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doc_第1页
瑞金市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doc_第2页
瑞金市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doc_第3页
瑞金市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doc_第4页
瑞金市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瑞金市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1、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妖娆(ro) 寂静(j) 禁锢(g) 豁然开朗 B襁褓(qiang)凝望(nn) 静谧(m)温声细语C风骚(sho) 幽暗(yu) 喧嚷(rng)再接再励D留滞(zh) 朦胧(mng)喑哑(yin)走头无路答案A,B选项中的qing,C选项中的风骚 【拼音】fn so【基本解释】 1风指国风和离骚。 2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风骚)。 3指文采,时代潮头。D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B. 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C. 魅力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D. 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练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选B.4、下列句四种语序编排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枳花明灭于驿站外,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落叶撒满山路,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寂静的环境勾起昨夜的归乡梦:故乡的水塘里,该又有无数水禽在嬉戏吧。A B C D选B5、以下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袁行霈有关文化的论述片段,下列对其中心观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2分)我一直以汉字为美,不仅仅因为它与众不同的方块字外形,更因为汉字由内而外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种经由时间的积淀所存留的灵魂上的本真和对文明传承的礼赞,一种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汉字读音的平仄变化,产生了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更加丰富了汉字的美,使其成为立体饱满的生命存在。汉字与华夏文明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相互交织融于每一个华夏子孙的骨血里。 A我一直以汉字为美。 B汉字与华夏文明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C汉字的读音丰富了汉字的美。 D汉字之美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 6、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活动一:导入雨的诉说】假如你是“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 【活动二:收集雨的词汇】自古以来,雨因为它常见,所以在文字中均能见到它的身影。请摘录含“雨”的成语两个,俗语一个,写在下面:成语: 俗语: 【活动三:寻找雨的踪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雨也许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就整个地球而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有的地方雨多的可怕,有的地方则一连几年可能不下雨,你知道这些趣闻吗?不妨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享受。 【活动五:倾听雨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雨声是雨用生命敲击世界的声音,那可是一首最有情味的诗,假如你是“听听我的声音”活动小组的负责人,你准备和你的组员一起,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写出你的活动计划。 【活动六:说说雨的功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某班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理由: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理由: 【活动七:解读雨的精神】平凡的雨却蕴含着一种伟大,无生命的雨却蕴含着深邃的内质与精神,请你谈谈你从雨的身上读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活动一: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的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道你是否读懂了我。活动二:示例:风调雨顺、风雨交加、血雨腥风、未雨绸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雷声大,雨点小/听风就是雨。/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行又遇打头风。/春雨贵如油。活动三:世界多雨的地方在威尔里尔和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的威尔里尔,年平均降水量达11680毫米;印度的乞拉朋齐,1861年曾出现年降水量20447毫米的记录。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妁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活动五:提示:计划要周密,而且要有可行性。活动六:示例:选正方。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认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活动七:示例:(1)雨,牺牲自己,滋润他人。(2)雨,哪怕自己消失,也要拥抱大地,拥抱大海。(4)在第四届江西十大经济人物评选的网页上,一位网友兴致勃勃地引用沁园春雪中的句子由衷地感叹:_ ,_ 。 (5) 商山早行中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_,_。 (6) 晏殊破阵子一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_,_,_。(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观刈麦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境相同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沁园春雪中属于动态描写,给人以极强的美感享受的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一)古诗文积累(8分)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1)须晴日, , 。(2) ,背灼炎天光。(3)零落成泥碾作尘, 。(4)在第四届江西十大经济人物评选的网页上,一位网友兴致勃勃地引用沁园春雪中的句子由衷地感叹: , 。(5)白居易在卖炭翁中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苦大众的矛盾心情,观刈麦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吴江:今江苏省县名,词中“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蒋捷,生卒年不详。这首词,是词人于南宋消亡之初,漂流太湖一带,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银字笙:乐器名,是笙管的一种。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9你觉得词人在词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2分)10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品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妙处。(2分)附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可以看出诗人的无限悲哀和无奈(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l15题。(10分) 私 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而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注释】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性质悫:悫,qu,恭谨,诚实。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打比方,比作;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蕴藉:宽和,宽容。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 昔 人 有 与 吾 千 里 马 者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 称( ) (2) 或 ( ) (3)与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14通过对短文的阅读,你觉得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2分)15你认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怎样做到公私分明?(2分) 16、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 16、答: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人之常情。如对故人的友情、对儿子的亲情,第五伦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这样的“私心”更能突出他的真无私、真正的公正廉洁 8、(1)看红装素裹,分外妖艳。(2)足蒸暑土气。(3)只有香如故。(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9、思家思亲、春光易逝的感慨。10、示例:这三句是作者感叹时光流逝之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具体可感的景物,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11、昔 / 人 有 与 吾 千 里 马 者12、(1)著称 (2)有的人 (3)给,在文中为赠给的意思13、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14、公私分明,公事讲原则,私事讲人情,为人诚实,不会刻意修饰自己。15、执政为民,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坚持原则的法则,不因私的人情损害公共的利益,绝不损公肥私。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有才华的人)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家里养月亮 姜仲华 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 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我有些激动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年第4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3分) 鱼缸养月亮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能筛选有效信息,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发展过程的能力 【参考答案】(3分)停电见月亮 全家赏月亮 静夜悟月亮 2.阅读第段,品味“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这句话的表达作用(4分) 【命题意图】命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提示学生要选好赏析的角度 【参考答案】(4分)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夜空纯净幽远的美,着实迷人,让人陶醉同时,为明月设置了一个幽雅的背景,为写明月起到了衬托作用,营造了一种和谐、静谧的氛围 3请结合文中“我”的女儿的表现,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分) 【命题意图】让学生在诗意美的享受中能感知人物形象,重点抓住描写孩子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3分)她是一个善于细心观察(欣喜地发现月亮)、善解人意(默契地赏月)、活泼天真(养月、捧月)、善良单纯可爱(挂念月)的孩子(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4如何理解段中“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这句话?(4分) 【命题意图】引导学生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体会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参考答案】(4分)我们平时仅关注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些事、物,而忽视了照着我们的月光 我们平时忙于生活和工作,已抽不出空来拥有享受静静赏月的闲情逸致(意对即可) 5联系全文,你从作者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4分) 【命题意图】近年我市的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强调个性阅读,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设计这样的问题,旨在考察学生能否扣住文本、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参考答案】(4分)我们面对平凡而紧张的生活,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它的美留心观察生活,你会有很多美好的发现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应多一分悠闲的情怀 蜡烛的前世今生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关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蜡烛的发展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的,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便携轻巧,而且烛芯可以使它完全直立燃烧。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蜡。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因为脂蜡是可以食用的,大多还非常有营养,人们可以用它来充饥。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此后,曾经的“照明贵族”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作为照明方式,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灶究竟去哪了?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件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能熄灭。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时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