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免疫学到BioPlex_第1页
细胞因子免疫学到BioPlex_第2页
细胞因子免疫学到BioPlex_第3页
细胞因子免疫学到BioPlex_第4页
细胞因子免疫学到BioPle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免疫学到细胞因子到Bio-Plexfrom Immunology to Cytokine to Bio-Plex,内容提要,感冒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免疫系统的“总参谋部” T辅助细胞(Th)如何指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疾病作战?为什么艾滋病到目前仍是绝症,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终于知道了细胞因子是什么了?为什么2003年美国五角大楼对本.拉登宣称要在小布什活动上空撒炭疽粉末而感到非常紧张?为什么红斑狼疮、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湿疹等疾病现在不能得到有效根治?为什么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如果成年人检测出甲胎蛋白超标,医生即可初步诊断该人罹患肝癌,此类诊断标准如何得到?科学家们在研究上述疾病过程,从疾病发生、发展、致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到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机理、手术或药物治疗的预后的过程中,他们一般的研究路线是什么?在这些研究路线中,他们会用到哪些Bio-Rad的产品?为什么在这些产品中,Bio-Plex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感冒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H1N1电镜图,空气中漂浮的病毒,有人打喷嚏!,病毒首先进入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气管、支气管,然后透过粘膜进入血液,寻找目标细胞,吸附侵入并大量复制各种炎性症状同时并发!,感冒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先遣部队兼情报部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也统称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 Ccell, APC)总参谋部: CD4 T细胞 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Th) 一局:Th1细胞,指挥细胞免疫(作战一部) 二局:Th2细胞,指挥体液免疫(作战二部) 三局:Th17细胞,指挥对抗自身免疫疾病 总参谋部监察局:调节T细胞Treg (regulatory T Cell)作战一部:细胞免疫,APC和 CD8 T细胞 CTL作战二部:体液免疫,B细胞 浆细胞 抗体作战三部:肿瘤免疫NKT细胞卧底潜伏部队:免疫记忆细胞:记忆Tc细胞、记忆B细胞,从情报部门到总参谋部,再从总参谋部到作战部,最终消灭感冒病毒,并潜伏卧底,fever,感冒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电镜图,抗原递呈巨噬细胞与T细胞结合电镜图,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与T细胞活化,Th细胞活化Th细胞活化后释放细胞因子,才开始指挥其他细胞与病原作斗争,Th细胞活化过程1,感冒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如何工作?,T细胞来自胸腺B细胞来自脾脏,CD4 T细胞,CD8 T细胞,fever,IL-1/, TNF /, IL-6, IFN /, IL-8, 和 MIP-1.,B 细胞,免疫系统的“总参谋部” T辅助细胞(Th)如何指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与疾病作战?,Th细胞活化过程2,分化浆细胞,分泌抗体,围攻病毒,记忆B细胞,潜伏部队2下次如有相同病毒侵袭,该细胞可迅速直接杀死病毒,监察部:抑制Th1和Th2的活化协助B细胞活化与Th17的关系还不清楚,很复杂,2006年才发现,有些细节仍不清楚,指挥Tc细胞,指挥B细胞,记忆Tc细胞,潜伏部队1下次如有相同病毒侵袭,该细胞可迅速让受感染细胞降解,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并使这些细胞自我降解,为什么艾滋病到目前仍是绝症,不能得到有效治疗?,HIV模式图和电镜图,病毒外壳上有臭名昭著的gp120蛋白,对CD4 Th细胞的CD4受体有高度结合力,被HIV围攻的CD4 T细胞彩色电镜图,CD4 T细胞上的CD4受体被HIV结合并以此进入T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释放,攻击其他T细胞。CD4 T细胞上的CD4受体被HIV结合后,就不能结合抗原递呈细胞,从而CD4 T细胞不能得到活化,免疫系统崩溃。由于疫苗本身也是免疫原,也必须通过抗原递呈细胞的信息传递,到达T细胞并活化T细胞后,进而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产生记忆Tc细胞和记忆B细胞,以便下次相同病原侵袭时迅速杀死病原,因此HIV疫苗难以开发。,细胞因子网络,细胞因子特征,由各种细胞分泌的介导分子,在细胞之间通讯,以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和生理活性并参与病理反应的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一般小于30KD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多样,有时多余高效:有些在10-15mol即有活性高度交互,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细胞因子作用模式,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作用模式,如何检测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检测,Elisa,单重BD的流式细胞仪,CBA技术,有限多重Bio-Plex,多重,为什么2003年美国五角大楼对本.拉登宣称要在小布什活动上空撒炭疽粉末而感到非常紧张?,Direct Inhibition of T-Lymphocyte Activation by Anthrax Toxins In Vivo Jason E. Comer, Sealy Center for Molecular Science,University of Texas at GalvestonInfection and Immunity, December 2005 炭疽毒素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直接抑制,背景炭疽杆菌的致病毒素主要有两种:致死毒素Lethal Toxin 和水肿毒素 Edema Toxin已知这两种毒素会已知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两者都是抗原递呈细胞)这里,作者将这两种毒素分别打到小鼠身上,然后提取出T细胞,观察毒素对T细胞是否有抑制效果,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方法: 细胞因子检测从打过毒素小鼠上获得的T细胞用 anti-CD3 和 anti-CD28 两种抗体刺激培养用Bio-Plex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的 18 种细胞因子,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实验设计T细胞的体外模拟活化,anti-CD3,anti-CD28,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毒素导致T细胞很多细胞因子的表达受到抑制,甚至很多4天后都不能恢复,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方法: 磷酸化蛋白检测用anti-CD3 和 goat a-hamster IgG培养打过毒素小鼠的T 淋巴细胞用 Bio-Plex Cell Lysis 试剂盒裂解细胞.Bio-Plex测定磷酸化蛋白,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在打了致死毒素的小鼠中,磷酸化蛋白ERK 1/2, p38, ATF-2, AKT, GSK a/b 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在打了水肿毒素的小鼠中,JNK水平有所下降,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炭疽毒素致病机理的Bio-Plex研究,信号即便能有效从抗原递呈细胞传达到T细胞,但该信号在T细胞内被阻断了,从而也导致免疫系统崩溃。,为什么红斑狼疮、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湿疹等疾病现在不能得到有效根治?,Alexandre S Basso et al. Cell Research , Vol 19 No 4 , April 2009,时间轴: T辅助细胞研究进展,Th17 细胞因子途径是目前最热门的研究近5年来才发现很多疾病中Th17 细胞因子途径的重要性,在Google Scholar 上搜索的链接显示超过17,500 引用,其中的85% 是过去3年来发表的文章。研究人员研究这些细胞因子以理解机体在多种疾病下的功能状态,特别是自身免疫疾病Th17途径是研究机体对炎症状态反应的新的领域。,为什么红斑狼疮、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湿疹等疾病现在不能得到有效根治?,什么是Th17 细胞?Th17 细胞是T辅助细胞(T helper,Th)的一种亚型,是白细胞的一种,其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用于指挥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Th17因释放IL-17细胞因子而被识别。,Th17 细胞产生的步骤,Amit Awasthi and Vijay K. Kuchroo,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Vol. 21, No. 5, pp. 489498,为什么红斑狼疮、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湿疹等疾病现在不能得到有效根治?,Bio-Plex Pro 小鼠Th17检测,Th17 途径,为什么红斑狼疮、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湿疹等疾病现在不能得到有效根治?,Bio-Plex Pro 人Th17检测将在2012年2月14日正式上市!,Th17功能失控导致的免疫紊乱:角质化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出现炎症反应!,Th17途径研究现状:,激活Th17的原因仍有争议:小鼠比较清晰,人的还有很大争议,人的研究落后于小鼠,其中关于TGF- 1的角色存在很大的争议;在Th17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激活因子RORt的确切作用是什么?Treg在炎症中的角色,可能不是抑制Th17而是放大,但还需要证据,另:有些条件下Treg会转化为Th17,机理和效应是什么?不同疾病状态下的Th17途径的变化,是否能找到一些Biomarkers,是否能找到一些药物作用的靶点分子?或临床诊断的标志分子?现状是大部分科学家都聚焦在各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各种疾病状态下Th17的影响机制,细胞内部的信号转导,能否找到药物作用靶点或标志分子?IL-17A和IL-17F的各自作用及其对疾病的影响,特别是对IL-17F的炎症效果了解少得多 ,测定Th17途径完整细胞因子,过敏源及其机理,找到Biomarkers,找到靶点等等,为什么红斑狼疮、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湿疹等疾病现在不能得到有效根治?,为什么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继发的肾病导致的身衰竭动脉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继发的视网膜疾病导致的失明糖尿病继发的神经疾病导致的疼痛感丧失微动脉管损伤导致机体虚弱无力、康复功能变差非酒精性肝炎导致的肝损伤(肝内的炎症和脂肪聚集),我国糖尿病发病趋势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000万人,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五分之一,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每天至少以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人预测至2012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猛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