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白鹤教案.DOC.doc_第1页
三只白鹤教案.DOC.doc_第2页
三只白鹤教案.DOC.doc_第3页
三只白鹤教案.DOC.doc_第4页
三只白鹤教案.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只白鹤 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9个生字组成的词语。2听写字词和用“午、空、明、记”口头组词。3看懂图意,理解句子,知道三只白鹤把吃剩的一条鱼各埋在了什么地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另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开动脑筋,要注意事物的变化。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句子的意思。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开动脑筋,要注意事物的变化。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那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会用“午、空、明、记”口头组词,能听写词语。(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二、教学重点(一)学习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午、空、明、记”口头组词,并且能听写词语。(二)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快速识字。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去动物园看见过白鹤吗?你看见白鹤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三只白鹤。(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范读。1听老师范读课文。2边听边想,想一想这则寓言是记叙三只白鹤的什么事。3听老师读完后回答。(本课写的是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事。)(三)学习生字。1在课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1)先让学生自己读。(2)老师利用卡片检查自学效果。3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1)先由自己读。(2)然后指名读一读。边读边体会生字词在句中的意思。4识记生字:在此过程中利用一字多组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快速识记生字。(1)利用熟字记字。午:熟字“干”加一撇。笔顺是第一笔先写撇,再写“干”。中午,午饭,午休,下午,午后。饱:熟字“包”加食字旁。吃了饭肚里才能饱,所以用“食”旁。埋:提土旁加里,“埋”要埋在土里,所以用提土旁。明:左边日旁,右边月,太阳和月亮都使人看到光,所以“明”有亮的意思。明天,明亮,明白。住:熟字换偏旁。“往”去掉双人旁换成单人旁。住:当停下不走讲,住宿,记住。记:熟字“己”加言字旁。记住,笔记,牢记,记忆。空:熟字“工”加穴宝盖。天空,高空,空中,空着手。第:熟字弟去掉上面的一点一撇加上竹字头。第二天,第一个。升:熟字“开”换一笔,把“开”的第一笔横换成撇。升起,升旗,升高。本课全能够利用熟字来记字,有的需要熟字换偏旁,有的是两个熟字合在一起,有的是熟字换一笔等,总之比较容易掌握。(2)利用词语卡片巩固字词。中午,天空,明天,第二天,记住,升起,吃饱,埋起来。5指导书写生字。(1)重点指导。第:上下结构,不要写得太长。升:写第三笔竖撇的时候,要和第一笔的横撇接住。最后一笔的竖要写得长些,收笔低于第一笔的撇。记:右边是“己”最后一笔不露头,不要写成“已”。(2)其它的字让学生看范字写字。(四)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己读。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观察插图,看哪幅图与哪段文字对应。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五)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一下生字及词语,读一读课后作业第2题中的词。然后听写词语。看哪些同学,能够当堂把生字词听写下来。(六)作业。1朗读课文。2边读边看插图,能理解图意。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另两只为什么找不到鱼?(二)使学生受到做事要开动脑筋,注意事物变化的教育。(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能按课文内容填空。二、教学重点(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二)使学生受到做事要动脑筋,要注意事物变化的教育。三、教学难点另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是写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事,它们记得把鱼埋在哪儿?找到鱼了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指名同学,每人读一自然段接读全文。其它同学想一想,三只白鹤分别记住鱼埋在什么地方?1指名读。2读后回答,老师板书。(三)逐段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哪一段课文描写了这幅图的内容?(2)指名读第1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三只白鹤捉了很多鱼。“许多”是很多的意思。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它们想把吃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下留着明天再吃。(3)再看第一幅图,三只白鹤正在埋那一条大鱼。(4)老师小结本段内容,过渡到下一段。这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三只白鹤把吃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下准备明天再吃。那么第二天它们找到埋的鱼了吗?2学习课文第3段。(1)小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2)再读这一段,对照插图,一句一句地想一想各是什么意思。(3)指名逐句读课文,逐句理解。(4)说一说三只白鹤分别记住鱼埋在哪儿啦?第一只白鹤记住鱼埋在了太阳底下。第二只白鹤记住鱼埋在了白云底下。第三只白鹤记住鱼埋在了柳树旁边。(5)从图上指出哪是第一只鹤?第二只,第三只?(6)指导朗读。三只白鹤记住大鱼埋在哪儿的词要重读,让别人听出来,每只鹤记住鱼埋的地点。(7)看着图说一说三只鹤分别怎样记住鱼埋在什么地方的?(8)老师小结本段内容过渡到下文。三只白鹤埋好了鱼,抬起头来记住鱼埋在什么地方,那么第二天,它们能否找到埋在地下的鱼呢?3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1)自己小声读这两段。想一想:什么时间,它们去干什么?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说明是早晨,从埋鱼到找鱼过了多长时间?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过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2)指名读一读三只白鹤怎么找鱼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看插图。想一想:它们各自埋鱼时的标记记得准吗?没错,它们都各自按照自己记住的标记去找鱼。(3)指名读第4自然段,要读出问话的语气。边听边想象:到底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呢?课文没有告诉我们,是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找到鱼?为什么?另外两只为什么找不到鱼?自己想一想。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指名告诉大家,并且注意把“为什么”要讲清楚。第一只白鹤找不到鱼。因为头天中午,太阳在我们头顶上的高空,可是第二天早晨找鱼时,太阳才从东方刚刚升起,太阳的位置变了,还按太阳的标记去找当然找不到。第二只白鹤也找不到鱼。因为白云是随风飘动的,白云一会在这儿,随风一会又飘到那儿,云是移动的,所以第二只也找不到。第三只白鹤能找到鱼。因为柳树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以柳树为标记能找到鱼。(四)读一读全文:想一想,学习了这一课你受到什么启发?做事要动脑筋,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五)完成课后作业。(第3题)1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2按照课文内容,三只白鹤找鱼时,分别到哪儿去找?3自己动手填空:填在书上。4填完后再读一读这三句话。这三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前两只鹤找不到鱼,第三只白鹤找到了鱼。【板书设计】 基础训练 7 教学目标1通过连线巩固汉语拼音。2对学生进行填写量词搭配的词的训练。3练习给独体字加偏旁组字,一方面能够区别形近字,另一方面体会汉字构字的特点。4使学生懂得字、词、句的关系,通过抄写句子,进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5使学生通过朗读陈述句和疑问句,了解句号和问号的用法,并且练习写陈述句和疑问句。6借助拼音读出谜语并借助插图猜出谜底。7通过写字训练,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8看懂图意,能够看着图说一段话,然后再给每幅图写一句话。通过说话写话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点1练习给独体字加偏旁,区别形近字,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2使学生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3使学生会写陈述句和疑问句。4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5看懂图意,看图说一段话,并给每幅图写一句意思完整的话。教学难点1区别形近字,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并为今后准确用字做准备。2写规范字的训练。3看懂图意,看图说一段话。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连线巩固汉语拼音。(二)对学生进行填词的训练。(三)练习给独体字加偏旁,区别形近字,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四)使学生懂得字、词、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句的概念。(五)通过读例句,使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的标记,会写陈述句和疑问句。二、教学重点(一)进行填词的训练。(二)给独体字加偏旁,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三)使学生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句的概念。(四)会写陈述句和疑问句。三、教学难点(一)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句的概念。(二)会写陈述句和疑问句。四、教学过程(一)学习第1题。1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2读音节。(1)先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2)再把一个词连起来读。(下面一行)功课孩子小动物跑出去(3)指名直呼音节及词语。(4)自己动手连线。然后把你连的词读给大家听。好孩子,做功课,立刻跑出去。喜欢小动物。(二)学习第2题。1读题要求。2前面的词是表示数量的,在括号内填的词必须和前边的搭配合适。比如,一个(人)在括号里填“人”“苹果”都可以。但是不能填“纸”,一个纸,前后意思不搭配。3让学生口头填空:一只(鸡、鸭、鹅、鸟)一根(木头、头发、小棒)一条(鱼、胡同、河、小水沟)一把(米、菜、香蕉)一朵(花、云)一包(菜子、调料、味精)4让学生动手在书上填写。(老师注意巡视,并指导。)(三)学习第3题。1读题目,明确要求。2先读一读这8个字并组词。毛:毛笔,羊毛马:一匹马也:我也去自:自己、自信巴:尾巴牙:牙齿、牙刷子:孩子包:书包、一包3给这些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可以一字多组,和前边的字区别。毛:笔(毛笔,铅笔,一支笔)尾(尾巴,结尾,尾声)马:妈(妈妈)也:他(他们)吗(好吗)池(水池)自:息(消息,休息)子:仔(仔细)咱(咱们)好(很好)巴:吧(你好吧)牙:呀(真美呀)把(把它放下)芽(发芽)包:抱(抱起,怀抱)跑(跑步)4在口头组字组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新组的字写在括号内。同学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呀,一个字加上一个偏旁又变成了另外一个字,有时读音还相同,可是用法可就不同了。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还要动脑筋想,写句子时,可不要把同音字,形近字用错哟。(四)学习第4题。1读题目明确要求。2让学生一行一行地读,体会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字能组成词,用词能说一句话。学组词,几个有关系的词连起来就是一句话。3用“息、告、新、珠”组成词,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息 休息 课间我到操场上休息。告 广告 电视里经常演广告节目。新 新鲜 菜店的货架上摆着很多新鲜蔬菜。珠 泪珠 我有病住院时李听每天到医院帮助我补功课,我激动得泪珠掉在书本上啦。4让学生在本上抄写句子,把句号也要抄上。(五)学习第5题。1读题目要求。2让学生分类读句子。(1)读第1、4句,观察句子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一句话完了要写上句号。(2)读第2、3句,这是什么句?问句要读出问话的语气。3观察问句和第1、4两句有什么不同?标点符号不同,问句结尾是问号。问句结尾有“吧”“吗”字样,让学生知道问句的结尾一般都有“吧”或是“吗”。4让学生把两句问句的语气词去掉读一读。你知道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一打雷就要下雨。如果去掉了语气词,结尾就要写句号,语气就变了。5让学生用“吧”“吗”各写一句话。例句:你写完作业了吗?今天下了课你去踢球吗?你爱吃西红柿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借助拼音读谜语,并且借助插图猜出谜底。(二)进行写字训练,使学生掌握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二、教学重点写字训练,掌握笔顺规则。三、教学难点照范字写字,把字写匀称,掌握笔顺规则。四、教学过程(一)学习第6题。1读题目要求。2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谜语。(1)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准确,再一行一行地读。(2)把每行多读几遍,然后把四句连起来读一读。3让学生逐行读,边读边看插图边体会。(1)第1行,“血管”指的是电线。(2)第2行,“眨不断”指荧光屏一闪一闪。(3)第3行,“会写字”指打出汉字和数字。(4)第4行,“会算”指的是计算机,可以准确地计算各种数据,又快又准。4让学生猜出谜底。猜的时候,根据每一行谜语的意思,把整个谜语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猜出谜底。(二)进行写字训练。1读一读这些字,并组成词。回:回家、回去、来回团:团圆、团结、团团转圆:圆形、圆满唱:唱歌、说唱渴:口渴、渴望2分析字形:指出先里头后封口的部位。回:大口套小口,笔顺 。团:大口框里面才,笔顺冂 团。圆:大口框,里面员,笔顺冂 圆。唱:口旁加两个“日”,右下边日写横扁一些。“日”笔顺: ,先里面横再封口一横。渴:右下边笔顺: 3这些字共同的地方,都是要先写里边后封口。俗话说“先进人,后关门”就是用来记忆和描述先写里面,后封口的写字笔顺规则的。4让学生照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字。(1)先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2)要求写匀称,美观。(3)边写边体会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二)能够看懂图意说一段话。(三)给每幅图写一句意思完整的话。二、教学重点看懂图意,写一段。三、教学难点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并且说一段意思完整、语句连贯的话。四、教学过程(一)读题目要求。(二)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看图,然后把四幅图连起来想一想。1题目是离群的小鸡,从题目含意出发,看每幅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想象,然后说一说。2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幅一幅地说图意,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1)鸡妈妈带领小鸡出来干什么?一只小黑鸡怎么样了?鸡妈妈带领着一群小鸡出来找食吃。这时,有一只黑色的小鸡,离开了大家,自己向栅栏(或篱笆)走去了。(2)这时,是谁从哪儿探出头来,想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