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及相关建议研究许尔伟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及相关建议研究 许尔伟 兰州城市学院数学学院甘肃兰州 7 3 0 0 7 0 摘要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发展 而教育发展有赖于教师这类教育工作者的支持 在人们逐渐关注数学课堂教 学效率的同时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数学教育的改革 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 之变化 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从几个角度对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展开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 数学教师 教学行为 多媒体技术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6文献标识码 AD O I 编码 1 0 1 4 0 1 6 c n k i 1 0 0 1 9 2 2 7 2 0 1 6 1 2 1 2 2 A b s t r a c t T h ec u l t iv a t io no fh ig hq u a l it yt a l e n t sd e p e n d s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d u c a t io n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d u c a t io nd e p e n d s o nt l l es u p p o r to ft h et e a c h e r s A tt h es a m et im e p e o p l eg m d u a l l yp a ya t t e n t io nt ot h ee m c ie n c yo fm a t l l e m a t ic s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n g t h e t e a c h e r st e a c h in gb e h a v io rh a sb e e np a id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t io n T h ea p p l ic a t io no fm u l t im e d iat e c h n o l o 盯p r o m o t e st h er e f o 聃0 fm a t h e m a t ic se d u c a t io n a n dt h et e a e h in gb e h a io ro fm a t h e m a t ic st e a c h e r sa l s oc h a n g e s T h isp a p e rc o m b in e st h e o r yw it l p r a c t ic e a n dp u t s f o r w a r das e e so fs u g g e s t io n so nt h et e a c h in gb e h a v io ro fm a t h e m a t ic st e a c h e r sb a s e do nt h ea p p l ic a t io no fm u l t im e d iat e c h n o l o g yf b m s e v e r a la n g l e s K e yw o r d s m a t l l e m a t ic st e a c h e r t e a c h in gb e h a v io r m u l t im e d iat e c h n 0 1 0 9 y s u g g e s t io n 0引言 所谓的教学行为 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学能力 反映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随着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教学的方式 手段 等都产生变化 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不例外 针对基于多 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 已成为数学教 育界的关注问题 1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数学教师教学 行为的相关理论 1 1 认知派学习理论 所谓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提倡学习通过学生的内在因 素变化引起认知体系变化 肯定了学习目的与认知体系的重 要性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以下几点 影响 第一 数学教学的发现行为是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过程 对此 数学老师要把握好平衡 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 要关注任何阶段的教学安排 带领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对此 数学老师要结合学生情况和特征来设计教学方案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架构 第三 对知识难点 重点进 行有用的论证 讲解 梳理 对此 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的信 息采集 整理 归纳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2 行为派学习理论 关于行为派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和斯金纳 桑 代克提出刺激和反应是有关系的 并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斯金纳则在桑代克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刺激一反应一加强的 模式 据此行为一般分成刺激型和反应型两种 行为主义的 学习理论对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如下影响 对于新数学理论的学习 学生在此之前要做好预习准备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摆脱机械式的学习方式 采取层层深入的 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对此 教 师的引导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之一是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 收稿日期 2 0 1 6 0 7 1 9 1 2 2 不断激励和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1 3 常见传播模式 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 是一个认知过程 所以 传播学理论也是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课堂教学理论传播是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采取各种手段将教学信息传播给教学对 象 学生 因为教学信息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类似 所以可 将大众传播理论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以下是对几种传播模 式的简介 1 拉斯韦尔 5 w 模式 拉斯韦尔在1 9 4 8 年第一次提出传播的构成五要素 并阐 明相互之间的联系 具体传播流程如图1 所示 广 1 广 r 广 厂 一 捕 卜 H 鼢 卜 ld i H 坟 竺 匕竺 竺 止竺兰竺 I 竺 竺 Jl 竺 竺I 图l 2 宣伟伯模式 宣伟伯在前任基础上总结出几个相对复杂的模式 其中 之一如图2 所示 一 一 图2 3 传统多媒体课堂教学传播模式 传统多媒体课堂教学传播模式如图3 所示 卧 图3 2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数学教师的教 学行为 2 1 讲课行为 所谓的讲课行为 就是基于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老 师会给学生口头传授知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让数学老师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 0 1 6 年第1 2 期 总第2 0 6 期 的讲课行为更直观 更生动 相对应的 讲课行为是对多媒体 课件的总结和归纳 根据教学语言的性质 讲课行为一般分为原理型讲解 问 题型讲解 阐述型讲解和说明型讲解四种 基于多媒体技术 应用下的数学教师的讲课行为具备贴合生活 强调启迪性 严 谨逻辑性较强 彰显数学美等特征 2 2 发问行为 发问行为是基于增强教学效果的目标 教师和学生之间 相互问答的行为 发问旨在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彰显教师 的教学水平 提问式的数学教学一般经过提出疑问 分析疑 问 解决疑问等流程 根据不同分类 发问行为可分成多种类型 按照数学教授 傅道春的分类标准 数学教学的发问方式分成认知理解型 论证 推理型 总结归纳型三种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数学教师的 发问行为具备内容直接 过程即兴 论证实时的特征 2 3 沟通行为 所谓的沟通行为 就是基于实现教学任务的目标 教师和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行为 一般包含师生问答 题型指导等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传统的师生沟通模 式 转变为学生 教师 计算机三元沟通模式 按照多媒体沟通方式的区别 师生问的沟通行为包括具 体的 抽象的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 的数学教师的沟通行为具备自由开放 方式多元化 现代化等 特征 2 4 评价行为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教师面 临的主要问题是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保持学生的积极 性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因此 对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数 学教师的评价行为展开研究已迫在眉睫 数学教师的评价行为一般分为传统评价行为和多媒体评价 行为两种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数学教师的评价行为具备 评价手段多样化 评价范围全面化 评价体系完善化等特征 3 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数学教师教学 行为的有关建议 3 1 讲课行为方面 讲课是所有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若数学老师的讲课行为不合理 会导致学生课堂效率低下 对此 笔者结合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数学老师的讲课行为 给出以下建议 1 把握最佳讲课时机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某种程度缩 减了数学老师的讲课语言 就这种情况而言 需要数学老师 把握住教材重点内容 发挥抛砖引玉的功能 对于多媒体已 讲解过的内容 数学老师就无需再重复一次 紧抓深层课程理 论的讲解 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2 注意数学语言运用的合理性 数学这门学科有较好 的逻辑性 而数学语言是有关数学理论的表达 也要具备一定 的逻辑性 多媒体除了能够更直观地反映数学知识 强化学 生思维的逻辑性之外 还能精准绘图 计算 严谨性较强 让学 生更准确地了解数学知识 3 合理运用多媒体 准确地找出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 学的融合点 能加强数学课堂的生动性 有趣性 数学老师要 借助多媒体创建数学问题情境 强调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数学 思维能力 更直观地展示数学理论 加强重点知识的融合等 3 2 发问行为方面 总的来讲 数学教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形成发现问题 分 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 而在数学 教学活动中 老师的发问行为是为了向学生提出疑问 引导学 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对此 笔者结合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 下数学老师的发问行为给出以下建议 1 设计发问内容 数学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 实际需要 来设计适合的发问问题 设计的问题要和生活相 贴合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设计的问题要层层递进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 完善发问方式 提出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数学 教学内容 而老师的发问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直接作用 对于多媒体教学 数学老师要结合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发问方 式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难点 准确建立数学理论架构 3 提升多媒体应用能力 若数学老师在提问时发生多 媒体操作错误 可能会对学生上课情绪有影响 从而破坏良好 的课堂气氛 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下 这就需要数学老 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 加强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 3 3 沟通行为方面 沟通行为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行为 数学课堂上不 仅包括老师的教学行为 还有学生的学习行为 只有两者相 互配合 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对此 笔者结合基于多媒体技术 应用下数学老师的沟通行为给出以下建议 1 熟悉学生 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 结合学生的性格 来确定沟通方式 师生间的良好沟通 可加强师生感情 便于 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2 坚持赏识教育 对于师生的沟通交流 老师要尽量 保持赏识 鼓励的态度 教师不断的激励行为会帮助学生树 立信心 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 积极乐观的学习气氛 3 预测意外情况的发生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活动 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 比如操作错误 沟通方式不恰当等 这 就需要数学老师能提前做好准备 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 3 4 评价行为方面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 其目的是让老师了解学生 的学习情况 来不断完善教学活动 对此 笔者结合基于多媒 体技术应用下数学老师的评价行为给出以下建议 1 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比如一句 鼓励 一个微笑等 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 还有助于学生树立 自信 同时 评价还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活动 2 评价范围的全面性 为了能公开 公平地对学生进 行评价 要注意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个人评价和他人评价的 统一 不仅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和努力 还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 懈怠 3 新的有效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 变了学习手段 学习模式 学习目标等 新的学习目标不仅要 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还要学生掌握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构建 一套新的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有必要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数学教育的改革 数 学教学的方式 手段等都产生变化 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不 例外 本文着重分析了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下的数学教师的 教学行为 对此进行分类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对此 笔 者愿和其他同行共同对基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数学教师行为 展开探讨 为数学教师观念转变 行为改善提供依据 下转第1 2 6 页 1 2 3 新技术下的文档管理后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艳君 表5 系统测试结果 功能模块测试信息测试结果测试次数测试人 登 输入账号 a d m in 管理员登录进入管理员子系统 1 0 密码 a d m in 录 账号 w s h 闫孝阳 高级用户登录 密码 w s h 进入高级用户子系统 1 2 王艳君 模潘旭 普通用户登录 账号 y a n g 进入普通用户子系统 1 5 块 密码 1 2 3 4 文档上传输入文档信息 并添加附件上传成功 数据库接收到新文件 1 0 文 文档下载点击下载按钮弹出下载对话框 并下载到桌面 1 0 档 修改通知修改通知信息提交后页面刷新后显示修改过的信息 1 0 闫孝阳 王艳君 管 删除通知点击删除按钮页面和数据库删除该条数据 1 5 潘旭 查看通知进入通知管理界面加载通知数据 l O 理 导出E X C E L点击导出按钮弹出导出对话框 导出文件到桌面 2 0 经测试 本系统功能 易用性等方面均已满足目前实际需 求 也符合前期需求分析结果 同时在I E 火狐 c h r o m e 等主 流浏览器下页面排版布局均正常 1 结论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 本设计采用J 2 E E 平台和M V c 三层 设计模式 B 0 0 t s t r a p 页面框架设计了后台新闻发布 删除 修 改 以及文档归类 打印导出等功能完善的欧亚学院集中式文 档管理系统 并对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 达到设计目标 且 在我院教师文档管理中试用 参考文献 1 范建林 公司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D 云南大 学 2 0 1 2 王海洋 科分院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 电子科技大 学 2 0 1 3 李姝 行政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 厦门大学 2 0 1 3 庄严 密级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D 电子科技大 学 2 0 1 3 王海龙 行政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 山东大学 2 0 1 3 米庆龙 企业文档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D 厦门大学 2 0 1 3 汪黎祥 基于A s P 的分布式协同文档管理系统的研究 D 浙江大 学 2 0 0 5 赵宝献 数据库访问控制理论方法研究与实现 D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 2 0 0 5 胡杰 基于工作流的文档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D 大连理工大 学 2 0 0 2 上接第1 2 3 页 参考文献 刘永波 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 0 1 l 2 5 潘从林 学生提问价值及其提问能力的培养 J 职业教育研究 2 0 1 1 0 8 王丹丹 学生课堂提问研究综述 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 0 1 l 0 1 罗超 教材 与 学生 的整合 以教材为本 和 以学生为 本 的课堂提问之思考 J 教学月刊 中学版下 2 0 1 0 1 2 洪秀满 制约高中生数学课堂提问因素的调查 J 教学月刊 中 学版 2 0 0 9 1 0 闫龙 课堂教学行为 内涵和研究框架 J 全球教育展望 2 0 0 7 S 1 夏小刚 吕传汉 汪秉彝 宋运明 基于 提出问题 的数学教学实 验研究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7 0 3 聂研 初中数学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A 2 0 1 5 年中国心理 健康教育学术大会论文集 c 2 0 1 5 刘云 陈静安 一名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经验叙事 A 中 1 2 6 加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2 0 1 5 1 0 岳玉静 何冰洁 中高职贯通背景下数学教学衔接研究 A P r o c e e d in g so f2 0 1 43 r dI n t e m a t i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P h y s ic a lE d u c a t io n a I l ds o c ie t yM a n a g e m e n t I c P E s M2 0 1 4V 2 4 c 2 0 1 4 1 1 M a n u e lS 柚t o s 一嘣g o 0 nt h eu s eo fc o m p u 州o n a lt 0 0 l st op r o m o t e s t u d e n t s m a t l l e m a t ic a l 山in k in g J I n t e m a t io n a lJ o u m a lo fc o m p u t e r s f o rM a t h e m a t ic a lL e 锄in g 2 0 0 7 3 1 2 J h e m s o nc E l is m a e d I n s t n l c t io n a lG 锄einT e a c h in gA I g e b mf o rH ig h s c h o o ls t u d e n t s B a s isF o rI n s t m c t io n a lI n t e r v e n t io n A P r o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