏幕 展示“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使学生读图得出日本的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 日本不仅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 海与俄罗斯、朝鲜、韩国和中国相望,是一个群岛国家。 5. 通过读图和填图,认识日本领土的主体部分-四大岛: 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并了解本州岛是面积最大的 岛屿。6. 对比日本和马达加斯加两岛国,比较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 曲折(日本) ,情景思考,假如你是一豪华海轮的船长, 在海上突遇暴风雨,应选择哪个港口靠岸避风?通过讨论 是学生认识到海岸线曲折的意义: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 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7. 读日本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零散。并介绍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8. 日本最著名的山地-富士山,通过文字介绍和欣赏四季 富士山美景。 9. 富士山虽然风景迷人,但却是一座活火山, (文字介绍富 士山火山的爆发历史) ,世界火山博物馆:图文介绍阿苏 火山和有珠火山, 及日本火山现状-共有 200 多个火山, 其中活火山 80 多座,类型齐全。并通过视频短片使学生 感受到火山爆发时的壮美。 10. 火山爆发时地动山摇,经常伴随着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大屏幕展示“世界火山、地 震带分布图” ,让学生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1.就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仙台爆发了特大级地震,图片 展示地震后、海啸后、福岛核电站泄漏图,使学生直观感 受到地震地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12.列表展示1995年阪神地震、2011 年仙台地震、2008 年中 国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是学生通过数据进一步 感受到灾难带来的损失。 13. 同样是特大级地震,为什么日本死亡人数要远远少于中国 死亡人数?引发学生思考得出原因:两国民居的不同和防 震意识强度的不同。 14. 疑问:中国真的远离地震吗?再次给出“世界火山、地震 带分布图”使学生得到答案。 15. 分组讨论: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沉着应对?通过学 生合作回答和老师的补充是学生学会在地震发生时应采 取的紧急措施。 16. 游戏:通过 FLASH 游戏展示地震发生时在家庭中、在户外、在野外、在商场、在影院五个场景中,采取哪些措施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