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错漏专题训练.doc_第1页
选择题错漏专题训练.doc_第2页
选择题错漏专题训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错漏专题训练(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对pH=10的NaOH溶液和pH=4的H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C2、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C A、125mL B、200mL C、250mL D、560mL3、将6.6g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2.15升NH3(密度为17克/22.4升),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DANH4HCO3,NH4NO3 B(NH4)2CO3,NH4NO3CNH4HCO3,NH4Cl DNH4Cl,(NH4)2CO3放电充电4.已知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的作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Pb+PbO2+2H2SO4 2PbSO4+2H2O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4H+ + SO42-+2e-PbSO4+2H2O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 C充电时,若要使1molPbSO4转变为Pb和PbO2,则需要通过2mol电子D放电时,H+向负极移动 B5.某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通入溴水,可使溶液变浑浊。该气体是 C(错选D多,原因是在同学心中上述性质都是SO2应具有的)ACO2 BCl2 CH2S DSO26.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 C(但有很多同学选择了A忘记了离子反应的要求)A铜与浓硫酸反应 B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C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7FeSO4和Fe2(SO4)3 的混合物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a%,则含铁的质量分数为 D(但有个别同学选择A或C,这是忘记硫本身的质量问题)A2a% B3a% C1-2a% D1-3a%8、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错误的是: D (错最多的是选择了B项)A、它与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B、它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作脱色剂、消毒剂C、可以在高压放电条件下由氧气制备D、臭氧层中含有大量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是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二、 选择题(本题共11题,每小题可能有1到2个选项符合题意)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中最多同学选CDA、1mol过氧化氢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22.4L的D2、H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1molNa2O2与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1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A、0.012kg13C中碳原子数为NA B、与S反应时,0.1molCu失去电子数为0.1NAC、常温常压下,0.5个CO2分子质量为22gD、7.8g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为0.1N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C、1molOH的质量是17g D、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12、用人工方法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的方法是 C但不考虑物体对人的影响,有很多同学选择了A或B或D,这是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所造成的。A、燃烧白磷 B、燃烧镁粉 C、施放干冰 D、浓盐酸浓氨水同时喷晒13、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内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是: C A、0.25L B0.50L C0.75L D1.0L14、用铂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当电流为IA,通电时间为t min时,阴极增加的质量为mg,在阳极收集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VL。又知1个电子的电荷量为QC,铜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N的算式为 CD A、It/QV B、32It/mQ C、672It/QV D、30MIt/mQ15.烧瓶中放入铜片与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为纯净的一氧化氮(即不含NO2),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棕红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为 D 但有很多同学选择了C,原因是烧瓶中有氮气,不应立即收集,但也有个别同学是认为不应收集二氧化氮,因为有红棕色说明有二氧化氮。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16、等质量的三份锌a、b和c,分别加入稀H2SO4中,a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4溶液,c中加入适量CH3COONa。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D17、废切消液中含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试剂中能使其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物质是 B 但也有很多同学选择了D,他们认为,D能氧化亚硝酸盐成为硝酸盐而不造成污染。但不考虑到产生的硫的还原物也会污染空气,这就是二次污染物。AHCl BNH4Cl CNaCl D浓H2SO418、在体积都为1L,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C(最多同学错选了A选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