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PPT课件.ppt_第1页
儒家学派PPT课件.ppt_第2页
儒家学派PPT课件.ppt_第3页
儒家学派PPT课件.ppt_第4页
儒家学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学派 四川理工学院行政管理2013 2班廖思睿行政管理2013 2班李婷 1 大纲 一 简介六 作用二 产生背景七 影响三 主要人物和思想八 名言四 文化特征九 经典五 主要思想 2 简介 儒家 又称儒学思想 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礼教德道约束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是以奉信以孔子为先师 以 儒 为共同认可符号 各种与此相关 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在鲁国讲学 以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之六经为经典 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义 礼 智 信 恕 忠 孝 悌 敬重长上 3 产生背景 汉书 艺文志 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叙尧 舜 宪章文 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为最高 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思想条件 4 5 人物派别 儒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儒家的派别包括 思孟学派 宋明理学 心学 气学 今文学派 公羊学 谶纬神学 古文学派 训诂学 6 先秦两汉时期 先秦 原典儒学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7 孔子 姓名 孔子外文名 Confucius国籍 中国 春秋时期鲁国 民族 汉族出生地 曲阜尼山 今山东济宁曲阜 出生日期 前551年9月28日逝世日期 前479年4月11日职业 哲学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信仰 儒学祖籍 宋国 今河南商丘 8 孟子 姓名 孟子外文名 Mencius别名 孟子 子舆 子车 子居 亚圣国籍 邹国人民族 华夏族出生地 邹 今山东邹城市 出生日期 公元前372年逝世日期 公元前289年职业 学者 思想家宗教信仰 儒家所处时代 战国其他成就 孟子被加封为 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 亚圣 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 孔孟之道 代表作 孟子 9 荀子 姓名 荀况别名 荀子荀卿孙卿生辰 约公元前313祭日 约公元前238籍贯 赵国郇地区 山西临猗县国家 战国时期赵国职业 思想家 10 董仲舒 姓名 董仲舒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出生地 汉代的广川郡出生日期 公元前179逝世日期 公元前104职业 哲学家 经学家信仰 唯心主义其他成就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为汉所用 其他作品 在著名的 举贤良对策 中 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 11 魏晋之际 吸收道教和佛教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 12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四朝是中国儒学新形态 宋明理学产生 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 13 宋朝程朱理学 中文名称 程朱理学又称 朱道学学科 宋明理学相对 心学主要义 存天理 灭人欲 14 明中叶的王阳明明朝的李贽 15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提倡 法治 反对 人治 反对重农抑商 顾炎武 提倡 实学 经世致用 反对空谈 批判理学 反君主专制政治 王夫之 提出 气者 理之依也 和 天下惟器 的唯物主义观点 16 近现代时期 从康有为开始的 与西方近代民主 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17 近现代新发展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 新儒学又称新儒家 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 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 狭义的新儒学 是指梁漱溟 张君励 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 广义的新儒学则可上溯到鸦片战争以来关于儒学变革的所有学说 18 现代 当今社会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也强调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从当今的教育也不难看出 人们越来越注重德育 当今我国有了 依法治国 的方针和 以德治国 的主张 这些举措 就是受到儒家的道德主义的影响 19 文化特征 1 以孔子为先师 为思想领袖 2 以 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左传 等书为经典 3 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4 由内圣而外王 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5 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 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 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20 儒家的主要思想 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科学观 21 儒家对中国历代封建统治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因此为封建专制统治所利用 一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二 对于治理国家 它提出的治国安邦的方略主要有以下四点 1 是坚持 利民 惠民 富民 与 教民 化民 导民 的结合 2 是坚持 刑罚 与 德教 的统一 3 是治国应 以民为本 4 是为政须 以身作则 伦理政治化 政治伦理化 22 影响 对中国 对中国人 经济政治文化 23 影响 对现代孔子门下弟子三千 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比如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等 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 万世师表 台湾将 孔圣诞 定为 教师节 崇文 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24 影响 对东亚对朝鲜对日本对越南对欧洲 25 我们应该怎么做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我们应该用历史的 发展的眼光 重新审视 解读 研究它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使古老的儒学为今天 今后的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26 名言 1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3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4 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5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为 6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7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