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约束性制度改善研究.pdf_第1页
基于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约束性制度改善研究.pdf_第2页
基于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约束性制度改善研究.pdf_第3页
基于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约束性制度改善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第 3 2卷第 2 期 J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h a n g h a i f o r S ci e n ce a n d T e ch n o l o g y V o 1 3 2 N o 2 2 0 1 0 文章编号 1 0 0 7 6 7 3 5 2 0 1 0 0 2 0 1 6 3 0 4 基于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约束性制度改善研究 宋亚凡 孙绍 荣 宗利永 上海理工大学 管 理学 院 上海2 0 0 0 9 3 摘要 通过对行为概率的数 学模型进行分析 首先确定制度改善的方向 随后综合考虑被管理者的 期望回报和管理者的制度成本 对制度改善的方法进行研 究 得 出制度改善的直接方法是增加提倡 行为的期望回报 降低不良行为的期望回报 而到 了操作层 面则需要增大不 良行为的观测概 率 增 大提倡行为的制度回报或降低不 良行为的制度 回报 关键词 制度改善 行为概率 制度效果 制度成本 中图分类号 C 9 3 1 文献标志码 A l n 1 1 t udy 0n lm Pr ov1 ng 0t binding S ys t e m bas e d 0n m at nem at ic a1 m ode1 0t b enaVlor Pr obab1 lit Y 1 1 1 S O N 6 Y a f a n S U N S h a o r o n g Z O N 6 L i y o n g B z in e s s S ch o o l U n iv e r s it y o fS h a n g h a i f o r S ci e n ce a n d T e ch n o lo g y S hanghai 2 0 0 0 9 3 C h in a Ab s t r a ct Ma t h e ma t ica l mo d e l o f b e h a v io r p r o b a b ilit y wa s a n a ly s e d a n d t h e d e s t in a t io n o f s y s t e m imp r o v in g wa s f o u n d o u t t a k e f u lly a cco u n t o f e x p e ct a n cy a n d s y s t e m co s t t h e co n cl u s io n t h a t in cr e a s in g t h e e x p e ctat i o n o f g o o d be h a v io r a n d r e d u cin g t h e e x p e ctat io n o f b a d be h a v io r wo u ld be d r a wn B u t a s f o r t h e r e a lit y t h e p r o b a b ilit y o f b a d be h a v io r s h o u ld be a mp li f ie d a n d t h e s y s t e m r e t u r n o f g o o d be h a v io r s h o u ld b e in cr e a sed o r t h e s y s t e m r e t u r n o f b a d b e h a v io r s h o u ld be r e d u ce Ke y w o r d s s y s t e m imp r o v in g b e h a v io r p r o b a b ilit y s y s t e m e f f e ct s y s t e m co s t 在管理中 制度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 的基本 依据和规程 有效 的制度能清 晰地呈现出组织发展 的动态 监督行为 反映问题和指示方 向 有效 的制 度至少具有三个功能 一是制度能够产生激励效应 二是制度能降低变量成本 三是制度能够增强人们 的预期 1 一般情况下 制度在设计之初都会针对一 定的行为加以控制规范 对于组织中的行为都有定 性的描述和定量的约束 但是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 制度控制的结果 控制效果 往往会出现正反两种趋 势变化 一方面 制度不 能恰 当地约束行为 任何一 种制度都有其适用范围 如果行为超出范围 再考究 的制度也会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 制度可能对被管理 者的发展起到不利 的影响 使相关人员无法积极地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所以 当制度不能满足控制需求 时 管理者就需要从 全局 出发改善 制度 增强有效 性 完善控制机制以合理调整人们的行为 1 制度研究进展 综述 从古至今 人类有关制度的研究从没有停滞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研究 的视角在不断地变 化 研究 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深人和完善 自2 0世 纪 以来 社会学 经济学 政治学及心理学等各个领域 都对制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6 0 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 0 8 7 1 0 8 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 目 2 0 0 7 0 2 5 2 0 0 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 助项 目 3 0 5 0 4 作者简介 宋亚凡 1 9 8 4 一 女 硕士研究生 E ma il ma n g ma n g 0 2 3 1 6 3 co m 1 6 4 上 海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2 0 1 0年 第 3 2卷 理论成果是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 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从其发展阶段来看 可以划 分为 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L 2 旧制度经济 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创立了 威斯康辛学派 缔造旧 制度经 济学 大厦 的美 国著名 经济 学 大 师康 芒斯 C o mmo n s 1 9 3 1年 他在一篇题为 制度经 济学 的文章中提出 制度 是集体对个人行为的拓展 解 放和规约 3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 以美国的科斯 和诺 思为代表 科斯利用交易费用理论 产权理论和合约 理论对制度进 行分析 4 而诺 思提出 制度 变迁理 论 使制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1 9 9 9年 孙绍荣提 出 全面的行为控制理论 并将其应用于管理制度研究 为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近几年 制度研究 方面的论文层出不穷 制度设计 构建及改革等方面 的研究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然而 众多领域 中 的制度实施之后 鲜有针对其改善框架 的研究 以往 制度改善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研究者们对具体制度执 行环节的完善 即将过去宽泛的指标更具体化 操作 的程序更明确化 使得制度的表述更容易理解 实施 起来更透明化 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术领域都没能 就约束性制度中的根本因素进行分析 使得很多制 度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便 出现 了前面所提到的不适用 情况 如针对企业高管及公务员采取的高薪养廉制 度 所以 探究制度改善中各 因素之间的深层逻辑 关系尤为重要 制度源于对人们行为的约束 所 以 研究制度离 不开对群体行为的分析 目 前 有关群体行为的研究 有元胞 自动机 ce llu a r a u t o ma t a 方法E 引 A g e n t 智 能体 技术 6 及定性模拟算法E 7 3 等 这些数学方法的 基本研究思路都是对个体及其影响人群进行行为假 设 设定规则 给出一定的初始条件 模拟群体 的行 为变化 这种个体一 群体的方法对于制度的研究有一 定的借鉴作用 但从实际情况分析 个人行为的影响 因素纷繁复杂 社会 经济 家庭 宗教及价值观等都 会使个体之间产生差异 不可能用某种程序完全模 拟 而孙绍荣E s J 2 0 0 7年提出的行为概率数学模型弥 补了这一缺陷 该模型从统计 的角度分析人们行为 的倾 向 忽略行为产生 的过程 注重行 为呈现 的结 果 使具体的历史统计数据与行为概率建立起联系 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本文用行为概率数学模型进 行分析 来确定制 度改善的方 向 同时 考虑控制 的 效果和制度监控成本 对制度改善的方法进行研究 2 行为概率数学模型分析 2 1 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 根据文献 8 9 建立的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形 式为 设行为主体的行为集为 A 其中 共有 N个行 为 该行为集满足行为选择的唯一性 即行为主体选 择其中的一个行为 a 则行为概率模型为 pp 1 0 l u a 1 一 l2 a 2 一 fllNu a N P al i pp t 0 一 lu a 1 一 p i2 u a 2 p iu a i 一f l i N u a N P 可 丽 P aN 1 1 e fl U 一 1 0 一 1 1 u a 1 一 1 2 u a 2 卢 一 1 一 1 g a N 一 1 一 P N 一 1 N 乱 P a N 1一 P a1 一 P a2 一 一 P t 一 一 P a N 1 式 中 P a 为选择行为 i 的概率 i 为第 a 个行为的期望 回报 订 为回归系数 在模型中 期望 回报反映一定的主观因素 即当 要作出一定行为时 个人在考虑外部情况和 主体 自 身情况后 对事物的认识 其数值可由等级鉴定法反 映出来 等级鉴定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评价技术 在应用这种评价方法时 首先描述 出评价标准和相 应的计算标准 然后对于每个评价项 目列 出若干种 行为或状态程度供评价者选择 铀 一o o o o 决 1 定了当行为集 A 中所有的行为的期望回报值 皆为 0时 即当 钆 1 2 a 0时 行为 a 的发生概率 这种概率是一 种在无任何动力驱动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 可以称为 行为 a 的 自发概率 p 谢 0 综合地反映群体中各 行为主体 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与观念 2 2 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简化形式 为了研究的需要 将行为简化为两种 假设在研究制度时 行为集合的基本事件只有 第 2期 宋亚凡 等 基于行为概率数学模型的约束性制度改善研究 a 提倡行为 和 a 不良行为 则模型可简化为 P P a 2 1一 P 1 一 生 1 e 1 o 1 u a 1 一 i ll 2 u a 2 1 1 e 口 1 0 fillu a 1 一 l 2 2 将式 2 变形为 2 e fll O flllU a 1 fll2 2 3 P a 2 按照实际的历史统计数据 可以利用 S P S S 社 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等统计软件 回归出系数 o 和 卢 这样 与 行 为 概 率 直 接 相 关 的 因素 只 有 a 和 U 0 这两个期望 回报值 而这两个赋值 主要来源于被管理者 的主观断定 这需要通过大量 的统计 根据以往的经验及相关专业 知识估计出新 的 a 和 U a 从 而计算 出新 的行 为概 率 P a 和 P a 2 3 制度改善的分析方法 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 制度的控制效果最直接 的表征因素是人们的行 为概率 即人们在制度规定 的范围内所做出各种行为 的倾 向 如果不 良行为 的 概率偏高 首先考察的是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出 现问题 是否有上传下达漏洞 负责人出现玩忽职守 等行为 如果在执行环节不存在问题 则问题必然在 于制度本身 于是 管理者需要系统地修正制度 使 乓 在 回 归 系 数 保 持 不 变 的 条 件 下 r 2 r a 2 调整人们 的期望回报值便是制度改善 的方向 由式 3 可以得出 a 无论 卢 和 z 的取值为多少 改善 制度 最 保 险 的 方 式 是 使 得 u a 1 U a 1 U a 2 W W 0 V 表示不同行 为的制度 回报包括奖励与惩罚 数值 的高低反 映奖 惩程度 以管理制度为例 制度 回报包括既得收益 即员工的基本工资 红利 公积金及保险等 还包括 奖金和罚金 这里 v a 1 a 2 C t 表示采取 不同行 为被 管理 者 所需 要付 出的成 本 这 里 C a C a 2 P6 为不 良行为的观测概率 图 1 被管理者的期望回报分析 Fig 1 An a ly s i s O l l e x p e ct e d r e t u r n o f p e r s o n wh o wa s m a n a g e d 如 图 1所示 采取行为 a 时的期望回报为 u a 1 W a1 一 C a 1 4 采取行为 a z 时的期望 回报为 u a 2 P b W V 2 一C a 2 1 一 Pb W V a 1 一 C a 2 5 即 2 W Pb W 一 W Pb V a 2 一V a 1 a 1 一C a 2 6 对于提倡行为 而言 制度的改善一般不影响道 德 回报和行为成本 故如果希望增大 U a 只需 要增大 V a 例如 为 了鼓励科技创新 国家 的相 关政策就需要对发 明者予以更高 的奖励 不仅 国家 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需要赞助 一些中小发明也应 该得到官方 的奖励 对于不 良行为 道德回报可以认 为是不变的 但行为成本 C a z 却是与观测概率 P 正相关 所以 从式 6 可以推算 增大观测概率 P 可以达到减少 U a 2 的目的 由于 a 2 v a 1 P b c cb 时 总的制度支出为 P a 2 p a 2 一 a 1 1 C b 当 口 a V a 1 时 总的制度支出为 P a 2 P b a 2 一 a 1 1 C b c 当 2 口 2 时 总的制度支出为 P a 2 P b a 2 一 a 1 a 1 C b 从上述情况分析可知 当观测概率和制度回报 差的变动额达到一定 的数值 时 必然达到平衡制度 成本的目的 实际情况往往更加复杂 只有第三种情 况能保证总的制度支出下降 所以 在约束性制度改 善的过程中务必要增加惩罚力度 以平衡一部分增 加的总制度成本 4 结论 a 制度改善 的直接方法是增加提倡行为的期 望回报 降低不 良行为的期望回报 这样 一方面可 以产生激励效应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人们 的心理预 期 通过被管理者 的期望回报分析 制度改善到了操 作层面则需要增大不 良行为的观测概率 P 增大提 倡行为的制度回报或降低不 良行为的制度回报 b 当观测概率和制度回报差的变动额达到一定 的数值时 必定会达到改善制度的目的 同时平衡掉 增加的总制度支出 在约束性制度改善的过程中务必 要增加惩罚力度 以平衡一部分增加的总制度成本 c 就制度应用而言 以腐败 问题为例 从制度 成本分析 增大打击力度的同时 高薪养廉会达到一 定 的效果 但是 其制度的投入成本过大 不利 于长 久的使用 建议增大腐败的处罚力度 使腐败被发现 的负效应大于廉政的收益增加量 营造一失足成千 古恨的制度环境 以此保证清廉 的组织环境 d 在制度改善过程 中可 以按给定 的制度成本 预测各变量的变动趋势 以达到最终影响行为概率 即影响制度效果的 目的 这也是制度设计和改善的 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德才 新制 度 经济学 M 南 京 南 京大 学 出版 社 2 0 o 7 2 张文健 制度研究综述及新进展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 0 0 6 1 0 1 8 8 1 9 1 3 汪丁丁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 2 0 0 5 4 C O A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