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正文.DOC

全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的设计【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全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的设计【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zip
说明书正文.DOC---(点击预览)
目录、摘要、.DOC---(点击预览)
利用辊型的改变来改善冷轧厂的带钢平直度.DOC---(点击预览)
上支承辊.dwg
上支承辊轴承座.dwg
下支承辊装配图.dwg
中间轧辊.dwg
总图1.dwg
轧机主视图.dwg
重点Improvementonstripflatnessofcoldtempermi.caj
齿轮.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7467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11-08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全双辊 驱动 冷轧机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68 页附 录利用辊型的改变来改善冷轧厂的带钢平直度1 介绍在冷轧和退火过程后,变形减少的最低限度(0.5%3%)应用在了带钢的生产中,这个变形过程的目标是达到优选机械性能,同时消除在钢的应力曲线上静止区域的冷轧,冷轧常常可以获得一个清晰地被设定的板料表面结构,达到更进一步的处理和改正可能的扁平瑕疵,从那个过程开始,冷轧是保证产品的完成的质量,同时也是最后的重要过程,增加对板带形状控制的能力对冷轧厂来说是头等重要的。2 冶炼厂特殊形状控制冶炼厂有和其他一般冷轧厂同样的框架和几何结构,它前面的板带控制设备是常规控制器:合适的工作辊和支承辊顶端,工作辊的正反弯曲的灵巧像液压压下螺丝系统一样,但是,由于微量的减少和柔软的特殊性质的材料,作为轧辊,那必须是形状控制上的一些轧制和冷轧之间的区别,当前问题是冷轧厂的带材的质量能不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哪个导致的废品率较高或较多的可修复的产品(必须再轧制的带材)归结于轧辊的扁平度,这样的系统研究由理论分析和实验性调查来完成,但是为了找到形状控制的特点除了在冷轧厂还要在独立的轧制车间。2.1 工作辊的安装和修整根据形状理论,影响辊形的主要因素是辊形的控制和辊系统在轧辊轧制时的弹性变形,辊轻微变形是由于小的轧制力,因此,改变辊缝的形状主要依靠工作辊外形,辊的作用与三个方面因素的关系:(1)计算出最合适的辊的中间部位,辊的最初的中间部位和磨辊的实际操作是依靠许多因素,包括工厂的位置环境,合适的材料和工厂技术条件等。(2)辊的挠度研磨的精度,一般地,在新的轧制周期开始时,当支承辊的 1014d时为轧制作准备不超出 23h(或 510 卷) , ,因而,要求工作辊修整是紧配合。(3)轧辊外形形状的改变,在轧制过程中,最终的辊外形是反弯曲辊、轧机机座和安装的部分的组合,所以,辊的安装热散失在为辊的形状做准备时通过一个滚动周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69 页期必须考虑在内,工作辊的弯曲是正值 20 微米并且和支承辊平行的抛物面,这就是早先辊形的改变情况,它的好处是促进研磨的支承辊是平的,尽管如此,二次方和四次方板带缺陷经常发生在轧制期间内。获得工作辊的基本数据和更好尺寸,检查由基本上设定为 10,做成最初的外形和最终(工作辊安装的)的形状轧制,比较目标凸度和被测量的基本的辊外形。实际的轧制比要求小,特殊的在带卷的中间区域,相符以被轧制的板带宽度,所有测量辊形的数据,表面修整的误差在-735 微米之间,那是超出误差之外所被采用的,由于工作辊外形形状精确地确定了轧制的形状,所以说各种工作辊的中间部位对带钢的生产的稳定的有害是明显的,因为工作辊被频繁地替换,在当前的修整条件下是很难保持紧的配合的。以有限元素模型2分析,安装时的辊缝形状被计算可以用最初的工作辊外形很明显的被显示出来,合适的辊缝可能是促进二次方和四次方扁平组分,那些各自地代表了这个被二次方和四次方,显而易见地,二次方组分是相关的与边部浪或中心浪控制部分和最重要部分,或伴随着四分之一浪或者是组合浪,输入冷轧模型数据被列在表1 中,计算机模仿了辊缝与它的二次方和四次方为各个情况显示了在表 2 中,如所看见的辊缝二次方端为被测量的准备辊轮廓形状超过 4 次作为目标辊的轮廓的二次方端和四次方端相差达到 35 微米。根据前面分析,这样的工作辊非常有效地校正边缘浪和不准确的部分(边缘和中心)带材在轧制过程中,工作辊比较典型的是前部和轧制以后被说明在表 2 中,正如所看见的,辊的磨损是非常微小的,而且基本上工作辊的形状几乎依然保持不变,这说明,工作辊的磨损对辊形状的影响是非常小的。2.2 改变支承辊支承辊的辊表面硬度比工作辊的硬度更低,当他们滚动的时候,正如早前所提到的,比那些工作辊要长的多,相应地,支承辊的磨损程度要比那些工作辊严重的多。测量辊形的十个位置之前和支承辊被换掉之后查出支承辊的磨损程度,图 3 表明一个典型的支承辊在测量轮廓前和轧制后的情况。在图 3 中我们可以看出支承辊磨损的确很严重,而且参差不齐的分布,因为磨损,在直径上最大的差超出了 100 微米而且更低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70 页的达到 120 微米,明显地,这样的非常严重磨损在负载辊形上的形状影响是很重要的,但是计算机模拟给出了不同的结果, 预测的与实际辊形状的比较在图 3 中被列在表 3 中。这表明了尽管辊的磨损是很明显的,轧制前后辊形变化只是一点点,二次方端的变化仅仅是 6 微米。为了工作辊的磨损而加工的公差发生在轧制过程中,这对辊形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有两个原因支承辊的磨损很少作用在端部,首先,支承辊端的改变的过度条件在支承辊和工作辊之间,而且辊形在生产上的影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由工作辊的弯辊的变形仅仅归结于小的轧制的工作辊的力量,其次,实际支承辊的磨损形式也影响工作辊的变形。在图 3 中轧制后辊的磨损分布在整个的辊的周围,但是并不改变辊的形状,所以它对形状的变化的影响是非常小的。2.3 压下螺丝和辊之间的连接的弯曲现象正像在冷轧带钢厂,压下螺丝系统在冷轧车间,当辊的弯曲系统控制带钢形状调整测量仪,换句话说,连接之间形状控制和测量仪的准确性是他们相互作用的,如果一个被修改,另一个也同样要修改。在冷轧厂因为辊的轧制力变化远大于弯曲力的变化,所以压下螺丝系统对形状的影响已经引起了相当的注意,例如“恒定的轧制载荷”是一种有用的控制方式,对于保证好的带刚形状被运用在冷轧。但是,冷轧厂辊的扎制力波动和弯曲力的变化是均等的,弯辊系统对测量装置的影响不能被忽略,它或许从好的表示方式分析,那也是根据精密仪器得出的公式:(1)MFWrPOGMFshh 是带钢出口厚度 毫米;s 是空载辊缝 毫米;Fp,Fpo,Fw 是轧制力,预先轧制力和弯辊力,各自单位均是 KN;Mp,Mw 是轧制力力矩和弯辊力力矩 KN/mm;OF 是油膜静压轴承厚度 毫米;GM 是辊两端零位置 毫米。Mp 和 Mw 的价值是同样数量级的和两个接近的数字被指出,简单地说让Mp=Mw=M,公式(1)就变成以下形式:(2)MFshWr一般地,轧制力是在大约 3000KN 左右,变化范围大约为 400KN,当弯辊是(-800)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71 页(800)KN,而且,它的调整Fw 大约500KN,几乎和Fp 一样,从公式(2)中在测量仪中可以看出弯辊作用和轧制力的作用效果在同一水平上。那些测量仪将由于辊弯曲力的影响必须由压下螺丝的调整来补偿,因此,带钢形状的瑕疵。工作辊有必要去适应轧制载荷波动的影响,带钢测量仪也随之改变,这明显地导致了不稳定轧制。任何变化的参量影响的弯辊力都会导致这样的不利影响,在理论上讲,这样的现象应发生在冷轧车间,但是,因为弯辊力比轧制力更小,和轧制后的带钢是个很难退火的材料,在冷轧厂,测量仪对弯辊力变化的地方敏感是较弱的,因此弯辊力在测量仪上可被忽略。3 解决办法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它被发现在形状控制上有一些特殊性质在轧制车间,因此,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被那些性质所要求,结合以下方面:(1 )简化工作辊外形 便于修整它,对于减少辊在工作时的损坏是非常重要的,换言之,减少辊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减少工作辊外形不同个体的在工作辊操作中的危害作用。(2 )优选支承辊外形 对于长时间轧制的支承辊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而且,支承辊产生的磨损对辊形没有影响。(3 )提高辊的弯曲控制范围的系统 改进工作辊对带钢的弯曲作用和因此而减少它稳定轧制的有害作用。根据扎制情况,一种新的辊形设计适应与否对轧制车间提出:改变工作辊最初的基本形状,从正的价值到零和支承辊,从平到 VCR(变化的接触辊) 。光滑的工作辊促进了磨光和检测,以便辊形可能被保证辊负载时的外形,很早提到主要是工作辊形状对带钢厂是非常重要的。被弧形化的支承辊能替代先前工作辊的形状影响。具体的弯曲的形状对于 VCR 来说,就像在图中表示的,它被设计了在辊之间以便接触更长,很适应带宽度和变化,这个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或消除不适合的接触区域,即辊和因此变大的利用工作辊弯曲调整辊的区域。另外,这个 VCR 辊是弧形化的辊,能改变带钢的形状,因此它可以补偿工作辊形状去控制带钢形状。4 实际作用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72 页辊的新的放置方式是从 2002 年 4 月成功地编排在冷轧厂中的,而且达到理想的作用。(1 )带钢形状的质量被改善了很多,特别是极薄带 h1.0 在过去会很难实现的,废品率和可修复率也大大地减少,在改善以后一个月统计显示,可修复率减少了59%。(2 )弯曲辊的中部系统控制范围被很大提高。工作辊弯曲调整区域减少到200KN,比以前减少了一半。结果,轧制的稳定性被改善了。(3 )工作辊形状的质量增加了,而辊的因磨损而产生的废品率大大减小了。(4 )VCR 辊能通过伺服系统保持自己的形状,确保轧制的时间被延长。5 总结关于带钢厂带钢形状问题的研究,发现在冷轧厂有一些特别形状的控制特点,为改善提出了基本想法,整体使用新的放辊方式,在从计划期间的设计比较实验和最后的实用生产都是非常成功的。结果显示,带钢形状质量被改进了,并且改善了机器操作平稳性。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I 页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的设计摘 要冷轧钢板和带钢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全连续冷轧机,这种轧机只要第一架引料后,可实现连续轧制。全连续冷连轧机可以提高生产率 3050%,产品质量和成材率也得到很大提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极薄带材要求增加特别是微电子工业对极薄带材要求更高。而轧制薄带要求轧辊直径更小。本设计针对某厂冷轧生产线中的主体设备轧机进行了改进设计,又原来的四辊改为五辊,对改进后的轧辊及机架等主要零件进行了强度校核。在设计中,首先对设计轧机的方案进行了选择和评述,然后计算了轧制时所需要的力和力矩,从而确定了主电机的容量,并对电机进行了校核。计算了轧辊尺寸并校核了它的强度。本设计还计算了压下系统:压下螺丝的主要参数、其传动力矩及换算到电机上的静力矩,确定了压下螺母的尺寸并对压下螺母进行了校核。对机架的尺寸、应力进行了计算及其强度的校核。对联接轴也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了扁头,并对其进行了强度的计算在最后,对整个轧机的润滑方法、试车方法和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评述,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经过计算和校核,改进后的轧机满足工艺要求,改进的五辊轧机结构合理。关键词:冷轧 轧机 多辊轧机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II 页AbstractCold rolling steel plate and the hoop obtained the big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started from 1980s to appear the entire continual cold-rolling mill, after so long as this kind of rolling mill first directed the material, might realize the continual rolling. All continuously the cold company rolling mill may enhance productivity 3050%,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becomes a useful adult rate also obtains the very big enhancement.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the antipode thin strip request increases is specially the micro electron industry antipode thin strip request is higher. But the rolling thin belt requests the roller diameter to be smaller. This design has carried on the improvement design in view of some factory col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in main body equipment rolling mill, also the original four rollers change five rollers, to improved after the roller and the rack and so on the major parts has carried on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In the design, first to designed the rolling mill the plan to carry on the choice and the narration, then has calculated when the rolling needed strength and moment of force, thus had determined the host electrical machinery capacity, and has carried on the examination to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his design also systematically calculated depress the system: The housing pin main parameter, its driving moment and convert on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he static torque, had determined depress the nut the size and to depress the nut to carry on the examination. To the rack size, the stress have carried on the computation and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he antithetical couplet coupling spindle also carried on the computation, the analysis has calculated the flat head, and has carried on the intensity computation to itIn finally, to the entire rolling mill lubrication method, the test run method and has carried on the narr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and has carried on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nalysis to it. After the comput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after the improvement rolling mill satisfies the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 the improvement five roller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Key word: Cold rolling rolling mill cluster mills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III 页目 录1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11.2 冷轧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1.3 冷轧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1.4 五辊轧机研究内容和方法41.4.1 冷轧机在车间的布置和作用41.4.2 冷轧机的生产工艺41.4.3 五辊冷轧机的研究和方法42 方案的选择与评述52.1 方案的选择52.1.1 工作辊驱动方案52.1.2 支承辊驱动方案52.1.3 工作辊单辊驱动方案62.1.4 支承辊单辊驱动方案62.2 方案评述73 轧机主电机容量的选择83.1 轧制力的计算83.1.1 轧制规程83.1.2 轧辊主要尺寸的选择83.1.3 轧制力的计算103.2 轧制力矩的计算153.3 主电机容量的选择243.3.1 初选电机容量243.3.2 主电机轴上的力矩263.3.3 电机负载图283.3.4 电机校核304 轧辊的计算324.1 轧辊的接触强度计算32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IV 页4.1.1 校核压应力324.1.2 切应力校核334.2 支承辊计算334.3 支承辊变形计算355 轧辊的调整机构395.1 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和类型395.1.1 轧辊调整的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395.1.2 调整装置根据各类轧机工艺要求395.2 压下系统的计算405.2.1 压下螺丝的主要参数405.2.2 压下螺丝的传动力矩415.2.3 换算到电机轴上的静力矩425.2.4 电机校核445.2.5 压下螺母主要尺寸的确定445.2.6 压下螺母的校核445.3 上轧辊平衡装置455.3.1 上轧辊平衡装置的作用与特点455.3.2 上轧辊平衡力的确定466 机架计算486.1 机架的强度计算486.1.1 为了简化计算作以下假设486.1.2 机架简图及受力图486.1.3 强度计算496.1.4 机架的参数516.1.5 机架应力的计算526.1.6 机架应力图536.1.7 强度校核546.2 机架的变形计算547 联接轴的计算57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V 页7.1 扁头的计算577.1.1 滑块式万向接轴主要尺寸的确定577.1.2 开口式扁头受力分析577.1.3 强度计算587.2 扁头的计算597.2.1 强度计算608 设备可靠性经济评价628.1 机械设备有效度628.2 投资回收期629 润滑方法的选择639.1 轧辊轴承润滑639.2 人字齿轮及支承轴承润滑639.3 轧辊冷却6310 试车方法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6410.1 试车要求6410.2 维护规程64结论65致谢66参考文献67附录68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页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设计1 绪 论1.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冷轧钢板和带钢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七十年代国外带钢冷连轧机共 196 套。末架出口速度可达 254107 米/秒,窄薄带厚度仅 0.001 毫米,为了提高产量,冷带卷已达 60 吨,一套冷轧机年产量可达 350 万吨。自 1979 年开始出现了全连续冷轧机,这种轧机只要第一架引料后,可实现连续轧制。全连续冷连轧机可以提高生产率 3050%,产品质量和成材率也得到很大提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极薄带材要求增加特别是微电子工业对极薄带材要求更高。而轧制薄带要求轧辊直径更小。一般简单的关系 d=100hmin。轧制 0.1 毫米厚的带钢应为 100 毫米,有张力轧制可以稍大些。对于中小企业为生产薄带将四辊轧机工作辊减少,支承辊直径加大,由于轧辊直径不匹配加大轧辊的磨损,为此,采用在二个工作中间加上小直径的工作辊,组成五辊轧机,轧制形成异步轧制。这种轧机对四辊轧机改造尤其重要,只要将齿轮座改造就可以实现。不少企业为生产薄带采用五辊冷轧机可采用双辊驱动工作辊或双辊驱动只承来实现。也可以采用单辊驱动五辊轧机,这样改造成本更低。总之,为生产薄带采用五辊轧机进行生产是很好的方法。为提高水平刚度也可采用具有侧支系统的五辊轧机称为 FFC 轧机。对冷连轧的最后一架也可以改造五辊轧机以便轧制更薄的带材。选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是利用四辊轧机改造成五辊轧机,生产薄带卷材。以满足工业生产需要。要采用 12 辊或 20 辊轧机生产投资大,成本高。利用四辊轧机改造是一个有效的好方法。为此,选择双驱动五辊轧机设计题目。1.2 冷轧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冷轧钢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板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板带材应用范围最广,工业先进的国家钢板产量占钢产量的5060%,板带钢按产品厚度分为 中厚板:厚度 460 毫米,长度可达 25 米,宽度 4米。薄板:厚度 0.24 毫米,宽度 2050 毫米,可切成定尺长度,也可以成卷供应。箔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页材:厚度 0.20.001 毫米,宽度 20600 毫米可成卷供应,极薄材最薄可达 0.0002 毫米。冷轧生产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即常温下进行生产,产品机械性能好,表面光滑。产品用途广泛,可用于军工、轮船、汽车、火车和拖拉机制造。日常生活用品电冰箱、洗衣机、收音机和录音机。尤其电子工业和微电子工业对薄材使用更多。冷轧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它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高低。1.3 冷轧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冷轧生产的发展方向,提高生产率,采用增加带卷重量,提高轧制速度和作业率等,采用带钢冷连轧机是发展趋势。冷轧带卷的重量已达 40 吨,最大的达到 60 吨。轧制速度 3040 米/秒。改善工艺润滑材料与轧制速度还可以提高。在带钢冷轧机上广泛采用液压弯辊装置来改善板型。由于冷轧带钢要求较高,在冷轧机上采用了全液压压下装置,并安装带钢厚度自动控制装置,以保证带钢厚度公差。对于高速、高产量的带钢冷轧机实现了计算机控制。第一台全连轧冷轧机是二台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成品厚度为 0.151.6 毫米,宽度为 6201300 毫米,轧辊宽为 1425 毫米,最大卷重为 32 吨,最大轧制速度为 30 米/秒。为改善板型,提高横向偏差的精度,建造了 HC 轧机和 CVC 轧机。如下图所示。图 1.1 HC 轧机 图 1.2 CVC 轧机HC 轧机采用改变移动辊的位置使辊移动到板边位移。这样板的厚度均匀。而 CVC轧机是将轧辊磨成 S 形状用于轧辊位移形成不同的变形而实现钢板平直。轧机轧辊的配置方案如图 1.3 所示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页a 二辊式 b 四辊式 c 六辊式 d 七辊式 e 偏八辊式 f 十二辊式 g 二十辊式图 1.3 板带冷轧机的形成用的较多的是四辊轧机。由于有较细的工作辊和刚度较大的支承辊,故可以采用较大的压下量,产品厚度为 0.22.5 毫米,一般选用四辊式轧机工作辊直径与成品厚度之比(D/d)为 10002000。四辊式可分为单机座和多机座两种布置形式。六辊式由于结构笨拙,调整不便,支承辊和工作辊直径比不超过 3,只是水平刚度稍有增加优越性比四辊式轧机未能广泛的应用。多辊式的 Y 型,八辊、十二辊和二十辊。因为工作辊直径小,轧制时可以采用较大的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和中间退火次数,工作辊的拆装,加工又较方便,所以用于生产厚度 0.50.002 毫米以下的带钢。八辊轧机又称偏八辊轧机,工作辊与支承辊的中心线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这种轧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压下量可达 4060%,使用效果较好,适应生产厚度不同的产品。目前有三种型式 见图 1.4 所示a 偏八辊 b 偏十辊 c 双偏八辊图 1.4 偏八辊轧机及其衍生形式b 为两个中间辊的偏十辊式,c 为双偏八辊即十六辊式轧机,三种轧机工作辊直径分别为 70200毫米、120150 毫米和 8090 毫米,偏八辊式可轧制厚度为 0.1毫米。目前常用于轧制硅钢片最小厚度为 0.2 毫米,也可以轧制不锈钢,最小厚度可达0.5 毫米,双偏八辊可轧厚度为 0.02 毫米.但结构、操作复杂,故除轧制较薄或硬度很高的金属材料外,一般很少使用。八辊轧机是在四辊式轧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作辊驱动的四辊轧机。工作辊直径的减少受到传动扭矩限制,支承辊驱动的四辊轧机,工作辊直径的减少受到水平弯曲的限制,而八辊轧机可以使工作辊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不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4 页会发生弯曲,设计选择工作辊直径时可以不考虑扭转和弯曲力矩的作用,故可以采用比四辊轧机小得多的工作辊直径。以上说明可见,工作辊直径是越来越小,而辊数越来越多。其原因是要想生产厚度薄轧材,工作辊直径只有小才能轧出,这是由于轧辊的弹性压扁量决定的,工作辊直径小弹性压扁量小,为保证工作辊变形必须选用更多辊。提高工作辊的刚度,又因为轧辊间传动时两辊直径之比应为 24 倍为好。1.4 五辊轧机研究内容和方法1.4.1 冷轧机在车间的布置和作用冷轧车间包括,酸洗、冷轧、退火、平整、横切、纵切、精整等组成。横切是剪切钢板和渡锌板。其次是彩板机组生产不同的彩板。还有硅钢片生产机组,生产硅钢板。但是有些冷轧厂不是所有产品都生产。而组成专向工厂,如硅钢片厂,渡锡,锌钢板厂和才片厂等。退火分为中间退火、成品退火,一般冷轧工艺只能轧制与道次后,由于加工硬化必须退火变软再进行轧制。冷轧机的作用就是将钢板轧制成厚度更薄的产品。是冷轧车间的主要设备,它的生产能力决定了冷轧厂的产量。一般都采用大卷轧制。以便减少轧制道次。冷轧机的布置如图 1.5 和图 1.6 所示。 冷 轧 机卷 取 机拆 卷 机 冷 轧 机 卷 取 机拆 卷 机图 1.5 单机座冷轧机 图 1.6 冷轧机组1.4.2 冷轧机的生产工艺单机座冷轧机是可逆式四辊冷轧机将带钢卷用吊车吊来放到链式运输机上,进入开卷机后钢板头压平转动开卷机使钢带进行四辊冷轧机进行轧制,到右卷取机后头部夹紧,卷筒胀开,进行第一道轧制,然后轧制反转将钢头送到左卷取机头部夹紧,进行轧制卷取。卷取采用张力以便卷紧。第二道轧完重新轧制几道后将卷筒缩小卸卷、运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走。冷连轧机钢带钢卷开卷后送到卷取机夹紧头部后进行连轧,轧完后卷取;机卷筒缩小卸卷后用钢带包紧,运走。冷轧机用换辊小车迅速换辊。一次换辊十分钟左右。1.4.3 五辊冷轧机的研究和方法1、到冷轧厂进行调研,了解冷轧机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收集轧制规程和轧机的结构更加进一步了解2、制定冷轧机的设计方案和方案评述,通过认真思考、改造创新、方案合理。3、进行设计计算。4、对控制系统提出要求,润滑方法选择和润滑油选择合理。5、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方法,设备的经济评价。2 方案的选择与评述按轧制品种最小厚度的要求,采用单机座可逆式冷轧机,为轧制较薄的带钢卷,四辊轧机和五辊轧机相比较,五辊轧机比四辊轧机轧制带钢更薄,很适用于小型工厂生产。本设计采用五辊轧机设计方案。驱动方式不同有不同的方案。2.1 方案的选择2.1.1 工作辊驱动方案见图 2.11 电机 2 电机联轴器 3 减速机 4 减速机联轴器 5 齿轮座 6 万向连接轴 7 机座图 2.1 工作辊驱动五辊冷轧机主传动示意图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6 页此方案传动时,轧辊之间空载不打滑,但轧制力过大时,工作辊的扭转强度可能不够,若强度满足要求时,最好采用工作辊驱动为好。2.1.2 支承辊驱动方案见图 2.2 所示1 电机 2 电机联轴器 3 减速机 4 减速机联轴器 5 齿轮座 6 万向连接轴 7 机座图 2.2 支承辊驱动五辊冷轧机主传动示意图此方案,由于工作辊辊靠摩擦传动,易滑。若工作强度不够只能采用支承辊转动方案,小直径的工作辊可以轧制较薄的带钢材。2.1.3 工作辊单辊驱动方案单辊驱动方案见图 2.3 所示图 2.3 工作辊单辊驱动方案示意图这个方案利用工作辊驱动四辊冷轧机卸掉上万向接轴即可,可以轧制比单轧机更薄的带材。若少量的薄带需求可采用这个方法。2.1.4 支承辊单辊驱动方案这个方案利用支承辊驱动四辊冷轧机,卸掉上万向接轴即可进行轧制。适用于少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量带钢需求量。综上所述,采用支承辊驱动方案,因为生产薄带钢工作辊直径一定要小,否则可以采用支承驱动四辊冷轧机,因为四辊冷轧机不能生产才选择五辊轧机。具体结构见下面选择与评述。支承辊单辊驱动如图 2.4 所示图 2.4 支承辊单辊驱动示意图2.2 方案评述因为是可逆轧机采用低速咬入高速轧制,因此电机需要调速,选择直流机,可控硅供电。选择具有减速机和齿轮座传动方案。电机容量可以小些。投资费用少。采用滑块式万向接轴,此万向接轴比十字接轴通用,调整倾角较小用弹簧平衡万向接轴,上支承辊采用弹簧平衡,工作辊也采用弹簧平衡,主要原因调整范围小,弹簧平衡可以满足要求,但结构简单。压下系统采用行星减速驱动并安装指针盘指示压下量。轧辊轴承选用滚动轴承提高轧制的精度。前后安装卷取机实现张力轧制。工作辊采用乳化剂冷却,机架采用闭式机架,保证机架的刚度。以便轧制更薄的产品。五辊机采用异步轧制,异步轧制是两个轧辊轧制速度不一次的一种新的轧制方法。由于两个工作辊具有线速度差,因此出现了摩擦力作用方向相反的搓轧变形区,大大降低了轧制力,从而采用更大打开压下量,减少逆次轧制更薄的产品提高轧制精度减少轧件宽度方向的厚度差提供可能条件。五辊轧机是在原有的四辊轧机的四辊基础上,在两工作辊之间加一小直径工作辊,组成五辊轧机,轧制形式为异步轧制,这种轧机是在四辊轧机基础上的改进,这种改进有它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带材厚度的要求更加苛刻极薄带,而生产极薄带就要求工作的辊直径比较小,一般简单的关系 d=1000h,轧制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8 页0.1 毫米厚的带钢应为 100 毫米,有张力轧制可稍微小些,所以一般采用加工支承辊直径减小工作辊直径的办法来实现,由于轧辊直径不匹配,会加大轧辊的磨损,所以在不改变四辊轧机的条件下,在两工作辊之间加一小直径工作辊,这样就可以轧制更薄的带钢,这种轧机只要将齿轮座改造一下就可实现,驱动方式可采用双辊驱动工作辊式和双辊驱动支承辊。压下系统有双电机压下改为行星摆线压下。3 轧机主电机容量的选择3.1 轧制力的计算3.1.1 轧制规程表 3.1 45#轧制规程原始高度H(mm)成品厚度H(mm)宽度B(mm)道次轧前厚度h0(mm)轧后厚度h1(mm)压下量h(mm)变形程度%后张力T0(N)前张力T0(N_)1 0.5 0.35 0.15 30 14000 150002 0.35 0.25 0.10 28.6 13000 135003 0.25 0.18 0.07 28 10000 110004 0.18 0.13 0.05 27.8 9500 100000.5 0.1 1605 0.13 0.10 0.03 23.1 9000 85003.1.2 轧辊主要尺寸的选择1、辊身长度:支承辊辊身长度:= +a 1 (3.1)2Lmxb因为所设计为小型轧机,故取 a=40.所以 =160+40=200mm2工作辊辊身长度:工作辊辊身长度比支承辊辊身长度应稍大些.一般取 510mm 故取工作辊辊身长度为 220mm.即 =220mm1L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2、下工作辊直径.查1表 3-3=2.02.52DL= = =80100 mm25.0.0取 =100mm2D3、小直径工作辊直径查1表 3-3=2.02.512D所以 = = =4050mm15.02.0取 =50mm1D对于冷轧薄带钢轧机.为能轧出薄带.要求无张力 1000 =1000 0.05=50mm1minh有张力 (15002000) in=(15002000) 0.05=75100mm因此 小直径工作辊直径满足要求。4、中间支承辊直径中间支承辊直径与下工作辊直径相等取 100mm5、大支承辊直径查1表 3-3=2.02.523D=(2.02.5) =(2.02.5) 100 =200250mm3 取 =250mm3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0 页6、辊颈尺寸的确定查1表 3-5滑动轴承:d=(0.750.80)Dl=(0.831)d滚动轴承:d=(0.500.55)Dl=(0.831)d本轧机的轴承采用滚动轴承.(1)小直径工作辊轴承=(0.50.55) =(0.50.55) 50=2527.5mm4D1取 =25mm=(0.831) =(0.831) 25=21.625mm1l4取 =25mm综上所述:小直径工作辊轴承采用圆滚子轴承 7105 成对配置。(2)下工作辊和中间支承辊轴承=(0.50.55) =(0.50.55) 100=5055mm5D2因为轧机为小型轧机,故取 =45mm5D=(0.831) =(0.831) 45=37.445mm2l取 =45mm综上所述:下工作辊和中间支承辊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7109,成对配置。(3)大支承辊轴承=(0.50.55) =(0.50.55) 250 =125137.5mm6D3取 =130mm=(0.831) 130 =107.9130mm3l取 =120mm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1 页综上所述:大支承辊周成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7126,成对配置.7、辊头形式的确定因为与辊头联结的联结轴承采用十字滑块联轴器,故辊头采用梅花轴头.8、轧机轧辊辊身呈圆柱形辊身微突,这样当它受力弯曲时,可保证良好板形.3.1.3 轧制力的计算参照1中第二章第三节,考虑到轧辊直径与板厚之比甚大,以及由于冷轧时轧制压力较大,轧辊发生显著的弹性压扁现象,近似地将薄摆弄的冷轧过程看作为平行平板间的压缩,并假设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符合干摩擦定律,因此,采用斯通公式计算轧制力。根据斯通公式,轧制时的平均单位压力:=(k- ) m mP*(3.2)所以,轧制总压力 = mF式中: k平均变形阻力,k=1.15 210s作用在轧件的入口断面上的水平张力的平均值 =*m *m210, 轧制前后轧件材料的变形阻力,通过强化的曲线查得。0s1s, 入口和出口断面上的实际张应力m考虑轧辊弹性压扁接触弧加长对单位压力的影响系数 . m = Xe1其中:X 由 Z= 和 Y= 的值2mhlmhkC*查1中图 2-25 确定不考虑轧辊弹性压扁的接触弧长度l轧件与轧辊只摩擦系数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2 页轧件平均厚度, =mhmh210常数 , =CRr18对于钢轧辊 = mm /N906R3为轧辊半径. 为泊松比,对于钢轧辊 =0.3为轧辊弹性模数,对于钢轧辊 = MPaEE510.2下面以 第一道次的轧制为例计算轧制力 .#45P1、 钢加工硬化曲线 如图 3-1变形程度 %=35+8.662.048.0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3 页=58.5+1.44B48.0图 3-12、计算 和mhl2l接触弧长度 =lhR其中: 轧辊的综合曲率半径对于异辊轧制. = = =66.67mm21R105为压下量,这里 =0.5-0.35=0.15mmhh因此 = =3.16mml.67轧件平均厚度 = = =0.425mmmh210350摩擦系数 查1表 2-4因为 v=0.89m/s所以取 =0.08则 = =0.595mhl425.01638= =0.3538l9.3、计算 YY= 1 mhkC*2(3.3)因为是异辊轧制 =66.67mmR所以 = = =0736 mm /N906.7310= =*m20102FT= 35.65.164=87.5+133.9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4 页=221.4MPa式中 , 入口和出口的张力0T1, 轧制入口和出口断面面积Fk=1.15 =1.15 =649.75MPa210s278035其中: 轧制前后的轧件材料的变形阻力0s1s由强化曲线查得ss轧制前 =350MPa0s轧制后 即 =30% 时 =780MPa1s则 Y=2*0.736* (649.75-221.4) =0.1184310425.08Z= =0.3538mhl4、 查1中图 2-25X=0.68则 m= = =1.432e168.0.5、求 :P=(k- )m=(649.75-221.4) 1.498 =612MPam*轧制力 = FPm式中:F轧件与轧辊间接触面积在轧制总压力垂直面上的投影. F=b l考虑弹性压扁后的接触弧长度l因为 mhlX所以 = =3.6125l 08.4256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5 页则 = F Pm所以 P= b =612 160 3.625 =3.54 Nl510第二道次至第五道次轧制力计算方法及步骤与第一道次轧制力的计算完全相同道次 1 2 3 4 5P 3.54 2.63 3.12 3.08 2.87P 的单位:N5103.2 轧制力矩的计算轧辊受力分析,辊颈不同时作用在轧辊上的力 = = , 轧件的机械性质均1P2匀,可以认为 = ,1mP2接触弧长也相等 即 = =l根据6中公式 : 6 (3.4)sin(11Ra22咬入角 121Rqhrad2212式中:q单位压力比 q=1+ hR021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6 页由于 -1=1 且 2R 12R0h所以 q=1把 =0.15 q=1 代入h得 =0.063246=501.216237.=0.031623=.2 81.查1中 式 2-4065P= 0.350.45 =0.4取 =0.4 所以 =0.4则 =0.4 =0.4 =16237.495.1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7 页=0.4 =0.4 =281.724.0所以: 11221 coscosinitanRh= 495.5074.035. .ii= 19.268=0所以 =0所以 = =1.2648mm)sin(11Ra)0495.1sin(0= =1.2648mm22 72小直径工作辊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X=0 Nsin (1)0sin11FPY=0(2)cos1N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8 页M=0(3)0sin11rNRFPa由(2)式得 N= 代入(1)得1cos0sincotan11FP即 1F将 N 代入(3)得1F0sincosintacos 11111 RPPisit 11111 cosintan11Racos)(in1式中 4小直径工作辊轴承处的摩擦系数.1=0.004 (滚动轴承)小直径工作辊轴承处的辊颈.4R= =12.5mm25所以 =0.004 12.5=0.05mm1=0.051tancos)(in1Rmm2501所以 = =0.05rad18962.中间支承辊受力分析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19 页由平衡条件:0X(1)0sinsin122 NQFY(2)coss221N0M(3)0sinsin2212 QRFR由 (2) 式得 221212 sincoscos NNQ由 (1) 式得 122sisinF= 1ntacoN因为: 2Q所以: 1cos0in2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0 页所以: 212cosNQ(4)12将 代入(3)得:2F0sinsinsincosinsi 2212221 QRNQNR(5)212)(iRA122coscos )4(BRNQ212ini 5BA2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1 页五辊冷轧机轧辊受力分析图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2 页式中 52R中间支承辊轴承处的摩擦系数.=0.004 (滚动轴承)2中间支承辊辊颈半径.5Rmm5.245D=0.004 22.5=0.1mm52N551 104.38962.cos04.3cs PNN102512 3.896.cosA 2103.5).(in103.204.3sin 25212 RB=3.54 NBAQ258962.cos104.38962.cos5.coss 5212N所以 rad896. .2以上大支承辊受力分析 3222 QaMfzk 3sinR)(322k63R上大支承辊轴承处的摩擦系数.=0.004(滚动轴承)3上大支承辊辊颈半径.6R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3 页mm6521306DR所以 =0.004 65=0.26mm63)26.089.sin15(04.2 kM=23.28 Nmm下工作辊受力分析0X(1)0sinsin22PQFY(2)cos)cos(210M(3)0sin)sin(122 QRFPR由 (2) 式得 sincoscos2221 PP由 (1) 式得 sisin21QF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4 页= sintacos2P因为 2Q所以 1cos0in2所以 1P(4)cos1Q将 代入(3)得:2F0sinsinsicsin)sin( 122212 QRPPR(5)21 )n(iRPQC221coscs )4(DRP22221 sininin 5Q1下大支承辊受力分析 11fzkM= 34a= cossin61RQ式中 =0.004 65=0.26mm63所以 )2.07548.si2(054.1 kM= Nmm97.驱动轧辊总力矩 k 21kkM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5 页=0.97 +23.28 Nmm51053.3 主电机容量的选择3.3.1 初选电机容量 KMzzmax式中: 电机过载系数. 取 K=2K= Nmmmaxz51102.4kz所以 KW9503nMNzD式中 传动系统总效率.初选电机时 =0.850.90. 取 =0.85大支承辊转数3n设计要求的轧制速度 =0.89m/sv所以 rpm3401589.601Dv小直径工作辊转数1n因为 12中间支承辊转数2n所以 rpm170340512D又因为 23n大支承辊的转数3所以 rpm68170253nD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6 页= NmmKMzzmax551 103.20.24zKW8.9563.03nNzD钢种 10 钢 20 钢 45 钢)(KWND38.3 27.6 10在上述计算中,未考虑空转、转矩等诸多因素,此外还考虑到生产的发展要以及需要以及轧制不同钢种的需要,故此,选用电机的功率微 75KW。查8选电机 103Z电机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转速额定电流效率最高转速电枢回路电感飞轮力矩103Z75KW 220V 750rpm 3B5A 88% 1800rpm 1.45 H13.9 2mKgKW rpm75erN750ern所以 41.02pmnir初选 5.4i确定总效率弹性联轴器效率 95.01减速器效率 72万向联轴器效率 .3齿轮座效率 9604十字滑块联轴器效率 8.5总效率: 85.09.607.24231 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7 页3.3.2 主电机轴上的力矩由于此轧机为小型轧机,轧制速度教小,动力矩也较小,并且轧制时间与启动时间相比很长,故而忽略了 donM又因为 kf12所以 konfkDi2电机轴输出力矩: Nmm95071950ererNM所以空转力矩: Nmmrkon6.03.6.3. 5730286取 Nmm2865kon各道次附加摩擦力矩 iMkf12式中 总效率 85.0所以: Nmm9703841.25.1)(2 fNmm5.64.8.0)( 52fMNmm70841.5.1)( 532 fNmm26.38.0)( 542fNmm9341.095.1)( 552 fM因此各道次电机轴上的轧制力矩为 konfkDMi1211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8 页Nmm675280.97341.025konfkDMiM222Nmm608345.86941.40735konfkDi3233NmmmN492388650741.065konfkDMiM424Nmm3810576581.013konfkDi5255Nmm298603941.089将计算结果汇总于下表 道 次1 2 3 4 5zfM1mN24.25 10521.73 10517.64 10513.21 1059.88 102f97038.8 86954.5 70588 52861 39536kon28650 28650 28650 28650 28650DmN675575 608348 499238 381057 2922223.3.3 电机负载图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29 页材质: 钢#45卷重:Q=6000N=600Kg比重: Kg/m33108.7/.cmg1、原始厚度m54.96108.715.0633 bHQL其中: 钢卷重量轧制材料的密度 对于钢: Kg/m31.原始厚度H比重2、轧制长度m54.983.61 bL其中: 两卷取机之间的距离 =3mbb3、轧制轧件的重量LHQKg5984.108.75.016334、分道轧制长度: hbhLi 7.016.08.73 则: m5.85.49.31m1602.7.032hLm.8.49.33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0 页m62.38410.794.0hLm.355、各道轧制时间一般要求轧制时间 s20tvLii式中 轧制速度 =0.89m/svs72.15389.06.1ts.2Lts01.298.0619.3ts.4.4Lts02.5389.78.05t6、开始轧制时间由于电机启动后不可能马上咬钢轧制,需要有一个将带钢绕上卷筒的时间。此外还有调整压下量的时间等,故取开始轧制时间 秒始 40t7、轧制间歇时间在每道次之间有一个调整压下量和测量厚度时间,取轧制间隙时间 秒间 20t8、各道轧制速度m/s89.0v9、各道轧辊转数: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1 页分转 /3405.138960Dvnii汇总表 道 次 始t空t)(st轧 )(mL)/(sv)/(分转nDM1 1537.72 1368.57 6762 2152.81 1916.00 6083 2990.01 2661.11 4994 4140.02 3684.62 381540 205382.02 4790.000.89 34029210.电机负载图3.3.4 电机校核1、过载校核直流电机是按电流来校核KIermax式中: 直流电机换向滑环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maxI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2 页直流电机的额定电流erI电机过载系数K考虑到本轧机为小型轧机,其电机磁通变化不大,故在电流与力矩成正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力矩来进行过载校核。 Mermax式中: 静负载图上的最大力矩ax额定静力矩er电机过载系数K对于可逆运转电机 0.352KMer 7.96max所以电机满足过载要求2、发热校核 erjjunt2式中: 电机按发热计算出来的当量力矩jun间始 ttttt 4532120438109570 s163966222tMj54381 15.Nmm9620.152tjjun所以 Nmm95erjunM所以电机满足发热要求由于设计要求轧机应同时满足轧制合金钢、普碳钢和硅钢的要求,故此,选用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3 页型直流电机。103Z4 轧辊的计算4.1 轧辊的接触强度计算总的来说,轧辊的破坏决定于各种应力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弯曲应力,扭转应力,接触应力,由于温度分布不均或交替变化引起的温度应力以及轧辊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等。为了防止轧机轧辊辊面剥落,对工作辊和支承辊之间的接触应力应该做疲劳校验。轧辊的单位压力大,所以弹性压扁必须考虑,要求轧辊辊面硬度很高 =60,HRC将轧制力近似看成沿轧件宽度均布的载荷而且左右对称。4.1.1 校核压应力1、参考1中最大压应力212maxrkq式中: 加在接触表面单位长度上的负荷q相互接触的两个辊半径1r2与轧辊材料有关的系数k12221k其中: 分别为两轧辊材料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1212= =0.3 12= =2.1 MPa5063107.124.lPq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4 页则 21max)(48.0rq在辊间接触区中,除了须校核最大正应力 外,对于轧辊体内的最大切应力也max应进行校核,为保证轧辊不产生疲劳破坏 值应小于许用值,即)(45,并且max(max)4530. )( max452、小直径工作辊与中间支承辊的接触强度计算由上所述 21max)(8.rqMPaaMP1395105.7.4.0656)(查1中 表 3-7 3-8,当轧辊材料为 时,86PorC29sH许用应力 MPa20max32ax)(418.0rqMPa1506105)2(.07. 636 所以轧辊满足压应力要求。4.1.2 切应力校核参考1中 89P最大切应力 MPa4230.maxmaxMPa4581063.()45 查1中 90P表 3-8 许用切应力 MPa67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5 页所以 max所以轧辊满足接触应力条件。4.2 支承辊计算受力分析及内力图由图可看出, 截面轴颈小, 截面有应力集中, 截面力矩值最大,因此这几个截面为危险截面抗弯截面模量 321.0dW MPa7.04130.254.1.033 dCP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6 页 MPa3.121056.5.724.31.0235 dKbP式中: 应力集中系数. KP总轧制压力由1中图 3-13 图 3-12取 r/d=0.1 46.013dh式中: r=13mm mm mm602135h所以 5.1k MPa1.351025.4.3.02435 DLlPmm mm mm 13d1/dr 1562012rdmm mm mm mm 255ab7bmm0c由1中 对于合金锻钢轧辊87P许用应力 MPa1504因此 支承辊满足弯曲强度要求.4.3 支承辊变形计算轧辊在轧制力和轧制力矩作用下。将发生弯曲。扭转、剪切 辊间弹性压扁等变形。这些变形均不得超过允许值。因为在变形过程中,支承辊与工作辊变形弯曲相等,支承辊的辊径比工作辊的辊径大的得多,支承辊比工作辊受到的弯曲力矩大得多,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只计算上,下大支承辊的变形。将大支承辊看成简支梁,用材料力学中计算直短梁挠曲方法处理。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7 页这里计算的变形为最大变形,即 时的变形maxP参考1中 中有: 变形91P21ff式中: 由弯矩引起的变形值f由剪切力引起的变形值21、 的计算f dxRMEIRUfx11式中: 系统中仅由弯曲力矩作用的变形能 1UIx21在计算轧辊挠度处所作用的外力R在计算截面上弯矩xM弹性模量 aMP510.2积分上式:第一段 cxxxPRx2第二段 1bcxxP2xx第三段 1ax21bxqMxxPM所以: dxxEIdxPEIdxPIf babc11022120221 )( 864866 21313131213 babIqIcIE式中: 轧辊、辊颈、辊身的端面惯性。I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8 页1409863.41dI275.2I194604.3dI 8122861 213313123 babaIqbaIPcbIPcEf091.8175012576451019724.3 17507456.94.9. 2343 33555 2、 的计算f dxRQGFKUfx2式中: 系统中仅由弯曲力矩作用的变形能 2UGFx2在计算轧辊挠度处所作用的外力R在计算截面上的切力xQ剪切模量 GaGP4.79截面系数 对圆截面 K9/10K积分上式:第一段 cx02Qxx第二段 1bcxPx12x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39 页第三段 21abx1bxqPQx12PQx所以: dxGFdxdxPGFf babc110210212 )( 28121121 abqPc式中: 轧辊、辊颈、辊身的断面面积。12mm5.196340.3221dF2mm4.87.22 2mm5401.322dF2 8221 12112 abqbaPcbFPcGf21.075128510742.3 175207854.34.3.964.90553 所以: mm3.9.1ff鞍山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 40 页5 轧辊的调整机构5.1 轧辊调整装置的作用和类型5.1.1 轧辊调整的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1、调整轧辊水平位置(调整辊缝)以保证轧件按给定的压下量轧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尤其在初轧机,板坯轧机,了解轧机上几乎每轧一道都需调整轧辊辊缝。2、调整轧辊与辊道水平面间的相互位置,在连轧机上还要调整各机座间轧辊的相互位置,以保证轧线高度一致(调整下辊高度)3、调整轧辊轴向位置,以保证有槽轧辊对准孔型4、在板带轧机上要调整轧辊辊型,其目的是减小板带材的横向厚度差并控制板形。5.1.2 调整装置根据各类轧机工艺要求上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中辊调整装置、立辊调整装置和特殊轧机的调整装置。1、上辊调整装置也称压下装置。用途较广,安装在所有的二辊、三辊、四辊和多辊轧机上这几年来,为了提高带钢厚度精度,开始使用“液压压下”技术,即用伺服阀控制压下液压缸,在轧制过程中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的设计【7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7467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