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城市的区位因素(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二)教学设计上节课学习了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区位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二、影响城市区位的经济因素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矿业城市图提出问题:在中国主要矿业城市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石油城、钢铁城、煤炭城。学生读图得出结论:(1)我国主要的油田名称(大庆、任丘、玉门、克拉玛依等);(2)我国主要的铁矿基地(鞍山、马鞍山、本溪、攀枝花、包头等);(3)我国主要的煤炭基地(大同、鹤岗、平顶山、淮南、开滦、晋城、朔州等)。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6.12“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图”和“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1)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回顾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6.12“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图”中,有哪种矿产资源,分布如何?(2)左图和右图中城市分布与气候、河流、地形有无关系?(3)该地区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教师启发:从以上问题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城市主要是依托矿产开发而兴起,伴随矿业发展而繁荣。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是不是也会促使城市的形成呢?2.交通与城市区位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道路四通八达,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上也出现了一批城市。?多媒体展示:中国交通图和“京杭运河发展史”资料。提出问题:说出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怀化、兰州、蚌埠等城市,是建在哪些铁路线或是哪几条铁路的枢纽站?分析扬州衰落和株洲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扬州衰落、湖南的株洲市和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交通。承转过渡:一个城市的兴衰,不仅受资源、交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三、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因素1.政治因素与城市区位多媒体展示:西亚政区图欧洲政区图提出问题、学生读图:在图中找出麦加、耶路撒冷、麦地那、梵蒂冈。教师引导:我国著名的古都西安、洛阳、杭州、开封等城市,在作为国家首都的时期,分别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2.军事从古到今,一些地方由于扼守着交通要冲,往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世界上有些国家也有把某个城市专门作为军事基地来发展,如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库尔斯克,就是一个军事、导弹基地。3.宗教世界上许多城市都蒙有宗教色彩,甚至一些宗教徒把它们奉为“圣城”。教师可结合课文和有关资料举例说明,如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我国西藏的拉萨等,最早都是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承转过渡:对于现代城市区位来说,有些因素的影响已经很弱,如军事、宗教因素;有些因素从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自然资源、交通因素等。四、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图6.15:教师点拨:(1)科技中心与城市区位。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美国西部的“硅谷”。(2)旅游胜地与城市区位。旅游城如张家界、黄山市、泰安市、桂林市等。(3)国家政策与城市区位。浙江省温州市,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乡村到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类型。课堂练习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评价有利武汉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2)近年来有何新因素对武汉城市的发展起较大的作用。答案(1)武汉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度和降水条件较好;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会合处,水量丰富;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旅游业和高科技的发展。教师引导分析:此题的解答其实是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城市区位原理分析武汉城市的发展,要针对武汉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必须熟悉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以及武汉及其附近的地理情况,并能够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一小题,从自然因素来看:(1)武汉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度和降水条件较好;(2)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会合处,水量丰富;(3)武汉位于江汉平原附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从第2小题来看,必须以发展和动态的眼光来看问题,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比来看,自然因素变化小,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大,因此要分析近年来有何新因素对武汉城市的发展起较大的作用,主要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1)接近铁矿产地,水能丰富(接近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2)紧邻我国的商品粮棉基地(江汉平原)(3)有便利的铁运(京广铁路)、河运等,交通发达;(4)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文化和经济中心。从近些年来看,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而高科技的发展为武汉城市的发展增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