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理想的风帆-高中厌学型学生转变的个案分析.doc_第1页
鼓起理想的风帆-高中厌学型学生转变的个案分析.doc_第2页
鼓起理想的风帆-高中厌学型学生转变的个案分析.doc_第3页
鼓起理想的风帆-高中厌学型学生转变的个案分析.doc_第4页
鼓起理想的风帆-高中厌学型学生转变的个案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鼓起理想的风帆高中厌学型学生转变的个案分析内容提要:高一年级是高中的起始年级,由于新生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并不完全适应高中的高密度、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困难。在新生中,一部分学生通过老师的帮助走出学习的困境,但另一部分学生也尝试过改变,但收效甚微,到了高一的下学期,甚至出现了学生想退学的情况。因为厌学,所以在学习、纪律、情感各方面都表现得很糟糕。本案就是班主任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一个想退学的学生回到正确认识高中学业、并鼓起理想的风帆。一、背景描述罗某,男,荆州市北闸中学毕业,中考成绩417分进入高中,我班是高一年级成绩最好的班,他的成绩入校就是最后一名,进校第一次考试成绩还不是最后一名,可是在随后的几次大考中,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经不起这一连串的打击,在下学期期中考试过后突然说不愿意读书了。父母介绍说,在初二年级的时候,也闹过一次退学,但最终以从埠河中学转学到北闸中学相妥协,并母亲陪读二年,才最终完成了初中的学业。进入住宿制高中后,身理和心理都不能适应,学习也跟不上,有一段时间放弃了学习。二、存在问题罗某生活在农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在这种典型的隔代教育中,他形成一些不利于学习成长的习惯,如经不起挫折,有过强的自尊心,脆弱的自信心,办事没有恒心和耐心,在同学们中朋友面很窄,内向。面对学习中的困难,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而不是找自己的原因。三、德育系列活动(一)谈心开导阶段。期中考试结束一周时,我认为他那激动的心应趋于平静,这时候开展谈心工作比较合适。可是这次并不顺利,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由于罗某比较内向,对老师的防备心理较重,整个过程主要是我谈,他听。谈话中我教给他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心理疏导的例子,希望他能重新振作起来,他也表态说这样做。可是,没过几天,在一次晚上寝室学习的时段,我发现他和另外几个学生没有搞学习,于是将他们几人叫出来罚站,可就只有罗某脸上有一种不服气、不屑一顾的表情,我想上次谈话的效果不仅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更没有落实在内心里。罚站结束后,我把他留下来,可是他还是一副不在乎的表情,高高地昂着头。这次谈话中,他总算是开口了,说搞不进去学习,读不下去了。我注意到,这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提到不愿意读书的想法。我说了些不读书你又能干什么,读书对人生的意义之类的话,我自己感到这些话他已经烂熟于胸,教育的效果很不佳。(二)家长介入阶段上次谈话过后,我想了很久,觉得学生不读书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有必要让他的父母知道。请来他的父亲,希望他的父亲能说服他,我也能在其中有些什么灵感。令我惊讶的是,他的父亲好像早就有了思想准备,说不读书就让他去学手艺,学裁缝。还说了些感谢老师的话,也对罗某进行了教导。可是这种教育的结果却是罗某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多少效果。我简单分析了一下,罗某的家长也是无可奈何,如果他能说服他,应该早就有效果了,家长连孩子辍学后具体的事宜都考虑得很周到,可以想像心中是多么痛苦。要想罗某有所变化,依靠家长的帮助是行不通的了。(三)全班发起对理想与现实的大讨论孩子不读书,他内心也是痛苦的。明知错而不能改,明知对却不能行,这当中内心力量的缺失应当是关键问题,而内心世界的彷徨,没有理想和信念又是关键问题。鉴于罗某的性格内向,再进行单独的谈心,并不合适。我想通过全班的力量来改造他的内心世界。在随后的班会课上,我认真地组织了一次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德育课。而后还观看南京这部电影,想激起全班学生为国家崛起而立志苦读的理想。全班同学写下了自己的理想,我在当中着重看了罗某同学的文章。果然不出所料,他的理想是缺失的,文章中说了很多现实社会的问题,可对于自己的将来却是“不知道我的未来在何处?”。(四)小插曲在接下来的一次早读,学生背诵师说,只有两个人没有过关,其中就有罗某。我把他叫出教室,询问情况,他一言不发。问他何时能背诵?还是无一言以对。就是不理我。我生气了,把他领到办公室,他过了半天才说了句“反正老师不管我了。”这句话把我深深地激怒了,随后采用了些过激的行为对待他。事后还是逼着他背诵完那篇古文,才让他回教室。这么不通情理,不近人情的学生,应该怎么教育他呢?我又一次陷入沉思(五)第二次德育课第二天,我以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为题开展了一次德育课。为避免罗某的尴尬,我把罗某的事例说成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一个学生案例;相关文字材料说成是网上下载的材料。德育课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我对上次学生写的关于理想的文章进行点评,由于大多数学生关注的还是更现实的事情,所以话锋转到实际生活中一个学生的真实案例上来。我念读了这个学生的关于理想的看法(附件一),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附件二),以及家长给他写的一封信(附件三)。而后学生分组或给老师或给家长或给学生本人提了合理化建议。学生讨论热烈,每一小组均有不错的发言,甚至还有小小的争论。班会记录附后(附件四)。我在班会课上的总结是这样的:“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痛苦的,没有理想的高中学习生活是盲目的。今天我们帮助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他,也许明天我们就能帮助身边的同学,甚至是帮助我们自己。鼓起理想的风帆,向光辉的未来远航!”(六)金石为开德育课后的第三天,罗某给我写了一封短信(附件五)。他终于知道老师的一番苦心,决心重新开始,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四、案例分析与评价(一)不放弃,不抛弃。相信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上进心。理想是每个人心中的明灯,有了它,在茫茫人生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遇到困境挫折时才能拥有坚韧的毅力和强大的勇气。可当下的学生生活在家长精心的呵护下,即使是家境条件薄弱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缺少吃苦方面的锻炼,使得现在的学生大多在学业上走顺境易,走逆境难。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远大的理想,只是嘴里不说罢了。面对现实的困难,他们内心精神力量显得不够强大,如果老师能帮助他挺过这一关,那么他就能在高中学业中走得更远。有时我也在想,既然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对于学生退学都持肯定态度,我又何不顺水推舟,省去了不少麻烦呢?但是教师的使命是让孩子受教育,让孩子在学校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成长,我们应该多想办法,给孩子转变的机会。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激活学生心中的理想,形成内在动力。(二)教师单独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班级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来自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直接教育,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集体里的自我教育。前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前者简单易行,投入精力少,后者操作难度大,投入精力多;前者教育面小,后者教育面大。像对罗某这样内向而且固执的学生,班主任的直接说教所能起到作用不太明显时,就必须改变角度,依靠学生集体舆论对其完成教育过程,才能深入其内心,促其进行必要的改变。【附件一】:罗某关于理想的短文我最低的理想就是能搞好学习,但就是无法控制那颗浮躁的心,迫使我不得不玩,我不明白为什么上了高中就无心学习,整天想七想八,想着毕业以后的事,我知道那是虚幻的,但还是可以自我高兴一下,至于的真正的理想,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前途一片渺茫啊,未来的路在哪里?【附件二】:罗某期中考试后写的学习小结以前初中只是上课听,下课就跟同学一起玩,初中是打打玩玩,自从上了高中,心里始终不能平静下来,总只想玩,现在上课,听不懂,想着就想到别的事情,布置的作业也不会写,所以有的作业就不交,同学们又有杂志,诱惑着我不得不看,是想搞学习,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玩,上数学课根本像看电影,觉得蛮无聊,就看杂志,有时候就讲小话,现在我不知道老师对我什么态度,每到星期六星期日下下午,我就有那么一点想不进教室的冲动,现在越来越难,更是打击我的学习,我没有想过将来怎么办,只知道现在是一无所获,期中考试,我终于忍不住了,要爆发了,因为考不好,回家还要挨说,有蛮大的压力,现在我是吃不得苦,只想着玩,晚上在寝室里也搞好不好学习,现在蚊子又多,搞不进去,晚上睡觉被蚊子咬醒,完全没有睡好,第二天,上课就要睡觉,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办,等到把这个学期过完了再说,没有想过将来的事情。【附件三】:罗某父亲给我的来信尊敬的老师:你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信,十分感谢。听你所说,我的小孩在学校里所出现的问题,我十分担心,与我们家长一时的教育,生活有许多关系。我们家在农村,种的地是泥沙地,只能种棉花、小麦、花生等农作物,一年下来除去开支,落不下几个钱。孩子把学费、生活费一交,更攒不下几个钱。平地我们的时间都耗在农活上,要是田里的事没做好,周围的人会说些不好听的话,这一点不比城市,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少一些,每月放假回来的时候,唠叨一些,他也不爱听,总是说学校里有事,提前上学去了。说实话,我们没有文化,学习上的事弄不太明白,加上他现在也大了,根本不听我们的。 我们家长也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出来后找个好点的工作,不要留在农村。他在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说不想读书。当时我和他妈在义乌打工,熟人介绍,在一家油墨厂做事,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往机器里加油墨,气味很大,人不好受,在发地,没有人愿意干。老板对我们还可以,一个月一千多元到两千元的收入,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有时候还要加班,这种活,确实对人的伤害大,化学气味太刺激,所以没有人干这活太长的时间。我们当时想在家里弄不到钱,孩子读书也要钱,在那里努力地跟别人干。哪知道孩子在家不听话,说在埠河中学跟不上,不愿读书,没有办法,我和他妈晚上立刻坐车赶回来,下午出发,第二天早止到,花了一千多。回来后同他说,他还是不愿上学。没有办法转学到北闸中学。到北闸中学读书,没几天,吵着说又不想读,我们的脑筋都快伤透了,他妈妈甚至想下狠心毒死他算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去读,妈妈留下来照顾他,我一个人到义乌打工。家里的十亩田他妈妈一个人耕种,农活又多,可以说什么苦都吃了。这孩子就是不听话,要是听话一点,我们不至于生活得这么辛苦。我们队里的孩子大多读书成绩都不好,他就喜欢跟他们在一起玩。队里也有几个听话的孩子,放假都不出来玩,呆在家里看书,考试成绩也好,他们的家长好像也没有说个什么,去刻意地教育。罗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呢?“人无志不立”,说的是一个人没有志气,什么事都搞不好。我常常也这样说他,并例举了他三爹的经历,他三爹大学出来后,先在工厂里上班,后来自己出来创业,现在蛮有成就。这些话,他就是听不进。而且,他看问题、想事情跟总是比自已差的,越比自己差,就越同他们合得来。在他周围的朋友中,没有成绩优秀,有大志向的。我很担心,他的这些初中同学对他的高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孩子让您费心了,您做了好多他的工作,就算他不愿读书,我们也丝毫不怪您。我们打算他如果下学,我们就把他送去学徒,学裁缝,吃吃苦,坚决不让他闲在家里,这样会闲出问题的。感谢您对罗某的关心和帮助。罗某的父亲2009年5月16日【附件四】:德育课小组发言记录每一组 发言人 梁敏昕、方礼杰人的心态是重要,他应该做些让心态有所改变的事情。1、首先要有合理的计划,2、要有个真正的,可以倾诉的朋友,3、散心。4、观看一些励志类的书籍和影片。5、在同学中找对手。第二组 发言人 蒋赛赛打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让老师开导他,体验外面的生活用品,经历一段艰辛的历程。第三组 邵世宏 老师对他做思想教育工作,家长关心他在学校的生活用品,加强沟通交流。老师给他布置一些容易的练习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加关心。第四组 凡思琪不让他有虚荣心,把他调到最好的班级,激发他的斗志。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到生活中实践,体验生活。第五组 彭圣强学习没有动力,他已经思想不单纯了,老师家长多鼓励他,同学也多帮助他,可以让他体验生活,使他明白做大事要有志气。第六组 田晨理解他,他对高中期望过高,信心受挫。要对自己及时更正,让学习状态恢复,重新树立信心,理想和目标使学习动力恢复。第七组 康良才外出劳动务工两个月,吃点苦就什么都知道了。把他开除,但留下学籍,让他到社会上去体验艰难,这样才能使他感到在学校学习真的很好。【附件五】:第二次德育课后两天,罗某给我来信熊老师:自从那次站了两节课和星期三的班会,我晚上想了许多工作,那次去办公室,我是一时的冲动才说了那几句让人很生气的话,您那次打我,我知道是为了我好,那时我有心中有很大仇恨,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说实施,我爹妈在家已经好久没有打我了,只是一味地说。那次班会课,我感到很惊奇,那个人跟我几乎完全相似,我怀疑那个人就是我,跟我爹妈、我初中时一模一样,我知道您这样办是为了不让我在同学面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