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剂 学 实 验 教 程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教研室2006年2月前 言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为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为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印证、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素质。通过典型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等实验内容,掌握和熟悉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原理和操作技求,从而为创制新剂型、新品种、新工艺奠定实践基础。为达到药剂学实验的目的, 要求在实验时必须做到: 实验前, 应预习有关内容, 明确目的, 了解方法与相关仪器和设备, 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 应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严谨的工作态度, 严密的工作方法和整洁、有序的工作习惯; 做到勤于思考,开拓创新, 正规操作,仔细观察, 如实记录, 培养实践能力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做好仪器、实验室清洁; 按要求,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本教材结合我校实际,在历年药剂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药剂学实验教材, 由药剂学教研室组织修订、编写, 供药剂学实验教学用; 为提高外语水平,加强双语教学, 本次修编新增了三个英文实验。本实验教材修编由尹宗宁副教授、博士承担实验一、二、四、七、十五,何勤副教授、博士承担实验三、十、十一、十二、十四, 黄园讲师承担实验五、六、八、九、十三; 完稿后由尹宗宁博士负责统稿, 教研室侯世详、张志荣、陆彬、王柄南教授对全稿进行了审修。限于时间与编者水平,本教材尚存不足与错误之处,敬请师生批评指正。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2006年2月目 录实验一 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二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三 乳浊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四 滴丸剂的制备实验五 胶囊和颗粒剂的制备实验六 乙酰水杨酸片的制备实验七 5%抗坏血酸注射液处方筛选实验八 5%抗坏血酸注射液的制备实验九 滴眼剂的制备实验十 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实验实验十一 膜剂的制备实验十二 栓剂置换价的测定及制备实验十三 微丸的制备实验十四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十五 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一 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olution and Colloid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溶液型、胶体型液体制剂配制的特点、质量检查。 3.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二、实验指导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供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均匀澄明并能通过半透膜。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其混合液、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即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增溶与络合助溶是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如用聚山梨酯80增加薄荷油的溶解度;利用碘化钾与碘形成络合物,制得浓度较高的碘制剂。有机药物常用的络合助溶剂是有机酸及其羧基衍生物生成的酸或盐,亦可以是酰胺类。 胶体型液体制剂是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5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当分散介质中的制剂,胶体型液体制剂所用的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本实验中甲酚皂溶液是钠肥皂形成胶团使微溶于水的甲酚增溶而制得稠厚的红棕色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配制过程基本上与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唯其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上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溶胀而胶溶。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以量取比称取方便。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系称重,单位是g或kg。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重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滴量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纯化水为20滴,其重量误差可在0.901.10g之间。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纯化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药物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复溶剂、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性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胶体溶液处方中遇有电解质时,需制成保护胶体防止凝聚、沉淀,遇有浓醇、糖浆、甘油等具有脱水作用的液体时,需用溶剂稀释后加入。如需过滤时,所选用滤材应与胶体溶液荷电性相适应,最好采用不带电荷滤器,以免凝聚。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服药用白底蓝字或黑字标签;外用药用白底红字标签)标明用法用量。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薄荷水的制备 1. 处方薄荷油 Mentha oil0.2ml0.2ml2ml滑石粉 Talc1.5g聚山梨酯80 Tween-801.2g2g90%乙醇 90% Alcohol60ml纯化水加至 Purified Water100.0ml100.0ml100.0ml 2. 操作 1)处方用分散溶解法:取薄荷油,加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细口瓶中,加入纯化水,加盖,振摇10min后,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使成100ml,即得。 另用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各1.5g,分别按上法制备薄荷水。记录不同分散剂制备薄荷水所观察到的结果。 2)处方用增溶法 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加入纯化水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使成100ml,即得。 3)处方用增溶-复溶剂法 取薄荷油,加聚山梨酯80搅匀,在搅拌下,缓慢加入乙醇(90%)及纯化水适量溶解,过滤至滤液澄明,再由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制成100ml,即得。 3. 操作注意 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水溶液(约0.05%ml/ml),处方用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石粉等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利发挥其作用,加速溶解过程。 3)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应先与薄荷油充分搅匀,再加水溶解,以利发挥增溶作用,加速溶解过程。(二)复方碘溶液的制备 1. 处方碘 Iodine1g碘化锌 Potassium Iodide2g纯化水 Distilled Waster加至20ml 2. 操作 取碘化钾,加纯化水适量,配成浓溶液,再加碘溶解后,最后添加适量的纯化水,使全量成20ml,即得。 3. 操作注意 1)碘在水中溶解度小,加入碘化钾作助溶剂。 2)为使碘能迅速溶解,宜先将碘化钾加适量纯化水配制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3)碘有腐蚀性,慎勿接触皮肤与粘膜。(三)甲酚皂溶液的制备 1. 处方甲酚 Cresol25ml25ml菜油 Teaseed Oil8.65g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1.35g软皂 Soap25g蒸馏水 Purified Water加至50ml50ml 2. 操作 1)处方:取氢氧化钠,加纯化水5ml,溶解后,加植物油,置水浴上加热(3040)时时搅拌至呈土黄粘状半固体,稍冷后,加甲酚,搅匀,放冷,再添加适量的纯化水,使成50ml,混合均匀,即得。 2)处方:将甲酚、软皂加入一起搅拌混溶,添加适量纯化水至足量,搅拌均匀,即得。 分别取处方与制得成品1ml,各加纯化水稀释至100ml,观察并比较其外观。 3. 操作注意 1)甲酚与苯酚的性质相似,较苯酚的杀菌力强,较高浓度时,对皮肤有刺激性,操作宜慎。 2)甲酚在水中溶解度小(1:50),利用肥皂增溶作用,制成50%甲酚皂溶液。 3)法皂化程度完全与否与成品质量有密切关系,皂化速度可因加少量乙醇(约为制品全量的5.5%)而加速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再加热除醇。 4)甲酚、肥皂、水三组分形成的溶液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具有胶体溶液的特性。上述三组配伍比例适当的制成品为澄清溶液,且用水稀释时亦不呈现浑浊状态。(四)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 1. 处方胃蛋白酶 Pepsin1.20g稀盐酸 Hydrochloric Acid1.20ml甘油 Glycerin12.0ml纯化水 Purified Water60.0ml 2. 操作:取稀盐酸与处方量约2/3的纯化水混合后,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使膨胀溶解,必要时轻加搅拌,加甘油混匀,并加适量水至足量,即得。 3. 操作注意 1)胃蛋白酶极易吸潮,称取操作宜迅速,胃蛋白酶的消化力应在1:3000的,若用其它规格则用量应按规定折算。 2)强力搅拌,以及用棉花、滤纸过滤,对其活性和稳定性均有影响,故宜注意操作,其活性通过试验,可作比较。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薄荷水 实验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2-1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二)复方碘溶液 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三)甲酚皂溶液 比较阐述处方与所制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得澄明溶液。表1-1 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 方pH澄清度嗅味滑石粉碳酸镁(轻质)与活性炭聚山梨酯30聚山梨酯80与90%乙醇 (四)胃蛋白酶合剂 五、思 考 题 1. 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为何? 2. 薄荷水中加入聚山梨酯80的增溶效果与其用量(临界胶团浓度)有关,临界胶团浓度可用那些方法测定? 3. 复方碘溶液中碘有刺激性,口服时宜作何处理? 4.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若出现浑浊的外观,试说明其原因。 5. 试写出甲酚皂溶液制备过程采用的皂化反应式,有哪些植物油可代用豆油,它们的成品的杀菌效力有无影响? 6. 简述影响胃蛋白酶活力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参 考 文 献1. 毕殿洲。药剂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96,2062. 顾学裘主编。药物制剂注解。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18819,921,924,930,999实验二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Suspensions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混悬液体制剂一般制备方法。 2. 熟悉按药物性质选用合适的稳定剂。 3. 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质量评价方法。二、实验指导 混悬型液体制剂(简称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优良的混悬型液体制剂,除一般液体制剂要求外,应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外观微粒细腻,分散均匀;微粒沉降较慢,下沉的微粒经振摇能迅速再均匀分散,不应结成饼块;微粒大小及液体的粘度,均应符合用药要求,易于倾倒且分剂量准确;外用混悬型液体制剂应易于涂展在皮肤患处,且不易被擦掉或流失。 根据stokes定律V=2r (r1-r2)g /9h,可知要制备沉降缓慢的混悬液,首先应考虑减小微粒半径(r),再减小微粒与液体介质密度差(r1-r2),或增加介质粘度(h),因此,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应先将药物研细,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胶类、合成的天然纤维素类、糖浆类,以增加粘度,降低沉降速度。 混悬剂中微粒分散度大,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聚集的趋向,根据公式DF=dSLDA,DF为微粒总的表面自由能的改变值,决定于固液间界面张力dSL和微粒总表面积的改变值DA,因此在混悬型液体制剂中可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dSL,降低微粒表面自由能,使体系稳定;表面活性剂又可以作为润湿剂,可有效地使疏水性药物被水润湿,从而克服微粒由于吸附空气而漂浮的现象(如硫磺粉末分散在水中时),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絮凝剂(与微粒表面所带电荷相反的电解质),使微粒x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则微粒发生部分絮凝,随之微粒的总表面积DA减小,表面自由能DF下降,混悬剂相对稳定,且絮凝所形成的网状疏松的聚集体使沉降体积变大,振摇时易再分散。有的产品为了增加混悬剂的流动性,可以加入适量的与微粒表面电荷相同的电解质(反絮凝剂),使z电位增大,由于同性电荷相斥而减少了微粒的聚结,使沉降体积变小,混悬液流动性增加,易于倾倒,易于分布。 混悬型液体制剂一般配制方法有分散法与凝聚法。 分散法 将固体药物粉碎成微粒,再根据主药的性质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并加入适宜的稳定剂。亲水性药物可先干磨至一定的细度,加纯化水或高分子溶液,水性溶液加液研磨时通常药物1份,加0.40.6份液体分散介质为宜;遇水膨胀的药物配制时不采用加液研磨;疏水性药物可加润湿剂或高分子溶液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在颗粒表面形成带电的吸附膜,最后加水性分散介质稀释至足量,混匀即得。 凝聚法 将离子或分子状态的药物借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分散介质中聚集成新相。化学凝聚法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分别制成稀溶液,混合并急速搅拌,使产生化学反应,制成混悬型液体制剂;也可改变溶剂或浓度制成混悬型制剂,溶剂改变时的速度越剧烈,析出的沉淀越细,所以配制合剂时,常将酊剂、醑剂缓缓加到水中并快速搅拌,使制成的混悬剂细腻,微粒沉降缓慢。 混悬剂的成品包装后,在标签上注明“用时摇匀”。为安全起见,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药物亲水与疏水性质的观察 分别加入少许氧化锌、硫酸钡、硫磺、炉甘石、樟脑等粉末;置于表面皿上,再分别往粉末上滴加1滴水,观察与水接触的现象。分辨哪些是亲水的,哪些是疏水的,记录于报告上。 (二)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比较不同稳定剂对本制剂的稳定作用。 1. 处方表2-1 炉甘石洗剂处方处 方 号123456炉甘石(g)Calamine3.03.03.03.03.03.0氧化锌(g)Zinc Oxide1.51.51.51.51.51.5液化酚(g)Liquefied Phenol0.150.150.150.150.150.15甘油(g)Glycerin1.51.51.51.51.51.5西黄耆胶(g)Tragacanth0.15羧甲基纤维素钠(g)CMC-Na0.15聚山梨酯80(g)Tween-800.6三氯化铝(g)Aluminum Chloride0.036枸橼酸钠(g)Citric Acid0.15纯化水(ml)Purified Water30.030.030.030.030.030.0 2. 操作 1)稳定剂的制备 (1)称取西黄蓍胶0.15g,加乙醇数滴润湿均匀,加纯化水200ml于研钵中,研成0.5%的胶浆。 (2)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5g,加20ml纯化水,加热溶解而成胶浆。 (3)称取聚山梨酯80配成10%的水溶液备用。 (4)三氯化铝配成0.36%水溶液,取用10ml。 (5)枸橼酸钠0.15g加纯化水10ml溶解,备用。 2)称取过100目筛的炉甘石、氧化锌于研钵中,按各号处方加入纯化水或稳定剂溶液研成糊状,再加液化酚、甘油研匀,最后加水至足量,研磨均匀即得16号处方的洗剂,6号为对照管。 3)将以上6个处方的洗剂,分别倒入6个月刻度的量筒或试管中,塞住管口同时振摇相同次数,分别放置10120min,记录各个时间的沉降体积(Ho为初始高度,H为放置后的沉淀高度),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F=H/H0,结果填表3-3。 4)实验最后将试管倒置翻转(即180为一次),记录放置几小时后,使管底沉降物分散完全的翻转次数。 3. 操作注意 1)各处方配制时注意同法操作,与第一次加液量及研磨力尽可能一致。 2)比较管用刻度试管或量筒,尽可能大小粗细一致,记录高度用“ml”。(三)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 1. 处方升华硫 Sulphur3.0g硫酸锌 Zinc Sulfate3.0g樟脑醑 Camphor Spirit25.0ml甘油 Gleycerin10.0ml纯化水 Purified Water加至100.0ml 2. 操作 根据处方主药性质选择稳定剂。 1)表面活性剂等润湿剂对疏水性药物硫磺混悬液的作用。表3-2 硫磺洗剂处方组成处 方 号1234升华硫(g)Sulphur0.20.20.20.295%乙醇(ml)95% Alcohol2.0甘油(g)Glycerin1.0软肥皂(g)Soap0.02聚山梨酯80(g)Tween-800.03纯化水(ml)加至Purified Water10.010.010.010.0 称取硫磺置研体中,按处方分别加入纯化水甘油与乙醇软肥皂与少量纯化水聚山梨酯80和少量纯化水研磨,再各自缓缓加入纯化水,边加边研,直至全量。分别倒入试管中,振摇、放置、观察现象,比较各稳定剂的作用。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择稳定剂,拟定配制方法,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3. 操作注意 1)用同样操作配制,观察疏水性药物中加入润湿剂的作用。 2)注意软肥皂与硫酸锌可生成不溶性的锌皂,故在复方硫磺洗剂中不能选用软肥皂稳定剂。 3)樟脑醑为樟脑的乙醇溶液,应以细流缓缓加入,并急速搅拌,使樟脑不致析出大颗粒。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 1. 亲水性药物 2. 疏水性药物 (二)炉甘石洗剂 1. 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下表。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沉沉沉处 方 编 号降降降时体体间积积123456(min) (ml)比10HoH30HF60HF90HF120HF沉降物质再分F散翻转次数: 2. 根据表2-3数据,以H/H0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炉甘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据F值轮翻转次数。 (三)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湿润剂的作用 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思考题 1. 分析炉甘石洗剂与硫磺洗剂制备方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2. 樟脑醑加到水中,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如何使产品微粒不致太粗? 3. 分析在实验中加入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意义? 4. 复方硫磺洗剂中还可加什么稳定剂?参 考 文 献1. 毕殿洲主编。药剂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32192. 顾学裘主编。药物制剂注解。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937实验三 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The preparation of emulsions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常见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2. 了解用乳化法鉴定鱼肝油所需的HLB值。二、实验指导乳浊液(或称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制备时常需在乳化剂帮助下,通过外力作功,使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之中,形成水包油(o/w)型或油包水(w/o)型等类型乳剂。乳剂的分散相液滴直径一般在0.110um范围,由于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为此常需加入乳化剂才能使其稳定。乳化剂通常为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所起作用的相对强弱可以用HLB值来表示。HLB值高者,亲水基团的作用较强,即亲水性较强,反之则亲油性较强。另外各种油被乳化生成某种类型乳剂所要求的HLB值并不相同,乳剂的形成,类型以及保持体系的稳定,与所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分散相所“要求HLB值”,分散相浓度的粒度大小,分散介质的粘度,乳剂Zata电位大小,微生物污染和温度等诸因素有关,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为乳化剂的HLB和分散相所要求的“HLB”应一致。生成的乳剂才稳定。然而单一的乳化剂的HLB值不一定恰好与被乳化油的要求相适应,所以常常将两种不同的HLB的乳化剂混合使用,以获得最适宜HLB值。混合乳化剂的HLB值为各个乳化剂HLB值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HLBA*WA+ HLBB*WBHLB AB= WA+WB 式中,HLBAB为混合乳化剂的HLB值;HLBA 和HLBB 分别为乳化剂A和B的HLB值;WA和WB 分别为乳化剂的量。本实验采用乳化法测定植物油被乳化所需的HLB值。该法是将两种已知HLB值的乳化剂,按上述计算公式以不同重量比例配合,制成具一系列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分别与油相制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或加速实验(如离心法等)条件下,观察分散液滴的分散度、均匀度或乳析速度。将稳定性最佳乳剂所用乳化剂的HLB值定为油相所需HLB值。在药剂制备中,常用乳化剂的HLB值一般在316范围,其中HLB值38的为w/o型乳化剂,816的为o/w型乳化剂。小量制备乳剂多在研钵中进行或于瓶中振摇制得,大量制备可用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或超声波乳化器等器械。乳剂制备时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或湿胶法,本实验采用干胶法制备。乳剂类型的鉴别,一般用稀释法或染色镜检法进行。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 鱼肝油乳的制备 1处方 鱼肝油 cod-liver oil 12.5ml 阿拉伯胶 Acacia 3.1g 西黄蓍胶 Tragacanth 0.17g 尼泊金乙酯 Ethylparaben 0.05g 纯化水 Purified Water 加至50ml 2操作1) 尼泊金乙酯醇溶液的配制:将尼泊金乙酯0.05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2) 将两种胶粉置于干燥研钵中,研细,加入全量鱼肝油稍加研磨,直至产生特别的“劈裂”乳化声,即成稠厚的初乳。然后用少量纯化水将初乳分次转移至量杯中,搅拌下滴加尼泊金乙酯醇溶液,最后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3操作注意初乳的形成是乳剂制备的关键,研磨时宜朝同一方向,用力均匀。(二) 石灰搽剂的制备1 处方菜油 Teaseed Oil 10ml石灰水 Calcium Oxide Solution 10ml2 操作量取麻油及石灰水各10ml,置同一试管中,用力振摇至初乳生成。(三) 乳剂类型的鉴别1 稀释法 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鱼肝油乳剂(或营养乳剂)及石灰搽剂各约1ml,再分别加入纯化水约5ml,振摇或翻倒数次,观察是否能均匀混合。2 染色镜法 将上述乳剂分别涂在载玻片上,加油溶性苏丹红少许,在显微镜下观察外相是否被染色。另用水溶性亚甲蓝少许,同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外相染色情况。(四) 乳化液体石蜡所需HLB值的测定1 处方植物油 Liquid Paraffin 5ml混合乳化剂 Mixed Emulsifier 0.5g纯化水 Purified Water 加至50ml2. 制备方法(1) 用司盘80(HLB值为4.3)、聚山梨酯-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0.5g,使其HLB值分别为4.3、6.0、8.0、10.0、12.0和14.0。计算各单个乳化剂的用量。(2) 取6只具塞刻度试管,各加入植物油5ml,再分别加入上述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各0.5g,然后加蒸馏水至10ml,加塞,在手中振摇2min,即成乳剂。表3-1 混合乳化剂组成表编号123456混合乳化剂HLB值4.36.08.010.012.014.0司盘80 (g)聚山梨酯-80(g) 3稳定性观察 将制成的初乳分别用蒸馏水稀释成50ml,混合均匀,各取适量倒入粗细均匀的一系列试管中至等高,同时振摇后,静置观察0、5、10、30、60min时油水两相的分离情况(代表乳剂的稳定性),分别记下各时刻各乳剂分层后上层的毫升数并计算沉降容积比F值。4.操作注意:6只具塞试管在手中振摇时,振摇的强度应尽量一致。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乳剂的类型鉴别2 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测定5支具塞刻度试管经振摇后放置不同时刻,观察并记录各乳剂的上层毫升数,填于表3-2。根据表3-2观察结果,得到结论为:植物所需HLB值为 ;所制得的乳剂的类型为 。表3-2 各乳剂经放置后上层毫升数混合乳化剂HLB值4.36.08.010.012.014.0放0置5时10间30(min)60五、思考题1 石灰搽剂制备的原理是什么?它属于何种类型乳剂?2 测定油的乳化所需HLB值有何实际意义?实验四 滴丸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pellets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制备小丸剂的一般工艺。 2、掌握小丸剂制备机的使用方法及小丸剂质量的检查方法。二、实验指导 滴丸系指固体或者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这种滴丸的制丸过程,实际上是将固体分散体制成滴丸的形式。可供口服,亦可以外用。其主要特点为发挥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也可以制成缓释、控释等多种类型的滴丸剂。滴丸剂可以将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也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生产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 芸香油滴丸的制备1处方 芸香油 835g(相当于948.9ml) 硬脂酸钠 100g 虫蜡 25g 水 40g2制备:将前三种药物依次加入烧瓶中摇匀,加入水后再摇匀,将附有回流冷凝器的橡皮塞塞入烧瓶后,在时时振摇下,约100加热使之全部溶化,冷至77,放入芸香油丸机的贮液瓶中,玻璃管滴头内径4.9mm,外径8.04mm,保温箱温度约65,滴速为120丸/min,滴入1%硫酸溶液中,捞起滴丸,在冷水中浸一下,倒入垫有吸水纸的盘上,吸去水迹后包装,即得。3操作注意:(1) 本品利用蜡丸原理,将芸香油与硬脂酸钠与虫蜡受热成熔融油液,滴于1%(ml/g) 硫酸冷却液中,由于其界面张力的关系而收缩并冷凝成丸。采用1%硫酸作冷却液,因硬脂酸钠与酸作用生成硬脂酸,所以在丸的表面是一层硬脂酸与虫蜡的膜,在胃液中不被溶解,而进入小肠后,肠pH值呈碱性而在肠中溶解,成为肠溶丸,并克服了芸香油片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2) 硬脂酸钠的制法是:1份无水碳酸钠溶于蒸馏水后,加热,缓缓加入磨细的份硬脂狻,随加随搅拌,待泡沸停止,作用完全后,蒸发、干燥、磨成60目粉。(3) 由于硬脂酸钠能使芸香油与水形成凝胶的原因,其含油量达94.9%(V/W)。(4) 用酸水作冷凝液是使滴丸表面层的硬脂酸钠变成不溶性的硬脂酸,以避免滴丸在冷凝的水中溶解。(二) 氧氟沙星滴丸的制备1 处方盐酸氧氟沙星 10gPEG-6000 62gPEG-400 8g2 制备:取氧氟沙星10g,加入已在水浴中熔融的PEG中,充分搅拌均匀,使成均匀分布乳状液,移至保温至90的滴丸设备储液器中,控制滴速为30丸/min,滴入用冰水冷却的二甲基硅烷冷却液中,滴制完毕,静置0.5小时,吸去粘付在滴丸表面的二甲基硅烷,干燥即得。3 操作注意:(1) 滴丸时可选用二甲基硅烷或者液状石蜡作为冷凝液,二甲基硅烷的密度为0.930-0.975,液状石蜡相对密度为0.86-0.89,滴丸在二甲基硅烷中沉降更慢,利于滴丸形成。(2) 滴丸机为下行滴丸机。(三) 质量检查与评定:1 对滴丸外观进行评定。2 取滴丸20粒,按中国药典项下方法进行测定,应符合要求。3 溶出度测定:按中国药典项下方法,应符合要求。4 无菌检查:按中国药典项下方法,应符合要求。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记录滴丸的外观,并分析产品质量情况。2 记录所的滴丸的产率。3 记录溶出度结果。五、思考题1 滴丸制备中应注意那些问题?怎样进行质量控制?2 操作中那些因素可以影响实验结果?3 如何选择滴丸制备中所用的冷凝液。参考文献1 重庆第八制药厂、西南第三制药厂,医药工业,1971,(7),23.2重庆第八制药厂,中草药通讯,1975,1,27.3山东医药工业,2002,21(2):10 实验五 中药颗粒剂及胶囊剂的制备Preparation of powder and capsule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颗粒剂的制备的一般工艺,熟悉颗粒及质量的检查方法。2 熟悉胶囊板的使用方法剂胶囊质量的检查方法。二、实验指导中药颗粒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敷料或与药材细粉均匀混合制成的颗粒状制剂。颗粒即可分为可溶性、混悬性和泡腾性颗粒剂。颗粒剂具有传统汤剂和散剂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和散剂的许多缺点,可以冲服、吞服和咀嚼服用,携带方便,病人容易接受。颗粒剂的生物利用度好,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颗粒剂中所加敷料量不得超过清膏量的5倍。含挥发油适应均匀喷入颗粒集中,密闭一定时间。颗粒剂应均匀,色泽一致,汗水量不超过5%。颗粒剂不能通过1号筛、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不得超过80%。可溶性颗粒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华后与适宜敷料或药物细粉混合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其制备操作过程如下:药材提取、纯化、浓缩至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制粒或干燥,制成细粉,加适量的敷料或药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或加适量的敷料或药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的颗粒剂需按中国药典2000年半附录7颗粒剂项下进行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中药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硬胶囊剂系指中药材或中药材提取物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空胶囊中制成。药材量大的可经过提取或提取纯化后,用适当方法制成颗粒填充于空胶囊中制成。中药材的液体成分如挥发油等可用适当的吸收剂吸收后填充于空胶囊中制成。含有浸膏的胶囊剂在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吸湿使胶囊变形。内容物结块,应采取严密包装。此外,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11进行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检查。三、实验内容与操作桔梗颗粒的制备1、 处方桔梗 300g2、 制法(1)提取 取净桔梗根饮片300g,煎煮3次,每次加水2400ml,煎煮2h,滤布过滤,合并滤浓,得总煎煮液。(2)精制 将总煎煮液浓缩至稠膏(相对密度1.3-1.4)(3)制粒 取蔗糖粉680g (过4号筛),加入稠膏,混合均匀制成软材过I号筛制成颗粒。(4)干燥 将湿颗粒放60一80的烘箱中干燥3h。(5)整粒 干燥后的颗粒先过1号筛,再过4号筛,磨去大颗粒,除去小颗粒,得均匀颗粒。(6)包装 3、 质量检查1、 性状2、 粒度(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7页)3、 水分(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7页)4、 溶化性(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7页)二、元胡止痛胶囊的制备 1、处方 延胡索(醋制) 445g 白芷 223g2、制法 以上两味,取白芷166g,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白芷与延胡索粉碎成粗粉,用三倍量的60%乙醇浸泡24h,加热回流3h,收集提取液,再加2倍量的60%乙醇加热回流2h,收集提取液,合并二次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细粉,制成颗粒,装入1号胶囊,共计1000粒,即得。3、质量检查(1)性状(2)水分(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12页)(3)装量差异(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12页)(4)崩解时限(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12页)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桔梗颗粒性状粒度水分溶化性2、元胡止痛胶囊性状水分 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四、思考题1、 简述中药胶囊及颗粒剂制备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2、 中药制粒与西药制粒的异同。参考文献1、 曹继华等。桔梗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16(1):222、 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83实验六 乙酰水杨酸片的制备Prepar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Tablets一、实验目的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工艺。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二、实验指导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是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它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制片的方法有制颗粒压片、结晶直接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等。制颗粒的方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现将常用的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介绍如下。 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 主药 混合均匀 加润湿剂 混合粉料 软材 辅料(填充剂或吸收剂、崩解剂) 或粘合剂 过筛 干燥 整粒 加润滑剂 湿颗粒 干颗粒(测定含量、水分) 压片 (外加崩解剂)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主药和辅料首先必须符合规格要求,特别是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和辅料混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主药与辅料是否充分混合均匀与操作方法也有关。若药物量小,与辅料相差悬殊时,用递加稀释法(配研法)混合,一般可混合较均匀,但其含量波动仍然较大;而用溶剂分散法,即将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于其他成分混合,往往可以混合得很均匀,含量波动也很小。 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湿法制粒,欲制好颗粒,首先必须根据主药的性质选好粘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时要控制粘合剂或润湿剂的用量,使之“握之成团,轻压即散”,并握后掌上不沾粉为度。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可有一部分小颗粒。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和剂用量太少;若呈现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太多,这两种情况制出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都不能符合压片的颗粒要求,从而不能制好片剂。 颗粒大小根据片剂大小由筛网孔径来控制,一般大片(0.30.5g)选用1416目,小片(0.3以下)选用1820目筛制粒。颗粒一般宜细而圆整。 干燥、制粒过程,将已制备好的颗粒应尽快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4060度。注意颗粒不要铺得太厚,以免干燥时间过长,药物易被破坏。干燥后的颗粒常粘连结团,需再进行过筛整粒。整粒筛目孔径与制粒时相同或略小。整粒后加入润滑剂混合均匀,计算片重后压片。 片重的计算,主要以测定颗粒的药物含量计算片重。 每片应含主药量片重= 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测得值 冲模直径的选择:一般片重为0.5g左右的片剂,选用 12mm冲模;0.4g左右,选用 10mm冲模;0.1g以下,选用 8mm 冲模;0.10.2g,选用 6mm冲模;0.1g以下,选用55.5mm冲模。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再进行适当调整。制成的片剂需要按照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且有适当的硬度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有的片剂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明确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和含量均匀度检查见2000版药典二部附录56页和72页,7578页。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处方 100片量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30.0g淀粉 Starch 3.0g枸橼酸 Citric Acid 1.5g10淀粉浆 10% Starch Paste 适量滑石粉 Talcum Powder 1.50g(二)操作110淀粉浆的制备 淀粉浆的制备有煮浆法和冲浆法。本实验采用煮浆法。将2g淀粉加入20ml纯化水中,分散均匀,加热,即得。2制粒压片 取乙酰水杨酸细粉,等量递加法与淀粉混合均匀,加与枸橼酸混合的淀粉浆适量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粒,将湿粒4060干燥,过16目筛整粒,与滑石粉混匀后,以8mm冲模压片。(三)操作注意1乙酰水杨酸在润湿状态下遇铁器易变色,呈淡红色。因此,宜尽量避免铁器,如过筛时宜用尼龙筛网。并宜迅速干燥。2在实验室中配制淀粉浆,若用直火时,需不停搅拌,防止焦化而使压片时片面产生黑点。浆的糊化程度以呈乳白色为宜,制粒干燥后,颗粒不易松散。加浆的温度,以温浆为宜,温度太高不利药物稳定,并易使崩解剂淀粉糊化而降低崩解作用;太低不易分散均匀。3压片过程中应及时检查片重与崩解时间,以便及时调整。(四)质量检查与评定1片重差异:取20片精密称定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再称定各片的重量。按下式计算片重差异。片重差异()药典规定,0.3g以下的药片的重量差异限度7.5%;0.3g或0.3g以上者为5%。超过重量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白峰兴城建设公司驾驶员岗位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东菏泽市国资委招聘市属企业人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引才活动绥化市事业单位招聘26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小微企业的内容营销方案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非在编顶岗教师招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教育制度课件
- springboot基于Android个人健康管理系统-论文13000字
- 电商客户节活动策划方案
- 手指课件幻灯片
- 宿管员业务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机械制图》课件(共十一章)-上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网上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石油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财税服务公司费用报销问题研究
- 安全生产例会会议记录以及会议内容
- 眼视光技术介绍
- 危险品运输资格(装卸管理人员)考试2025年题库及答案
- 电子设备调试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巨量千川-内容创意(初级) 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及答案
-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及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