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oc

气流输送系统的设计【5张图/184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611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8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气流 输送 系统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4页,184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翻译一份.

图纸共5张:
A0-系统图.dwg
A2-离心分离器.dwg
A2-水平接料器.dwg
A2-叶轮式卸料器.dwg
A2-轴.dwg

目 录
1 绪论
1.1 气流输送简介与发展……………………………………………………… (01)
1.2 气力输送的类型和特点………………………………………………………(02)
1.3 气力输送系统的主要部件和设备……………………………………………(02)
1.4 选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03)
1.5负压气流输送的发展概况……………………………………………………(04)
1.6选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05)
2 吸送式气力输送
2.1 类型……………………………………………………………………………(06)
2.2 系统组成………………………………………………………………………(07)
2.3 技术特点………………………………………………………………………(07)
3 系统的设计计算
3.1 设计的原始材料………………………………………………………………(09)
3.2 设计程序………………………………………………………………………(09)
3.3 计算方法………………………………………………………………………(10)
4 主要部件
4.1 管道和管件……………………………………………………………………(22)
4.2 供料装置………………………………………………………………………(24)
4.3 物料分离器……………………………………………………………………(24)
4.4 除尘器…………………………………………………………………………(27)
4.5 卸料器…………………………………………………………………………(28)
结 论…………………………………………………………………………………(32)
参考文献……………………………………………………………………………(33)
致 谢…………………………………………………………………………………(34) 

气流输送系统设计
摘要:气流输送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力学、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等领域,属高新技术项目。气流输送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53年邮局就用来输送信件,1883 年港口用于装卸粮食,到20 世纪初开始用于工业生产。近年来,随着生产发展和生产过程日趋自动化,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气流输送技术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气流输送的对象从早期的谷物,面粉和信件迅速扩展到水泥,砂料,化工原料,煤粉等物料。应用的范围遍及粮食,港口,化工,冶金,电力,铸造,食品,医药等领域。输送方式从原始到如今完善,合理,从稀相悬浮输送到浓相浓度的栓流输送,初步解决了气流输送能耗高,管道磨损及物料破碎等问题,提高了气流输送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采用了吸送式气流输送。吸送式气流输送装置在气流输送技术中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输送方式,目前在世界上使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广泛适应条件外还有许多突出的优点:生产率高,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灵活方便易实现自动化等。
根据其原始材料,计算其输料管内径,确定输送风速及其风量,同时要计算系统中各项的压力损失。在这些都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分析计算结果选定适合的风机及其配备电动机,确定确实合理的管道布置方式,最后得出整套输送装置。

关键词: 吸送式气流输送 输料管内径 压力损失

指导老师签名: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 

Abstract: Pneumatic Conveying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involving fluid dynamic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uto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s,which belongs to a high-tech projects. The application of Pneumatic Conveying has been more than 100 years of history, back in 1853, the post office had used it to deliver correspondence;in 1883 the port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oodstuff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an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pneumatic conveying technology, by virtue of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have enjoy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and innovation constantly, the object of pneumatic conveying changes from the early cereals, flour and letters to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ement, sand and industrial chemicals, coaldust and other materials. Application areas include of food, ports chemical engineering, metallurgy, power, casting,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fields; Transportation mode perfects from the original to the present perfection, reasonable, from dilute phase suspension transported to Ph indicator bolt flow conveying of dense phase, preliminarily settling of the problem of pneumatic conveying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pipeline of high wear and tear and materials broken, which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f the pneumatic convey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this thesis adopts the use of suction sent pneumatic conveyor. Suction sent pneumatic conveyor installations is a development for the early delivery in the gas-delivery technology; Now to be used in a very wide range in the world, it is in that in addition to its extensive adaptation conditions, there are still many outstanding advantages : high productivity,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flexible and user-friendly operation to achieve automation. 

Baed on its original material, the writer has to calculate internal diameter of the conveying pipe, determine wind speed and wind transport volume, also has to calculate the various system pressure loss. In the case of these being identified, the writer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and computing results , is to selected the suitable Fan and its equip motor, determine the exact piping layout in a reasonable way, and get the final package delivery devices.

Keyword: Suction sent Pneumatic Conveying Send conveying pipe internal diameter Pressure loss




气流输送系统的设计







内容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 气流输送系统 1 绪 论 气流输送的概况 气流输送(又称气力输送),即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输送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与机械输送相比,此法能量消耗较大,颗粒易受破损,设备也易受磨蚀。含水量多、有粘附性或在高速运动时易产生 静电 的物料,不宜于进行气流输送。 当人们从自然风力吹石卷尘和日常生活中见的吮吸现象得到启示后,就设想到利用气流在管道中运送物料。基于这个想法,早在 1810年英国 此,气流输送技术乃始于成件物品的筒式输送。数十年后气流输送才开始用来卸送谷物,棉花等散状物料,出现了第一台浮船式气流卸船设备以及固定式的吸粮机设备。这些气流卸船设备问世之后曾经在欧洲各国,特别是在当时的粮食输入大国,如英国,荷兰,德国等获得了应用和普及。 气流输送具有防尘 效果好;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在输送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工艺操作,如混合、粉碎、分选、输送、冷却;防止物料受潮、污染或混入杂物等优点,因而在铸造、冶金、化工、建材、粮食加工等部门都得到应用。 近年来,气流输送技术在以往低压气流输送和高压输送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应用。例如,将粉料喷吹送入高温熔化的液态金属中;利用港口吸卸谷物的吸粮机原理将气流输送技术用语高温熔渣的吸出清理;对以往难以输送物料的输送技术;磨损性大的物料的输送技术以及塑料成形体中物件的输送技术等。 我国从 1985年就在港口对气流输送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并应用于卸船,其他各行业也开发了多种形式气流输送装备在生产上获得了应用。如建立了风送系统的面粉厂,气流输送烟丝,铸造车间型砂气流输送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我国其他行业中气流输送的发展也很快,铸造车间中的型砂,新砂,旧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2 砂,煤粉和粘土粉等造型材料均已实现了气流输送,特别是近年来新一代低风速高混合比气流输送装置的开发和成功应用使我国的气流输送技术水品有很大的提高。 我国早已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分会,并设立了管道物料输送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各行业和地方还成立 了粮食、铸造行业的气流输送等专业学组,这一切均将促进气流输送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气流输送的分类 根据颗粒在输送管道中的密集程度,气流输送分为: 稀相输送。固体含量低于100kg/体输送量与相应气体用量的质量流率比)为 5的输送过程,操作气速较高(约 18 30m s)。 密相输送。固体含量高于 100kg/作气速较低,用较高的气压压送。间歇充气罐式密相输送。是将颗粒分批加入压力罐,然后通气吹松,待罐内达一定压力后,打开 放料阀,将颗粒物料吹入输送管中输送。脉冲式输送是将一股压缩空气通入下罐,将物料吹松;另一股频率为 20 40管道内形成交替排列的小段料柱和小段气柱,借空气压力推动前进。密相输送的输送能力大,可压送较长距离,物料破损和设备磨损较小,能耗也较省。 气流输送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 吸送气流输送系统一般由受料器 (如喉管、吸嘴、发送器等 )、输送管、风管、分离器 (常用的有容积式和旋风式两种 )、锁气器 (常用的有翻板式和回转式两种,既可作为喂料器,又可作为卸料器 )、除尘器 和风机 (如离心式风机、罗茨鼓风机、水环真空泵、空压机等 )等设备和部件组成。受料器的作用是进人物料,造成合适的料气比,使物料启动、加速。分离器的作用是将物料与空气分离,并对物料进行分选。锁气器的作用是均匀供料或卸料,同时阻止空气漏入。风机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动力。真空吸送系统常用高压离心风机或水环真空泵;而压送系统则需用罗茨鼓风机或空压机。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3 气流输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气流输送系统根据工作压力不同,可以分为吸送式和压送式两大类。吸送式根据系统的真空度,可分为低真空 (真空度小于 9 8 高真空 (真空度为 40 60种。压送式根据系统作用压力,可分为高压 压力为 (1 7) 105低压 (压力在0 5 105两种。此外还有在系统中既有吸送又有压送的混合系统、封闭循环系统 (空气作闭路循环,物料可全部回收 )和脉冲负压气流输送系统。由于气流输送系统的类型相当多,所以在设计时选用哪种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功能的实现和生产的安全等等。择定气流输送方式的一般程序步骤如下图: 设计参数 输送物料特性 负压气流输送是否最优? 负压气流输送是否可能? 对其他输送方式的探讨分析 装置基本组成 装置草图 各种气流输送方式比较 是否是确切的气流输送方式 确定的气流输送方式 细部设计 图 择定气流 输送 的流程示意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4 负压气流输送的发展概况 负压气流输送就是通过降低输送室的压力以降低湿分的沸点,达到在低温下输送的目的。工业输送器按其加热方式可分为传导式和 对流式两大类。回顾工业输送器的发展,又可分为几个阶段,五十年代以前,主要是以传导式(例如箱式烘箱、真空输送箱)为主。从手工装卸料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和连续式输送。五十年代以后,输送技术的开发为满足工业输送的处理量大、高效、连续化、自动化的要求,重点进行了对流式输送器的研究和开发。到七十年代初,对流式输送器已取代传导式输送器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在节能、环保、洁净等方面,对输送器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些又是对流式输送器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求,因而传导式又得到新的发展。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各种新型的传导式 输送器(例如多层带式负压气流输送器、双锥回转输送器、叶片式、振动式输送器等)取代对流式输送器逐渐增多。当然为适应对节能、环保、洁净的要求,对流式也在设法加以改进,例如将传导式加热面与流化输送器结合起来等等。负压气流输送器属于传导式输送,即将冷凝器、真空泵与传导式输送器配套,形成负压气流输送装置。由于负压气流输送具有输送温度低、输送速率大、节能、设备密闭防污染等特点,因而传导式输送器大部分可设计成负压气流输送装置。负压气流输送在生物制品、药品、饮品以及热敏性物料、氧敏性物料、溶剂回收待输送中起到独特作用。 负压气流输送器的分类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采用密闭和接近密闭型的常压输送设备都被设计成负压气流输送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其分类方法也不相同。按操作方式分,则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按输送过程中物料的状态分,则可分为静止型、翻动型、搅动型和振动型;按输送机理分,可分为蒸发型和升华型。由于负压气流输送设备能用较低的温度得到较高的输送速率,能在低温下输送热敏性物料,也可以输送氧敏性物料。或有燃烧危险的物料,适用于输送含有溶剂或有毒气体的物料。溶剂回收容易,能将物料输送成很低的水分,并可用于低含水 率物料的进一步输送,使负压气流输送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因而成为目前输送设备中主要类型之一。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5 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产发展和生产过程日趋自动化,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气流输送技术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气流输送的对象从早期的谷物,面粉迅速扩展到水泥,砂料,化工原料,煤粉等物料。应用的范围遍及粮食,港口,化工,冶金,电力,铸造,食品,医药等领域。气流输送方式从原始到如今完善,合理,初步解决了气流输送能耗高,管道磨损及物料破碎等问题,提高 了气流输送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气流输送装置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广乏推广,以及自身技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动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系统参数的优化,装置结构的合理设计,使气流输送技术作为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将会发挥应用的作用。 本课题就是基于负压气流输送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可以保护环境的思想,设计一套合理的气流输送系统来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 从负压气流输送系统原理和应用实践经验均表明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输送效率较高,设备结构简单,维护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以及有利于保护环境等。特别是 用于工厂车间内部输送时,可以将输送过程和生产输送过程相结合,这样有利于简化工艺过程和设备。为此,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概括起来, 负压气流输送系统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1. 物料输送时间只需 1 秒钟左右,被输送物料的温度不超过 50,故输送速度快,物料品质好。 2. 整套装置处于负压状态工作,作业环境清洁,无污染。 3. 系统密闭,粉尘飞扬逸出少,环境卫生条件好。 4. 整机容量和蒸汽用量均低于其它输送设备,为节能型产品。 5. 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占地面积小,投资省。 6. 在输送过程中可以实现多种工艺操作,如混合、粉碎、分级、冷却、除尘和其他化学反应。 7. 输送后可以进行由数点集中送往一处或由一处分散送往数点的远距离操作。 8. 对于化学性能不稳定的物料,可以采用惰性气体输送。 然而,与其他输送形式相比,其缺点是 设备投资费高 ,由于输送风速高,易产生管道磨损和被输送物料的破碎。当然,上述不足之处在低输送风速、高混合比输送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显著地改善。此外,被输送物料的颗粒尺寸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一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6 般,当颗粒尺寸超过 30湿性强的物料其输送较困难。 就是因为存在以上优缺点,所以在设计中,正确的选择确定其气流输送形式和管道布置等是十分重要的。 负压气流输送系统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吸送式气流输送最早被人类所利用。负压输送系统,这种系统是依靠风机的抽力,使整个系统在负压下工作。系统的真空度较低,一般为 6 8压输送系统具有设备比较简单,使用和维修简便,吸料点处无粉尘飞扬,管道和设备不严密处不会冒尘等优点。 由于负压输送系统有上述各种优点,现在被人类广泛使用。本书就是想设计出 一套适合设计原始条件原始资料的负压气流输送系统,以达到要求,解决实际的生 产问题。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采用了吸送式气流输送。 2 吸送式气流输送 型 吸送式气流输送装置用低于大气压力的空气作为输送介质,它是靠气源机械的吸气作用,在管系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利用具有必要速度的运动空气,将物料从某地通过管道输送并输送到一定距离的目的地的一种悬浮式气流输送装置。由于它主要依靠管道内的真空度进行输送和输送,因此,按真空度分有 高真空负压输送系统装置和低真空负压输送系统装置。通常把真空度高于 于此真空度值的装置称为低真空吸送负压输送系统装置。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按结构形式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类。移动式装置又可以分为轨道式和无轨道式(轮胎式)两种,港口卸船有气吸负压输送系统装置还有浮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移动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按驱动方式又可以分为自行式和非自行式(拖带)两种。自行式装置按使用的动力装置类型又分为电动的和内燃机驱动的。 按吸料点数分,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有单点吸料和多点吸料两种。多点吸料的每个吸送系统通常可以由 2要求各个吸料口的吸料量必须相对稳定,也可以各点轮流吸料,即部分吸口吸料,其余吸口暂时关闭,交替作业。这种类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7 型多用于厂内输送吸送或卸船机清舱阶段的输送吸送。 按输送量分,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有大型的和小型的。小型的装置的生产率通常为每小时数百公斤至十吨;大型装置的生产率可由 100 /前港口吸料输送机单管输送系统可以达到 650 / 按气源动力装置分有电动的和内燃机驱动两类。电动机驱动的用得比较广泛,而内燃机驱动的多用于小型流动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和浮游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 统组成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送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工作顺序如下图: 物料 图 送式负压输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用途要求不同,某些装置结构形式及其组成可能会有差别,但不管任何吸送式负压输送系 统都应该有上术主要部分组成。 术特点 应条件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使用于输送流动性较好的粉粒状物料。它可由一点或多点向某一处输送集料,作业范围广。由于它采用管道输送,移动灵活方便,而且输送输送线路可以任意选取,所以很适宜于场地狭窄的地方输送物料。例如,用于卸车,卸船和清舱作业等。若安装在厂房受限制的场合,不但极为方便,而且可以使设备配置易于达到合理化。 由于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在输送过程中,输送气体在沿程不会逸入大气,所以也供料装置 干燥管 分离装置 净化装置 气热源机械 排至大气 卸料器 物 料 卸灰阀 灰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8 适宜在厂房内输送有毒的或易污染环境的粉粒状物料,尤其适宜用于 供料点要求避免扬起灰尘的场合。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可以连续输送供料和连续输送输送。 输送气体在输送物料之后才经气源机械排入大气,因此,物料不易混入杂质,这一特点适宜于输送食品、药物等要求保持卫生的物料。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能适应各种不同船型的船舱输送卸栽。 点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在气流输送技术中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输送方式,目前在世界上使用仍然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上术广泛的适应条件外,还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 平均生产率较高,能自行输送集料,所需操作人员少,而且能大大 降低劳动强度。 2. 构造简单紧凑,安装方便,重量轻,造价低,且能减小安装场地负载。 3. 操作灵活简单,使用方便,管理维修费低。 4. 运动部件少,工作可靠,易实现自动化。 5. 输送粮食类物料时,输送过程能同时进行输送。 6. 露天作业时,不受气候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用于港口卸船输送时,还具有以下独特优点: a. 能彻底输送并清舱。 b. 不受潮汐和水位变化的影响。 c. 由于吸粮管可以接上扰性管,即使遇到风浪发生船舶摇摆时,也不会碰坏舱底板和吸料管,这个优点对于内河小型木驳船尤为突出。 d. 输 送过程舱内不会扬起灰尘,可以大大改善工作环境。 e. 物料在出舱输送过程处于密封状态,无散落无赖哦或混入杂物被污染之忧虑。 f. 能均匀卸载,可以防止船舶受浮力不均的影响。 g. 输料管内能保持清洁,容易实现一机多用,即输送一种物料之后,接着用以输送其他物料。 点和限制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限制。最引人注目的缺点之一是单位能耗比机械式输送高,其能耗系数通常在 kW h t 其次,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9 真空度与输送卸料距离有一定限制。 卸料距离越长,装置所需要真空度越高。随着真空度增高,气体密度逐渐减小,气体输送物料的能力也将减弱。因此,实用真空度通常不宜高于 6则,输送能力显著降低,且管道也容易发生堵塞。 此外,输送物料的块度不能过大,粘度不能太高,通常块度尺寸应小于 1/2管径。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虽存在能耗高的缺点,但由于其他费用低,因而其总成本通常低于其他输送方式。 3 系统的设计计算 计的原始条件 1输送物料:淀粉; 2处理量: /小时; 3淀粉初含水率: 40%; 4淀粉终含水率: 14%; 5系统动力: 40 6单位蒸汽消耗量: 计程序 在了解条件和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通过计算和已掌握的实践经验,用综合的整体的观点进行各项可行性论证,然后进行具体项目的设计和计算。 设计计算的顺序大致如下: 析物料物理特性,确定输送条件及输送工艺流程等。 采用直管式还是脉冲 式系统;套管式还是旋风式。 制系统布置方案图并标明主要尺寸。 定装置个主要部件的结构形式、参数及其尺寸、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0 材料及其要求。 如果计算结果不合适,应该调整混合比及风量、管径等有关 参数的值,按上述程序重新计算。 算方法 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由于被输送物料的物理特性同输送系统结构特点及其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即使是同品类物料,往往仅变更一二个参数(比如输送空气速度、混合比、粒度、管径),就会引起输送特性的很大变化。因此,直至目前,试图用纯公式来进行输送系统的计算,不是不可能,就是存在很大的误差,因此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目前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最主要的途径还是依靠试验和一实践经验为基础,并用经验公式或半经验公式来计算。 要参数的确定 ( 1) 输送量的确定 :根据要求知其输送量为 时 ( 2) 混合比的选取:混合比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物料质量与同一时间内通过该管道的空气质量之比,用 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混合比的选取主要取决于管系条件(输送管长度、管内壁粗糙状况、弯管数量及管道布置方式等)、物料物理特性及气源机械的性能(真空度、风量等)因数。 利于提高装置的输送能力。对悬浮输送方式来说,在规定生产条件下,如选定的 所需风量小,因而可用管径较小的管道和容量较小的分离,除尘设备,且单位能耗也低。但若管路压力损失增大,要求 采用真空度较高的气源机械,且输送管道容易发生堵塞。反之,如选取的 所需风量大,不仅管径和分离、除尘等设备的尺寸都要增大,且由于功率主要消耗在输送大量空气而使装置单位能耗增高。然而选用小的 可以采用真空度较小的风机。由此看来,影响 值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1 的范围也较大,很难用公式简单计算求得。在设计计算时应尽可能参考各种实例、凭借已有经验或试验数据来确定。一般低真空吸送式负压输送系统装置,中小型麦厂间m=2 4,大型厂麦间 m=4 6。本次选取混合比 m=4。 ( 3)计算空气流量的确定:根据选顶的输送混合 比 m=4,所需风量 ( 3 式中: Q 3m /h ) aa=m kg h 值由经验得,一般情况下,中小型厂麦间混合比 =2型厂麦间的混合比 =4此选择 =4。所以按设计内容要求的风量为: =100004 =3m /h ) ( 3 在决定气源机械的风量该加上管道系统的漏气量,其中,叶轮式卸料器的漏气量通常约占总风量的 10%15%,除尘器约占 3%其他关系约占 2%,视装置结构类型一般总漏气量占系统总风量的 12%20%之间。 ( 4)输送气流速度:设计吸送式气流输送系统时,能否正确确定物料的合 理输送气流速度,是关系到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也是决定着输送装置工作性能优劣的关键。通常每种物料都存在一个保证颗粒群呈悬浮状态进行正常输送的最低风速,称为安全输送空气速度或经济速度。如选取的输 送风速比安全风速高得多,则装置虽然能安全地输送物料,但系统产生的压力损失太高,功率消耗增大,并且还会加剧管系(如弯管及与其连接的水平底管壁等)的磨擦,硬气脆性物料的破碎,这对于破损质量有严格要求的某些物料如种子,粮谷和某些原材料等是不可许的。反之,如选取的气流输送速度低于安全速度,则容易形成脉动流,此时压力损失也会急剧增高,而且管道极易发生堵塞,尤其是湿度较大的和有一定粘性的粉粒状物料,很容易在弯管和供料装置附近、水平管或倾斜管道底沉淀粘结,以致造成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由此看来,为了使装置能够可靠而经济地进行 输送,必须依据安全速度来选定合理输送气流速度。安全速度与物料颗粒的粒度、重度、形状及表面状态、管道布置及其结构特点、混合比、悬浮速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很难予以准确计算,一般靠试验和实践经验确定。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2 由于各种物料安全速度的试验数据不多,目前在实际设计时,常常是借助物料的悬浮速度来确定其合理的输送气流速度。按理物料 在铅垂管内只要有稍高于其悬浮速度的气流速度便可以进行气流输送。但物料在实际输送过程,由于颗粒之间颗粒与管壁之间发生碰撞摩擦、粘着以及物料颗粒绕流弯管时的动能损失,加之顾及到水平管的物料气流输送 较之铅垂管输送易发生沉淀而造成堵塞,要求水平管比铅垂管有更高的输送速度,因此,各种物料的合理输送速度一般要求比悬浮速度高若干倍。而且,确定的合理输送速度还必须保证装置能长期正常输送物料。因此,应该考虑以下诸多因素可能的影响: 综合以上各项影响因素,同时考虑到装置输料管的输送距离、弯管数量等特点,选取的合理输送速度必须高于安全速度。对粒度均匀 的松散物料,一般取其悬浮速度的 于粒度分布非均匀的物料,例如统煤,若按其最大或最小颗粒的悬浮速度来确定合理输送速度,都会得出输送速度偏高或偏低之弊。实践表明,输送粒度不均匀的物料时,由于细颗粒的输送速度比大颗粒的输送速度大,在输送过程中小颗粒群力图绕过大颗粒并促拥着大颗粒物料前进,使粒度不同的物料都能进行正常输送。因而在实际上采用比按粒度分布比例占最多的最大颗粒群测得的悬浮速度大 1倍的气流速度作为该物种的合理输送速度,基本上能保证正常输送。 按已有的实践经 验数据得知诸多物种的输送速度如下表。(杨伦,谢一华主编的气流输送工程的第 155页表 4 表 种输送物料的主要物理特性与常用的输送速度 物料名称 平均粒度/空度/ 3tmg 堆密度/ 3tmg 悬浮速度/ 1msg 输送气流速度 1msg 稻谷 6麦 9 8麦 0 15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3 玉米 8生 21*12 4 126 砂糖 8 5 豌豆 6*8 0 麦芽 0 水泥 - 据上表的实践经验数据,我此次选用的输送气流速度为 20m/s。 ( 5)被输送物料的运动速度:在气流输送中,被输送物料颗粒的 运动速度比气流速度慢,两者存在速度差。气流绕过颗粒运行的速度差产生阻力,这便是促使颗粒运动的空气动力,也就是说,使颗粒运动的能量是通过速度差从气流向物料颗粒转移的。因此,输送管内物料颗粒的运动速度是计算两相流压力损失的基础。 由于两相流测试技术复杂,目前仍难以提供完备而准确的物料运动速度的数据。因此, 在吸送式输送系统的实际计算中,仍采用一些近似的求解发。 对铅垂输料管,物料颗粒达到稳定运动的速度sv(m/s)可以近似地取为 s a ov v v( 3 =20=10( m/s) 式中:气流速度( m/s) 物料悬浮速度( m/s) (取0 m/s) 处于铅垂加速段的物料颗粒速度出/(李克永,主编化工机械手册图 4据已知的 ,即可算出 。参数可按下式求算: 1 202= 62 9 100= ( 3 式中: 力加速度, g= m/s 垂输料管高度( m)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4 对水平输料管,物料颗粒到达稳定运动时的速度sv(m/s)一般可近似的按下式取为: ( 0 0 )15(m/s) ( 3 对于粒度和密度较大的颗粒其值应取较小值,反之应取较大值。在此取 6) 输料管的内径:输料管 起始段内径可按下式确定: 0 8 8 2 0 8 3 0 1 8 820=191( ( 3 式中: 系压力损失的计算 为了确定输送装置有关部 件的合理参数并估计 气源机械所需的容量和功率,必须计算吸送系统管系的压力损失。管系总压力损失 即 p p ( 3 以下分别讨论各项压力损失的组成及其计算方法。 ( 1) 纯气流产生的压力损失。 于低真空吸送系统,由于真空度变化不大,气体沿管路运动时其密度变化很小,故可把空气重度视为常数,因此,按等容过程计算沿程摩擦压力损失产生的误差在工程上处于容许范围。纯空气沿圆形截面管道流动产生的摩擦压力损失通常按下式计算: 22aa f a a ( 3 纯气流摩擦阻力系数 a 与管内流动状态及管到特性有关 ,其值主要取决于雷诺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5 数 管壁表面粗糙度 K。吸送式装置的吸管多数呈紊流流动状态。如果被输送物料有一定磨削性,而且吸送装置频繁使用,则输料管的 a 也可以按光滑管考虑。其值一般可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85( 3 1 0 1 0 ) ( 3 ae ( 3 在温度为 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 50%。运动粘度 521 . 5 1 2 1 0 / 时, 52 0 0 11 2 1 0 = 552 0 3 1 0 则: 5 0 . 2 50 . 3 1 6 4(1 . 3 2 1 0 )a =以在水平管道中,纯空气压力损失为: 22aa f a a = 23 0 2 00 . 0 1 6 1 . 20 . 1 9 1 2 = 同理,在铅垂管道内纯空气的压力损失为: 22aa f a a = 26 2 00 . 0 1 6 1 . 20 . 1 9 1 2 =) 局部压力损失。在吸送式气流输送装置的输料管或风管中,常常需要设置弯管,渐缩或渐扩过渡管,排气管,集风管,三通管等管件。空气在流经这些部件时,由于运动速度或方向改变,因而需计算其局部压力损失。 吸送式气流输送装置局部压力损失通常用管道中流体动压力的单位倍数来表示,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6 可由下式计算: 22a a 2200 =72( ) ( 3 式中:aa= 2)双相流运动产生的压力损失 它由两相流运动时空气与管壁之间和空 气与颗粒之间发生的摩擦、颗粒与颗粒之间及颗粒与管壁之间碰撞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这部分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2(1 )2m k D =(1 )p( 3 对水平段,上式中的 该段的 : 2(1 )2m k D = (1 4 0 . 0 8 ) 6 0 3 . 1 4 = 对铅垂管段,式中的 以此段的 2(1 )2m k D = (1 4 0 . 0 8 ) 1 2 0 . 6 3 =)杨伦,谢一华主编的气流输送工程第 162页)。 上式中,有一项沿程阻力的附加系数 K,它是主要由实验确定的经验值,它包含着许多迄今还未被彻底弄清的因素,对于物 理特性不同的物料,它的值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类无聊,在不同输送条件下其值也是不同的。由于 它的物理本质还不是很清楚,对它的评价也存在多种观点。因此,要获得具体条件下的 有通过大量的实验。根据已有实验资料的初步分析,可以认为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7 a. K 值随着输料管直径的增大而几乎成线性增长。这是因为随着管径的增大,气流输送的能力有所下降,表现为物料在管道截面上分布不均匀,导致物料和水平管底管壁摩擦增强,粒子之间的摩擦也会由于它们浓度增加而最多。 值高于铅垂管的 C. 且与颗粒形状和密度也有关。 使物料颗粒在气流中加速到稳定运动状态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加速压力损失。如果物料颗粒从静止状态开始启动加速,则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启动压力损失。这种压力损失主要发生在供料装置和弯管后面,加速压力损失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22c ( 3 式中: 加速压损系数a由实验求得,它与物料的种类和性质,空气流速,混合比等因素有关,一般可由下式估算: 122 ( )( 3 式中:2m/s) 1m/s)。对铅垂管情况可由下式求得: 0v v=20 =10(m/s) 0v=10(m/s) 对水平管情况可由下式求得: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8 ( 0 0 )于粒度和密度大的颗粒其之应取较大值。在此取其值为:5(m/s) 弯管后加速区的物料初速度与弯管的结构参数、布置方式及物料特性,两相流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可以这样估算:由铅垂向水平方向过渡的 90 度弯管,弯管出口的颗粒速度(也即弯管后加速区初速度)比弯管进口处的颗粒速度约减小 1/3到 1/5之间(其中大的数值适合较重的和较大的颗粒,小的数值适合较小的和较轻的粉粒物料)。由水平向铅垂方向过渡的 90度弯管,出口处颗粒速度比进口处的颗粒速度约减小 1/2到 1/小麦颗粒通过 90度弯管时,在弯管出口处的颗粒速度 2铅垂向水平方向过渡的弯管,可根据弯管出口处的输送气流速度 由图 4杨伦,谢一华主编的气流输送工程第 163 页) 查得 2.3(m/s) 由水平向铅垂方向过渡的弯管,其2由图 4得。(杨伦,谢一华主编的气流输送工程第 163页) 查得2(m/s) 所以小麦在通过由铅垂向水平方向过渡的 90度弯管时的加速压力损失系数 122 ( ) = 1 5 8 )2 0 2 0 = 即小麦在通过由铅垂向水平方向过渡的 90 度弯管时的加速压力损失 22c = 21 1 . 7 7 2 00 . 6 7 4 2 9 . 8 1 = 小麦在通过由水平向铅垂方向过渡的 90度弯管时的加速压损系数 122 ( )= 10 72 ( )20 20=小麦在通过由水平向铅垂方向过渡的 90度弯管时的加速压损为: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19 22c = 21 1 . 7 7 2 00 . 3 4 2 9 . 8 1 =288( 物料在供料装置附近由零初速度起动产生的压力损失可以按下式计算求得: 2 (1 )2= 21 1 . 7 7 2 0 (1 4 0 . 5 )2 9 . 8 1 = 式中: 与被输送物料的物理特性及气流速度有关,通常 = =0.5 m/s) 两相流通过弯管时,由于运动方向改变产生离 心力的作用,引起涡流及物料颗粒对弯管外壁的撞击、颗粒沿弯管外壁滑行或弹跳运动,因而产生弯管压力损失。弯管压力损失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有:弯管的转弯角度及曲率半径、管径、管壁表面状态、相邻管段的特性、弯管的布置形式、输送气流速度、被输送物料特性及混合比等。 两相流运动引起 的弯管压力损失 2(1 )2b b a vp m k ( 3 式中:b 可以由表 5得。(杨伦,谢一华主编的气流输送工程第 189页)。 b= 值见下表。(杨伦,谢一华主编的气流输送工程第 111页) 表 管局部阻力的附加压损系数 弯管空间方位 /(度) 90 垂向上转向水平 90 平转向水平 90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20 水平转向铅垂向上 90 平转向铅垂向上 90(粉料) 据上表可知,小麦在通过水平转向铅垂向上的 90 度弯管时的以小麦在通过此弯管处的局部 损失为: 2(1 )2b b a vp m k = 220(1 4 2 . 2 ) 0 . 3 8 1 . 22 = 同样,小麦在通过铅垂向上转向水平的 90 度弯管时的以小麦在通过该弯管时的局部压力 损失为: 2(1 )2b b a vp m k = 220(1 4 1 . 6 ) 0 . 3 8 1 . 22 = 铅垂管道内输送两相流时,还必须包括克服物料自重而引起的压力损失,即提升物料到一定高度 为提升压力损失,由下公式计算得: m h v( 3 当铅垂管高度 0m时, 0v v当 0以由下式求算1根据0/杨伦,谢一化主编气流输送工程第 159 页图 4据已知的可算出。 1 202 = 262 0= 经查得, /以,提升物料的压力损失为: m h v = 4 1 1 . 7 7 6 0 . 4 6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21 主要包括供料装置,分离器,除尘器,风管,消声器以及各种异型管件的压力损失,根据选用不同结构形式的部件由其相应的公式计算。 a、离心分离器的压力损失: 离心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可以由下式计算而得: 22( 3 式中 : 过实测求得, =14.6 v ( / ) v =11( / )a 3/kg m ) 所以离心分离器的压力损失 : 22 = 21 11 4 9 =108()损失 p p p =s n m m a j b L cp p p p p p =据吸送系统总的压力损失,再考虑增加 10%20%的余量,即 (1 . 1 0 1 . 2 0 )。为了保证能有足够的风压,这里取 ,即气源机械的真空度 4 3 5 6 ( ) 3)气源机械的选择: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即可根据吸送系统所需的风量空度)产品目录选取合适型号的气源机械,并根据所需功率 N 选定配套电动机 。 根据上述分析和计算结果,选择 风机。它的主要性能如下: 表 速 进口风量 轴功率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22 200450 / 配电机型号为: 5 4 主要部件的设计 气流输送装置一般又下列部件所组成:供料装置,管道和管件, 分离器,除尘器,卸料(卸灰)器及气源机械等。这些部件结构性能的合理选择、配置和正确计算,对气流输送装置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管道和管件 根据用途的不同,气流输送装置所用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输料管和风管。输料管主要用以输送物料,按照输送工艺要求及特点,一般由直向输料管和转向输料管组成。风管是用以输送纯空或输送空气含尘浓度小于 10%的气体管道。 在气流输送系统中,通常还要根据工艺要求需要,配置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管件,如回转装置及俯仰装置、换向阀、管接等。 对输料管的基本要求是:有足够的强 度和刚度,较好的气密性和耐磨性,内壁面光滑,可拆管段要幼教好的同轴性,以及能够快速安装、便于清理堵塞等。 料管 输料管一般都采用圆形截面管,它可以使气流在整个截面上均匀分布,这对于物料的稳定输送是一个重要条件,其阻力较其他管形小,并且有制造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 在输送磨蚀性较大的物料时,可以采用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在输送不许混入铁锈的高级食品或石油化工中的粉粒状物料时,可以采用不锈钢管。在本次管道中采用普通的钢管。根据前面的分析计算,所采用的管道大致如下形: 管 各 种气流输送系统中都需要用风管来输送含尘气流或者洁净空气流,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论文 23 风管通常可用钢板卷焊而成。风管的 直 径 根 据 通 过 该 风 管 的 气 流 性 质 和 风 速 计 算 , 当 输 送 含 尘 气 流 时 , 图 应按照粉尘不发生沉淀和压力损失尽可能少的原则来选择空气速度 ,一般可以在12 道的连接 为了安装、维修方便,或者材料加工工艺及操作上的需要,输料管及风管往往要由若干管段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有焊接和法兰连接两种形式。 在选择和设计各种形式的接头时,一般应该考 虑:结构简单,强度好,使用耐久,气密性高,能保证被连接部份同心度,拆卸方便,快捷,能避免输料管在使用时发生弯折,漏气,压力增大,物料在接借口处破损。 料管路的布置和选择 管路的布置原则 气流输送装置与其他机械式输送装置相比,其优点之一是输送管路可以任意选定。但是如果选取经济合理的最优管线,应很好的考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气流输送系统的设计【5张图/184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611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