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44页,18100字左右.
开题报告一份。
图纸共6张,如下所示
A0-开沟器部件装配图.dwg
A1-2BJM-2型免耕精播机装配图.dwg
A1-孔式排种器装配图.dwg
A2-播种单体机架焊合装配图.dwg
A3-四杆机构部件装配图.dwg
A3-振压轮总成.dwg
开题报告
1、毕业论文(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残酷压榨与掠夺,使我国经济发展停滞,广大农村现代科技文明水平很低。农业机械进入农村,给封闭、沉闷、落后的农村吹进了新鲜空气,使传统保守的农民第一次看到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事物,起到了启蒙教育的作用。在农机化发展初期,曾经出现过十里八村、男女老少看稀罕的场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各级农机培训学校培训的大量农机操作手和驾驶员,成为农村中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群体,也是收入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相对见识多,接受新事物快,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使很多农民靠经营农业机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且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
免耕播种机设计在未耕地或有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地上,一次完成侧深施肥、切茬扩沟、仿行限深开沟、精播压实、镇压覆土等项作业的垄作平作通用精量播种机。经过两轮样机的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该机田间适应性强,通过性能好,工作可靠;播种质量好,株距均匀,播深一致;镇压紧实,抗旱保墒,苗齐苗壮;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理想配套机具。
2、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目标:
设计采用型孔式的排种器,配合输肥管、导种管、输种管、开沟器、覆土器和镇压器等组成,来实现播种机的一次性播种过程,来完成播种机的从开沟---施肥---播种---压种---覆土的全过程。
播种机为主要农业作业机器的播种过程的主要部件是排种器、导种管和覆土器构成,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优良等优点,适合批量生产。随着国内外对播种过程质量要求的提高,该技术必将得到普及应用,必将成为广大农民的得力助手.
3、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具体措施和研究的可行性、创新点:
通过一些技术的相关要求和部件的校核计算来选取相应的部件,主要采用型孔式的排种器,配合输肥管、导种管、输种管、开沟器、覆土器和镇压器等组成,来实现播种机的一次性播种过程,完成播种机的从开沟---施肥---播种---压种---覆土的全过程。
播种机主要是由施肥园盘装配
1、传动装配
2、肥箱装配
3、机架总成
4、支承轮装配
5、播种单体装配
6、限深轮等部分组成。(见图1—1)
图1—1 播种机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机械教研组主编,机械设计手,专用机械农用部分,第二版 ,
[2]周兆祥主编 ,农业机械执行标准手册,上下册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
[3]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李文双主编,机械制造工程学,第一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建华主编,农业机械学, 第一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
[6]吴立言主编,农业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年
[7]黄鹤汀主编,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年
[8]郑修本主编,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年
[8]征涣文主编,机械制造工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王平主编, 农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10]方子良主编,机械制造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1]孙恒主编,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2]郭庆文主编 农业动力学 上海交通大出版社 1992年
[13]石刚主编 四杆机构设计 武汉科技出版社 1995年[14]乔治B(英) 高等机械设计 刘作毅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年
4、主要参考资料及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
外形尺寸: 1940X2000X1225mm
作业行数: 2行
行 距: 60cm~70cm
工作幅宽: 1.2m~1.4m
侧施肥深度: 苗侧4cm~5cm,深8cm~12cm
施 肥 量: 每公顷 150kg~750kg
排 种 量: 玉米5万株~10万株/hm2
大豆18万株~55万株/hm2
播种深度: 3~7cm可调
粒距合格率: ≥80%
配套动力: 18~22kW拖拉机
作业速度: 5~7km/h
1、节本增效指标:使用该机具可比传统耕作播种减少燃料消耗50%~65%,耕作工时减少40%~50%.
2、生 产 率:0.7~0.8hm2 /h
5、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2011年
3月 9日 ~ 3月 15日 熟悉课题,调研,确定设计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3月 16日 ~ 3月 22日 完成查找相关资料。
3月 23日 ~ 4月 5日 总体设计,方案论证。
4月 6日 ~ 4月 19日 完成部件设计初稿。
4月 20日 ~ 4月 30日 部件设计定稿。
5月 1日 ~5月 17日 完成零件设计初稿。
5月 17日 ~ 5月 30日 零件设计定稿。
6月 1日 ~ 6月 7日 完成说明书初稿
6月 8日 ~ 6月 14日 毕业设计定稿,论文答辩
第1章 绪论 1
1.1 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1
1.1.1、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1
1.1.2、国外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6
1.2 双行简易播种机的研究意义 8
1.3 播种机的设计依据与技术分析 8
1.3.1可行性分析 8
1.3.2农艺技术指标 9
1.3.3配套动力技术指标 9
1.3.4技术经济指标 9
1.4播种机的设计方案 10
第2章 播种机的总体设计 11
2.1 总体设计 11
2.1.1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及结构形式 11
2.1.2总体参数设计 11
2.2 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 12
2.2.1施肥、播种部件的设计 12
2.2.2支承轮的设计 14
2.2.3机架的设计 14
2.2.4传动部分的设计 14
第3章 各部件介绍、设计计算及安装 16
3.1部件的介绍计算 16
3.1.1 支承轮装配 16
3.1.2施肥圆盘装配 16
3.1.3 机架总成 17
3.1.4 传动装配 18
3.1.5 肥箱装配 21
3.1.6 玉米播种单体装配 24
3.1.7 大豆播种单体装配 25
3.1.8排种器的组成 26
3.3播种前的准备 31
第4章 播种机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35
4.1 使用 35
4.1.1播种方法 35
4.1.2农艺技术要求 36
4.1.3 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 37
4.2 使用前准备工作 37
4.3 使用注意事项 38
4.4 使用安全 38
4.5 维护、保养和保管 39
结 论 40
致 谢 41
参考文献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