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暑期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历史暑期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历史暑期试卷.doc_第3页
高二历史暑期试卷.doc_第4页
高二历史暑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翔宇宝中高二历史(文)暑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3、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 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 善用权力,建立权威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A、Li Er B、Zhuang Zhou C、Mo Di D、Xun Kuang5、秦始皇专制集权统治的思想基础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6、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7、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科举制创立 B、汉代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 C、太学生议政运动兴起 D、太学建立8、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公理9、明末,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科举考试脱离社会实际 B、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封建制度衰落的必然 D、社会动荡的结果10、下列关于黄宗羲思想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B在具体制度方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C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D认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1、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12、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数学13、下表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现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14、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可以说明:文字的演变甲骨文 金文. 大篆 隶书 楷书 简化字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这是因为文字发展的决定因素有古代帝王所创造 受书写工具影响 有利于交流传播 需坚持文化传统A B C D 15、下列书法家与朝代,不能形成对应关系的是A秦代李斯 B东晋王羲之 C唐代柳公权 D北宋文征明16、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1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上述四组材料分别采取了什么文学体裁? A楚辞、诗、词、曲 B诗、曲、楚辞、词C楚辞、诗、词、赋 D楚辞、曲、诗、词 1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领刺虐人木三分”是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A、水浒传 B、西游记 C、聊斋志异 D、儒林外史20、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正斥责。(利马窦中国札记)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是:A、文化专制主义 B、 天朝上国心态 C、 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D、君主专制影响21、“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常胜军”首脑戈登语)这里的“最进步的思想”的正确理解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改革封建制度,实行君主立宪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22、与“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一观点不同的是A“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B“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C“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23.康有为、孙中山思想的相同点 A 主张推翻清政府 B 主张君主立宪 C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 B、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5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 Science指 A科学与技术 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益皆此理之流行,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请回答:(1)材料一、二对“理”的阐释有何本质的一致性? (2)材料二是怎样说明“理”和三纲五常的关系的?(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的思想观点有何不同?两者的目的是什么?38、(1)“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永恒的普遍原则。(2分) (2)“天理”在人间(社会)的体现就是三纲五常(儒家道德伦理)(2分) (3)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王守仁认为“心即理也”。(4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统治。(2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材料二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梦粱录材料三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四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鲁迅电的利弊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指南针在哪一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结合所学,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的意义。(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6、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就世界范围内来说,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9、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三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魏源对“夷”有何认识?“制夷”的含义是什么?(2)根据二,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说明梁启超认为变法最重要的什么?比起魏源、曾国藩,梁启超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什么进步?(4)材料四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0、(1)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制夷”就是抵抗外国的侵略(4分)(2)先购买,再仿造;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4分)(3)变官制;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军事和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教育和政治制度(4分)(4)陈独秀(2分)。民主和科学(2分)。三、问答题30、读下面史料,文段中共有10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指出一处并改正得2分,仅指出错误没改正不得分,列出8处就可以,16分)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成诗经一书。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善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自魏晋以来,儒学的权威性开始被严重削弱。唐代中后期,李翱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理学创立后,北宋五子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清初唐甄针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31、战国 春秋, 诗经论语,调和 对立, 完全一致不完全一致, “性善论” “性恶论” ,“休养生息” 强化中央集权 ,魏晋 汉代末年,李翱韩愈,北宋五子“二程”,清初唐甄明末李贽。31概括指出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待孔子和儒学态度的特点及原因。 22(1)特点: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原因:维新派主观上想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与康有为等维新派的个人经历、学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