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5页,17000字左右.
英文翻译一份.
任务书+开题报告一份.
图纸共13张:
A0-装配图.dwg
A1-升降机构.dwg
A2-立柱底座设计.dwg
A2-螺杆.dwg
A3-V型块的设计.dwg
A3-传动轴.dwg
A3-电路工作图.dwg
A3-滑轨.dwg
A3-联轴器.dwg
A3-丝杆.dwg
A3-托板.dwg
A3-新齿轮.dwg
A3-悬臂梁.dwg
1.毕业设计的背景:
工业标记技术具体是指在机械成品和半成品加工过程中,为了及时而准确地识别产品的零部件、标示出产品的相关信息,在产品上标以明显的标志或字符的技术。随着工业产品种类的增加,工业标记成为机械制造过程的重要工序之一。过去,在工业产品上标记字符、图形等大多靠手工操作。采用这一方式的最大缺点是速度慢,图案单调,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在复杂的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不
利于现代化操作流程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来了多种新型的打标技术。这些新兴的打标技术以其速度快,图案精美、清晰,使用便捷等特点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国际上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推广和普及,各类制造企业通过对打标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档次,树立了产品品牌形象,增强了产品的防伪作用,同时还为企业提供了产品的可追溯性。目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打标产业市场已成为一项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各种工业产品的制造量明显上升,为了让用户能够方便直观地了解这些产品的基本信息,需要在这些产品的表面进行信息标示,因此,自动化的工业标记技术逐渐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之前较为先进的激光打标技术,在西方一些工业先进国家应运而生,随后在我国也得到了发展应用。激光打标技术,虽然较好地克服了传统工艺的许多缺点,但由于受到激光器自身缺点的制约,如:激光器本身寿命低、在环境恶劣的生产现场不能长期稳定地工作等,所以这一方法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同时,由于有色金属对激光的吸收能力较差,所以打印深度浅,除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这
类特殊材料上应用较多外,都未得到普及推广,为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适应现代化大批量生产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工业标记打印技术—电动打标方式。从1988年开始,这项工艺便被一些西方国家相继采用,特别是在汽车、摩托车行业得到了迅速推广。像美、日、意、德、法等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丰田、本田、菲亚特、奔驰、标致、雪铁龙、雅马哈等汽车、摩托车制造厂,均都大量采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生产企业也逐步采用了自动控制
的电动打标技术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市场对打标机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且我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几年内打标产业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钢管自动化打标设备的基本原理,了解在打标中打标设备的机械部件的设计,自动识别钢管到位,在PLC程序控制下进行打标。
设计基本要求:打标速度每秒为5个英文字符,每小时打标278根钢管,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2万字;工程绘图量折合成图幅为A0号的图纸不少于3.5张;翻译相关外文资料,字数不少于5000字。
3.主要参考文献:
1.《PLC编程及应用》 廖常初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电机与传动》 章宏甲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机械设计》 许菊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4.《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 赵巧娥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邓志平 西南交通大学
摘要
为了及时而准确地识别产品的零部件,需要在产品上标以明显的标志或记号。传统的工业标记打印效率低、不美观、稳定性差、废品率高。气动、电动相结合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速度快,可控性好。本文就此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动标记打印新工艺,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l)研究了电动打标机的总体结构和配置。引用国内外先进方法选关键零部件。
(2)采用步进电动机控制打标头的控制技术。采用频率控制的方法,实现了打印头振动频率与电动执行机构移动速度的协调,保证了打印质量。
(3)研究了计算机与PLC、伺服单元的通信及实时控制技术。利用PLC的编程口实现了计算机与PLC的通信。利用数据总线实现了计算机与伺服单元的通信。利用传感器特性实现了PLC控制打印头动与伺服单元控制电动执行机构运动的协调。
(4)研究了打印图形、字符的设计与转换技术。进行图形和文字的编辑,,实现了从生成的文件中提取有用的几何图形信息,并将这些几何图形信息转化成打标机的打印加工程序。研制完成的电动打标机运行平稳,打印效率高,软件使用方便,具有无气体污染,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关键词 打印标记;硬件组成;PLC;控制技术;步进电动机
Abstract
For the sake of identifying rapidly and accurately the Produced parts,people usually mark the obvious sign or mark on the import parts. The methods for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s marking are not only inefficient and unaesthetic,but also short of long term stability and high for the rate of waster .Relatively,because of simple construction,low price,well controlled performance,rapid speed,the mode of gas powered combining electric powere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A brand new technique for pneumatic marking is put for ward in this paper and the research for the key technique of pneumatic marker made is thoroughly carried out .The main contents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configure of pneumatic marker made are developed .The key components are designed and matched by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method.
(2)The technique of cooperative control of three axes is developed .With the method of frequency control,the cooperative control between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marking head and the speed of electric actuator is realized,and the marking quality is wonderful.
(3)The communication and real time control technique between computer and plc servo unit develop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and is realized b and the cooperative of design and servo unit realized by databus,and the cooperative control between PLC and servo unit is developed.
(4)The technique of geometric figure is extracted and automatically transformed into programmer of marker-made machine tool.
The pneumatic marker-made machine tool runs well with reliable hardwar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o air pollution, rapid speed, high precision. So the prospective design aim can be realized.
Keywords: marker-made hardware-structure PLC control-technique step-by-step electromotive
目 录
1 绪论 1
1.1 序言 1
1.2打标机的背景及发展意义 1
1.2.1电动打标机相关技术的发展 3
1.2.2钢管打标系统的开发现状 4
2 打标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6
2.1 打标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
2.2打标机的基本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7
3 各机构的选择及设计 9
3.1机架设计 9
3.2导轨的设计 15
3.2.1导轨的设计要求: 15
3.2.2导轨的设计程序及内容: 15
3.2.3.直线滑动导轨: 15
3.3滚动轴承的选择 16
3.4键的选择和强度校核 17
3.5工件的定位(V型块): 18
3.5.1V型块的相关尺寸计算: 19
3.5.2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 20
3.5.3曲面和平面组合基准的定位设计: 21
3.5.4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21
3.6直齿锥齿轮的传动 24
4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26
4.1步进电动机的概述 26
4.1.1步进电动机的驱动 29
4.2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30
5 PLC程序的控制 32
5.1 PLC 的特点与优势 32
5.2 PLC 打标流程设计 33
5.3 PLC程序的设计 34
总结 37
参考文献: 38
致 谢 39
附录 40
附录一 40
附录二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