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育英学校教案活页(简案)封面页课题第17课 1929-19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授课时间2.24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胡佛经济政策;(2)理解经济危机其危害的严重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自学、自研掌握基础知识;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等方法;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学会历史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2)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自由放任政策。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突破方法:自学、自研掌握基础知识;合作探究法,教师启发引领等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史料,创新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认知过程,引导学生顺利突破难关。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史料,准备课件、教案、学案。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完成学案,掌握基础知识,研读地图册,标出新航路的路线。板书设计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一)世界经济大危机:(板书)1领域、特点:(板书)2根源:(板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影响:(板书)(二)杯水车薪(板书)1胡佛政府反危机:(板书)“自由放任”杯水车薪2失败:(板书) 名声扫地,被迫下台课后作业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比较条理清楚,旨在说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备课时考虑将课文顺序进行一下调整,使学生能从较直观的危机的现象进入本课,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来分析原因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接受。在分析原因时通过材料和课文的阅读,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而关于胡佛政府的措施的讲述,及问题的提出则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为下一课进入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做好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能使教学活动顺利流畅的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批注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课堂导入: 导入1:美国著名记者威廉曼彻斯特的著作光荣与梦想,第一部应运而起(1932-1941年)开篇写道: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票市场崩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一贫如洗的寡妇到腰缠万贯的大亨,都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到这天结束时,已经有11个金融家自杀。美国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采取什么措施来挽救美国的?我们通过学习17、18课来解开这一谜团。 导入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被很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当时处于总统柯立芝当政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时期,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美国三大支柱行业,一切显得富足而舒适。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实现。然而,到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短促的“繁荣”一夜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大萧条景象。大街小巷中的美国人都在纳闷儿,“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梦哪里去了?” 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繁荣”:又称“柯立芝繁荣”(1)时间:20世纪20年代;(2)表现: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一战后,美国从战前欠外债30亿美元到战后外国欠美国130亿美元,并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华尔街已成为继伦敦之后的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备课资料】世界金融中心纽约至二十世纪初,纽约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与伦敦、巴黎齐名。曼哈顿区是纽约市的精华所在,在它南端的华尔街一带高楼林立,是世界和美国的金融中心。著名的自由女神像、联合国总部、时代广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央公园、第五大道商业区、洛克菲勒中心、百老汇剧院区、唐人街等都在这里。纽约也是美国的文化中心,有大大小小近200家剧场,著名的有大都会歌剧院(位于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纽约现有近百家电影院,近200家公立私立图书馆;著名博物馆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纽约市教育事业也很发达,有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和其他大专院校。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备课资料】美国汽车大王福特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之所以被世人称为汽车大王,这是因为他在1909年,以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理念,并通过创新的实践,研制了T型汽车。这种车型实用坚固、轻巧耐用、便于维修、可适应各种道路、简单易学、容易操控、价格便宜实惠。由于这些特点完全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在1909年至1927年的19年中,共生产销售了154万5千多辆,创造了20世纪单一汽车车型产销量的世界奇迹,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亨利福特为了实现T型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在一次参观肉类加工厂时获得的启发。他发现,牛在肉类加工厂,从一道工序传送到下一道工序,一只整牛的头、四肢、内脏、被一部分一部分肢解开来,最后被分割为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又被进行不同的加工、包装,最后在市场上被出售为不同的价格,提供给顾客不同的消费需求,有的部位做了牛排,有的部位做了牛肉汤,有的部位做了牛肉丸子。福特应用创新的理念,反向思维逻辑,提出了在汽车组装中,汽车底盘在传送带上以一个固定的速度从一端向另一端前行。在前行途中,逐步装上发动机,装上操控系统,装上车厢,装上方向盘、仪表,装上车灯、车窗玻璃,装上车轮。前行至另一端时,一辆完整的汽车就组装好了。整只牛是从一端的整牛运行到另一端时被分割加工成了各部位可供不同方式食用的牛肉。而汽车组装则是在传送带上将汽车的所有零部件,在汽车传送行进中一件件组装起来,最后成为一部整车。福特创新发明的这一汽车总装传送流水线,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T型车自从1908年问世以来,到1927年为止,在整整19年的时间里,总共生产出了1500多万辆,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奇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地球上行驶的汽车,有一半是T型车。至此,福特公司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在1999年的世纪末评选中,福特t型车被评为“世纪之车”,亨利福特本人也获得了财富杂志“二十世纪企业家”的称号。【备课资料】有关美国经济繁荣的几组数据 191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元(按1929年美元价格计算)。到1929年达1031亿美元。国民收入1921年为594亿美元,1929年达到872亿美元。1920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了53。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为54左右,而18991915年为43。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三国比重总和的79。2、虚假:即危机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学思之窗”的相关材料加以说明,同时可以引领学生思考教材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得出上述结论。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建议教师利用教学参考资料与注释部分相关的材料加以说明。据统计,在1929年,超过150万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帐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参与股市交易。当年,一些股票价格是其实际收益的50倍。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股票本身却成了交易的形式,所以依靠投机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其能发展的极限而走向崩溃。3、幻灭:即危机的发生(1)时间:1929年(2)标志:纽约股市狂跌、“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3)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激增、生活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收入锐减。等【备课资料】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四”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由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人们很难估计其具体损失。按当时的价格,有1300万份股票易手,有很多几乎白送给人家,总额达数十亿美元。交易所的经纪人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他们只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他们跟不上股票市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只有交易机应接不暇。华尔街、芝加哥等主要交易所和股票市场也发生类似的情况。19291933年期间,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美国对外贸易下降了70%。美国工人总失业率从1929年以前的32%上升到249%,1934年达到267%,失业人口最多时达1500万。在职工人工资低,其中,制造业工资减少60%。美国农民同样受到打击,农产品价格下降55%,农场总收入由1929年的120亿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53亿美元。许多人只好靠救济为生。愤怒的葡萄一书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肥皂也买不起,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连寄稿件的钱也没有。许多人没有工作,被迫到处流浪。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欧洲、加拿大、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2)持续时间相当长:从1929年开始,达四年之久,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3)破坏性特别巨大:危机期间,56个国家先后宣布货币贬值,世界贸易萎缩,总额减少2/3。各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与1929年相比,1932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2%,日本下降374%,意大利下降332%,法国下降319%,英国下降20%,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大约倒退了20年。各国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水平,1933年德国失业人口高达800万,英国400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口超过3000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2、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据统计,19291932年美国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了350万。农村中的抗议浪潮也高涨起来,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200万人。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社会危机。在法国,左派也因大萧条的压力被迫下台,短期内,总理相继换人。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同时还要负担一战赔款的德国人民负担加重,德国中下层人民生活急剧恶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希望得到国家强有力保护成为大多数德国人的愿望。由于希特勒承诺解决人们的失业问题,所以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合法的总理,希特勒上台之后,在政治上取缔除法西斯党以外所有政党,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在经济上有计划地发展军事工业,使国民经济军事化。备受经济危机打击的日本也走上了与德国类似的道路。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兵变,加强了军部的势力,不久之后,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积极准备扩大其已在进行的侵略。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分别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大打经济战。整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战。1930年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税,引起40个国家的报复行动,国际关税战愈演愈烈,19311932年,76国提高了关税。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令英镑贬值30%。两年后美国也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50%。经济危机期间,先后有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以争夺国际市场。(3)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国际经济战的同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席卷世界的危机不但没有消除,世界局势反而开始紧张。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美国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备课资料】“自由放任政策”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他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备课资料】胡佛总统胡佛(18741964)1895年毕业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此后,担任采矿工程师,在世界各地采矿,成为百万富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美国驻比利时救济委员会主席和商业部长等职。1928年,胡佛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获得成功。次年,就任美国第31任总统。就在胡佛担任总统后不久,经济危机爆发。胡佛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哲学,面对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他仍然依据自由放任主义经济观点,否认日益恶化的危机现实,拒绝采取重大的经济干预措施。只是根据自愿的原则,劝告地方政府、企业界和劳工界采取行动。后来,由于危机进一步加剧,胡佛不得不开始推行经济干预措施,但仍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1932年初,胡佛下令成立了金融复兴公司,签署了联邦土地银行法令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和贷款公司以及富有农场主、房产主免于破产。胡佛政府的经济干预主要是为了帮助富人,对提高普通大众的购买力、缓解生产过剩危机和失业救济作用很小。例如,到1932年底,政府只贷出了3 000万美元作为各州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之用,完全是杯水车薪。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任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行政改革委员会主席。1964年在纽约去世。主要著作有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回忆录等。2、“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但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他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总统。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做“胡佛村”,手里提着的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车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 ,在公园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身取暖,叫做“胡佛毯”,衣袋翻过来,一个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野兔被饥饿的农民抓来吃,叫做“胡佛猪”。杂耍演员插科打诨说:“什么?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思是说胡佛死了吧。”【课堂小结】: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贫富差距过大分期付款膨胀股票投机过度生产与销售矛盾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标志 爆发 表现 特点 措施(杯水车薪收效甚微) 影响(病入膏肓的经济) (直接原因) 1.阅读下列材料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摆脱危机,世界上有70个国家提高了关税,限制使用外汇购买国货,实行限制进口和直接进口的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水井投产工艺规定
- 净水器维修指南手册
- 共用设施设备安全维护计划
- 剖析湖南省乒乓球竞技运动成绩影响因素:多维视角与提升策略
- 利多卡因对静脉输注丙泊酚镇静及脑电参数影响的深度剖析
- 生态友好的软件设计-洞察及研究
- 冷却水系统热力分析-洞察及研究
- 数字化品牌资产评估-洞察及研究
-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分析-洞察及研究
- 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第1篇-洞察及研究
- 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与演练
- 养老院餐饮供应服务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学会聆听(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 中药草乌课件
- DL-T 892-2021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
- 手术室核心制度
- 2023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库及答案
- 火力发电土建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报告
- 普通动物学课件
- 医院疼痛科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