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doc_第1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doc_第2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doc_第3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doc_第4页
碳酸盐岩的分类命名和构造特征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二)碳酸盐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结构分类主要以粒屑、胶结物、基质三种组分进行结构分类,按每种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划出岩石类型,再此基础上,再据粒屑类型作进一步细分,并予以综合分类命名。2、结构命名原则(1)采用50%的几个界线。(2)若粒屑50%者叫xx粒屑岩。(3)命名原则是含量多者在后,少者在前。以灰岩具体说明(1)粒屑总量50%时,以粒屑的名称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以胶结物(或基质)为次要结构名称。将“次要”+“主要”结构,二者构成岩石总结构名称。a、某种粒屑在粒屑总量中占有优势时,可直接以此粒屑名称作为主要结构名称,其它少量粒屑不参加命名。示例:砂屑51%、生物9%、亮晶8%、泥晶32%,定名泥晶砂屑灰岩。b、有两种含量近似的粒屑联合在粒屑总量中,占优势时,则以该两种粒屑联合作为主要结构名称。采用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命名之。示例:鲕粒30%、生物36% 、砂屑9%、亮晶25%,定名亮晶鲕粒生物灰岩。c、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占优势时,则主要结构名称统称为“粒屑”。示例:生物22%、鲕粒25%、砂屑20%、泥晶25%、亮晶8%,定名泥晶粒屑灰岩。(2)粒屑总含量为25-50%,粒屑作为次要结构名称,基质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以主要在后,次要在前进行命名。a、粒屑:其中一种含量在25-50%时,便以此为次要结构名称。示例:砂屑40%、鲕粒5%、粉晶55%,定名砂屑粉晶灰岩。b、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在25-50%者,而其总含量达到时,采取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命名。示例:鲕粒22%、砂屑20%、泥晶8%、粉晶50%,定名砂屑鲕粒粉晶灰岩。(3)粒屑含量为10-25%时作为次要结构名称,以基质作为主要结构名称,二者组合起来,采用少者在前,多者在后,构成岩石的总结构名称,并在次要结构名称之前冠以“含”字表示。a、粒屑中一种含量偏高时,可以此为次要结构名称。示例:砂屑20%、生物5%、粉晶75%,定名砂屑粉晶灰岩。b、粒屑中没有那一种含量占优势时,则次要结构名称统称“粒屑”。示例:砂屑9%、鲕粒8%、生物7%、微晶75%,定名粒屑微晶灰岩。(4)粒屑含量15%为杂砂岩,否则为净砂岩。这一步的关键是区分杂基和胶结物。杂基在单偏光下一般为暗色,而胶结物一般有一定的消光位。2、粒度观测:观测粒度大小,确定砂岩的细分类:极粗砂岩2.01.0mm;粗砂岩1.00.5mm;中砂岩0.50.25mm;细砂岩0.250.10mm;极细砂岩0.10.05mm7、粗碎屑岩。一般特征:粗碎屑岩,尤其是具有较大厚度的粗碎屑岩,通常以透镜状,丘状,扇装等形态在局部地域产出,大多为块状层理,有时有交错层理或由砾石大小显示的正反粒序层理。少数含动植物化石。所有粗碎屑岩都具砾状结构,砾石的大小,分选,磨圆和支撑特征变化很大。粗碎屑岩的成岩方式以胶结为主,胶结物多为硅质,钙质,铁质或泥质。8.按砾石成分划分:单成分砾石,指砾石中体积分数超过75%都为相同的成分,如75%以上都是石英岩或花岗岩,石灰岩等等。9、常见的粗碎屑岩:石英岩砾岩;火山岩砾岩;石灰岩角砾岩或砾岩;复成分砾岩1、砂岩的一般特征:砂岩多以较稳定的层状产出,砂体外形可呈席状,丘垅状,水道充填状和扇状等。砂岩的沉积构造极为丰富,特别是各种层理,波痕构造非常常见。砂岩中的沉积组分主要是砂级陆源碎屑和基质。砂级陆源碎屑以单晶碎屑最常见,有些砂岩也可含相当多的岩屑。砂岩的成岩以胶结为主,也有压实,压溶和溶蚀交代,而重结晶一般只发生在基质,胶结物和某些岩屑中。三.粉砂岩:粉砂级陆源碎屑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称粉砂岩。粉砂岩一般特征:粉砂岩大多分布在砂岩的泥质岩之间的过度地带,在有砂岩分布的地方,几乎都有粉砂岩,且分布范围较砂岩更广。岩石中最常见的沉积构造是水平层理,脉状,透镜状层理和小波纹交错层理,在特定条件下,也经常发育其他沉积构造,如块状层理,粒序层理,浪成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以及波痕,生痕,泥裂,假晶,泄水等,还常有变形现象。粉砂岩所含化石的砂岩多得多,而且大多是完整的原地生物,这对岩石沉积环境和共生岩石产出时代的判别都有重要意义。粉砂岩的碎屑成分以单晶石英最常见,含量通常较高,有时可含较多长石。泥质含量较高的粉砂岩有时可发育页理构造。四泥质岩级质点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称泥质岩,它与粉砂岩一起占整个沉积记录的50%以上,位居第一。泥质岩的一般特征:主要或常见的泥质岩都呈较稳定的层状,常与砂岩,粉砂岩共生或互层或者以背景沉积的形式处在相对孤立的中粗碎屑岩体之间,有时可与粉砂岩一起构成单调的细碎屑沉积序列,也经常在中粗碎屑岩内以条带状产出。岩石中的沉积构造与粉砂岩类似。泥质岩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和混层粘土等粘土矿物,经深埋成岩作用后还可出现绢云母。泥质岩的固结机制主要是压实。泥质岩普通具泥状结构,偶尔具鲕粒结构。具鲕粒结构的泥质岩应属自生沉积岩类。实验三 中细碎屑岩砂岩及粉砂岩石英砂岩:标本颜色为浅肉红色,中砂结构块状层理,碎屑95%以上都是单晶石英,石英颗粒大小为0.250.5mm,含极少量长石,分选磨圆度较好,颗粒支撑,胶结物以石英为主,为硅质胶结。5楼长石砂岩:标本颜色为浅灰白色,中粗砂构造,矿物颗粒较均匀,颗粒大小为0.52mm,块状层理,分选磨圆度较好,矿物颗粒主要为石英,约占60%,碎屑中单晶长石含量较高,约占35%,胶结物为钙质胶结,矿物颗粒间孔隙较多。长石石英砂岩:标本颜色整体为灰色,中间夹染有红褐色和土黄色层理,粗砂构造,有较为明显的层理结构,块状层理,矿物颗粒主要为石英、长石,颗粒大小约为0.52mm,其中石英约占60%,长石约占30%,颗粒分选性较好,为钙质胶结,含少量泥质成分。粉砂岩:标本颜色整体为砖红色,粉砂结构,砂粒均匀,颗粒大小约为0.005mm0.05mm,块状构造,碎屑成分以单晶石英为主,含少量长石,矿物颗粒分选性较好,磨圆度差,碎屑中含较多泥质成分,为泥质胶结。实验四 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特征描述:标本为浅红色或浅粉色,泥质结构,断口粗糙,手捻有滑感,具极强吸水性,侵入水中膨胀为原体积得23倍,可塑性不好,主要成分为蒙脱石,块状构造,岩石颗粒较细小于0.01mm。灰质页岩:特征描述:标本整体呈黑色泥质构造,页片构造,硬度不打,比重中等,断口粗糙,污手,吸水性好,主要成分为有机碳,含量25%,含有植物化石,岩石表面有滑感。硅质页岩:特征描述:标本为青灰色,页理发育,断口较平坦粗糙,硬度较大,手捻无滑感,侵入水中膨胀性不大,不污手,主要成分是硅质粘土矿物,sio2含量25%,页理构造,岩石颗粒0.01mm,泥质构造,比重较大。钙质页岩:特征描述:标本整体呈灰黄色,页理发育,硬度较小,表面较光滑,无砂感,可塑性中等,断口粗糙,不污手,主要成分是钙质矿物,与稀HW反应冒泡,页理构造,泥质构造。泥岩:标本整体呈黄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硬度小于指甲,比重较小,断口光滑,岩石表面较光滑,无砂感,吸水性较好,不污手,主要成分是粘土矿物,颗粒细小0.005mm实验五 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鲕状灰岩:岩石为灰黑色,块状构造,鲕状构造,粒屑主要为鲕粒,含量约占岩石体积的60%,断面多圆状,大小不太均匀,一般为12mm,少量为长圆状14mm,鲕粒为黑色,具典型圆心状构造,鲕粒主要成分为方解石,胶结物为灰白色方解石,含量约占40%,滴稀盐酸剧烈起泡。白云岩:岩石为乳白色,块状构造,细晶结构,粒屑主要为白云石,约占岩石体积的75%,颗粒大小比较均匀,一般为0.2mm,碎屑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约占岩石体积的20%,含少量泥晶,约占5%,滴稀盐酸后缓慢起泡,敲击后有刺鼻气味。泥晶灰岩:岩石为黑色,块状构造,泥晶结构,滴稀盐酸剧烈起泡,构造致密细腻,表面光泽暗淡,矿物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含量约占90%,岩石硬度低于小刀,比重较小。白云质灰岩:岩石为灰色,块状构造,泥晶结构,硬度小于小刀,比重中等,矿物主要由白云石和灰岩组成,灰岩约占60%,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含量约占30%,主要成分为碳酸镁和碳酸钙,颜色为白色,胶结物为方解石,滴稀盐酸剧烈起泡。鲕状灰岩:粒度大小为砂或粉砂级范围,碎屑颗粒圆度为圆状至极圆状,胶结物为钙质胶结物,胶结类型为基康式胶结。竹叶状灰岩:粒度大小为极粗砂至细砂级范围,碎屑颗粒圆度为次圆状至圆状,胶结物为泥质胶结物,胶结类型为基底式胶结。薄片:鲕状灰岩:鲕状颗粒彼此相距较远,互不接触,漂浮在胶结物背景中,为基底式胶结,胶结物为碳酸钙,方解石等钙质成分,鲕状为同心状真鲕,由不透明到半透明的同心圈层构成,偶尔杂基。泥晶灰岩:几乎全由泥晶构成,泥晶颗粒漂浮在胶结物背景中为基底式胶结,胶结物泥质成分,可见含有零星细小生屑。石英质砾石:标本颜色呈灰白色,砾石大小约为15到25毫米,磨圆度呈次极状,球度差,砾石多呈近长条形,含量约为5%,含大量石英杂质,胶结物为硅质,杂基含量约为75%,胶结物约为20%,为基底式胶结,整个岩石为圆粒状结构,块状构造。6楼石英岩砾石:标本颜色呈棕灰黑色,砾石粒径在25到50毫米之间,磨圆度较好,仅少部分含有棱角,球度较好,基本呈椭圆状水平排列,砾石充填物为石英,胶结物主要为石英,粒度极小。为硅质胶结,颗粒支撑,空隙式胶结。燧石质砾岩:标本颜色呈灰白色,砾石粒径在10到30毫米,磨圆度差,球度中等,砾石呈扁长球状,砾石的充填物为石英岩,即铁里石,胶结物为燧石,含量约占35%,局部石英砾相互支撑,接触点有燧石胶结,整体上颗粒彼此相距较远,为基底式胶结。石英角砾岩:标本颜色呈棕褐色,主要砾石粒径多在30毫米左右,为中砾岩,磨圆度呈次圆状或圆状,球度好,砾石呈近球状,砾石的充填物是石英,一部分较纯,一部分含氧化成分而呈红棕色,胶结物为硅质胶结,石英砾呈悬浮状分布于胶结物中,为基底式胶结。沉积岩观察描述: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两个:一是借助于放大镜、小刀和盐酸的帮助,进行 手标本观察;二是在偏光显微镜下对薄片的研究。(一)碎屑岩正常沉积碎屑岩按其碎屑颗粒直径大小可分成不同种类,对各粒级的界限各个 学者的意见不一,但一般划分为: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 2 毫米;中碎屑岩(砂质岩) 20.05 毫米;细碎屑岩(粉砂岩) 0.050.005 毫米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的碎屑组分含量必须在50以上。例如,含有砾石50以上 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依此类推。当然,每类碎屑岩的碎屑组分不会很单纯,必然 会有其他机械组分混入,则会影响到岩石的命名。如岩石中有2550的其他机械 成分混入物则以“质”表示之;如只含有525则以“含”表示之。例如,含砾 砂岩,粘土质砂岩等等。下面分别介绍如何观察和描述各种碎屑岩。1、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1)粗碎屑岩的分类:按砾石的形状可分成两大类,即砾岩、和角砾岩。角砾岩进一步分类根据成因,可分为冰川角砾岩,洞穴角砾岩,残积角砾岩等 等。砾岩可按不同的原则来分类。按成分可分为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按形成 条件可分为河相砾岩、海相砾岩、冰川砾岩等;按剖面中的位置可分为层间砾岩和 底砾岩。砾岩和角砾岩又可以根据粒度分成卵石岩、砾石岩等等。2)粗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砾岩手标本观察(某标本):浅灰色,其中砾石占80,胶结物占20。砾石大小很不均匀,由202 毫米, 一般大小为1015 毫米(占75),可见分选性中等。砾石圆度多属次圆和次棱 角状。砾石断面多呈长椭圆形。砾石成分以白云岩或灰岩为主,此外还有硅质岩及较少量的喷出岩。白云岩砾 石多呈白色、硬度小,粉末滴酸起泡微弱,有的具有硅质条带,有的砾石表面具有 明显的氧化圈。硅质岩砾石中主要是燧石,有少量石英岩及棕红色的碧玉,燧石由 灰色到黑灰色,致密坚硬。喷出岩砾石一般较小,呈灰色和浅紫红色,可能为中性 喷出岩。胶结物为浅灰色,局部带有浅绿色,滴酸剧烈起泡,可知含钙质较多。此外并 有很多细小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混入物。绿色矿物可能为绿泥石。胶结类型属基 底式。整个岩石属砾状结构,胶结得很致密,块状构造,局部地方可见到不明显的定 向排列。砾岩薄片观察(同上标本):砾石成分复杂以白云岩、石灰岩为最多,其次为硅质岩,并有少量喷出岩砾石。 白云岩砾石在结构上很不一致,细粒到中粒者均有,有的为条带状硅化白云岩, 有的为细粒硅化白云岩。还有很多显微粒状的碳酸盐岩石,其详细成分较难确定。 此外并有少量大理岩及石灰岩的砾石,大理岩具有很明显的波状消光及齿状花岗变 晶结构。硅质岩砾石中以燧石为最多。有的燧石含有少量白云石,呈较规则的菱形晶体, 均匀分布,可能为次生。有时可见碳酸盐矿物细脉穿入燧石中。有的硅质岩重结晶 较强,向石英岩过渡。喷出岩砾石中以粗面岩为最多,可能有少量安山岩。镜下呈淡淡的浅黄色,在 结构上变化较多,以粗面结构为主,有的具有斑状结构及其他隐晶结构。这些砾石 一般都较新鲜,说明这些喷出岩的时代较新,而且在砾岩形成后也没有受到强烈的 变质作用。根据该岩石中的砾石,很多都是抵抗风化较弱的岩石(如白云岩,石灰 岩,中性喷出岩),而且成分复杂,分选性及圆度也不好,故认为该砾岩在形成之 前没有经过长期搬运或多次沉积。这往往是陆相砾岩的特征。7楼胶结物为化学沉积的碳酸盐矿物,主要为较大的方解石晶体。其中分布有大量 砂级和粉砂级的岩屑及晶体碎屑,在砂级中有种碳酸盐岩屑,硅质岩岩屑和喷出岩 岩屑。构成粉砂级的碎屑主要是石英。命名:浅灰色钙质胶结的复成分砾石岩。2、砂岩1)砂岩的分类:按碎屑大小可分为:巨粒砂岩21 毫米;粗粒砂岩10.5 毫米;中粒砂岩0.50.25 毫米;细粒砂岩0.250.01 毫米;粉砂岩0.010.05 毫米2)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石英砂岩手标本观察: 灰绿色。中粒砂状结构。 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石英微带浅红色,可能由于表面染有氧化铁薄膜之故。 此外,还含有海绿石、绿色,含量在各标本中不一,有的已风化在黄褐色褐铁矿。 胶结物为硅质,岩石胶结不很致密。有的标本中可见微层理,由于海绿石呈条带分 布而引起。石英砂岩薄片观察:碎屑主要成分为石英,极少量斜长石和岩屑。还有含量不等的海绿石。石英:具有少量不规则的裂纹,强烈的波状消光。颗粒大小不一,大者达0.5-0.7 毫米,小的仅0.2-0.3 毫米,以大者居多。石英碎屑具有清晰而普遍的次生加大现 象,原来碎屑磨圆度较好,属次圆圆极,次生加大后则呈不规则棱角状。含量在 80以上。钾长石:表面已风化成粘土,颗粒较小,0.1-0.2 毫米,圆度较石英为低,次 圆次棱角状。有的为具有方格双晶的微斜长石。 岩屑量极少,只能碰到个别颗粒,成分为粘土岩和石英岩。 海绿石呈浅绿色,为极细小颗粒的集合体,故具集合偏光现象。二级干涉色, 但因颜色影响而干涉色也呈绿色。集合体外形有的成浑圆状,如碎屑,有的则不规 则状充填于碎屑孔隙之间,成为胶结物存在。有的海绿石成风化为褐铁矿。 胶结物原为硅质、现已重结晶次生加大于碎屑石英上。 整个岩石结构为具有再生胶结的不等粒砂状结构。由本岩石特点看来,碎屑成分以硬度高之石英占优势,且圆度较高,说明其经 过了长距离的搬运;石英具有强烈的波状消光,可能来自变质岩。 命名:灰绿色海绿石石英岩。长石砂岩手标本观察: 黄红色。不等粒砂状结构。 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钾长石,少量白云母,碎屑颗粒大小不一,中粗粒。 石英无色透明;钾长石新鲜,呈肉红色,解理清楚,解理面上玻璃光泽强;白云母 呈白色,珍珠光泽强。胶结物为粘土质和铁质,胶结较致密。长石砂岩薄片观察:碎屑主要成分为石英,钾长石,其次为石英岩岩屑,少量白云母。石英:波状消光强烈,含量约60。钾长石:大部分为具有格子双晶的微斜长石,少部分不具双晶,大部分长石新鲜,少部分表面风化有粘土,风化强度不深。含量约30。 石英岩岩屑中的石英也有波状消光现象,石英粒大小不一。 白云母略有弯曲现象。碎屑大小不一,大者达1 毫米,小者仅0.2 毫米,大部分在0.4-0.7 毫米之间, 可见分选不好。碎屑圆度大部分属次棱角级,有的则为次圆级,也有棱角的。 填隙物为粘土质和铁质,故在薄片下呈黄褐色。极大部分胶结物均已重结晶, 有的围绕碎屑长石组成次生加大边。大部分则重结晶成不规则的长石颗粒集合体,有时可见到长石次生加大后成为较规则的晶体。 整个岩石应属具有再生胶结的不等粒砂状结构。 本岩石中的长石特点是有一定的磨圆,但比较新鲜,长石的磨圆说明是经过了 一定距离的搬运,而长石较易风化,经过搬运而又很新鲜,这说明当时气倏干燥的, 不利于长石的风化,岩石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也可说明当时气倏干燥,氧化电位 较高。命名:黄红色粘土质长石砂岩。3、粉砂岩1)粉砂岩的分类:按碎屑大小则可分为粗粉砂岩(0.05-0.01 毫米)和细粉砂 岩(0.01-0.005 毫米);按矿物成分可分为多矿物粉砂岩和少矿物粉砂岩。2)粉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粉砂岩颗粒细小,故在手标本中难以辨认碎屑和胶结物成分。其外貌和泥岩类似, 所不同者岩石断口之处略有粗糙的感觉,用牙咬有粗糙感,另外,由于粉砂颗粒细小,不易磨圆,故所有粉砂岩的碎屑 均呈棱角状8楼(二)粘土岩粘土岩具有双重特性。从机械成分来看,大部分由0.005 毫米的颗粒所组成; 从矿物成分来看,主要为粘土矿物所组成。含砂或粉砂等混入物的粘土岩,砂或粉 砂等含量在2550者,称为的粘土。1、粘土岩的分类:按矿物成分可分为多矿物粘土岩和单矿物粘土岩(水云母粘 土岩,高岭石粘土岩和蒙脱石粘土岩);按固结程度则可分为粘土、固结粘土,按 构造可分为页岩和泥岩。2、粘土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斑脱岩(蒙脱石粘土岩)手标本观察:浅肉红色或白色,断口粗糙,不很滑腻。在水中很易泡软,并膨 胀到原体积的23 倍。粘舌性能不高,较疏松,具裂隙。含有少量分解残余物。块 状构造。斑脱岩(蒙脱石粘土岩)薄片观察:矿物成分主要为蒙脱石,无色、负突起,最高干涉色达一级黄白。混有尘埃状 杂质,成分不明。具有纤维状结构,成网状分布。(三)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1、铝质岩:1)岩石类型:红土和红粘土铝土矿2)铝土矿的特点:颜色:常因含有混入物而被染色、红色、棕色、灰色、浅绿灰色、浅蓝灰色、 浅黄色、黄色,也有深绿色和几乎黑色的。物理性质:比重大,硬度高,有的可划动玻璃,有时有磁性,红色铝土矿具有 棕色条痕。与一般沉积铁矿区分是硬度高(铁矿不能划动玻璃);与灰岩区别是加 酸不起泡,硬度高,比重大,具棕色条痕;与碧玉区分依靠断口;与一般粘土岩区 别是没有可塑性、硬度高,比重大。结构:常具有各种胶体结构和豆状结构。有的铝土矿多孔。其它特征:一般铝土矿机械混入物质很少;时常含有含铁化合物,往往被强烈 地染色。2、铁质岩:以氧化铁质岩和菱铁矿岩最为常见。而硅酸铁质岩(海绿石岩,鲕绿泥石岩) 和硫化铁质岩少见。氧化铁质岩:红色,赭色或褐色。时有鲕状、豆状、肾状、蜂巢状等结构。 菱铁矿岩:浅灰色,暗灰色,浅蓝灰色,黑褐色。呈块状或结核构造。比重大, 而硬度小,易为刀子所划动。在菱铁矿的解理面上具玻璃光泽。与磁铁矿岩和铝土 矿的区别是硬度小,玻璃光泽,条痕无色。与灰岩的区别是比重大,加酸不起泡。3、锰质岩:最常见的为硬锰矿、软锰矿岩,黑色,时具土状断口,一般具蜂窝 状、鲕状或结核结构,比重大。锰的碳酸盐矿石或锰石灰岩,新鲜时与普通灰岩相 似,风化后这种岩石呈红棕色、褐色或黑色。4、硅质岩:最常见类型为碧玉,燧石和硅藻土,而硅华,海绵岩,放射虫岩,蛋白碧等少 见。碧玉:颜色多种多样,红色,棕色,玫瑰色等,硬度大,贝壳状断口,隐晶质 致密块状构造。燧石:特点与碧玉似,只不过时呈结核状,颜色以暗色居多。硅藻土:白色或微带黄,比重极小,疏松多孔,可粘舌。与粘土区别是比重小。薄片观察:鉴定二氧化硅类矿物及硅藻壳以及混入物成分,注意结构特点。5、磷质岩:结核状磷块岩:为暗色或黑色结核,直径通常为数公分。 层状(板状)磷块岩:通常是暗灰岩,浅灰褐色或黑色。也有白色的块状构造, 有进也有鲕状结构。外貌很类似石灰岩。泥灰岩,砂岩,可做简单化学试验区别: 磷块岩与硝酸钼酸铵溶液起应产生黄色沉淀。6、碳酸盐岩:最常见为石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这三者在肉眼下区别是:石灰岩一般颜色 较深,但也有浅色者,加盐酸强烈起泡;白云岩一般颜色较浅,加盐酸不起泡,磨 成细粉未后才起泡,粒度常较灰岩粗,但也有较细者,也常有较多的细小孔隙;泥 灰岩颜色各种各样,加酸后岩石表面可残留一层粘土薄膜。3)碳酸盐岩的描述实例:石灰岩手标本观察:暗紫色。鲕状结构。加酸强烈起泡,可见主要成分为方解石,还混有大量氧化铁,使岩石呈暗紫色。 鲕粒一般呈圆球形,也有椭圆形。大小为12 毫米,成分为隐晶质方解石和铁质。 还见少量不规则的生物碎屑,大小为13 毫米,含量5。胶结物亦为方解石和 铁质。鲕粒和胶结物的界限不很清晰,二者含量比为7:3。岩石断口粗糙不平,较 致密。石灰岩薄片观察:鲕粒具有清楚的同心圆构造,或为放射状同心圆构造,即每个同心层的方解石又作放射状排列。鲕体断面大部分呈圆形,少量为椭圆形。鲕体之中心核为单个 方解石大晶体或集合体,少量为长形三叶虫碎片(此时鲕粒呈椭圆形)。核周围同 心圈成分为隐晶质方解石,并混有大量铁质。鲕体中局部地方隐晶质方解石重结晶 成微粒,重结晶微粒方解石在鲕体中成杂乱分布,或呈放射状排列。胶结物为细微 晶方解石,晶形不规则,混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铁比鲕粒中来得少。局部地方胶结 物围绕鲕体成放射状排列,构成了栉壳结构。胶结物具有比较强烈的白云岩现象, 晶形不规则的白云石集合体成为团块分布在胶结物中,白云石透明度高,大小为粗 微粒细粒,在胶结物中亦可见有少量三叶虫碎屑。整个岩石结构为鲕状结构。 命名:亮晶鲕粒灰岩。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