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2页,15000字左右.
英文翻译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实习报告一份.
图纸共11张:
A0-采煤机装配图.dwg
A0-左截割部.dwg
A0-左截割部传动系统.dwg
A1-端盖.dwg
A2-齿轮轴.dwg
A2-摇臂.dwg
A2-轴2.dwg
A2-轴3.dwg
A3-齿轮1.dwg
A3-齿轮2.dwg
A3-滚筒.dwg
目录
1 前言 1
2 方案选定 5
3 滚筒采煤机的总体设计及计算 7
3.1 采煤机的滚筒 7
3.2 采高和截深 7
3.3 设计生产功率 7
3.4 装机功率 7
3.5 摇臂和电动机 8
4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9
4.1 螺旋滚筒设计 9
4.2 截割部减速器传动系统 15
5 滚筒采煤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配套设备 21
6 采煤机的主要特点 23
7 技术和经济分析 25
8 总结 26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明细表 30
摘要
滚筒采煤机是煤炭采掘的重要设备。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因此,它对提高煤的采掘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采煤机的设计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但是在国内采煤机技术和国外相比依然还比较落后。
本次设计在吸取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功率,适合于中厚煤层的采煤机。对于采煤机的截割部进行了革新设计,采用强力耐磨型滚筒对称布置,提高了割煤效果和滚筒寿命,降低截齿消耗量和用户成本。机械传动系统采用直齿圆柱齿轮和行星轮传动动。故传动效率 高,容易安装和维护,分别用两台250KW的电动机驱动两截割部。截割部电机容量调整范围宽,其调整范围为150~300Kw,通过调整截割电机容量,可实现一机多型。截割部采用四行星单浮动结构,承载能力大,减小了结构尺寸。采用大角度弯摇臂设计,加大过煤空间,提高装煤效果,卧底量大。本次设计的采煤机采煤效率高,生产可随不同的煤质的变化生产不同的机型,市场适应性强。
关键词:采煤机、强力耐磨滚筒、截割部、弯摇臂、传动系统
Abstract
Sheare is an important equipment for excavation.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ilities for the mech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coal-mining production. Hence it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excavation efficiency. Presently the design technologies of sheares have developed relatively perfect. When comparing with abroad, however, the technology of this area is still behindhand.
Basing on assimilating the experience of people has worked in this area, this design, schemes out High-power sheare which is suitable for medium thickness seam. It does innovatory design on the cutting unit of shears by resorting to disposal symmetry of Mightiness Worn Roller, which improves the cutting effect and longevity. At the same time it reduces the wastage of truncation straight and customers’ cost. As to Machine driven system, its transmission resorts to spur gear and planetary wheel. Henc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its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re easier. Two of the departments of crop are driven by two separate 250kw- electromotors. The modulation range of electromotors’ capacity in the departments of crop is large, which is ranging from 150kw to 300kw.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the electromotors’ capacity, the one machine-multi-type style can be carried out. The departments of crop resort to globe certificate floating structure, whose carrying capacity is large and reducing the structure measure. The applications of ply rockerarm increase the coal’s transit space and improve the coal’s load effect. The bottom taking quantity is large. This design of sheare has the features as follows:
The excava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production of types can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al quality. The adaptability in marketing is strong.
Key Words: Sheare; Mightiness Worn Roller; cutting unit; ply rockerarm ; transition system
开题报告
1.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滚筒采煤机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①锯削式采煤机,即截煤机,靠安装在循环运动的截链上的截齿深入煤壁截煤;②刨削式采煤机,即刨煤机,靠刨刀的往复运动刨削破煤;③钻削式采煤机,靠钻头边缘的刀齿钻入煤体,由钻头中部的破煤刀齿将中部的煤体破碎;④铣削式采煤机,靠滚筒上的截齿旋转铣削破煤。本课题主要研究滚筒采煤机的改进。一种铣削式浅截深采煤机,由截割部分、牵引部分和动力部分组成。截割部分包括工作机构和减速器,牵引部分包括行走机构(链轮、牵引链及其拉紧装置)和液压传动装置,动力部分包括电动机和电气控制箱。另外,还有辅助装置,包括底托架、电缆架、喷雾装置和信号照明等设备。滚筒采煤机适于在煤层厚度变化小、无夹石、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 15°以下、顶板易于管理的条件下使用。倾角较大时,需装防滑装置。滚筒采煤机骑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上工作,沿工作面往返运行。螺旋式滚筒上装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截齿。滚筒转动时,截齿按一定顺序在煤体上先后截出很多沟槽,使沟槽之间的煤体破落,通过滚筒旋叶和弧形挡煤板装入输送机。滚筒直径为测量到截齿齿尖的截割直径,各制造厂有各种不同的系列,根据采高选定。滚筒宽度相当于截深,有0.6、0.8、1.0、1.2m等几种规格。
滚筒采煤机分单滚筒和双滚筒两种:
单滚筒采煤机 进刀方式有三种:①先进刀后移机头,一般采用斜切进刀,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进刀时间长;②先移机头后进刀,能充分利用工时,但开缺口工作量大;③进刀同时移机头,进刀简单,时间短,但需强力推移输送机的设备。
割煤方式有两种:①单向采煤,采煤机上行进一刀割煤,下行装煤。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机器装煤,效率高,但工作面割一刀时间长,顶板悬露时间长,一般适用于顶板稳定、采高较大、装余煤量大的煤层。②双向采煤,往返各进一刀。优点是能提高工时利用率,工作面生产能力大,支护顶板及时,工序紧凑,但采高大时清浮煤工作量大。
双滚筒采煤机 一次采全厚,采煤机两端各有一个滚筒。前滚筒在上割顶煤,后滚筒在下割底煤。两滚筒一般相背旋转,司机左侧滚筒用左螺旋,司机右侧滚筒用右螺旋。也可相向旋转,司机左侧滚筒用右螺旋,司机右侧滚筒用左螺旋。一般采用双向采煤,先进刀后移机头的斜切进刀方式;也可采用进刀同时移机头的正切进刀方式。
自从60年代开始使用滚筒采煤机以来采煤机有了很大的发展。60年代开始使用浅截式滚筒采煤机,70年代初在一些矿区开始使用浅截式双滚筒采煤机,机采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以来,采煤机不断改进,如采用大功率水冷电机来提高生产能力,开采厚度较大的坚硬煤层;采用粗齿滚筒提高块煤率;采用无链牵引减少机械事故并适应长工作面多台采煤机同时作业等。目前国内采煤机正向着无链牵引系统以及能够降尘的螺旋滚筒采煤机等方向发展。
2.本课题有待解决的主要关键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善采煤机的工作性能以及滚筒对采煤效率的影响以提高采煤机的工作效率。通过对滚筒的参数的优化设计来改善采煤效率。滚筒采煤机基本上是依靠螺旋叶片将破碎的煤装入溜槽,其装煤率约为 60%~70% 。为了提高装煤率,在滚筒后方加挡煤板,可将装煤率提高到 90 %;为了提高装煤率,除了从设备结构方面采取措施外,在使用中应尽量使出煤口加大些,挡煤板与滚筒的间隙应适当;加大牵引速度和滚筒转速都有利于提高装煤率,但是提高割煤效率与装煤效率有矛盾时,原则上应先满足割煤效率的要求。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建立滚筒采煤机的截割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结构设计的模型 ;
采用ANSYS进行滚筒的结构分析;
提供一套合理的滚筒结构参数;
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截割部设计设计方法。
3.对课题要求及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包括解决关键问题技术和所需条件两方面)
该课题的预期目标为:
1、完成滚筒参数的分析以及结构的优化,为截割部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2、为为整个的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提供一套合理的结构参数。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该课题的研究还可能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由于滚筒采煤机的结构复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力学分析不太容易进行。
2、由于滚筒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因此在改进方面需要查阅多方面的资料而又缺乏这写资料。
3、缺乏相关的校核设备。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设计任务我们必须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真对以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了以下的应对办法:
1、加强跟本课题组指导成员的联系及各方面相关信息的收集;对受力状况进行模拟性和替代性分析,尽量简化分析模型使之易于着手分析。
2、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尽可能多的借助图书馆、网络以及各种机械手册等工具来弥补资料的缺乏。
3、不断优化系统设计,简化系统的结构,提高系统效率和实用性。多进行模拟计算。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2007.3.05~2007.3.17 收集资料,调研,开题;
2007.3.18~2007.3.20 方案论证,确定方案;
2007.3.20~2007.3.25 完成开题报告和实习报告;
2007.3.26~2007.4.01 进行滚筒采煤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2007.4.03~2007.4.15 对截割部个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
2007.4.16~2007.5.10 设计滚筒以及截割部的其他零部件;
2007.5.11~2007.5.20 完成设计图纸以及各种校核;
2007.5.21~2007.5.27 设计说明书及相关技术文件;
2007.5.28~2007.6.03 理论总结,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2007.6.04~2007.6.09 评阅;
2007.6.11~2007.6.14 毕业答辩;
2007.6.15 ~2007.6.16 修改毕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