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要求: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学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重难点: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过渡: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指名说:这就是邓小平爷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解题:(1)“永生”是什么意思?(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二、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标号。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相机解释词义,使学生理解后读出词语的感情)船舱崭新呜咽痛悼海疆超越属于澳门舷窗震撼爱戴奔流不息波翻浪涌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B、齐读生字词。2、指名分节读课文。3、指导难读的小节: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1)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爱戴”:是什么意思?用爱戴说句话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2)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b、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四、再读课文: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2、讨论分段情况:(总结归纳段意并板书)一(1)飞向大海二(24)撒向大海三(57)告别大海五、再读生字,指导易错字1、齐读生字,读准字音2、重点指导崭:上小下呜:右边是个乌,不是鸟咽:左窄右宽疆:弓字应写的直、狭长,而且上面两部分的距离应该一样属:左面不超出厂字头,右面超出厂字头3、学生在书P126上的描红。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13、在大海中永生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生字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3、上节课同学们还提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为什么还能永生呢?这节课上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消灭了。二、精读感悟(一)、细读第1段: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1)指名读,组织学生评议。(2)听录音。(3)再指名读,然后齐读。3、“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的心情。5、谁来试着背诵这一节?过渡: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引读第2节)(二)细读第二段并背诵1、学习第2节:(1)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3)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4)生再次自由朗读,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感情。(5)练习背诵。2、学习第3节:(1)投影出示第3节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2)a“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b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骨灰送到哪些地方?c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介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说明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功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并说明因为小平爷爷是2月19日去世的,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以低低地缓缓地,不忍离去。)用“奔腾不息”说话d四个大组分别读四个带“也许”的分句,比比哪组读得好。(3)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4)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第一组朗读第一分句,第一、第二组合起来读第二分句,依次类推(5)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a让学生齐读这句话。b超越时代指的什么?超越国界有是什么意思?c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感情?d指名读,组织评议。e小结:这句话句式整齐,情感充沛,要读出这样的内涵:小平爷爷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e再次齐读。f用“不仅也”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也后面的感情更强烈)(7)练习背诵第3节。3、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4、齐读第二段。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部分:飞向大海和撒向大海,知道了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依依不舍的感情,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三部分。三、作业1、语文练习册上的23课练习。2、用“奔腾不息”造句。3、背诵并默写14节。板书设计:在大海中永生奔腾不息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默写字词,1、A、上节课我们学习哪两部分,大家回想一下,第一部分写了什么?B、那架专机是怎样飞向大海的?C、“低低地,缓缓地”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D、大家想看看当时的情景吗?(播放录象)E、配乐齐背第一段。2、A、飞机飞到了祖国的辽阔大海,去完成小平爷爷最后的遗愿,把骨灰撒入大海B、播放骨灰撒大海的录象。C、小平爷爷还是随着奔腾不息的浪花离去了,而浪花会帮助小平爷爷完成他未了的心愿,把他带到他生前希望去的地方。也许(引读第3节)D、起立齐背2、3小节。3、小平爷爷的遗愿以已经完成了,人们也要告别大海二、精读第三段:1、指名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议。2、“水天一色”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又指什么?3、“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A、听到什么了?B、体会一下小平爷爷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谁来试着读?C、为什么说是“仿佛听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齐读5、6两节。5、请一个小组读第7节。A、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全文作结,并点明课题。)B、你是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C、“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永生”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永远还念,记在心中D、有感情地齐读第7节,试着背诵。E、播放录象,师总结。总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使祖国更加繁荣,使人民更加幸福。虽然小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多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7、齐读全文。三、情感延伸:(投影小平爷爷的照片)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觉得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邓小平爷爷,您(补充句子)四、总结全文。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默写57节。2、搜集小平爷爷的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板书设计:13、在大海中永生丰功伟绩飞向大海:低低地缓缓地最后一个篇章撒向大海:呜咽痛悼也许也许也许也许超越时代、超越国界告别大海:与同在在大海中永生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事。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名言,揭示新课。1、出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名言还记得是谁说的吗?(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高尔基(板书:高尔基)简介高尔基。他就是今天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2)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词义。3、播放配套光盘,范读课文;学生体会后再读课文;齐读课文。三、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1、学生读文,想想哪儿节可以合并为一段。2、交流分段情况。四、指导写字。1、提示写字要点。妻:女字做底,头不能长,横要拉长,托住上面的。庞:下面是个龙,一撇不能少了。2、学生描红后临写。布置作业:1、书写习字册2、朗读课文3、搜集高尔基资料板书设计: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字词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14课齐读课题二、精读课文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2、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读文,思考: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哪个字突出了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随机板书:爱(2)指导朗读背诵这一段。3、学习第二段。(1)下面我们看“栽花赏花”这件事。来到岛上,儿子做了些什么?当时他才多大?(随机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2)儿子为什么这么做?哪些词特别能说明儿子对父亲的感情?连线爱(3)有感情地读,体会;练习背诵。(4)儿子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跟妈妈回苏联的时候,望者满院自己亲手栽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学生进行情境说话。)(5)(出示花草图片)这就是儿子种出来的花,边看图边读第四段,看看有什么感受。(6)交流;练读;背诵。(7)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轻声读第五段,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8)指导朗读背诵。4、学生第三段。(1)指名读。(2)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3)学生自读高尔基的三段信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读体会。“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么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美好的东西”还指鲜花吗?它指的是什么?“无论都”有什么作用?给别人快乐,自己也能得到快乐“给”“拿”是什么意思?给奉献,给予;拿索取(4)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想法。(5)指导朗读背诵。5、共同小结并根据“有一年”、“春天对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熟背课文。作业设计:1、儿子收到爸爸的信,会怎样给爸爸写回信那?写一封回信。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爱赏花栽写信收15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什么叫斗士?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与艾滋病战斗的小斗士。简介艾滋病。2.解题(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3.学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检查预习:出示生词,读一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3、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四、学习第一段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五、学习生字新词。1、读生字新词。分析字形2、范写携:右下是个“乃”,笔顺为横折折弯钩,撇。右上笔画较多,写紧凑些。遭:走之底要拉开,托住上面的曹,曹字在里要写小些。2、抄写生字新词。作业布置:书写习字册朗读课文了解南非的现状、艾滋病板书设计: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感悟内容。(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2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4学生自读并思考。5讨论交流:(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竟然”:什么意思?你读出了什么?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这里什么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了么会有这种反应?说说你了解到的艾滋病知识。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讨论交流。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出示第五自然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拓展训练: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思考、自由发言。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3对未来充满希望。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2001年6月1日,正当世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12岁的南非儿童去世了。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用悲痛好吗?)4.同学们,恩科西仅是一个年仅12岁的黑人孩子呀!他为什么能得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地位的两位领导人如此高的评价呢?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你通读整篇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5.你能否找到一句话,这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意思同时也鲜明地告诉我们恩科西是个怎样的孩子?交流、出示: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指导读好这句话恩科西是个生命力顽强的孩子二、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作业设计:恩科西,我想对你说:板书设计:顽强斗争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关爱患者习作4教学要求: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教学重难点: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有位叫赵杰的同学,她也想到了这个办法,把她不好意思当面对老师说出来的话写了出来,交给老师看。来,我们看看他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二、读懂例文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4大组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局限学生三、指导习作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提示写作时,要写真实发生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结果。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四、学生练写1学生练写草稿。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第二课时:一学生修改草稿。二、学生誊写作文。作业布置:如果这篇文章是你想对别人说的,请另外再写下来,交给他。板书设计:习作四练习4教学要求: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教学重难点:1、学习改正错别字,并能在了解词义的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为什么会写错别字。2、读背八个成语,学习通过成语词典了解成语故事。3、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新闻也可以)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今天体育课,我看见我班男同学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大的还真不错。哎,篮球的篮你们会写吗?可是有个同学却写成了这样。自由读例文。小芳正在做作业,爸爸指出她写的“兰球”字写错了,小芳不服气,爸爸说出了篮球的“篮”字的来源。(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爸爸说的是否有道理?(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出道理。(4)教师介绍“兰、篮、蓝”的来源区分组词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样的生字区分?池、驰、迟;炼、练、恋、链2教学第二部分。(1)学生读四个句子,找找有无错别字。(2)学生试着改句中的错别字。(3)师生共同改正错别字。让学生说出理由。(4)教师小结。错误的原因: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出错。3教学第三部分。(1)学生读这四个成语。教师指出这几个词语都有错别字。(2)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思考为什么会出错。(3)指名改正错别字,说出理由。(因为不了解词义的来源而写错了的)(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熟记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有一个警世劝诫的哲理)螳臂挡车:比喻不自量力的去办办不到的事。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甜红葡萄酒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能量棒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六级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 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
- 工会福利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地理单科模拟试题及答案
- 芳香油原料加工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润滑油脂灌装制桶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管阀检修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洋环境监测员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赢”与“迎”写作指导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2.1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二上学期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专题02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多格列艾汀使用指南2024课件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GB/T 41666.4-2024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第4部分:原位固化内衬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