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1页
郴州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2页
郴州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3页
郴州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4页
郴州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郴州市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城镇和农村小学、初中三年制以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普通高级中学。 第三条 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贯彻执行发展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科学合理的安排学校校园规划用地和校舍面积指标,保证学校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并注意美观。 第四条 中小学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应从各地经济、技术、自然、交通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第五条 中小学学校的标准化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 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第六条 学校选址和布局规划要把切实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做到既相对集中,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又方便学生入学;既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又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要做到“立足长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还要坚持与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相结合,与创办示范性学校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与危房改造相结合。1、办好乡镇中心完小和定点的片完小,使生源不足、规模较小、条件较差、不便组织教学的村小或撤并或根据需要设置教学点。2、原则上1.5万人以下的乡镇可联办初中,或办九年一贯制学校;3万人左右的乡镇可办一所初中;5万人左右的乡镇可办1-2所初中;6万人以上的乡镇可办2-3所初中。3、普通高中原则上每所学校覆盖人口10万人以上,办学规模不低于18个班。第七条 学校规模和班额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和班额标准如下:1、 初小:4班 30人/班。2、完小: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3、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班。(说明:农村普通高中设置标准均参照城市普通高中设置标准。)城市中小学规模和班额标准:1、完小:12班、18班、24班、30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2、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班。3、普通高中:18班、24班、30班、36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第八条 校舍用房组成中小学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一)农 村1、小学:初小设置普通教室、中心电教室(兼卫星接收室)、仪器教具室、电教器材室、藏书室、教师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完小设置普通教室、音乐教室、美术室、自然教室、仪器室(含准备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中心教室(兼卫星接收室)、电教器材室、科技活动室、藏书室、教师阅读室、学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科技作品室等。2、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普通教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室、美术器材室、实验室、实验仪器室、实验准备室、劳动技术教室、藏书室、教师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阅览室、语言教室、多媒体中心教室、电教器材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科技作品室等。(二)城 市1、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室、语言室、电子音像资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管理中心控制室、劳动室、劳动教具室)、公共教学用房(多媒体中心教室、电教器材室、藏书室、教师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仪器室、卫生室、科技作品室)等。2、初中:设置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自然教室、实验室理化生、仪器标本准备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电子音像资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管理中心控制室、劳动教室、劳动教具室)、专用教室(多媒体中心教室、电教器材室、藏书室、教师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里咨询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科技作品室)等。3、高中:设置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自然教室、实验室理化生、仪器标本准备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电子音像资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管理中心控制室、电子监控中心机房、智能广播系统控制中心、校园闭路电视中心机房、劳动教室、劳动教具室)、专用教室(多媒体中心教室、电教器材室、藏书室、教师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里咨询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科技作品室)等。(农村普通高中参照本设置标准) 二、行政教学办公用房 根据学校规模,各类中小学均设置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文印档案室、卫生保健室、社团队办公室、传达值班室等。 三、生活服务用房 根据办学需要各类中小学宜设置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教工食堂、学生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自行车车库等。 第九条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一、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1、 农 村(一)、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1) 普通教室:应每班设置一间,每间使用面积不低于50平米;(2) 音乐教室:初小不设置专用的音乐教室,宜以多媒体中心教室兼用。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50平米间。另配备仪器室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20平米间。(3) 自然教室:初小不设置专用的自然教室,宜以多媒体中心教室兼用。完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70平米间。另配备仪器室(含准备室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50平米间。(4)中心电教室:初小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70平米/间,且配备满足一个标准班学生的课桌椅;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且配备满足一个标准班学生的课桌椅。(5) 电教器材室:初小、完小均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25平米间。(6) 藏书室:初小、完小均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确定。(7) 教师阅览室(兼会议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确定。(8) 学生阅览室:初小不设置学生阅览室,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确定。(9) 音乐舞蹈室: 初小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50平米/间,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70平米/间。 (10) 美术室:初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50平米/间,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70平米/间。(11) 体育器材室:初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2 0平米间;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3 0平米间。(12) 科技活动室:初小不设置科技活动室。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50平米间。(13) 计算机网络教室:初小不设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完小每校设置一间(18班以上增加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 (二)、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 (1) 普通教室:每班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为56平米间。 (2) 音乐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乐器室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30平米间。 (3) 美术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4) 实验室(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l2班、l8班、24班应分别设置三间、四间、五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分别配备仪器室、准备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100平米、168平米、240平米。应配备化学药品库一间,使用面积为15平米/间。 (5) 劳动技术教室:每校均应至少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56平米间。 (6) 藏书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 (7) 教师阅览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8) 学生阅览室:每校均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9) 语言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 (10) 计算机多媒体中心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11) 电教器材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30平米间。 (12) 计算机网络教室:每校均应设置。l8班以下学校应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90间;18班以上学校至少应设置二间,使用面积为90平米间。(13) 体育器材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50平米间。(14) 教师电子备课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2、城 市(一)、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1) 普通教室:应每班设置一间,每间使用面积不低于60平米;(2) 自然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仪器标本准备室,使用面积为90平米间。(3) 音乐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乐器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4) 美术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美术教具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5) 书法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6) 语言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电子音像资料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7) 计算机网络教室:每校设置一间(18班以上增加一间),使用面积86平米间。另配网络管理中心控制室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8) 劳动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劳动教具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9) 多媒体中心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0平米间。(10) 电教器材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23平米间。(11) 藏书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确定。(12) 教师阅览室(兼会议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确定。(13) 学生阅览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根据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120平米,18班的面积为170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220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270平米)。 (14) 体育器材室:使用面积为40平米间。 (15) 科技活动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50平米间。 (二)、初中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 (1)普通教室:每班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为67平米间。(2)音乐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73平米间。另配备乐器室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间。(3)实验室(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l2班、l8班、24班、30班应分别设置三间、三间、五间、五间实验室,使用面积均为90平米间。另相应配备仪器室、准备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180平米、240平米、360平米、360平米。(4)美术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美术教具室一间,使用面积为23平米间。(5) 书法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6) 地理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 (7) 语言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电子音像资料室一间,使用面积为不低于30平米间。(8) 计算机网络教室:每校均应设置。15班以下学校应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90间;15班以上学校至少应设置二间,使用面积为90平米间。(9) 劳动技术教室:每校均应至少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0平米间。另配备劳动教具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10) 藏书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11) 教师阅览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12) 学生阅览室:每校均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181平米,18班的面积为261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340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420平米)。(13) 多媒体中心教室:每校均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110平米,18班的面积为150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190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230平米)(14) 电教器材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23平米间。(15) 科技活动室:每校均设置,使用面积为18平米间。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36平米,18班的面积为54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72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90平米。(16) 心理咨询室:每校均应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18平米间。(17) 体育活动室:每校均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700平米,18班的面积为1000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1300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1300平米)(18) 体育器材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3平米间。(19) 电子备课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20) 网络管理控制中心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 (三)普通高中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面积指标(1) 普通教室:应每班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为67平米间。(2) 实验室(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l2班、l8班、24班、30班、36班应分别设置3间、5间、5间、6间、6间,使用面积均为90平米间。另相应配备仪器室、准备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180平米、240平米、240平米、360平米、360平米。(3) 音乐教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0平米间。另配备乐器室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间。(4) 美术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另配备美术教具室一间,使用面积为23平米间。(5) 书法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6) 地理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均不低于90平米间。(7) 语言教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96平米/间。另配电子音像资料室一间,使用面积为23平米间。(8) 计算机网络教室:每校均应设置,每12班是指一间,使用面积为96平米间。另配网络管理中心控制室一间,使用面积为50平米间。(9) 劳动技术教室:每校均应至少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96平米间。另配备劳动教具室一间,使用面积为30平米间。(10) 藏书室:每校应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11) 教师阅览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12) 学生阅览室:每校均应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181平米,18班的面积为261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340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420平米)。(13) 多媒体中心教室:每校均应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110平米,18班的面积为150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190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230平米,规模为36各班的面积为270平米)。设置间数视学校规模而定。(14) 电教器材室: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60平米间以上。(15) 科技活动室:每校均应设置,使用面积为18平米间。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36平米,18班的面积为54平米,规模为24班的面积为72平米,规模为30班的面积为90平米,规模为36各班的面积为108平米。(16) 心理咨询室:每校均应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为18平米间。(17) 体育活动室:每校均应设置,使用面积视学校规模确定。规模为12班的面积为700平米,18班的面积为1000平米, 24班、30班、36班的面积均为1300平米。(18) 体育器材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3平米间。(19) 电子备课室:每校均应设置一间或多间,视学校规模确定。(20) 校园监控中心机房:国家考试考点学校均应设置。(21) 智能广播系统控制中心:每校均应设置,使用面积视23平米/间。(22) 校园闭路电视中心机房:每校均应设置,规模视学校规模而定。二 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1、农 村 (一)、小学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 (1)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并按教师人数设置座位,使用面积为3.5平米座。 (2)卫生保健室:初小和完小规模为6班的不设置卫生保健室,可在有关办公室设置保健箱。完小规模在12班以上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米间。(3)传达值宿(班)室:初小应每校设置一间值班室(兼单身教工宿舍),使用面积为8平米间。完小每校设置一间传达值宿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0平米/间。(4)、凡未列出的其它办公用房,应在办公用房总使用面积控制下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二)、初中学校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 (1)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并按教师人数设置座位,使用面积为3.5平米座。总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分别为105平米、158平米、210平米。 (2)卫生保健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间。 (3)传达值宿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20平米/间。凡未列出的其它办公用房,应在办公用房总使用面积控制下,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2、城 市(一)、小学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1) 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规模为12班、18班、24班、30班的办公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80平米、124平米,、164平米和204平米。(2) 行政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每间为14平米。规模为12班的设办公室4间,18班的设5间,24班的设6间,30班的设7间。(3) 广播社团办公室:每校设置一间,应根据学校规模确定面积大小设置,12班的面积为14平米,18班的为20平米,24班的为26平米,30班的为32平米。(4) 德育展览室:每校设置一间,30平米/间。 (5) 卫生保健室:规模为12班以上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间。(6) 传达值宿(班)室:每校设置一间传达值宿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2平米/间。(二)、初中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1) 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规模为12班、18班、24班、30班的办公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120平米、180平米,、240平米和320平米。(2) 行政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每间为14平米。规模为12班的设办公室7间,18班的设8间,24班的设9间,30班的设10间。(3) 广播社团办公室:每校设置一间,应根据学校规模确定面积大小设置,12班的面积为22平米,18班的为28平米,24班的为34平米,30班的为40平米。(4) 会议接待室:每校设置一间,面积为30平米。(5) 德育展览室:每校设置一间,50平米/间。 (6) 卫生保健室:应每校设置一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4平米间。(7) 总务仓库:每校设置一间,应根据学校规模确定面积大小设置,12班的面积为34平米,18班的为40平米,24班的为46平米,30班的为52平米。(8) 维修管理室:每校均设置一间,面积为24平米。(9) 传达值宿(班)室:每校设置一间传达值宿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2平米/间。(三) 普通高中行政、教学办公用房的面积指标(1) 教学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规模为18班、24班、30班、36班的办公室总使用面积分别为216平米、288平米、360平米和432平米。(2) 行政办公室:每校均应根据学校规模设置,每间为14平米。规模为18班的办公室设9间,24班的设10间,30班的设11间,36班的设12间。(3) 广播社团办公室:每校设置一间,应根据学校规模确定面积大小设置,规模为18班、24班、30班、36班的面积分别为28平米、34平米、40平米和46平米。(4) 会议接待室:每校设置一间,面积为40平米。(5) 德育展览室:每校设置一间,50平米/间。 (6) 卫生保健室:应每校设置1间,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间。(7) 总务仓库:每校设置一间,应根据学校规模确定面积大小设置,规模为18班、24班、30班、36班的使用面积分别为40平米,、46平米、52平米和58平米。(8) 维修管理室:每校均设置一间,面积为24平米。(9) 传达值宿(班)室:每校设置一间传达值宿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2平米/间。 三、生活服务用房的面积指标1、农 村 (一) 小学生活服务用房面积指标1、教工宿舍及住宅A 教工宿舍:初小不单独设置教工宿舍,宜以值班室兼用。完小每小均应设置,并按教工人数的30计算,居住面积为7平米/人,6班、12班、18班的总居住面积分别为21平米,35平米,56平米。B 教工住宅的居住面积标准,应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2、学生宿舍:初小不设置学生宿舍。完小宜设置,并按学生人数的20住校计,居住面积为2.4平米/人,6班、12班、18班的总居住面积为130平米,260平米,389平米。3、食堂:A 教工食堂:每校均设置,就餐人数宜按教工人数的100计算。初小的使用面积为3平米/人,总面积为18平米;完小6班、12班、18班的使用面积分别为3/人、2平米/人、1.7平米/人,总使用面积为27平米、34平米、45平米。B 学生食堂:初小不设置学生食堂。完小均应设置,就餐人数应按学生人数的30计算,使用面积为1.5/生,6班、12班、18班的总使用面积分别为122平米、243平米、265平米。4、开水房及浴室:初小不设置开水房及浴室,师生饮用开水,由教工食堂加工。完小均应设置开水房及浴室,6班、12班、18班的总使用面积均为24平米。5、厕所A 学生厕所:每校均应设置。坑位数宜按学生总人数男女平均每16人设置一个坑位计,使用面积,初小为4平米坑位、完小为3平米/坑位。男厕按32人设置1000mm长的小便槽。总使用面积,初小4班为32平米,完小6班、12班、18班分别为51平米、102平米、153平米。 B 教工厕所宜与学生厕所分设,总使用面积:初小为4平米,完小6班、12班、18班分别为8平米、12平米、16平米。 (二)、初中生活服务用房面积指标1、教工宿舍及住宅A 教工宿舍:每校均设置,解决比例宜按教工人数的30计算,居住面积为7平米/人,12班、18班、24班的总居住面积分别为91平米,133平米,175平米。B 教工住宅的居住面积标准,应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2、学生宿舍:每校均应设置学生宿舍。解决比例宜按学生人数的50住校计,居住面积为2.7平米/人, 12班、18班、24班的总居住面积为810平米,1215平米,1620平米。3、食堂:A 教工食堂:每校均设置,就餐人数宜按教工人数的50计算。使用面积: 12班、18班、24班分别为2平米/人、1.7平米/人、1.7平米/人,总使用面积为42平米、55平米、72平米。B 学生食堂:每校均应设置,就餐人数宜按学生人数的70计算,使用面积为1.5/座,12班、18班、24班的总使用面积分别为630平米、945平米、1260平米。4、开水房及浴室:每校均应设置,总使用面积: 12班、18班24班的分别为40平米、55平米、70平米。5、厕所A 学生厕所:每校均应设置。坑位数宜按学生总人数男女平均每20人设置一个坑位计,使用面积为3平米/坑位。男厕按40人设置1000mm长的小便槽。总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分别为90平米、135平米、180平米。 B 教工厕所:每校均应设置,总使用面积: 12班、18班24班分别为12平米、16平米、20平米。2 城市(一) 小学生活服务用房面积指标1、教工宿舍及住宅教工宿舍:每校均应设置教工单身宿舍, 12班、18班、24班、30班的总居住面积分别为58平米、87平米、115平米和144平米。 2、食堂:教工与学生食堂:每校均设置,12班、18班、24班、30班的总使用面积分别为168平米、251平米、334平米和416平米。3、开水房:应设置开水房,12班、18班、24班、30班的总使用面积均为24平米。4、厕所A 学生厕所:每校均应设置。坑位数宜按学生总人数男女平均每16人设置一个坑位计,使用面积为3平米/坑位。男厕按32人设置1000mm长的小便槽。总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为92平米、133平米、166平米和203平米。 B 教工厕所宜与学生厕所分设,总使用面积: 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12平米、16平米、20平米、24平米。(二)、初中生活服务用房面积指标1、教工宿舍及住宅教工单身宿舍:每校均设置,居住面积为7平米/人,12班、18班、24班、30班的总居住面积分别为65平米,101平米,130平米、166平米。 2、学生宿舍:有寄宿学生均应设置学生宿舍。居住面积为2.7平米/人,按实际寄宿学生数计算。3、食堂:教工与学生食堂:学生按1.7平米/人计,教职工按1.5平米/座计,12班、18班、24班、30班的总使用面积分别为314平米、470平米、628平米和782平米。详见(表一)城市中小学校学生食堂使用面积测算参考表:单位:平米/人类别名称完全小学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人均面积1.361.441.521.621.70厨房餐厅比1/21/1(表一)4、开水房:每校均应设置,总使用面积均为24平米。5、厕所A 学生厕所:每校均应设置。坑位数宜按学生总人数男女平均每20人设置一个坑位计,使用面积为3平米/坑位。男厕按40人设置1000mm长的小便槽。总使用面积,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为104平米、149平米、192平米和235平米。B 教工厕所:教工厕所宜与学生厕所分设,总使用面积: 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别12平米、16平米、20平米、24平米。(三)、普通高中生活服务用房面积指标1、教工宿舍及住宅教工单身宿舍:每校均设置,居住面积为7平米/人,18班、24班、30班、36班的总居住面积分别为115平米、151平米、188平米和223平米。 2、学生宿舍:有寄宿学生均应设置学生宿舍。居住面积为2.7平米/人,按实际寄宿学生数计算。3、食堂:A 教工与学生食堂:学生按1.5平米/人计,教职工按1.5/座计,18班、24班、30班、36班的总使用面积分别为482平米、642平米、802平米和964平米。具体见(表一)B 、厨房设施建设标准厨房备餐室的售菜窗口数量设计标准,宜按用餐人数每50人设计一个,详见(表二):规模(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000售菜窗口数(个)2357810121315(表 二)4、开水房:每校均应设置,总使用面积均为24平米。5、汽车库:24班以上规模宜设置汽车库,总使用面积为40平米。6、配电室:每校均应设置配电室一间,面积为24平米。7、厕所A 学生厕所:每校均应设置。坑位数宜按学生总人数男女平均每20人设置一个坑位计,使用面积为3平米/坑位。男厕按40人设置1000mm长的小便槽。总使用面积,18班、24班、30班、36班分别为149平米、192平米、235平米和278平米。B 教工厕所:教工厕所宜与学生厕所分设,总使用面积: 18班、24班、30班分别为16平米、20平米、24平米和28平米。 第十条 校园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一、校园规划用地组成中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用地应由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地、绿化科技用地等组成。(一) 农 村 1、建筑用地 学校建筑用地含建筑物首层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零星绿地及建筑群组之间的小片庭院式活动场地。 2、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含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活动使用的成片场地。小学6班以上设置60平米直跑道田径场一个。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l 2班、l8班、24班应分别设100平米直跑道、100平米、200平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中小学校均应设置适量的球类、器械等运动场地。确无条件设置田径运动场的学校,最低要求应设置能满足全校学生进行体操、器械、球类以及小学低年级游戏等活动的场地,平均不少于4平米生。 3、绿化科技用地 (1)学校绿化、科技用地,应包括集中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等。(2)初小可不设置集中绿地和科技园地。完小和初中宜设置集中绿地和科技园地,用地面积为:完小不宜少于1.5生;初中不宜小于2平米生。(二)城 市:参照农村同类学校的各项指标设置。 二、校园规划用地面积 (一)农 村1、中小学校校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均每生不宜低于下表规定指标:(平米/生)(见表三)学校类别学校规模规划指标初小4班22完小6班2812班2218班18初中12班2618班2424班23 (表三)2、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总指标,平均每生占有校舍建筑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指标:(平米/生)(见表四)学校类别学校规模规划指标初小4班6.4完小6班7.112班5.518班4.924班4.8初中12班7.618班6.924班6.8(表四)(二)城 市: 参照农村同类学校的各项指标设置。第十一条 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一、实验室建设1、各类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装备室的数量,实验设备的数量,教学仪器的配备见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2、新建实验室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要求设计施工。实验室和仪器室具备采光充分、供电合理、上下通水、排风良好。 3、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档案,以利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要做好组织工作,改善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以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和复习实验。 4、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积极研究和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配合教学自制教具、维修教具,增强实验效果。 二、图书室(馆)建设l、各类中小学校图书馆(室)舍建设要根据学校规模,按照下列要求实施。详见(表五)标类别准量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 学1类2类1类2类1类2类1类2类人均藏书标准量(册)按在校学生人数计4530503540253015报刊种类12010012010080606040工具书、教参书种类25020025020018012012080(表五) 2、学校藏书建设应结合本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书刊资料选购标准、复本量标准及剔旧原则。补充藏书应有目的性,要考虑师生的实际需要,尽量做到馆(室)藏的图书能在图书馆(室)内流通,发挥其作用,提高利用率。同时应坚持藏书建设的思想原则,保证藏书质量。3、学校图书馆(室)应优先采集教育部、省、市(地、州)级教育部门评审推荐的图书。藏书量、藏书结、藏书质量达到要求。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建设标准 各类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主要有幻灯、投影、录音、电视、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卫星宽带网络、多媒体综合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制作系统、双向插放控制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校园网等。 根据学校规模、教学任务要求不同,中小学建设标准分为如下几级:中学一级指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省、市级示范性高中中学二级指普通高中、城市(县城)初中、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中学三级指农村初中小学一级指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小学、规模在18个班以上的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小学二级指城镇小学、农村中心完小 小学三级指农村中心完小以下小学(一)技术要求1、计算机网络教室配置:(见表六)类别名称规 格数量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NT4.0以上1WINDOWS 98以上N教学管理多媒体教学/控制(纯软、纯硬)1虚拟 INTERNET1硬件服务器最低配置P3/1G/512M/60G7200rpm1工作站最低配置C900/128M/声卡/耳机/麦克风N交换机交换机(10M100M自适应)N (表六)2、多媒体综合教室配置(1)投影机(表七)照度(ANSI)分辨率低1500-2000800*600中200025001024768高25001024768(表 七)注:投影机是多媒体综合教室实现大面积教学最关键的设备,其主要技术指标为照度(单位:ANSI)、分辨率两部分。 (2)多媒体综合教室分类及基本配置:(表八)类别低中高主要设备投影机/银幕/电脑/视频台/音响/放像机/VCD投影机/银幕/电脑/视频台/音响/控制台/放像机/VCD DVD/监视/电子白板投影机/银幕/电脑/视频台/音响/控制台/放像机/VCD DVD/监视/电子白板(表 八)3、语音教室配置(表九)类别功能电脑控制录音机芯低听答/跟读/举手/录音高加多媒体多媒体电脑电子芯片低听答/跟读/举手/录音/考试高加多媒体多媒体电脑语音教室高多媒体电脑网络+语音教室软件(表 九)4、双向插放控制、监视系统配置(表十)普及低中高功能实现原有闭路电视加装播放控制部分(有人值班)加装控制播放内线通信(有人值守)加装控制播放通信、语言广播、摄象头、云台(有人值守)加装视频服务器播放控制系统(无人值守)5、电子备课室配置:(见表十一)类别名称规 格数量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NT4.0以上1WINDOWS 98以上N制作工具三种以上硬件服务器最低配置P3/1G/512M/60G7200rpm1工作站最低配置C1.3G/256M/20G/声卡/耳机/麦克风N交换机交换机(10M100M自适应)N (表十一)6、多媒体制作系统配置(表十二) 名称/类别数字摄象机数字编辑机监视器特技机配 件DVDVC PRO DV CAM 非线性线性模拟数字模拟话筒磁带录放机调音台任选一任选一任选一选配nnn1名称/类别VCD、SVCD、DVD制作多媒体制作外设刻录机VCD压缩卡SVCD、DVD压缩卡拷贝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彩色喷打制作软件1任选一选配1111(表 十二)7、校园网 应以2000年3月省教育厅下发的湖南省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规范为原则,在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严禁使用盗版软件,保证建设质量。(1)、小学三级小学三级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建设,可实现卫星教学资源收视、互联网接入、和文件打印等功能,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卫星接收单元、电视接收单元、计算机及外设、互联网接入单元。农村小学教学点按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可实现光盘教学资源播放功能,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电视机、DVD机、成套教学光盘。(2)、中学三级、小学二级 建设高速局域网络,学校主要管理部门、专用教室能够直接上网;学校主要管理部门、教师办公室配备计算机;有足够的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3)、中学二级、小学一级 建设高速局域网络,全部教室及学校主要管理部门、专用教室能够上网;学校主要管理部门、教师办公室配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建立学校门户网站,有足够的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 (4)、中学一级建设高速局域网络,全部教室及办公室能够上网;学校主要管理部门、教师办公室配备足够数量计算机;建立学校门户网站;专线方式接入INTERNET、接入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省、市教育网站;有足够的教学软件,建成一定规模的教育资源库,能达到视频点播等教学活动需求;校园网络广泛的用于学校管理和日常教学活动中。(二)、建设标准 各类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建设应从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设和学校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分步实施。1、 小学小学一级指国家级、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小学、规模在18个班以上的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按类配备;小学二级指城镇小学、农村中心完小按类配备;小学三级指农村中心完小以下小学按类配备,有条件的学校应努力按类配备。(1)、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分为常规设备(幻灯投影机、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等)、远程教育设备四部分。(见表十三) 单位:台类类类计算机网络教室(1+50)21+50地面卫星接收系统选配11多媒体综合教室1套(中、高)1(中)1电子备课室1+1216语音室1套多媒体制作系统 1套电子阅览室可与计算机网络教室共用可与计算机网络教室共用校园网百兆网经济型“校校通”常规设备1套/班1套/班(表十三)(2)、用房(表十四)类类类计算机网络教室72150m272 m2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总控室可兼18m2多媒体综合教室72150m272 m254m2电子备课室36m218m2校园网总控室36m218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