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海拉尔区第七中学曹雪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标要求: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3.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认识塬、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3.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和治理措施”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信天游,介绍信天游这种歌唱形式,播放黄土高原地区特色的图片,感受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 1.读图6.25并阅读教材文字:(1)在图中找出: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2)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省级行政区: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3)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13填图题。2.课本P25页活动: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窑洞 ,原因是黄土具有 直立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干燥 ,容易开挖。与当地气候关系密切。(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信天游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当地地形关系密切。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阅读课本P26页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课本P27页活动: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读图6.25,认识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景观。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课件图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 疏松 ,多 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 植被 保护;(结合教材29页“活动”1)夏季降水,且多 暴雨 。(2)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过垦过牧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开矿、修路 等活动破坏地表。(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坡度:(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危害(1)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3)阅读教材29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3” 知识点四:水土保持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结合教材,P30页图6.36,讨论黄土高原在不同地区对水土流失治理。(1)采取 植树种草 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2.合作探究:结合教材,P30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1)读教材图6.37,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 表土,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2)读教材图6.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缓坡地应修建 梯田 耕作。退耕结合 植树种草 ,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退耕的同时要控制 人口 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 生态建设 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三)小结教学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