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oc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1张图/16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702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8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轮式 移动 挪动 机器人 结构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1页,165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外文翻译一份.

图纸A3-机械手臂.dwg

目录
1.绪论
1.1引言 (1)
1.2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
1.3主要研究内容 (5)
2.全向移动机器人移动结构设计
2.1引言 (5)
2.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6)
2.3全方位轮式移动机构的设计 (6)
2.3.1移动机器人车轮旋转机构设计 (7)
2.3.2移动机器人转向机构设计 (10)
2.3.3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12)
2.4移动机器人车体机构设计 (15)
2.5本章小结 (16)
3.机械手臂的设计
3.1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16)
3.1.1末端执行器的设计要求 (17)
3.1.2末端执行器的设计 (17)
3.1.3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20)
3.2机械手臂杆件的设计 (21)
3.2.1腕部结构设计 (21)
3.2.2臂部结构设计 (21)
3.2.3机械臂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23)
3.3本章小结 (23)
4.机械材料的选择和零件的校核
4.1机械材料的选用原则 (24)
4.2零件材料选择和强度校核 (25)
4.3本章小结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附录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在外星探索、野外考察、军事、安全等全新的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采用,机器人技术由室内走向室外,由固定、人工的环境走向移动、非人工的环境。本课题是机器人设计的基本环节,能够为后续关于机器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平台参考和有用的思路。
本文介绍了已有的机器人移动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操作手臂常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选定的方案对带有机械臂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进行本体设计,包括全方位车轮旋转机构的设计、车轮转向机构的设计和机器人操作臂的设计。要求全方位移动机构转向、移动灵活,可以快速、有效的到达指定地点;机械臂操作范围广、运动灵活、结构简单紧凑且尺寸小,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指定工作。设计完成后要分析全方位移动机构的性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字:机器人移动平台 操作臂 简单 快速准确

指导老师签名:

Structure design of wheeled mobile robots

Student name: Zhang hua Class: 0781051
Supervisor: Xu ying
Abstract: with the robot technology in an alien exploration, field survey, military and security new areas to be increasingly widely adopted, robot technology by indoor, outdoor by fixed, to move towards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e artificial environment. This topic is the basic link, robot design for the follow-up about robots can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and useful ideas platform.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obot mobile platfor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operating the arm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common,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scheme of mechanical arm with ontology omni-directional mobile robots designed,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all-round wheel rotating mechanism,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of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robot manipulator. Request to change direction, move the omni-directional mobile institution,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flexible the reaches the specified location; Mechanical arm operation scope, sports flexible,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and size is small,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ompleted tasks. The design is completed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mni-directional mobile institution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and basis.
Keywords: Robot mobile platform manipulator simple accurate and quick

Signature of Supervisor: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II、毕 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以轮式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完成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机器人的
纵向和3600范围转动。

III、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 开题报告 2周 3月1日~3月11日
2. 绪论和全向移动机器人移动结构设计 3周 3月14日~4月2日
3. 机械手臂设计 3周 4月6日~4月26日
4. 机械材料的选择和零件的校核 3周 4月27日~5月10日
5. 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6000实词) 1周 5月11日~5月18日
6 毕业论文整理 及答辩准备 2周 5月19日~5月31日
7.答辩时间 2天 6月2日~6月3日
Ⅳ 、主 要参考资料:
【1】孙桓等主编.机械原理(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马香峰主编.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机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3】宗光华 张慧慧译.机器人设计与控制. 科学出版社,2004
【4】李志尊. UG NX CAD基础应用与范例解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Y.Fujimoto and A.Kawamura.Autonomous Control and 3D Dynamic Simulation
Walking Robot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Force Interaction.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Magzine,1998,5(2):33~42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内容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 1 绪 论 言 移动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军事、危险操作和服务业等许多场合得到应用,需要机器人以无线方式实时接受控制命令,以期望的速度、方向和轨迹灵活自如地移动。 移动机器人按照移动方式可分为轮式、履带式、腿足式等,其中轮式机器人由于具有机构简单、活动灵活等特点尤为受到青睐。按照移动特性又可将移动机器人分为非全方位和全方位两种。而轮式移动机构的类型也很多,对于一般的轮式移动机构,都不能进行任意的定位和定向,而全方位移动机构则可以利用车轮所具有的定位和定向功能,实现可在二维平 面上从当前位置向任意方向运动而不需要车体改变姿态,在某些场合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在较狭窄或拥挤的场所工作时,全方位移动机构因其回转半径为零而可以灵活自由地穿行。另外,在许多需要精确定位和高精度轨迹跟踪的时候,全方位移动机构可以对自己的位置进行细微的调整。由于全方位轮移动机构具有一般轮式移动机构无法取代的独特特性,对于研究移动机器人的自由行走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机器人移动机构的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从普遍应用出发,设计一种带有机械手臂的全方位运动机器人平台,该平台能够沿任何方向运动,运动灵活,机械手臂使之 能够执行预定的操作。本文是机器人设计的基本环节,能够为后续关于机器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平台参考和有用的思路。 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外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开展了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在车轮设计制造,机器人上轮子的配置方案,以及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移动机器人产品。这方面日本、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在 支持下,卡内基 梅隆大学( 、斯坦福( 和麻省理工( 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 等院校开展了自主移动车辆的研究, 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国联邦国防大学和奔驰公司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研制成 动机器人。其车体采用奔驰 500 轿车。传感器系统包括: 4个小型彩色 成两 组主动式双目视觉系统; 3 个惯性线性加速度计和角度变化传感器。 司1999年推出的宠物机器狗 、哀、厌、惊和奇 6种情感状态。它能爬行、坐立、伸展和打滚,而且摔倒后可以立即爬起来。本田公司 1997 年研制的 3 类人机器人代表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它重 130 公斤、 作时间为 25分钟,最大步行速度为 小时。 国外研究的一些典型的全方位轮有麦克纳姆轮、正交轮、球轮、偏心方向轮等。下面就这些轮进行介绍。 麦克纳姆轮,如图 示,它由 轮辐和固定在外周的许多小滚子构成, 轮子和滚子之间的夹角为 Y,通常夹角 Y 为 45,每个轮子具有三个自由度,第一个是绕轮子轴心转动,第二个是绕滚子轴心转动,第三个是绕轮子和地面的接触点转动。轮子由电机驱动,其余两个自由度自由运动。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可以构成全方位移动机器人。 图 麦克纳姆轮应用 正交轮,由两个形状相同的球形轮子 (削去球冠的球 )架,固定在一个共同的壳体上构成,如图 示 个自由度,即绕轮子架的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3 电机驱动 转动和绕轮子轴心的自由转动。两个轮子架的转动轴方向相同,由一个电机驱动,两个轮子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因而称为正交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研制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采用了这种结构,如图 图 交轮 图 交轮的应用 球轮由一个滚动球体、一组支撑滚子和一组驱动滚子组成,其中支撑滚子固定在车底盘上,驱动滚子固定在一个可以绕球体中心转动的支架上,如图 示。每个球轮上的驱动滚子由一个电机驱动,使球轮绕驱动滚子所构成平面的法线转动,同时可以绕垂直的轴线自由转动。 图 球 轮 图 轮的应用 偏心万向轮,如图 示,它采用轮盘上不连续滚子切换的运动方式,轮子在滚动和换向过程中同地面的接触点不变,因而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使机器人振动,同时明显减少了机器人打滑现象的发生 。 图 图 心万向轮的应用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内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移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 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 863计划自动化领域自动机器人主题确立立项,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防科工委和国家 863计划的资助下,由国防科大、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研制军用户外移动机器人 于 1995年 12月通过验收。 车上有二维彩色摄像机、三维激光雷达、超声传感器。其体系结构以水平式机构为主 ,采用传统的“感知 规划 法 ,其直线跟踪速度达到 20km/h。避障速度达到 5h。 上海大学研制了一种全方位越障爬壁机器人 ,针对清洗壁面作业对机器人提 出的特殊要求,研制了可越障轮式全方位移动机构 车轮组机构 ,该机构保证机器人可在保持姿态不变的前提下 ,沿壁面任意方向直线移动 ,或在原地任意角度旋转 ,同时能跨越存在于机器人运行中的障碍 ,不需要复杂的辅助机构来实现平面上运动和越障运动之间转换。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瑞峰,孙笛生,刘广利等人研制的移动式作业型智能服务机器人,并对课题当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新型全方位移动机构、七自由 度机器人作业手臂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技术,最后给出了移动机器人的系统控制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闫国荣,张海兵研究一种 新型全方位轮式移动机构,这种全方位移动机构当中的轮子与麦克纳姆轮的区别在于:这种全方位轮使小滚子轴线与轮子轴线垂直,则轮子主动的滚动和从动的横向滑移之间将是真正相互独立的;轮子正常转动时,轮缘上的小滚子也将是纯滚动,如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 图 全方位移动机构仿真图 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普遍应用出发,设计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平台,该平台能够沿任何方向运动,运动灵活。本课题是机器人设计的基本环节,能够为后续关于机器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平台参考和有用的思路 。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 了解和分析已有的机器人移动平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分析操作手臂常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比它们的优劣点。在这些基础上提出可行性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来设计。根据选定的方案对带有机械臂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进行本体设计,包括全方位车轮旋转机构的设计、车轮转向机构的设计和机器人操作臂的设计。要求全方位移动机构转向、移动灵活,可以快速、有效的到达指定地点;机械臂操作范围广、运动灵活、结构简单紧凑且尺寸小,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指定工作。设计完成后要分析全方位移动机构的性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2 全 向移动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 言 机器人机械本体的设计是机器人设计的基本环节,能够为后续关于机器人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平台参考和有用的思路 ,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可以实现在平面内任意 方向的移动,能够有效的 到达预定位置。根据这一总体思想,进行本机器人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6 移动机构的本体设计。 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包括对机器整机的设计要求和对组成零件的设计要求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实现预定的使用功能是机械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好的使用性能指标 是设计的主要目标。另外操作使用方便、工作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外形美观、噪声低等往往也是机械设计时所要求的。 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机器的经济性体现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中,在设计机器时要全面综合的进行考虑。设计的经济性体现为合理的功能定位、实现使用要求的最简单的技术途径和最简单合理的结构。 机械零件是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对机器的设计要求最终都是通过零件的设计来实现,所以设计零件时应满足的要求是从设计机器的要求中引申出来的,即也应从保证满足机器的使用功能要求和经济性要 求两方面考虑。 要求在预定的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的工作,从而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的正常实现。这就要求零件在预定的寿命内不会产生各种可能的失效,即要求零件在强度、刚度、震动稳定性、耐磨性和温升等方面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判定零件工作能力的准则。 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这要求从零件的设计和制造等多方面加以考虑。设计时合理的选择材料和毛坯的形式、设计简单合理的零件结构、合理规定零件加工的公差等级以及认真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等。另外要尽量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零部件。 任何一种机器都有动力机 、传动装置和工作机组成。动力机是机器工作的能量来源,可以直接利用自然资源(也称为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转换为机械能,如内燃机、气轮机、电动机、电动马达、水轮机等。工作机是机器的执行机构,用来实现机器的动力和运动能力,如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就是工作机。传动装置则是一种实现能量传递和兼有其它作用的装置。 方位轮式移动机构的研制 在设计移动机器人本体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7 ( 1)总体结构应容易拆卸,便于平时的实验、调试和修理。 ( 2)应给机器人暂时未安装的传感器、功能元件等预留安装位置,以备将 来功能改进与扩展。 对比绪论中各转向机构的优缺点,本文选用全方位轮式机构来设计。全方位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包括纵向和 360 度旋 转的运动。 车轮形移动机构的特征与其他移动机构相比车轮形移动机构有下列一些优点:能高速稳定的移动,能量利用率高,机构的控制简单,而且它可以能够借鉴日益完善的汽车技术和经验等。它的缺点是移动只限于平面。目前,需要机器人工作的场所,如果不考虑特殊环境和山地等自然环境,几乎都是人工建造的平地。所以在这个意义上 车轮形移动机构的利用价值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图 全方位轮式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轮式移动机构预期设计要求实现零半径回转,便于控制。 车轮的旋转和转向是独立控制的, 全方位移动机器人采用前后轮成对驱动来控制转向,以及控制每轮旋转来实现全方位移动。 图 方位轮式移动机构示意图 动机器人车轮旋转机构设计 在车轮旋转机构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模型,如 图可以看出,模型 a 结构简单,但是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可能产生打滑现象,且对电机轴形成一个弯矩 ,容易对电机轴造成破坏。模型 b 采用电机内嵌式结构,增大了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了打滑现象,但电机固定比较困难。 综合两种模型的优缺点,设计如图 所示结构,将电机内嵌在车轮内部,既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又缩短了整个结构的轴向距离。为了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8 保持轮子受力平衡使整个机构可以平稳运动,将轮子设计为两个一组来实现。 图 转部分结构图 采用了一个深沟球轴承作为径向支承,一方面避免了车轮对电机产生弯矩;另一方面保证了车轮 的刚度。轴承外圈与车轮内表面配合,由于内圈并不能与电机直接配合,设计了一个电机壳结构,作电机和轴承的连接。 图 旋转部分示意图 图 旋转部分机构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9 车轮旋转部分的具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 ( 1)两个轴承由弹性挡圈和电机壳轴肩轴向定位;通过电机壳外表面径向定位通过电机轴外表面径向定位。此外 ,此处选用深沟球轴承作为支撑 同时也可以承载小的轴向载荷。选用它就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而且深沟球轴承经济性好 ,方便购买。而作为径向支撑 ,它主要避免了车轮对电机产生 弯矩。 ( 2)电机预装在电机壳上,依靠电机壳凸缘轴向定位;但径向定位不能利用电机定位止口定位,只能采用车轮调整电机轴的同心完成径向定位。 ( 3)车轮依靠轴承的外圈定位,然后再通过车轮自有联轴器与电机轴联接。这个过程也是调整电机轴同心,然后从车轮侧面的预留安装孔将电机紧固在电机壳上。 ( 4)整个车轮分为两部分组合而成。一个是带有轴径的车轮 ,另一个是不带轴径的轮子 ,两者相配合使用组成一组完整的车轮。而车轮轴径与车体支撑件以滚动摩擦的形式配合使用 ,并且作为两车轮的轴向定位件。车轮最终的固定是通过外侧的螺钉来顶紧挡 板实现的。具体结构如图 ( 5)整个旋转部分结构设计完成 ,但它必须与转向机构连接起来才能实现全方位移动。后一小节转向机构的设计中设计有转向轴 ,为了使转动部分和转向部分的转向轴连接以实现全方位运动 ,此处设计了类似于半圆的固定件。如图 用是采用两个配合来固定住旋转部分 ,通过四个螺栓的连接来实现和转向轴的连接 ,从而使转向机构和转动机构连为一体 ,最终实现全方位移动。 图 定件结构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0 至此,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车轮旋转机构设计完毕。 动机器人转向机构设计 转向部分主要由转向轴、轴承、基座、转向电机以及转向连接件组成转向机构设计的基本路线是从上而下。如图 示。 图 向部分示意图 图 向部分结构图 ( 1)转向轴 转向轴分两部分,呈 端采用阶梯轴的形式,便于与基座联接;另一端与车轮部分联接,设计成圆柱 形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工艺性。同时两部分轴互相配合,可以伸缩以便转向时车轮轴的位移变化。转向轴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与转向电机的连接起到转向的作用,主要受的是径向力,而受到的轴向力很小。如图 向轴受到向上的轴向力时,轴向力通过轴肩传到下方轴承内圈,再传到套筒,然后传到上方轴承的内圈,再通过滚珠传递到轴承外圈,而轴向力进一步的传递到端盖和箱体,从而将轴向力转移到整个车体上,因为,箱体连接在车体上。转向轴受到向下的轴向力时,首先是靠弹性挡圈传递轴向力,再通过一系列传递最终将轴向力转移到车体上。所以说, 转轴的工作是可靠的。 ( 2)转向轴与基座联接 : 转向轴相对于基座来说只有一个自由度,形成的是转动副,转向轴在机器人移动过程中承受径向力和比较大的轴向力,适合这种要求的常用轴承有圆锥滚子轴承。轴承采用套筒隔开的两端支撑结构,这样设计可以保证转向轴在转向的过程中不发生摇摆,保证转向的精度并且可以减小对转向相关零部件的磨损。一对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1 轴承用套筒隔开后,轴承内圈由轴肩和轴用弹性挡圈固定。两轴承外圈与基座座孔和轴承端盖连接。 ( 3)转向电机轴和转向轴的联接 两轴的连接一般选用联轴器。联轴器主要用来联接轴与轴 (或联接轴与其 它回转件 )以传递运动和转矩 ,有时也用作安全装置。本文中没用选用标准的联轴器 ,因为标准的联轴器整体尺寸过大 ,占用空间大 ,且不利于安装 ,不符合设计要求。同时 ,由于所要连接的两轴径大小确定本文自行设计了一个联轴器。 图 联轴器 由于轴仅受到转矩的作用 ,而轴向力很小,所以两轴都采用平键来周向固定 ,以达到固定和连接两轴的目的。 ( 4)转向驱动电机与基座的联接 当转向轴与基座构成转动副以后,只需要用电机来驱动转向轴即可实现车轮的转向。将电机固定在基座上需要一个连接件,连接件 设计过程中考虑了两种模型:整体式和剖分式 ,如图 体式装配时定心性好,但必须侧面开口,这样容易导致车轮转向精度不够,且不利于防尘,剖分式定心性稍差一点,可以组合成封闭结构,具有可靠的刚度,防尘,拆卸方便。因此,选用剖分式结构。 图 体式 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2 ( 5)箱体的设计与固定 如图 示为箱体结构的示意图。它通过左右两侧对称的呈 L 型的矩形臂用 8个螺栓固定于车体前后两侧。由 于箱体是通过螺钉和机座连接的,从而可以把它和机座以及转向电机视为一体。再者,箱体内部是放置轴承,并固定轴承的,所以设计了如图中所示的双臂。这种设计可以将转向机构的整体重量通过箱 图 体示意图 体的两臂传到车体上,进而施于整个重量施轮子。那么转轴的受力将大大的减小。而且这样设计拆卸方便,利于维修。采用对称结构固定于空间内,有利于稳定整个转向机构,并提高整个全方位移动机构的性能。 至此,整个全方位移动机构机械本体设计完毕。 机的选型与计算 在机器人的驱动器一般采用以下几种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舵机。几种电机有关参数进行如表 示。 表 种电机比较 电机类型 优 点 缺 点 直流电机 容易购买 型号多 功率大 接口简单 转速太快,需减速器 电流较大 较难与车轮装配 价格较贵 控制复杂(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3 步进电机 精确的速度控制 型号多样 适合室内机器人的速度 接口简单 价格便宜 功率与自重比小 电流通常较大 外形体积大 较难与车轮装配,负载能力低 功率小 舵 机 内部带有齿轮减速器 型号多样 适合室 内机器人的速度 接口简单 功率中等 价格便宜 负载能力低 速度调节的范围小 ( 1) 舵机 1)什么是舵机: 在机器人机电控制系统中,舵机控制效果是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舵机可以在微机系统和航模中作为基本的输出执行机构,其简单的控制和输出使得单片机系统非常容易与之接口。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目前在高档遥控玩具,如航模,包括飞机模型,潜艇模型;遥控机器人中已经使用得比较普遍。舵机是一种俗称,其实是一种伺服马达。 2)舵机的工作原理: 控制信号由接收机的通道进入信号调制芯片,获得直流偏置电压。它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为 20度为 基准信号,将获得的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压差输出。最后,电压差的正负输出到电机驱动芯片决定电机的正反转。当电机转速一定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旋转,使得电压差为 0,电机停止转动。当然我们可以不用去了解它的具体工作原理,知道它的控制原理就够了。就像我们使用晶体管一样,知道可以拿它来做开关管或放大管就行了,至于管内的电子具体怎么流动是可以完全不用去 考虑的。 ( 2)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进入了一些高、精、尖的控制领域。步进电机虽然有一些不足,如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时易出现丢步或堵转,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且一般无过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4 载能力,往往需要选取有较大转距的电机来克服惯性力矩。但步进电机点位控制性能好,没有积累误差,易于实现控制,能够在负载力矩适当的情况下,以较小的成本与复杂度实现电机的同步控制。 对于本课题来说,移动机器人的移动速度最高为 /秒,电机转数最高接近 100 转 /分。如果用直流电机,由于受转速和力矩的影响,要配减速器。而如果用步进电机,控制位置精度比较高可以达到 。而且不需要减速器避免造成结构冗繁。因此选择步进电机作为驱动电机。 下面对旋转步进电机型号进行选择,轮式移动机器人在移动的时候,需要克服两种阻力:摩擦力和重力。对于平面内移动的机器人来讲则只需要克服摩擦力。带有机械臂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整体重量在 20面摩擦系数按金属与混凝土之间的取为 机器人需要的总功率为: ( 2 0 9 . 8 0 . 5 ) 0 . 5 4 9P f v W 总 则平 均每组车轮提供的功率为 25 瓦。 对于单个车轮而言: M r ( 2 车轮直径为 110电机需要提供的转矩为: 2 5 5 5 13752 0 . 5 m N ( 2 因此,选择了北京和利时公司的 57号电机。静转矩为 M 。该电机在相近产品中具有在转速变高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平稳的力矩。其力矩随转速的关 系如下图 图 电机转矩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5 下面选择转向电机,机器人对转向速度要求较低,对位置精度比较严格,选用步进电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转向电机主要是使车轮实现零半径回转,克服地面摩擦力,要求的转速不高,因此主要计算电机静力矩。 在这里我们假设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按照理想状态即相切线接触,那么平均每个车轮的摩擦力为: 1 2 0 9 . 8 0 . 5 2 4 . 54 ( 2 由于车轮是零半径回转,所以克服的摩擦力矩为: 02 / 22l fM x d x f ( 2 式中 l 单个车轮的宽度 设计车轮与地面接触总宽度为 60 30l 所以克服的力矩为 m 。实际上车轮不是与地面呈线接触,保证一定余量,选择电机型号为 57力矩为 m 。 下面是所选电机的外形尺寸。 设计移动机器人车体是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1)总体结构应容易拆卸,便于平时的试验、调试、和修理。 ( 2)在设计的移动平台应能够给机器人暂时没有安装的传感器、功能元件、电池等元件预留安装位置,以备将来功能改进和扩展。 车体是实现全方位移动机构和机械手臂连接的部分,也是安装其他元件的主体。它同样是保证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的关键。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6 本文设计的车体采用的是合金铝框架式结构,如图 示共分三层:第一层安装 摄 像头,控制按钮等;第二层是车体内腔,空间较大可以安装电池、集线器、装配电路板等,同时可以在以后的具体设计中改变内部格局,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第三层安装车轮旋转机构。本结构的空间分层设计使得 机器人机构紧凑,易于维护,而且提高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图 车体结构示意图 机器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不是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有机融合。本文虽只设计机械本体部分,但设计过程要完全考虑各部分的因素。而移动机器人的移动机构,它是移 动机器人系统能否完成指定任务的基础。 本文在设计过程中围绕平面内任意角度移动以及可对前方 280目标进行抓取的这一思路展开设计。设计了可避免对电机轴形成弯矩的车轮旋转结构,设计了车轮旋转机构,可使车轮实现零半径转向。 3 机械手臂的设计 机器人的关节结构分为转动关节和移动关节两种形式。本文中采用转动关节形式,这种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参考人的手臂,本文机械手臂设计成两个摆动和一个回转关节。如图 器人的机械臂是由基座、手臂、手腕和末端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7 执行器组成。 节 图 械手臂的模型 末端执行器结构形式多样,但总的设计都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 1)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和驱动力,手指握力(夹紧力)大小要适宜,力量过大则动力消耗多,结构庞大,不经济,甚至会损坏抓取物体;力量过小则夹持不住或产生松动、脱落等现象。在确定握力时,除考虑抓取物体重量外,还应考虑传送或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和震动,以保证夹持安全可靠。 ( 2)手指应 具有一定的开闭范围,手应具有一定的开闭角度(手指从张开到闭合绕支点所转过的角度)或开闭范围(对平移型手指从张开到闭合的直线移动距离),以便于抓取或退出物体。 ( 3)应保证抓取物体在手指内的夹持精度,应保证每个被抓取的物体在手指内都有准确的相对位置 ( 4)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在保证自身刚度、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结构紧凑、重量轻,以便于减轻手臂的负载。 机械中提供驱动的装置和方式很多,如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等,各种驱动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工业 机器人中液压和气压驱动应用很广泛,有些机器人则同时采用多种驱动方式,这都视不同机器人的特点和要求所定。比较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8 这些驱动方式的特点,丛中选择适合移动机械手的驱动方式。 电机驱动机械手可以避免电能变为压力能的中间环节,效率比液压和气压驱动要高。电机系统将电动机、测速机、编码器以及制动器组装在依次加工的课题里,使得整个电机系统体积小,可靠性和通用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另外,电动机根据运行距离及电机的脉冲当量算出脉冲数,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达到非常高的位姿准确度。而液压和气压驱动系统组成机构烦琐,维护不方便,液压源和气 压源装置体积大,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也是个无法实现的问题,对于移动机器人操作机械手臂所要求的位置精度,液压和气压驱动也很难满足。 综上所述,本文选择电机驱动为机械手的驱动方式。 传动装置是一种实现能量传递和兼有其它作用的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有:能量的分配与传递;运动形式的改变;运动速度的改变。机械传动是主要的传动装置,常用的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 根据机械手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传动。它传动效率高,在正常的润滑条件下效率可达 99%以上 ;传动比恒定,齿轮传动具有不变的瞬时传动比,所以可应用到高速传动中;结构紧凑,同等条件下其所占空间小;工作可靠、寿命长。 手指的设计将采用平移运动的方式来夹持物体,这里将采用左右螺旋轴和齿轮副一起作为传动机构来完成末端机构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采用这两种结构使整个末端执行器体积小、质量轻。 不同的手指数量可以完成的动作以及动作复杂程度都不同,可以根据机械手 必须完成的动作来确定机械手所需的最少手指数。一个手指能推、滚或滑动小物体,还可以用力操作开关等;两个手指除具有一个手指完成的功能外,它还能抓住物体并可精确的控制物体的位置和取向;三个手指除了能完成两个手指可完成的功能外,它还有在手中反复抓握物体的功能,如将物体抛入空中并在新的位置抓住物体;多个手指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可以抓住和操作多个物体。对于本文的移动机器人,只需能够抓住物体,控制物体的位置和取向,那么两个手指就能满足此工作要求,所以在结构上将采用两指结构。从而两手指相对于末端执行器在左右螺旋轴的带动下 做平移运动,达到开合作用。 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双指机械式夹持器按其手爪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回转型和平移型。如图 两种典型的机械夹持器结构。本文选择平移型夹持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19 器的结构,它与前者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容易的优点。 图 图 经过以上的研究讨论从而设计末端执行器结构如图 端执行器机械结构采用超硬铝合金材料,在 保证一定的刚度的同时又降低了整体的重量。手指伸出长度为 50合范围 4的内部结构是这样的,驱动电机经齿轮 1 传动齿轮 2,驱动左右螺旋轴 3 使手指 6、 7 进行开合运动。导向轴引导并固定手指的运动轨迹。 图 端执行器结构图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0 手指形状如图 示,前段平行处可以夹持形状规则(与手指接触面为平面) 的物体,后段为菱形形状,可以夹持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物 体。这种设计可 以更好的使机器人完成工作。 本文设计要求夹持的物体重为 m=300g,设螺纹为 中径 r=距 P=1量摩擦系数 f=Q 为轴向载荷, M 为螺纹驱动力矩。手指材料为铝合金,表 出了铝合金与常用材料的磨擦系数, 表 主要工程材料摩擦系数 摩擦副材料 静摩擦系数 铝合金 黄 铜 铜 木 纸 脂 橡胶 板 表 以取被抓物体和末端执行器手指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则: ( 3纹增力比 1t a i M r ( 3 式中 当量摩擦角, = f ; 螺纹升角, = 1r 带入数据 ,得 , 得 5 . 1 2m N ( 3 选用齿轮传动比 n=1:1,忽略齿轮传动摩擦及轴承滚动摩擦力矩,根据上述 计算,我们选择了北京和利时电机公司生产的 28步进电0 . 3 9 . 8 9 . 80 . 3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1 机,它的保持转矩为 90mN m ,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采用铝合金材料设计成薄壁件,一方面保证机械臂的刚度,另一方面可减小机械臂的重量,减小对对基座关节电机的载荷,并且提高了机械臂的动态响应。 手腕部件设置于手部和臂部之间,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臂部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或调整手部在空间的位置,以扩大机械手的动作范围,并使机械手变的更灵巧,适应性更强。 本文设计的手腕结构是回转结构,它可在空间内 360 旋转,进而扩大机械手的工作范围。腕部采用伺 服电机驱动,通过电机伸出轴和末端执行器连接,借助轴承来达到力矩的传递。通过轴承座将力传到壳体上,使电机轴只能传递力矩而不受其它力的作用。其结构如图 图 腕部结构图 手臂部分是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承腕部和手部,并带动它们做空间运动。臂部运动的目的是把手部送到空间运动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如果改变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2 手 部的姿态(方位),则用腕部的自由度加以实现。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 1)承载能力大、刚度好、自重轻 臂部通常即受弯曲(而且不是一个方向的弯曲),也受扭转,应选用抗弯和抗扭刚度较高的截面形状。所以臂部做成空心的,这可以减轻自重,也提高了刚性,其内部可以布置各种机构,这样就是结构紧凑、外型整齐。 ( 2)臂部运动速度要高,惯性要小 在一般情况下,手臂的移动要求匀速运动,但在手臂的启动和终止瞬间,运动是变化的,为了减少冲击,要求启动时间的加速度和终止前减速度不能太大,否则引起冲击和震动。 ( 3)臂动作应灵活。 ( 4)位置精度要高。 本文设计的手臂是摆动关节,杆件 时舵机自身也参与了杆件的组成,这样既节约了材料和设计空间,又增加了机械臂的刚度。杆件 与舵机的配合形成了机械臂的摆动关节,关节处无轴承配合,而是通过舵机摇臂和舵机主体之间的相对主动来实现关节驱动的。 1杆件 B 2. 舵机 图 件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3 杆件 A 和杆件 B 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杆件, 通过杆件 A 和 ( 1)使关节间距可调。通过调节 A 和 B 的长度,就可以调整机械臂中两关节的距离,使机械臂的长度可调。 ( 2)调节机械臂的重心位置:舵机的内部结构是未知的,因此其重心可能不在其几何中心,而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平衡掉重心位置造成的不良影响。 通过摆动关节和回转关节的组合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机械手臂。 械臂电机的选型与计算 人们往往关心的是机器人的末端位置和姿态,而舵机有非常好的位置可控性,带有精密的减速器,具有其他同等尺寸的电机无可比拟的输出力矩,因此我们选择 舵机作为关节驱动器。机械臂的结构如图 中第 1 关节的舵机需要提供的力矩最大,因此我们对这一关节进行计算。 图 械手臂结构图 机械臂各杆件处于水平时候对第一关节产生最大的力矩,计算方法是等效 的方式,即将末端执行器及假想的欲抓取目标单独计算,其余杆件质量集中到机械臂的中点计算: 333 0 0 2 0 0 1 0 9 . 8 2 7 0 5 0 1 0 1 . 6 5 3 4 0 7 0 2 5 05 6 1 0 0 2 1 0 9 . 8 0 . 5 52 两部分一共为 m ,从而选用汉扬科技公司生产的舵机,型号为 保持力矩为 2353 mN m 。满足设计要求。 章小结 机械手臂是机器人最终工作的执行者 ,本文模仿人的手臂设计了三关节机械臂,同时采用杆件可换的组合结构使机械臂杆件长度可调,可对前方 280目标进行抓取。肩关节和肘关节采用转动结构,而手腕则采用回转结构,末端执行器采用开合式两指结构。采用舵机控制手臂的转动。设计的抓取最大重量为 300g。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4 可实现设 计范围内的工作要求。 4. 机械材料选择和零件的校核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是机械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材料制造的零件不但机械性能不同,而且加工工艺和结构形状也有很大差别。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由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和各种复杂的复合材料等。 选择材料主要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使用要求一般包括:零件的受载情况和工作状况;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限制;零件的重要程度等。 若零件尺寸取决于强度,且尺寸和重量又受到某些限制,应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静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应分布均 匀的(拉伸、压缩、剪切),应选用组织均匀,屈服极限较高的材料;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湾区、扭转)宜采用热处理后在应力较大部位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在变应力工作的零件,应选用疲劳强度较高的材料。零件尺寸取决于接触强度的,应选用可以金星表面强化处理的材料,如:调质钢、渗碳钢、氮化钢。 零件尺寸取决于刚度的,则应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碳素钢与合金钢的弹性模量相差很小,故选用优质合金钢对提高零件的刚度没有意义。截面积相同,改变零件的形状与结构可使刚度有较大提高。 滑动摩擦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摩擦性能好的材料;在高温下工作 的零件应选用耐热材料;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腐蚀材料等。 材料的工艺要求有三个方面内容 ( 1) 毛坯制造 大型零件且批量生产时应用铸造毛坯。形状复杂的零件只有用毛坯才易制造,但铸造应选用铸造性能好的材料,如铸钢、灰铸铁或球铸铁等等。大型零件只少量生产,可用焊接件毛坯,但焊接件要考虑材料的可焊性和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5 生产裂纹的倾向等,选用焊接性能好的材料。只有中小型零件采用锻造毛坯,大规模生产的锻件可用模锻,少量生产时可用自由锻。锻造毛坯主要考虑材料的延展性、热膨胀性和变形能力等,应选用锻造性能好的材料。 ( 2)机械加工 大批批量生产的零件可用自动机床加工,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应考虑零件材料的易切削性能、切削后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性质的变化等,应选用切削性能好的材料,如易削断、加工表面光洁、刀具磨损小的材料。 ( 1)经济性首先表现为材料的相对价格。当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就不应该选用价格高的材料。这对大批量制造的零件尤为重要。 从材料选用原则的使用要求、加工要求和经济要求出发,选择机械本体个零部件的材料。 在机械手臂中各传动 件是关键性零件,如传动轴和齿轮系,它们的强度、刚度等机械性能直接影响机械手的工作质量。 ( 1)轴材料的选择 传动轴的常用材料有碳素钢和合金钢。碳素钢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较低,还可通过热处理改变其综合性能,价格也比合金钢低廉,因此应用较为广泛,常用45 号钢。合金钢则具有更高的机械性能和更好的淬火性能。因此,在传递大动力,并要求减小尺寸与质量,提高轴颈的耐磨性,以及处于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轴,常采用合金钢。在一般工作温度下碳素钢与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基本相同。因此,用合金钢代替碳素钢并 不能提高周的刚度。鉴于此,全方位移动结构中的车轮,转轴;机械手传动机构,螺纹轴采用 45号钢,就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的需要。 ( 2)转向机构的转向轴强度校核 由于此轴最小轴径是直径为 10那段 ,所以只对这一段进行校核就可以了。轴的运动主要受到扭转力 ,所以只对其扭转强度进行校核。 轴的扭转校核公式为 : ( 4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6 式中:T 扭转切应力,单位为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单位为 3轴的材料为 45 号钢 ,其允许扭转切应力为 35由第二章可知,转向机构选择的电机型号为 57静力矩为 m 。即 T=1400 N 。 由于此段轴中有键,其截面如图 抗扭截面系数: 23T W 1 6 2b t d ( 4 图中 t = 1 m m , b = 2 m m , d = 1 0 m m 图 截面 将数值带入公式计算得: 3T W 1 8 8 . 2 5 : 1400 7 . 4 4 3 51 8 8 . 2 5T a T P M 由此可知,设计的转轴强度满足要求,可以使用。 ( 3)车轮的校核 车轮是整个机械部分 的支撑,也是整个结构受力最大的部分。这里从材料经济性和强度等方面选择 45号钢来制造。加工时为了增大车轮与接触面的摩擦力,车轮表面要滚花处理,这样更有利于机器人的移动。 整个车轮部分承载的重量为 12于整个移动机构有四个车轮,这样每个轮子受到的重量只有 3到的重力仅为 子的直径为 110个移动部分的强度是非常大的,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 ( 1)齿轮材料的选择 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疲劳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塑性变形。因此设计齿轮 时要使齿面具有较高的抗点蚀、抗磨损、抗胶合和抗塑性变形的能力,齿根则要有较高的抗折断能力。为此,对齿轮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为齿面要硬,齿心要韧。钢材韧性好,耐冲击,容易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机械性能和提高硬度,是制造齿轮最常用的材料。 对于强度、速度和精度要求不高的齿轮传动,可以采用软齿面齿轮。软齿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7 齿轮的齿面硬度低于 350处理方法为调制或正火,常用材料有 45号钢和40。加工方法一般为热处理后切齿,切制后即为成品,精度一般为 8 级。本文设计的齿轮副速度要求不高,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1张图/165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702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