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备课参考】“组织水肿”专题复习一、知识归纳血浆中的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主要取决于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浓度差,如因某种原因导致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就会相应地造成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这时组织液增加,就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水肿可发生于局部,称局部水肿,如肺水肿、脑水肿;也可波及全身,称全身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心性水肿、肾病或肾炎时的肾性水肿、肝脏疾病时的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时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另外还有的全身性水肿至今原因不明,称“特发性水肿”。 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种恒定的维持,是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与血液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由两方面的力量所决定的:一种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即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另一种是促使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力量,即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这两种力量对比决定着液体的滤出和回流时的方向和速度。 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2、 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若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保持这个比例,就不致发生水、钠潴留,称为肾小球-肾小管平衡。但是,任何原因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并未减少,或肾小球滤过率没有明显变化而肾小管重吸收明显增强,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同时出现,都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平衡失调,从而引起水、钠排出减少,在体内积留。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组织水肿。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这是大多数全身性水肿引起水、钠积留的重要环节。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增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醛固酮和抗利尿素增多,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因此,当醛固酮增多时,就能引起钠积留。钠积留又使血液中晶体渗透压增高,反射性地刺激垂体后叶,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份的重吸收,这样过多的水积留于体内。另外,其他原因也可能引起组织水肿,如:1、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2、营养不良引起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二、练习巩固1(多选)一个人出现组织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 )A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C淋巴循环受阻 D血糖含量过高或过低2(多选)下列可造成人体组织水肿的原因有 ( )A花粉过敏 B肾脏病变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蛋白质供给不足3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4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这时因为 ( )A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B淋巴生成率降低C淋巴循环受阻 D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5 严重缺血时,会造成脑组织水肿。产生这一现象的有关原因是 ( )A脑组织中ATP合成增多 B脑组织中ATP合成减少C脑组织中K+ 离子浓度增高 D脑组织中Na+ 浓度增高6(多选)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体温调节直接受到下丘脑控制C由于血浆中含有H2 CO3 / HCO3- 、H2 PO4- / HPO4 2-,它的pH才能正常D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7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对收缴的劣质奶粉进行了化验,发现不法商人为了降低成本,在其中添加了大量糖类物质,让婴儿喜欢吃却无法得到足够的蛋白质营养。(1)婴儿每天的食物中必须含有足够的蛋白质,不能完全用糖类物质代替的原因是,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 ,因而不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蛋白质供应。(2)以劣质奶粉为主食的婴儿会因组织水肿成为“大头娃娃”,这是由于缺乏蛋白质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大量水分由血浆进入造成的。(3)有些劣质奶粉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如果用斐林试剂鉴定,则该试剂与待测样液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后,还必须经过处理;预计试管内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 。(4)如果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劣质奶粉是否含有蛋白质,那么,将待测样液注入试管之后,注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5)如果劣质奶粉含有脂肪,则用苏丹染液鉴定时,预计染液与待测样液混合后的颜色是 。答案:1、BC2、ABD3、C4、D5、B6、ABC7、(1)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2)组织液(或组织间隙) (3)将试管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2min) 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4)先注入双缩脲试剂A,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5)橘黄色什么是组织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组织水肿组织水肿及其发生机理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水肿不是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水肿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与某些疾病相伴随的病理过程。水肿可发生于局部,称局部水肿,如肺水肿、脑水肿;也可波及全身,称全身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心性水肿、肾病或肾炎时的肾性水肿、肝脏疾病时的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时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另外还有的全身性水肿至今原因不明,称“特发性水肿”。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种恒定的维持,是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与血液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这种平衡是由两方面的力量所决定的:一种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即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另一种是促使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力量,即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这两种力量对比决定着液体的滤出和回流时的方向和速度。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回流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据测定,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3.33kPa,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压平均为4kPa,毛细血管静脉端的血压平均为1.6kP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2kPa,组织液静水压为1.3kPa。因此,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4+2-3.33+1.3=1.37kPa,由于其滤出的力量大于回流的力量,液体自毛细血管滤出;毛细血管静脉端相反,有效滤过压为1.6+2-3.33+1.3=-1.03kPa,由于回流力量大于滤出力量,大部分组织液又回流入毛细血管内,另一小部分则通过淋巴管回流入大静脉。这样,血管内外液体就保持了平衡。当然,淋巴回流具有强大的代偿性,对防止组织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具有重要意义。如组织液静水压由-0.86kPa至0kPa时,淋巴回流量可增2025倍,从而保证组织间隙液的恒定.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毛细血管血压增高。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尤其是白蛋白含量。因为白蛋白量多,分子小,吸水力强,对渗透压影响极大,所以当血浆蛋白总量低于5g/100ml(正常为6.77.9g/100ml)或白蛋白含量低于 2.5g/100ml(正常为 3.84.8g/100ml)时,即可发生水肿,消化道疾病时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摄取不足;肝功能不全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肾病综合症时的丧失过多等,都会引起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如Na+、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2、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若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保持这个比例,就不致发生水、钠潴留,称为肾小球-肾小管平衡。但是,任何原因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并未减少,或肾小球滤过率没有明显变化而肾小管重吸收明显增强,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同时出现,都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平衡失调,从而引起水、钠排出减少,在体内潴留。目前认为这是造成全身性水肿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原因:一是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因内皮细胞肿胀和炎性渗出物堆积而阻碍过滤;慢性肾炎时,因肾单位破坏严重,滤过面积减少,均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二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如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和肝硬变等,均可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肾脏小血管收缩,肾血流量更加减少,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冲刺分析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4-2025学年度工程硕士经典例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应急处置程序安全培训课件
- 新生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特点与鉴别诊断
- 麦田房产合同(标准版)
- 承包的士车合同(标准版)
- NMN适合女性吗女性是否可以吃nmn从内而外的健康焕新
- 中小学安全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与思路16篇
- 文化发展公司合伙协议书
- 四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 博物馆反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儿科高危药品与急救药品管理指南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2024版中国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鸿蒙应用开发案例实战(ArkTS版)(AI助学)(微课版)-课程标准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2025年全国青少禁毒知识竞赛题库(答案+解析)
-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 模切机保养管理办法
- 抑郁症病例分析报告
- 男人健康饮食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