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年上学期高历史同步验收历史过关检测11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1. 下列属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相同点的是( )A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B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C代表先进中国人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D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2. 右面的图示简要地说明了近代中国一次革命运动发生的原因,这次革命运动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虎门销烟3.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B宣传拜上帝教和巩固政权的需要C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出现混乱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4.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5. 日本倒幕派的领袖久玄端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A把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作为主要斗争内容 B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C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 D与日本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6.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 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A.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都没有真正地落实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8. 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黄海海战9.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 )A.使农民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B.使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 D.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10.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1.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依照天朝田亩制度,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C领导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D太平天国由攻转守12.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太平天国群众的政治经济诸多要求。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13. 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14. 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15.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出了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16.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若按这四条标准来评价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得到完全肯定评价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二、非选择题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一 图二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文件在社会经济主张上有何不同?哪个更能体现农民阶级的利益?哪个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2)材料二出自哪一历史文件?其颁布的重大影响是什么?(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何意义?其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18. 材料解析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这些引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具体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 为什么这些规定和思想行不通?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人民的下一次的起义(编者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革命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的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选自马克思1853年6月著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 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中国是被异族王朝统治着。既然已过了三百年,为什么不来一个运动推翻这个王朝呢?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色彩,但这是一切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选自马克思1862年7月著中国记事如何理解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评价的这一转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今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材料四“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侯,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误,一经控迫,抵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太平天国1861年指示请回答:(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4)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21. 洪仁干说:“衣必洗而垢去,物必改而更新,理之自然也,所谓世之变革者受大命,食天新果,伏天新汁,因有自然之理,用以新民新世”分析这段话的思想实质。这种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思想?22. 太平天国在占领武汉后,在决定下一步进军方向时,领导集团中间曾经发生争论。有人主张全军北上,直捣北京或取河南为业;有人主张全军东上,专意金陵,据为根本。据说北上是洪秀全的主张,东下是杨秀清的主张,最后则是杨秀清的主张取得胜利。太平军长驱东下,只用了28天的时间,就进军600公里,攻下金陵,建为首都。你认为太平天国定都夭京的决策是否正确?试就所学知识发表你的看法。 23.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还规定,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材料二:19世纪末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终于汇集成席卷中国北部的大规模农民运动,清政府无力镇压,转而采取“抚而用之”的策略。材料三: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此次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那些大事?(2)材料一、材料二斗争的主要对象分别是谁?(3)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24. 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不能代表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具有落后性。2.【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共同作用下爆发的。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逐渐形成了全盛的局面,A项表述错误;未获得西方的支持是太平天国兴起时就存在的因素,不能解释洪秀全后期要求尊孔的原因, D项错误;尊孔和反孔并存,并非思想混乱,而是处于不同的目的,宣传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因此C错误。太平天国后期逐渐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孔孟之道是维护这一制度的最好工具,这是洪秀全尊孔的最深层原因,而宣传拜上帝教是反孔的主要原因。故选B。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于阶级局限性,它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太平天国运动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4.【答案】A【解析】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A不对,太平天国主要反对清政府;C不对,与题干意思相反;D不对,不符合史实。因此B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点评:高考历史选择题日益突出“新材料、新情景”的倾向,如何巧答材料型历史选择题,除了用常规的直接选择法、排除法之外,解答材料型选择题时尤其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把握,切记粗枝大叶凭感觉、不作对比分析混乱选择。6.【答案】C【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注意D项为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7.【答案】A【解析】图片所示分别是太平天国前、后期的革命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C项是资政新篇的意义;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两部文献。两部文献都反对封建地主压迫,但因文献自身的空想性、战争环境等因素都没有真正地落实,故选A项。8.【答案】B【解析】9.【答案】D【解析】10.【答案】B【解析】11.【答案】A【解析】材料所给信息说明天朝田亩制度在现实中无法实行。12.【答案】D【解析】选项A中政治体制变革不符合“经济学的视角”的要求,排除;选项B中提出的“公有制”不符合历史,由于其要建立的是小农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排除;选项C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土地制度为核心的纲领,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排除。13.【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无法克服阶级局限性。因此,孙中山先生客观地评价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4.【答案】B【解析】15.【答案】C【解析】16.【答案】B【解析】二、非选择题17.【答案】异:天朝田亩制度要求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私有制。 天朝田亩制度更能体现农民阶级的利益。资政新篇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材料一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崩溃;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解析】18.【答案】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这些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涉及到土地分配、劳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因为它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状况和实际差别,企图一律拉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解析】19.【答案】具体的得分请根据学生的回答判定。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档次: 第一等观点明确;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观点较明确;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 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解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马克思会出现这么一个评价变化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把希望寄托在资本主义压迫的东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上。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将使中国发生伟大变革,并且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欧洲新一轮革命的爆发,因此对中国革命充满希望与赞美。可是实际上却让马克思失望,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依旧是旧式的农民战争,他们产生于封建落后的“停滞的社会”,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知道自己负有什么使命”,用“毫无建设性的破坏”来改朝换代,依然建立的是落后的小农国家。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和列举天平天国起义的积极方面,同时也要看到和列举其消极方面来回答。20.【答案】(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三: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佃户照额交租,业户照章纳粮,抗租与抗粮同办。(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现实需要。(3)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4)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决定了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主张土地公有,有田同耕;材料二、三则主张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除了重申材料三的内容外,更加严格:“抗租与抗粮同办”(2)材料一是出自建立大同世界的理想而规定的;材料二、三、四则是根据国家财政需要而规定的。(3)从所有制方面来看,材料二、三、四否定了材料一的土地公有的想法,转而承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4)这一变化说明了洪秀全早期的思想具有空想性,根本不能贯彻实行。考点:天平天国运动的土地政策点评:天平天国运动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施政纲领的空想性、落后性。与此相关的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也是考试的重点。21.【答案】思想实质:表明了洪仁轩反对中国陈旧的封建制度,希望进行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他认为破旧立新,变革社会是必然的规律。产生的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进入半封建社会;中国自此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当时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及洪仁轩在香港学习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状况,也对这种思想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评价: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在当时是进步的;洪仁轩是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人,他的思想也使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区别于旧式农民战争的新特点。【解析】22.【答案】第一种答案:定都天京是正确的:(1)南京为六朝古都,龙盘虎踞,易守难攻,是建都的理想之地。(2)南方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便于筹粮筹款,并使清廷在经济上受到打击。(3)借助于有利地形(长江顺流而下)和水师优势,可以长驱东下,迅速占领江南,立稳脚跟,建立巩固根据地。(4)南北对峙,比流动作战大大增强了号召力。(5)北方是清廷的政治中心,军事力量太强,很难迅速取胜,陷于流动作战。北伐失败就是一例。第二种答案:定都天京是战略失误:(1)没有借助于有利的形势全军北上,而是定都天京,给清廷以喘息机会,使其卷土重来。(2)北上便于充分发动群众,壮大自身力量,在全国形成更大的革命号召力。(3)北方是清朝统治的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培训大纲
- 台灯简笔画课件
- 展柜设计培训课件
- 课件最佳路径
- 广东国际贸易自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示屏教学课件
- 广东工程估价自考试题及答案
- 拉架工考试题及答案
- 快递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课程方案考试题及答案
- 县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实施细则
- 短视频制作服务协议合同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题预测及备考要点
- 福建省2025-2026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
- 高职开学第一课教案设计
- 2025汽车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2025年本科院校基建处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四川成都卷)
- 市场监管局计量监管课件
- 2025年甘肃省评标专家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