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专脾脏_第1页
医专脾脏_第2页
医专脾脏_第3页
医专脾脏_第4页
医专脾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脾脏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130g,脾脏分为脏面和膈面,膈面与膈相依,脏面与胃、肾、结肠、胰尾相邻,脏面的中央为脾门,是脾脏的重要解剖标志性结构,脾动脉、脾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脾门,组成脾蒂。,脾脏的探测方法和途径,(一)探测仪器:高分辨率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仪器的增益条件与肝脏探测相同。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空腹检查图像更清晰,有效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脾的检查。(二)探测体位和途径:右侧卧位,最常用,肋骨声影及肺脏气体干扰较小;仰卧位,适用于危重不能翻动患者,可显示脾脏与肾脏、胃、膈的关系等;俯卧位,不常用,适用于脾脏较小、脾气肿或其他体位探测不清的患者。,扫查方法与常用切面,1、左肋间斜切面扫查:患者右侧卧位45-90,左手举起放于头侧,将探头放于左侧腋前线至腋中线第8-11肋间左脾脏长轴扫查,可获得左肋间斜切面图像。2、前倾冠状切面扫查:患者仰卧位,探头置于左侧腋后线第8-11肋间进行脾脏长轴扫查,清晰显示脾门区血管,测量脾脏厚径。3、左上腹横切面扫查:病人取仰卧位,探头置于腹壁相当于第1-2腰椎平面做横切面扫查,显示脾门区动静脉。4、左肋下斜切面扫查:用于脾脏大时,观察脾肋缘下厚度,1、外形及轮廓:肋间斜切面呈半月形,边缘稍钝。膈面向外突光滑,脏面凹陷,回声较高,有特征性的脾门切迹和血管断面,主要为脾静脉。2、实质回声:均匀的点状中低回声,强度略低于肝实质,稍高于左肾皮质,脾脏内小血管不易显示,少数人在脾门区发现副脾,为椭圆形或小圆形结节,内部回声与皮实质相同,属于正常变异。,脾脏测量:长泾:左侧肋间斜切显示脾脏最大长轴切面,测量上下极之间的距离为脾脏长泾,正常范围8-12cm;厚径:左侧肋间斜切显示脾脏长轴切面的脾门和脾静脉,测量脾门到脾膈面的间距为脾厚径,正常范围3-4cm;宽径:垂直于脾脏长轴切面的最大横径为脾宽径,正常范围3-4cm。,鉴别诊断:脾门淋巴结:多发,呈圆形均匀的低回声,内部回声比正常脾脏回声低,CDFI:不能显示脾血管和淋巴结相通。胰尾肿瘤:胰尾部,内回声不均匀,低回声。,先天性脾缺如和脾脏转位:少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