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doc_第1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doc_第2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实验教学中养成教育的培养杨胜猛 (贵州省松桃县孟溪中学 554105)摘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化学教育教学最鲜明的特点是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既是学科自身的要求又是养成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分组实验、化学实验评价、化学实验守则、化学实验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良好的实验习惯就是一生受用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习惯 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教育专家孙蒲远说:“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习惯既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又是一切教育的最终成果。”由此可见,成功的教育应从习惯养成开始。化学教育教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既是学科自身的要求又是养成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诸多的,本人就谈谈以下六个习惯的养成。一、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物质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化学反应就是物质转化的重要途径。在转化过程中常伴随着许多现象的发生,主要包括色、味、态、光、火焰、热、声、气体的生成和吸收、沉淀的析出和溶解等。只有经过仔细观察这些现象,才能把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的特性。如溴水的颜色是橙色、橙红、橙黄抑或是红色、桔红、桔黄1?在不考虑浓度大小的情况下是很难回答清楚的,即使是同一浓度,不同的观察者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因为他们的观察能力不一样。再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焰色,书中描述为淡蓝色,而看到的黄色是玻璃中钠元素焰色的干扰,仅此而已吗?用铜管代替玻璃管行吗2?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提倡“观察,观察,再观察”。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许多功成名就者,首先是一个观察能力的成功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走向了成功的殿堂,观察开启了成功者的大门。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功能细胞,运用眼、耳、口、鼻、手去感知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养成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持久的观察习惯,并形成善于思考、长久思索的性格,做一个成功的观察者,思考者。二、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规范安全的习惯化学学科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也是实验安全的保障。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养成预习的习惯,弄清楚实验步骤、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如浓硫酸的稀释,必须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造成液体飞溅,引发安全事故。化学实验操作是一种劳动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要勤于动手,规范操作,训练动手的能力,而非袖手旁观。许多科学家就是从小养成了一种勤于动手的行为习惯,才有了后来的发明创造,享受到了人生的成功喜悦。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提高实验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守“规矩”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不守规矩不成方圆”。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养成这种规矩,形成勤于动手、规范安全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三、通过化学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习惯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一种理念和目标定格在人们的心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之关系就是人之关系,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生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常言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大力合作才能实现。化学分组实验就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的基础上的,也可谓合作学习 3。在分组实验过程中,若配合不融洽会影响实验效果、实验结论,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配合默契。如在“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中,涉及到实验操作,时间记录,需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才能有效完成该实验。在实验操作,现象记录,结论处理,问题探讨等过程中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并懂得尊重别人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不会合作,不会尊重他人的人在人格上是不全面的,事业上也难有成就,可以说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四、通过化学实验评价,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注重事实的习惯化学实验评价一方面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另一方面应该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全面、科学、发展为宗旨的整体评价。化学实验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在评价时要注重实验事实,实事求是,尊重学生,同时要将“言必信,行必果,色思温,貌思恭”做人的准则融会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如实记录实验现象,防止书上说“红”便是“红”,书上说“蓝”便是“蓝”的唯书思想的影响,也不要风大顺风,雨大随雨唯势是从,要做到诚实守信。五、通过化学实验守则,培养学生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的习惯化学实验守则规定:学生进入实验室要对号入座;不得高声喧哗,要保持安静;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擅自动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实验结束,实验桌面要整洁,废弃药品和垃圾倒入指定位置,经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第一堂化学实验课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守则,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进入实验室后该怎样做,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对号入座,保持安静,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集社集会自学遵守秩序;通过整理桌面,清理废弃品,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不随意吐痰,乱扔纸屑果皮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习惯,习惯,长期习作为惯,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到习惯的形成,事业的成败。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说:“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将是开启学生成功的大门。六、通过化学实验用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惜时如金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常常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实验中教师要耐心讲解,细心观察,教育学生不要浪费药品,取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的规定用量,若未注明用量,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只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如果药品取量过多,(1)造成浪费,(2)安全隐患(有的药品),(3)干扰实验现象,(4)有时会拖延更多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时间是生命,教育学生要争分夺秒,惜时如金,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锲而不舍,长期教育,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惜时如金的优良传统,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良好的实验习惯就是一生受用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参 考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