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大气出发.doc_第1页
带着大气出发.doc_第2页
带着大气出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四中师生共读 2010-9推荐语 于丹老师说:让我们从大学校园出发,带着你的大气磅礴,还有你的大眼界、大梦想,坚定不移、不计成败地往外走,坦然走。 而我想,大气磅礴、大眼界、大梦想恐怕不能只在大学校园养成,而要靠人内心不断的发现和醒悟,还有,对梦想的坚持和不懈的追求。做一个大气而终成大器的四中人,你,准备好了吗?带着大气磅礴从校园出发于丹曾经看不懂我的学生 我是一个大学老师。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说,作为大学老师,最痛楚的就是看到大学校园里那些尖子生,拿着全国最好的成绩单,但是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们人格的缺失。你会看到那些以全省前几名的成绩考来的尖子生,为了争夺一个靠窗的铺位,或是为了谁先打一壶水,而打电话到辅导员那里告状,这样的情况一个月竟然有三四次。我曾在校园里看到大四的学生去面试,家长在教室外面敲着玻璃窗喊:“老师,我有急事!”然后指着一个学生高大的背影对我说:“那个穿格子衣服的就是我儿子,你赶紧过去提醒他,进考场之前一定要去上趟厕所!”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笑吗?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些身处大学的年轻人,他们都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就是不会和别人相处,一个宿舍的人全是娇娇宠儿,大家凑到一起,谁让着谁呢?接着是不会交朋友,甚至不会谈恋爱,两个这样的年轻人相爱,到底谁照顾谁呢?女孩怨男孩:“你对我怎么不像我爸一样?”男孩怨女孩:“你伺候我也不像我妈一样!”接着你会发现,就算学习再好,他也惧怕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只会挑三拣四,避重就轻,并且抱怨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抱怨自己缺个好时机。抱怨其实像一种腐烂水果的味道,它四处弥漫,令人不快,而且迅速传染。 今天的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自我实现的诸多途径,获得成功似乎已经不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见到过很多处境苍凉的成功人生。比如某人拥有上市公司,名片上有显赫的头衔,走到哪儿都风光无限,但他可能跟家人失和,与子女出现代沟,心里忧思不定得了抑郁症,或是有睡眠障碍,总是处在亚健康的状态,没时间跟朋友见面,每天疲于奔命。这就是你所追求的未来吗?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受教育长大的,要问你在教育中获得了什么,你会脱口而出:在教育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技能。此外呢?你获得信仰和力量了吗?你获得行动的动力了吗?富不贵,文要化 中国人形容诗词有一种境界叫“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睿智的老者,坐在斜阳余晖中,带着一丝淡然的微笑。但那不是年轻人的境界,年轻时就该追求绚烂之极,该绚烂的时候你干吗不绚烂呢?一个人如果没了激情和梦想,你精通所有社会规则、懂得太多的技能管什么用呢?你过去十几年被压抑得太久了,太习惯于遵守标准答案了,你已经学会不痛恨标准答案,并且与标准答案达成了认同与默契。可是,你甘心如此吗? 我们的悲哀就是过分信任人人都能掌握的技能,而忽视了激情和梦想;过于信任发达的头脑,而忽略了心灵的本真。我们今天用脑子的几率比用心的几率多得多,可咱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诫我们,凡事都要先用心,再用脑。比如中国汉字,偏旁部首有“心”的从来就没少过,中国人说的“思想”二字都带“心”,所以思想不只是头脑活动,也是心理活动;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叫“感恩”,也是因“心”而起的情怀:大学生最热衷做志愿者,“志愿”二字都是从“心”开始的,自愿自发那才叫志愿。 再比如大学生做义工、做慈善,总觉得自己的能量和辐射面太小,所以常常做到一半就偃旗息鼓了。所谓“慈善”是慈悲之心决定的善良之举,我们要看的是慈悲之心到底在不在,所以“慈善”的关键在于慈悲下面的两个心,而不在于数字的大小。我记得“512”大地震之后一个多星期,我在大学课堂上接到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递上来的一封信,厚厚的牛皮纸信封上字迹整齐而漂亮,落款是贵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个叫陈顺江的人。拆开以后,两张信纸中间裹着一叠钱,他请我把这笔钱转交给慈善机构,最好直接送到灾区。我一张张数完,只有14.6元钱,他说他先天脊柱弯曲,从未站起来过。他没有能力挣钱,家里只能靠70多岁的老母亲上山挖草药维持生计。他看完大地震的场面,心在电视机前呐喊,他告诉我:“我想捐款,但不放心那些机构,在电视上见到您讲课,知道您是个大学老师,所以,我信任您,想让您帮我把钱转交给灾区”我相信各位都会认为那是一笔巨大的善款,那个数字是谁也无法估量的。所以,如果你只计较义工、志愿者的行为而没有“慈悲”这两颗心存在,再多的数字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如今的社会,文人越来越有文化,商人越来越富贵,但在我看来,这中间有一个细微的过程没有完成,就是文化人的“文”而不“化”。大家都著作等身,网络上也有关于你的铺天盖地的关键词,但有多少成分能化入你的生命呢?周易鉴定何谓文化:“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到现在为止最精准的关于文化的解释,也就是说“文”本身不重要,关键是要“化”为精神力量和行动。但我们今天恰恰缺少了最重要的“化”。而如今富贵的问题也是富而不贵,财富的数字在今天是很容易获得的,但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生命的尊贵,从报端我们可以知道,有很多富豪阶层的价值观是混乱的,真正的慈善、尊贵、生命的爱没有渗透到社会的底层。所以文化、富贵都是好事,但关键是要“文而化之,富而贵气”。 唯一的毛病是什么 庄子很羡慕地说,我要有那么大一棵树,所有过往的人都可以在下面游乐、玩耍、睡觉、乘凉,那不成神树了吗?你干吗老想着拿它做家具啊! 我们今天都还在受着标准答案的教育,每个人从小含辛茹苦地读书,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细细的木头桩子,被人贴上“牲口柱子”“房梁”甚至“棺材”的标签而沾沾自喜吗?谁的生命不渴望自我超越啊!禅宗有一个问答,弟子问:世间稀奇事?师傅答:独坐大雄风。意思是说世界上最稀奇的事情,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独坐于天地间浩荡雄风中。这才是大学里该学的东西。 在大学里面,一个年轻人,有点青涩,有点莽撞,口出狂言,这些都不是毛病,唯一的毛病是过于世故,玩世不恭,丧失梦想和激情。一个人如果18岁时就因为熟练掌握了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的话,到80岁时你会欲哭无泪。倘若你偏离标准答案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大可不必伤感懊恼,因为大学是你犯了一切错误都还来得及改的地方,倘若你80岁才后悔说我18岁没有荒唐过,到80岁再来荒唐一把,那可就真叫荒唐了。 我之所以提倡在大学里要做一个坚持不妥协的理想主义者,而不做现实主义者,是因为进入社会后你就会被不断修正。年轻的时候,在大学校园里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走到现实中以后,你就仅仅是既定规则的顺应者和妥协者;而一个人在大学里把自己界定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将来到现实中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修正规则的人。你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让规则离理想更近一点。你比别人多一份不会泯灭的英雄情怀,多一份不轻易妥协的理想主义,那么在苍凉的现实中,你会比别人活得更独立、更舒畅。所以我不提倡大学只给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生活技巧。我相信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必然能成大器,而一个永远顺应标准答案、随大流的人,怎么去面对更多的残酷压力呢?如果从一开始就妥协,你内心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