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doc_第1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doc_第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主备人:王建宏 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2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自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自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课时安排:1课时自学设想:自学中可按照读-背-品 的顺序进行。自主学习:一、作者及题解1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2作者简介: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其诗风格雄浑,意想新奇,色彩瑰丽,尤以边塞诗名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有岑嘉州集,全唐诗存诗四卷。 3时代背景: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二、字词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岑参( ) 狐qi( ) 锦衾( ) hn( )海 风ch( ) 饮归客( ) 冷难着( ) ln( )干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胡天八月即飞雪_ 将军角弓不得控_风掣红旗冻不翻_ 去时雪满天山路_三、课堂探究1.学生诵读,理清思路:全诗可以分几层?内容分别是什么?2.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飞”三个字有何表达作用?3.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比喻新颖贴切?(2)为什么说“忽如”二字写得甚妙?4.五、六句中“散”、“湿”有何表达作用?这两句写了怎样的一种气候?5.七、八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6.九、十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愁云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作者怎样一种心境?7.十五、十六句中“雪地空留”四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感?小结:全诗以雪为抒情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戍边将士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诗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课后巩固练习1.名句填写(1)本文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2)本文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 : 。(3)本文给人留下回味的句子是 : 。(4)本文中的过渡句是 。2.拓展延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沁园春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积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窗含西岭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