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华创新实验学校352和谐高效课堂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编制:毛明学 审核:王昌志 使用日期:2013年3月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总第 13 课时 班级: 小组名: 学生姓名: 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1、识记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3、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学成就及贡献。【导入新课】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并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你能说出我国古代的这些文明吗?其中又有哪些是发生在宋元时期?【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 人物: 。优点、地位:既 又 ,大大促进了 的传播。比欧洲早约 年 。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战国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指南针: 北宋时:出现 并开始应用于 。 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 影 响: 的发明和应用为后来 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唐宋中期:书籍里已有 的记载。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 宋元时:广泛用于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 。3郭守敬、沈括 沈括: 时期科学家,著有 ,他创制的 ,领先世界 多年; 这一名称由沈括开始使用郭守敬: 时期科学家,他编成的 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 年,还主持开凿了 。二、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观点,小组间展示点评,拓展提升能力)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2、导入框里的图,是我国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示意图,想想看,它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3、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从三种发明以及它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什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三、巩固提升知识网络梳理见右图北宋科学家毕升,活字印刷他发明, 战国时期创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 古代炼丹制火药,唐末宋元用战争, 西汉发明麻做纸,东汉改进是蔡伦, 四大发明传世界,推动历史向前进。四、达标检测1、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A、300年 B、400年 C、800年 D、1000年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北宋时期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 )A、蒙恬 B、孙武 C、卫青 D、岳飞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造纸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的广泛使用( )A、 B、 C、 D、5、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西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打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材料四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对此,你怎样理解?(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是 、 、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