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十一册第三课.doc_第1页
教案第十一册第三课.doc_第2页
教案第十一册第三课.doc_第3页
教案第十一册第三课.doc_第4页
教案第十一册第三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t 3 Space单位及作者: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鼎太部 李洁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 Book11 第三单元,中心话题是Space,其语言功能项目是认识主要天体的名称,知道恒星与行星的区别,同时通过比较各天体的大小与地球的距离,学习far from, near to, much + comparative form, 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等短语,并能利用这些短语谈论各天体间的关系。 前面两单元学生已学习了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为本课重点的引入做了铺垫。学生们已经对比较级和最高级有所了解,并能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做简单的对话。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结合实际,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合作,比赛等手段,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精神。总体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 主要词汇:space,sun,moon,planet,huge,bright,far from,near to 交际用语:The sun is huge. Its much bigger than the Earth. The Earth is one of the hottest planets. 语法项目:(1)比较级的用法,介词短语 near to, far from 的用法。(2)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和 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 描述天体的关系。2.语言技能目标: 能用正确的形容词对两者进行比较。 能说出主要天体的名称。 能正确使用介词短语 near to, far from 描述两者之间的距离。 能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和 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正确描述天体的关系。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及热爱科学知识的品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能在学习中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本课主题。能使用互联网本课搜索与本课相关的资源进行学习。5.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英语国家的宇航员、科学家和天文学家的经历和贡献。课时安排Six periodsPeriod 1: Part A Period 2: Part B1Period 3: Part B2, B3 & F Period 4: Part C, D& EPeriod 5: Part I, G & H Period 6: Part J & Revision课时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 Part A教学目标: 学会以下单词和短语:Space, sun, moon, planet, huge, bright, far from, near to 学会比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物体。 学会运用near to/far from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学会辨别恒星star和行星planet。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单词和短语:space, sun, moon, planet, huge, bright, far from, near to。 比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物体。 运用near to/far from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2.教学难点: 运用near to/far from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对学生来说,表示距离的介词短语第一次接触到,有一定难度。 学会辨别恒星star和行星planet。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TPR教学法、小组交流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具准备:单词卡、电脑和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及复习1.日常用语问答。2.唱歌:Heal the world(注:播放动画Heal the world) 注1。注1 歌曲和问题能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复习,热身的作用。二、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1.看动画, 抛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标题 space。注2注2展示一个关于space的动画,提出问题,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起激趣作用。2. 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pace?引出本课新单词,并结合展示课件第69屏图片进行教授。建议1 让学生掌握A部分要求的基本词汇。建议2 有能力的学生可用英语讲解恒星和行星的区别,并拓展出月球是卫星,让学生理解三者的不同。3. 展示课件第10屏,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比较级看图造句。4. 展示课件第1112屏,提出问题Why the sun looks so small? Why does the moon is looked as big as the sun? 让学生来描述,然后教授短语 far from 和near to。注3注3利用学生善于观察和爱动脑筋的特点,抛出问题,引发思考,调动知识储备,引出知识点。三、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1. 小组之间造句竞赛:两分钟以内,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用单词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star, space以及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来造句。哪个组造的句子越多得分越多。2. 看图造句:展示课件第13屏,让学生根据中国地图中各省的位置用near to和far from造句。用地图来造句更直接而且贴近生活。注4注4通过个人或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3. 播放动画A,让学生听并模仿录音跟读。注5注5播放动画,让学生借助视觉体验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更清楚太阳,地球及月亮三者间的距离和大小。四、小结1知识拓展,通过展示课件第15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月球会发光。2. 展示图片(注:图片BIG DIPPER和图片Dipper),拓展更多关于恒星的知识,比如:北极星和北斗星之间的关系、北斗星和四季的关系。注6注6拓展练习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建议此项有一定难度,可跟据学生情况适当选择。1. 全班齐读课文。2. 总结本课必须掌握的词汇和句型,留下课文最后一个问题供学生回家思考,为下节课设置悬念。五、作业布置1. 用英语向组长描述太阳、地球和月亮。2. 用near to 和 far from造句,描述星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至少写两句。3. 完成活动手册17页。六、板书设计Unit 3 Spacethe sun = a star the Earth = a planet the moon = a satellitenear to The moon is near to the Earth.far from The sun is far from the Earth.教学创意教学创意:七、教学后记 第2课时教学内容: B1部分教学目标: 能根据学到的相关的太空知识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来谈论比较太空的天体,比较太阳、地 球和月亮等。 能进行角色扮演的对话。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运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来谈论比较太空的天体,比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 一些固定搭配的短语的用法。2.教学难点: 运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来谈论比较太空的天体,比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这在学生能运用比较级的基础上又加深了难度。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TPR教学法,小组交流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具准备: 单词卡、电脑和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及复习1. 问答:内容是与A部分相关问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最后提出A部分留下的最后一个问题Why is the sun bigger than other stars? 2. 展示一个关于太阳、地球和月亮相互运转的动画(注:动画move)。 让学生了解三者是怎样运转的。然后通过一首韵律诗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注1注1通过韵律诗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并且韵律诗朗朗上口,好记。二、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1展示课件第2324屏, 一个高的男孩和一个矮的女孩,一头大象和一只小鸟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当用比较级描述两个相差甚远的事物的时候,可以在比较级前添加much。2. 展示课件第25屏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的图片,引导学生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的结构来完成句子。3. 提出问题The sun is very bright, why is it much brighter than the other stars?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引用B1课文原句来解释,看学生是否理解,尤其是much nearer在此处的用法。三、新知识的巩固与活用1. 展示课件第26屏,让学生用much和更多的形容词来完成太阳和地球的比较的句子。建议1 学生可以用A部分提到的关于描述星球的形容词来完成句子。建议2 对有能力的学生可用更多不同的形容词来完成句子,甚至可以把句子主语换成地球或月球。建议3 对基础更好的学生,除了能扩大形容词的范围外,由于图片展示的是太阳系的所有星球,所以可以用所有的星球进行比较。2展示动画(注:动画B),让学生听并模仿录音跟读。3齐读课文,展示课件第28屏,让学生根据课文完成B1下面的练习,圈出正确的单词。4. 小组合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两分钟内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造句,看哪个组造的句子又多又正确。四、小结1. 总结本课较难理解的短语和句子, 展示课件第29屏。2总结本课重点句型,展示课件第30屏。五、作业布置1. 用英语向组长复述B1的内容。2. 用much + comparative form造句,至少写三句。3. 完成活动手册18页。六、板书设计Unit 3 Spacemuch + comparative form:e.g. The sun is much nearer than the other stars.The sun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Earth.教学创意:教学创意:教学创意:七、教学后记第3课时教学内容: B2, B3& F部分教学目标: 了解太阳系的前四个行星基本情况,并能用英语来简单谈论。 能正确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填空。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能用英语简单的谈论太阳系中的前四大行星。 运用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来谈论比较太空的天体。2.教学难点: 运用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来谈论比较太空的天体。这在学生能运用最高级的基础上又加深了难度。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TPR教学法、小组交流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具准备: 单词卡、电脑和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及复习1. 问答:内容是与B1部分相关问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2. 游戏: 用sun, moon, Earth, huge, planet, near to, far from, much + comparative form 造句。(3分钟时间,看哪个小组造的句子最多,哪个小组就胜出) 注1注1 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训练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二、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1展示课件第33屏, 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太阳系。注2 注2直观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太阳和太阳系各主要行星的关系。2. 展示课件第34屏,让学生知道除了地球以外还有其他8个行星。问问学生是否了解,然后逐一介绍9大行星,及它们的英文名。建议1 至少让学生能对9大行星有粗略的认识,尤其是前4大行星。建议2 有能力的学生尽量让他们记一下9大行星的顺序及英文名。3. 展示课件第35屏,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在所有的9大行星中的大小,引出本课重点语法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给出例句。4. 让学生尝试套用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结构,教师说中文,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同时展示课件第36屏显示答案。三、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1. 展示课件第37屏,再次把前四大行星的顺序和名称明确一下。2展示课件第3840屏,让学生根据图片,完成填空。3展示动画(注:动画B2)让学生听的同时,再次检查自己填空的答案. 注3注3 通过播放动画,创设情境,让学生对B2部分内容有整体的感觉,也起到重复已学知识的作用,加深印象。4. 展示课件第42屏,小组活动,按照提示,尝试在小组内谈论前四大行星。四、小结1. 听录音,完成B3。2展示课件第43屏,F部分,完成书第2627页内容。再次把前四大行星从与太阳的距离、大小和卫星数量方面进行比较。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五、作业布置1. 用英语向组长复述B2的内容。2. 用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造句,至少写三句。3. 完成活动手册第19页。六、板书设计Unit 3 Spacethe solar system: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 : e.g. The Earth is one of the hottest planets in the solar system.教学创意:教学创意:七、教学后记第4课时教学内容: C,DE部分教学目标: 能明白和朗读C部分内容。 能掌握C部分的新单词及词组,并理解意思。 能知道在太空和地球生活的不同之处。 能正确发音(E部分),并能回想出更多发此音的单词。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能掌握C部分的新单词及词组,并理解意思。 能正确发音(E部分)。2.教学难点: 能知道在太空和地球生活的不同之处,由于学生没有太空的生活经验,包括对物理名词“重力”没有概念,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能正确发音(E部分),并能回想出更多发此音的单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TPR教学法、小组交流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具准备: 单词卡、电脑和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及复习1. 问答:内容是与B2部分相关问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2. 游戏: 用one of the + superlative form +plural noun造句(3分钟时间,看哪个小组造的句子最多,哪个小组就胜出)注1注1 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训练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二、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1展示课件第46屏, 用杨利伟的照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C部分。2. 展示课件第4748屏,通过图片学习新单词及词组。3. 展示课件第4950屏,提出问题,引出物理名词gravity(重力),延伸出牛顿发现重力的故事。4. 展示课件第5152屏,讲解两个句子。5. 提出4个D部分的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动画(播放动画C)注2 注2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起到暗示,激趣的作用。6. 展示课件第54屏, 通过完成表格来把课文的大概意思理一遍。7. 完成D部分练习。()小组合作,共同完成D部分的问答题。注3注3通过小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展示课件第5556屏,与学生核对答案。三、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1. 展示课件第5860屏,先听音跟读音标发音,再跟读含此音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回想学过的含此音的单词,并总结规律。2展示课件第61屏,跟读文段。3找出文段所含有那三个因素的单词,完成课本第25页练习。四、小结1. 小组合作,在组内每个成员试着复述C部分内容。2做活动手册第20页练习,巩固本课知识点,然后评讲,对答案。五、作业布置1. 朗读并复述C部分故事。2. 做活动手册21页练习。3. 若对太空知识感兴趣,可上网搜索了解更多的知识。六、板书设计Unit 3 Spacegravity sunrise sunset floatThere is a sunrise or sunset every 45 minutes.She has to sleep like this so she does not float away.au u i教学创意:教学创意:七、教学后记第5课时教学内容:I, G & H部分教学目标: 能明白和朗读I部分内容,并能从文段中提取相关信息。 能听并说好韵律诗。 能明白星期中某些名称的来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明白I部分的内容。 有节奏的读好韵律诗。2.教学难点: 读懂I部分的内容,并能提取出相关信息。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TPR教学法、小组交流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教具准备: 单词卡、电脑和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及复习1. 问答:内容是与C部分相关问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2.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C部分的内容。二、新知识的呈现与归纳1展示课件第65屏, 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I部分。2. 阅读完,展示课件第66屏,回答更多的问题。3. 展示课件第67屏,回答问题,为中国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建议1 问问同学们是否想成为宇航员,对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用英语谈谈自己的想法。建议2 可事先让学生上网搜索相关的太空知识,然后在课上汇报自己查询的资料,给学生提供一个分享知识的平台。4. 展示课件第68屏,完成课本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学会提取信息。三、新知识的巩固与运用1. 展示课件第69屏(播放动画G),先听录音音然后跟读。小组合作,各组员在组内朗读G部分。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能读得又快又好。2展示课件第70屏,思考星期中名称的来历。四、小结 做活动手册第22页练习,巩固单元知识点,然后评讲,对答案。五、作业布置1. 朗读G部分。2. 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太空图画。六、板书设计Unit 3 SpaceYang Liweithe 1st person from China in space Oct16th,2003.Laikaa dog,the 1st living thing to fly around the Earth Nov,1957.Yuri GagatinThe 1st man in space Apr 12th1961.Valentina TereshkovaThe 1st woman in space 1963.Neil 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