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采样周期的网络控制系统协同设计综述.pdf_第1页
基于变采样周期的网络控制系统协同设计综述.pdf_第2页
基于变采样周期的网络控制系统协同设计综述.pdf_第3页
基于变采样周期的网络控制系统协同设计综述.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6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 0 1 5年第 4期 基 于变 采样周期 的 网络控制 系统 协 同设 计 综 述 康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 究所 河南 洛 阳4 7 1 0 0 0 摘要 大量的信息传输给有限带宽的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 针对网络控制 系统 的大规模及分布性 该文以采样周期为切入点概述 了带宽受限情况下解决网络控制 系统数据传输及 控制 系统设计的方法 并对基于变采样周期的网络控制 系统控制与调度协同设计方法作 了必要展望 关键词 网络控制 系统 采样周期 有限带宽 中图分类号 T P 2 7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0 6 8 2 2 0 1 5 0 4 0 0 1 6 0 4 Ov e r v ie w o f C O de s ig n o f ne t wo r k e d co nt r o l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v a r ia bl e s a mp l ing p e r io d KANG Ka i L 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E l e ct r o O p t i ca l D e v i ce s A v i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C o r p o r a t i o n of C h i n a H e n a n L u o y a n g 4 7 1 0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T h e v a s t o f i n f o r ma t io n t r a n s mi t t in g o n n e t wo r k b r in g ma n y ch a l l e n g e s f o r n e t wo r k e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 N C S w h i ch h a v e t h e ch a r a ct e ris t ic o f l imi t e d b a n d w id t h A cco r d i n g t o t h e l a r g e s ca l e a n d d is t ri b u t e d o f NC S t h e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co n t r o l a n d s ch e d u l in g C O d e s i g n o f NC S o n t h e g r o u n d o f l imit e d ba n d wid t h a r e r e v ie we d f r o m t h e p o i n t o f s a mp l in g p e r io d Al s o s o me p r o mis in g di r e ct io n s o f C O d e s ig n o f NCS b a s e d o n v a r ia b l e s a mp l i n g p e ri o d a r e g iv e n in t hi s p a p e r Ke y wo r ds ne t wo r k e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a mp l in g p e ri o d l imit e d ba n d wid t h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 多的物理系统需要通过 网络实现其 自身的功能 同 时 物理系统的 自动化需求也不断提升 通过网络进 行控制得以应用 产生 了网络控制 系统 N e t w o r k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N C S 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控制决策手持终端 甲 I 之 网 络 锶能家居 镨能交通 安全监测 智慧农业机器人 图 1 N C S的应用 如图 1 所示 网络控制 系统是将通信网络引入 到传感器 控制器和执行器之间形成闭环控制 回路 收稿 日期 2 0 1 5一O l一1 7 作者简 介 康凯 1 9 8 0 男 河南郑州人 工程师 本科 研究 方 向为嵌入式技术 网络控制系统 因其具有连线少 成本低 易维护等优点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z 网络化控制系统 的出现顺应 了计 算机 科学 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融合趋势 随着 自 动化领域信息化需求 的不断增强和信息技术应用领 域的不断延伸 业已成为控制界 信息界及政府企业 等关注的热 门领域 目前 N C S在智 能家居 工业 自动化 智能交通及物联 网等方面均 已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与研究 I 4 J 然而 在大量数据传输和交换 背景下的 N C S 有限带宽始终是制约信息传输和控 制系统设计 的瓶颈 问题 J 该文 以采样周期为 切 入点 从控制与调度协 同设计的角度剖析了 N C S信 息传输及控制器设计 的相关 问题 并对基于变采样 周期的 N C S协同设计作 了必要的展望 1 NC S中采样周期与控 制性能 带宽 占用 的关 系 N C S 实质是将空间分布的多种传感器 控制器 和执行器通过互联 网连接在一起 各个闭环 回路控 制功能的实现及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依赖于实时的 通信 网络 这样的系统架构 已成为开放性 大规模和 2 0 1 5年第 4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 7 复杂控制系统应用 的首选 从物理结构上来看 通 信网络起到了连接传感 器 控制器和执行器 的作用 空间分布 的传感器将 采集到的物理系统的状态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控 制器 控制器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状态信息进行处理 运算 得出控制信号后实时地发送给执行器 执行器 根据不同的控制信号实施不同的控制功能 在此种 结构体系下 一方面 采样周期是决定控制品质的一 个重要 因素 一 J 因为频繁的采样输入与控制输出 有利于控制器获得更精确的系统状态信息 以及对被 控对象进行快速实时地控制 另一方面 所有采样数 据和控制信号的传递都要通过网络实现 而频繁的 输入输出信号需要通过网络传送大量 的数据 占用 较大的带宽 反之 需要通过 网络传输 的数据量较 小 占用较小 的带宽 由于 网络带宽的有限性 以及 网络 自身的不稳性 导致了时延 数据包丢失及 网络 拥塞等问题的产生 J 影响了 网络 的 Q o S 由此可 见 采样周期的选择影响了控制系统的 Q o P和网络的 Q o S 是进行 N C S控制与调度协同设计的直接纽带 N C S 是典型的多回路 网络化的计算机控制系 统 对其分析设计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信号的采样 保 持 在目前的多数研究中仍沿用传统的基本采样与 保持假设 如 采样频率满足 S h a n n o n采样定理 等 间隔 同步采样等 基于以上假设进行控制系统的离 散化设计是容易的 并且大大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 然而 考虑到 N C S本身多输入多输出的结构特征及 庞大而复杂的被控对象的物理特性 加之不同控制 回路完成的控制任务也不相 同 原有 的采样周期 假 设是不合理 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自然地 在之前 的采 样周期假设下得 出的结论也有待商榷 同时 为了 适应控制系统的采样需求 就必须对 网络带宽进行 合理的分配 传统的带宽分配通常采用 固定 平均分 配的方式 在这种带宽分配方式下 由于变采样产生 的不同闭环回路传输的数据量不同 要么导致带宽 资源的浪费 要么因带宽有限产生的诸如时延 网络 拥塞等问题 很难达到预期 的 Q o S 从 而影 响了 N C S 的综合性能 为了构造 出功能更加强大 更加适用于实际应 用 的网络化系统 变采样控制与动态带宽调度成为 N C S的必然选 择 国内外 学者从不 同角度进 行 了 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J 但仍有许多问 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和很好 的解决 因此 如何 在时变采样周期条件下同时进行控制策略研究和带 宽调度算法设计 是 N C S协 同设计 提升 N C S的综 合性能的重要内容 2 基于采样周期和带宽调度的协同设计现状 一 般来说 N C S的综合性能取决于控制 系统的 控制性能 Q u a l i t y o f P e r f o r m a n ce 简称 Q o P 和 网络 的服务质量 Q u a li t y o f S e r v i ce 简称 Q o S 而有限带 宽始终是制 约 N C S性能的瓶颈问题 在控制 系统 设计中 采样周期的选择对 Q o P至关重要 而网络 的 Q o S与带宽的配置密切相关 同时 采样周期 和 网络带宽的占用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针对上述影 响Q o P 和 Q o S 的关键因素 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下 述 3个方面 2 1 采样周期控制 较大 的采样周期有助于减小通信 网络 中的数据 冲突和时延 确保控制算法的有效执行 却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网络利用率 而较小 的采样周期虽然充 分考虑了网络利用率 但各节点的数据有可能产生 时延和数据包丢失 很难保证控制 系统 的性能 因 此 对采样周期 的控制是一种直接而有效 的协 同设 计方法 文献 1 O 考虑到 网络诱导 时延 可能大于一个 采样周期 假定采样周期取值在有限集内切换 构建 具有单状态观测器和多状态观测器的网络控制系统 Ma r k o v跳变模型 在此基础上获得闭环 网络控制系 统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和最优 H w范数上界 文献 1 1 提出了在时延 N C S中利用有界的采样周期 通 过离散区问系统的建模及二次型性能的选取给出了 N C S的保性能控制 文献 1 2 通过分析采样周期 和网络时延对控制系统性能 的影响 在 网络资源 可 调度的情况下给出了优化 Q o P的采样周期求取方 法 然 而 网络环境是复杂多变 的 仅考虑时延对 N C S的影 响是片面的 文献 1 3 将 NC S建模为一类 带有参数不确定的离散 时滞系统 构造一个改进 的 李雅普诺夫 一卡拉索夫斯基函数 基于线性矩阵不 等式方法及 J e n s e n不等式方法 给出系统 严格 Q s R 一 耗散的充分条件 得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上述研究表明 采样周期建立 了控制系统 Q o P 和网络 Q o S之间的联系 故如何实时地改变采样周 期 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是实现协同设计不可忽略 的要点 变采样问题由此产生 变采样周期的基本 要义在于 它不仅对多个 回路采用不 同的采样周期 而且单个 回路的采样周期也是 时变 的 文献 1 4 1 5 分别用非线性规划和 K u h n T u ck e r 理论分析了 多回路的采样周期优化问题 对于单个回路的时变 1 8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 0 1 5年第 4期 采样周期的确定 文献 1 6 研究了基于 E t h e r n e t 的 双速率 P I D调节问题 文献 1 7 提出了基于输 出反 馈的多速率采样的 H 2 H 混合控制策略 上述对 于单回路和多回路两类采样问题 目 前大多是单独研 究的 而涉及 网络化多率控制系统 综合讨论的文 献并不多见 2 2带宽调度 就控制系统而言 适当的带宽是保证信号正确 恢复及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它与采样周期密切相 关 而就 N C S 大规模性及分布性而言 有限带宽始 终是 N C S的基本特征 所以合理的带宽配置是实现 控制与调度协同设计的重要方法 如图 2所示 瓣 带宽容量 丽蕊 f 葡 图 2 带宽配置 为 了保证数据实时性传输 文献 1 9 根据用户 对数据 的实时 l生需求研究 了一种基于二维优先级和 带宽协 同调度策 略 通过在优先级调度机制 中引入 带宽控制策略来提高改善网络环境 提高 网络 的服 务能力 为了适应网络带宽的实时变化 文献 2 O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调度的网络拥塞控制策略 建 立了基 于 网络 的 拥塞 状 态 和带 宽 的线 性 时不 变 L T I 模型 利用线性二次型调节 L Q R 的方法通 过动态的带宽调整来实现网络拥塞控制 而从通信 角度来讲 文献 2 1 基 于多输入 的 N C S 通过对输 入信道建模为加性范数有界不确定性理想传输 加 性范数有界反馈理想传输和加性高斯白噪声的非理 想传输系统 并设计了 Hw最优控制器 该控制器试 图以最少的网络资源利用来换取系统的稳定性 N C S的大规模性 和复杂性决定 了对 N C S的带 宽分配算法应具有强 的非线性 一定 的 自适应性和 高度的智能性 针对资源受限的多回路 N C S 文献 2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反馈调度的带宽分配方 法 利用二次型函数映射 的动态权重调整各个控制 回路的权系数 随后通过动态系统 的输出误差及误 差变化率 设计了模糊反馈调度器动态调整各个控 制 回路的优先级并分配以相应的带宽 文献 2 3 则 利用 B P神经 网络 通过对带宽调度器产生 的历史 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训练来预测下一周期可能产生 的带宽需求来进行死 区大小的调整 实现 了在复杂 的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 以上的讨论是在 调度完成后可用采样周期下控制算法的设计 问题 2 3协同设计 对于 N C S而言 可用的网络资源通常是 时变和 不可预估的 一方面 由于时变的网络流量和未知 扰动 的影响 网络并不是 总能提供系统设计 时所需 的预期性能 另一方面 以最坏的网络状况下设计 的 控制器又不能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 势必造成 对于有限网络资源 的浪费 因此 同时考虑网络化 系统控制器 的设 计和实时 网络 的性 能状况非 常重 要 在保证控 制系统的 Q o P和 网络 的 Q o S的前 提 下 进行控制器设计和网络带宽调度的协同设计将 是提高 N C S综合性 能的有效措施 S t e o 2 提出 了 控制与调度协同设计的思想 将与网络相关 的诸多 因素融人到 N C S的设计和性能优化 中 即 在 网络 服务质量下降或者不能满足预定需求时 如何改变 控制器的设计来最大 限度的保证控制性能 而在 网 络资源充裕的情况下 如何使控制器充分利用网络 资源来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 综上所述 为提升 N C S的整体性 能 必须从采 样周期和带宽调度两方面 同时考虑 其根本 目的是 实现 N C S控制与调度的协同设计 而以变采样周期 为依据的控制算法研究和带宽的合理配置策略是达 到 N C S控制与调度 的协同设计的重要方法 3 基于变采样周期下 NC S协 同设计 研究趋 势和展望 采样周期的选择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网络带宽 的占用密切相关 并直接影响 N C S的综合性能 采 样周期越长 数据传输速率越低 相对而言 减少了 网络上报文的冲突 将避免较大的网络时延 但很难 保证控制系统 的 Q o P 相反 采样周期越短 数据传 输速率越快 使得 网络具有较高的吞 吐率 然而 过 快的数据传输占用较大的带宽 必然会导致 网络拥 塞 加大网络负载和 时延 降低 了网络 的 Q o S 致使 原有的控制算法难以施行 反过来影响 Q o P 若要达 到 Q o S与 Q o p的协同 实质就是要在控制策略研究 中同时实现采样周期选择与网络带宽的动态匹配 1 对于控制系统 应开展其时变采样周期 的控 制策略研究 提升控制系统的 Q o P 一方面 根据实 际物理系统的状态变化及控制需求进行时变采样系 统的时变控制器的算法设计 保障控制系统的实时 性能指标要求 以实现单采样率控制难以实现的 更 加符合 N C S实际特性 的控制 目标 另一方面 在 当 前可用 网络带宽前提下进行采样周期的优化选取方 法研究 结合多率采样控制 的特性 采用变采样周期 2 0 1 5年第4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 9 策略 动态调整各子系统的采样周期 在保证各个控 制闭环控制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最优采样周期的选取 2 对于网络系统 应进行采样周期 与网络带宽 动态匹配的研究 提升网络的 Q o S 依据 1 中基于 控制性能指标需求优化选取的采样周期 进行动态 带宽调度及优化分配方案研究 保证 网络带宽实时 的 按需分配 在提高 网络利用率 的同时满足控制 系统的控制性能需求 应当指出 应尽可能地减少 采样周期及带宽调度算法的计算量 以避免因在线 计算对系统计算资源的过度依赖而导致的采样周期 调整和带宽分配实时性的降低 4 总结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取决于控制系统的 控制性能和 网络的服务质量 针对带宽受 限的网络 化控制系统 应综合考虑采样周期对控制性能和带 宽占用的影响 在时变采样周期条件下进行控制 策略研究 以保证控制系统 的控制性能 同时 实现在 保证控制性能前提下网络资源的最少利用 进行基 于变采样周期的带宽调度算法设计以改善 网络服务质 量 同时 实现在有限带宽条件下系统的保 陛能控制 参考文献 1 G u p t a R A C h o w M Y O v e r v i e w o f n e t w o r k e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 s M S p ri n g e r L o n d o n N e t w o r k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2 00 8 1 23 2 C h o w M Y N e t w o r k e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O v e rvie w a n d R e s e a r ch T r e n d s J I E E E T r a n s a ct i o n s o n I n d u s t ria l E l e c t r o n ics 2 0 1 0 5 7 7 2 5 2 7 2 5 3 5 3 L i X L u R L ia n g X e t a 1 S m a r t co m m u n ity a n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n g s a p p l ica t i o n J C o m mu n ica t i o n s Ma g a z i n e I E E E 2 0 1 1 4 9 1 1 6 8 7 5 4 宁焕生 徐群玉 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 网建设 若干思考 J 电子学报 2 0 1 0 3 8 1 1 2 5 9 0 2 5 9 9 5 C h e n W Q i u L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o f n e t w o r k e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w i t h mu h i r a t e s a m p l in g J A u t o m a t ica 2 0 1 3 4 9 6 1 5 2 8 1 5 3 7 6 Wa n g Z W S u n H T C o n t r o l a n d s ch e d u l i n g co d e s i g n o f n e t wo r k e d co n tr o l s y s t e m o v e rvie w a n d d ir e ct io n s C Ma ch i n e L e a r n i n g a n d C y b e r n e t ics I C ML C 2 0 1 2 I n t e rn a t i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e o n I E EE 2 01 2 8 1 6 8 2 4 7 Z h a n g L G a o H K a y n a k O N e t w o r k i n d u ce d co n s t r a in t s in n e t w o r k e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a s u r v e y J I E E E T r a n s a ct io n s o n I n d u s t ri al I nfo r ma t ics 2 0 1 3 9 1 4 0 3 4 1 6 8 冯宜伟 张举志 网络控制分析研究 中的若干 问题 J 信息工程期刊 中英文版 2 0 1 3 1 1 9 2 6 9 Y t i k s e l S D e s i g n o f info r ma t i o n ch a n n e l s f o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in n e two r k e d co n t r o l M I nfo rm a t io n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a n d C o n t r o l i n Ne t wo r k s S p r in g e r I n t e rna t io n a l P u b l is h in g 2 0 1 4 1 7 7 2 1 1 张翼 孙福 学 张庆 灵 基 于多 观测 器 的变采样 周 期 网络控制系统的 H 控制 J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2 0 1 2 3 3 1 2 1 6 8 1 1 6 8 4 陈惠英 李祖欣 王培臣 变采样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最优 保性能控制 J 信息与控制 2 0 1 1 4 o 5 6 4 6 6 5 1 严翔 李洪波 王立德 等 基于 E D A的网络化控制系 统抖动优化调度算法 J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 0 1 3 4 3 A O 1 3 8 4 3 李媛 张庆灵 邱占芝 等 具有时变采样周期网络控 制系统的严格耗散控制 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 0 1 3 3 0 9 彭可 李祥飞 陈岚 等 多 回路网络化控制系统中优 化采样频率的确定 J 控制与决策 2 0 0 4 1 9 1 0 l 1 5 1一l 1 5 4 H e F P a n g J Wa n g Q e t a 1 F u z z y D y n a mi c S ch e d u l i n g o f Mu l t i l o o p N C S J T E L K O M N I K A I n d o n e s i a n J o u rna l o f E l e ct rica l E n g in e e rin g 2 0 1 3 I 1 5 2 3 0 1 2 3 0 8 C u e n ca A S a h J S a l a A e t a 1 A d e l a y d e p e n d e n t d u al r a t e P I D co n t r o l l e r o v e r a n e t h e r n e t n e t w o r k J I E EE T r a n s a ct io n s o n I n d u s t ri al I nfo r ma t ie s 2 0 1 1 7 1 1 8 2 9 樊金荣 时变采样周期网络化控制系统混合 H 2 H 动态输出反馈控制 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2 0 1 2 3 5 3 2 3 5 2 4 0 Z h iw e n W Ge G F u n d a me n t a l I s s u e s a n d P r o s p e ct iv e D i r e ct io n s in N e t w o r k e d M u l t i r a t e C o n t r o l S y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