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规范为师表征文.doc_第1页
学规范为师表征文.doc_第2页
学规范为师表征文.doc_第3页
学规范为师表征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规范,为师表”征文 师爱教育的根本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第三条就是:“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高尚纯洁的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教师只有爱心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种教育的爱应是广泛的师爱,不能只爱几名好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教师的爱心首先表现在责任感上。教师的责任,在于把培养好下一代作为神圣的天职。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要积极、热情、勤奋、认真,以身作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是进行正面教育,而常给予训斥、挖苦,甚至体罚,这是有损师德的。古今中外,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其根本因素,就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责任感极强。因此,才具有巨大的榜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的心灵,指导学生天天向上。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育人的过程首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不少学生是热爱教师,才热爱他所教的那门学科的,师爱是最神圣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师健康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是亲密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对学生热爱、相信、尊重、关心、爱护,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爱给每一个学生。有时,一些个别学生的行为确实让老师感到头疼,但当他与学生贴近以后,有了心灵的沟通,就能改变师生关系,有的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校的老教师刘老师就用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去感染学生。刘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监管的任务自然落在爷爷奶奶的身上,由于代沟,这孩子喜欢上了上网,经常在放学后到网吧去上网,一上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不回家,不做作业是家常便饭,一上课就打瞌睡。孩子的父母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爷爷奶奶见他屡教不改,他们精力上也跟不上,后来索性不管。但刘老师从未放弃对他的教育,经常耐心细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个深秋周末的晚上,窗外下起滂沱大雨。刘老师的老寒腿又发作了,晚上十点多钟,刘老师接到上面所说的学生奶奶打来的电话,老人告诉刘老师从放学到现在孩子还未回家。刘老师关掉电话,拿起雨伞,不顾老寒腿的疼痛,加入到寻找学生的行列。冒着大雨,在雨中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镇上的一家小网吧里找到了该名学生。当刘老师拄着雨伞浑身湿透无言地站在学生面前时,这个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家人、老师带来多大的麻烦,他是哭着对刘老师下决心的。从那以后,我们从那个学生的身上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师爱的力量。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哺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我们向刘老师一样,用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就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作为教师,还应该具有真挚精神和诚实笃信的品质。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真情感动学生。教师不能虚言欺人,要不饰其短,要敞开心扉,才能使学生亲近你,依赖你,爱你。教师要热爱学生,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把学生视为朋友、手足,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感到教师在关心他。这样才会产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把学生比作筷子粗细的小树苗,认为这些幼苗需要“雨以融之”,而不需要“狂风怒号”。所以说,教师的工作是“春风化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细致的、耐心的工作态度,依照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精心培育,使每棵“幼苗”都能健康成长起来。小学生模仿性很强,而且特别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师,教师在孩子们心灵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起榜样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教师的义务是用自己的榜样诱导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爱戴和尊重的。”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兴趣爱好,说话的神情,穿着打扮,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叶圣陶先生讲过:“凡希望学生实践的,我自己一定要实践”。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我们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