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学资料(七下第1章复习).doc_第1页
初一科学资料(七下第1章复习).doc_第2页
初一科学资料(七下第1章复习).doc_第3页
初一科学资料(七下第1章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下第1章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缩、放虚、实u2fu=2ffu2fu=fuf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成实像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变大 ( )像变大( )成虚像时:像 ( )物距减小(增大)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2下列关于声音三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B、男低音独唱女高音伴唱时,“男声”的音调比“女声”的音调高C、不同的人唱同一首歌表现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响度不同造成的D、人感冒发烧时讲话的声音与平时不同,主要是音色不同造成的3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枪声,这是因为( )A、发令时先有烟后有声 B、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C、计时员不容易听清枪声 D、光速很大,它通过100米的时间可忽略不计4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孔成像中的像一定是实像 B、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小像越清晰C、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 D、小孔成像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5在没有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橙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6.如图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 B、图(a)为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图(b)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 D、图(b)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7.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哪一个? ( )8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30cm C、60cm D、80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如图所示是教学常用的投影仪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 B、透明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的虚像 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如图是摄影师为小花同学拍摄的两张照片。若拍摄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左边照片时,小花距镜头的距离较大B、拍摄右边照片时,底片到镜头的距离较小C、在拍摄左边照片后,只需增大小花到镜头的距离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D、在拍摄左边照片后,只需减小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m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象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象机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13关于各种光学镜子的原理与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凸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常常用于老花眼镜和放大镜B、凹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常常用于探照灯和太阳灶C、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常常用于近视眼镜和猫眼D、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常常用于照相机和太阳灶14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远离玻璃板15以下光学现象与所学的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B、放映电影的幕布利用光的镜面反射C、水中望月光的折射 D、盛有水的水池,池底好像变浅平面镜成像16. 如右图所示,在一个透明玻璃钟罩内放一个会闪光的音乐贺卡,在贺卡闪光、播放音乐时,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此时( )A、看不到闪光,听不到音乐 B、看到闪光,听不到音乐C、看不到闪光,听到音乐 D、看到闪光,听到音乐二、作图题1在下面左图中,已知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S和其中的一条光线,请画出镜面的位置,完成光路图。2画出上面右图中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三、填空题 1.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2.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_。3.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科学含义是:(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2)“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 高。(3)“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4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若在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 、c、d四点中的_点处,_机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5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角 。6.傍晚天色稍暗,小刚与小明一起去河边叉鱼,小刚隐约看到河里有一条鱼,他就招手要小明来叉。为了让小明能清楚地看到鱼所在的位置,他决定把鱼照亮,则他应向看见的鱼的 方向照去,而小明为了能叉到鱼,他应向看见的鱼的 方向叉去(填“稍下”、“稍上”或“正”)。7.一条光线垂直平面镜入射,反射角是 度,若入射光方向不变,要使反射光线改变60度,则镜面应转过 度,此时的入射角是 度。 8.如图,把电灯固定在桌子正上方,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逐渐变 (都选填“大”、“小”)。9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 声波。四、实验、简答题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芳芳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10厘米处,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的后面找到了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0厘米。浩浩同学也像芳芳一样进行实验,但他仔细观察发现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2)芳芳同学能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吗?请说明理由 (3)浩浩同学看到两个像的原因是 。2.下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作用。(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依据的原理是 。(3)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举一个凹面镜的应用实例: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且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但他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光屏上找到了烛焰的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