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吴娜娜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属于概念课,但是比的知识分布在第十一册,比例的知识分布在第十二册,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把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分为四部分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3、求比值和化简比;4、比例尺。并且表格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对知识有系统的链接,形成知识体系,便于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采用类比地方法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如复习比的概念时,联系除法和分数,列出如下关系表:联系区别比6 : 3=2前项比号后项比值比的基本性质一种关系除法6 3=2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商不变的性质一种运算分数=2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数学生通过列表观察,了解比和除法、分数不仅有各部分名称的对应关系,还有一条内容一致的基本性质,理解到“比”实际上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新的书写形式,这就从本质上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认识。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如求比值和化简比这两个概念,我抓住表示“得数”德兴市这个特点进行概括,即求比值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数”(整数、小数和分数),而化简比的最终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这就排除了计算方法(过程)这个非本质的东西,突出了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本质区别。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之,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有些重点或难点问题由于一时疏忽,忘记强调知识致使练习时学生出错。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肤浅,不能根据学生的反映做出正确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3、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设计有争议性的问题,让整节课很平淡。 2013年6月4日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吴娜娜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这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属于概念课,但是比的知识分布在第十一册,比例的知识分布在第十二册,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把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分为四部分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3、求比值和化简比;4、比例尺。并且表格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对知识有系统的链接,形成知识体系,便于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采用类比地方法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如复习比的概念时,联系除法和分数,列出如下关系表:联系区别比6 : 3=2前项比号后项比值比的基本性质一种关系除法6 3=2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商不变的性质一种运算分数=2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数学生通过列表观察,了解比和除法、分数不仅有各部分名称的对应关系,还有一条内容一致的基本性质,理解到“比”实际上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新的书写形式,这就从本质上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认识。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如求比值和化简比这两个概念,我抓住表示“得数”德兴市这个特点进行概括,即求比值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数”(整数、小数和分数),而化简比的最终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这就排除了计算方法(过程)这个非本质的东西,突出了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本质区别。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之,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有些重点或难点问题由于一时疏忽,忘记强调知识致使练习时学生出错。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肤浅,不能根据学生的反映做出正确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3、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设计有争议性的问题,让整节课很平淡。 2013年4月17日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吴娜娜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含正、反比例的问题,这里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用比例知识解答正、反比例的,问题的关键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然后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所以我在教学前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是依据什么判断的。先出示例5,要求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然后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接着解比例求出未知数。并且把X的值代入原等式进行检验。但在列方程的时候出现了多种方法,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我们习惯应用“总价数量=单价”,当单价一定时,可以列成正比例式,而有同学却将等式的左边写成“数量总价”,班内同学议论纷纷,我借势引导学生,抓住正比例关系的对应量对等的要点,使一个比例式拓展成了两个,让学生明白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和依存关系。课堂中无意的错误点,生成了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广开世面,更深层次地理解最简单的函数知识。教学例6,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课本编排思路与例5相似,我就参照例5的教学进行。我注意启发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比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例关系的问题的方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结合“做一做”,可以总结出应用比例解答问题的步骤:1、分析题意,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意义列出方程。3、解方程(求解后检验),写答。最后进行课堂小结起着整理归纳、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带领学生把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进行整理、归纳。这样的小结对学生的当前解题有所帮助, 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2013年5月22日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吴娜娜复习课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构建知识体系。课上引导学生从表面积、体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公式推导与应用,圆锥圆柱之间关系几方面作了整理,认识到根据表面积的意义,我们可以找到求所有物体表面积的“通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猜想验证得到所有柱体体积的通用公式。让知识的主要脉络清晰呈现在学生面前,知识由“厚”变“薄”。这样复习不再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复习中学生有发现,有提升,获得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 重视对整理方法的辅导,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知识犹如珍珠,如果不会整理,只是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穿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学好数学必须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我们平时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整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 教学不仅仅是告之,更需要经历。本节课我改变了教师引导,一问一答的复习方式。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整理相关知识,学生整理的结果虽然稚嫩,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使其终生受益的并不是数学知识,而是数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复习,教师一个重要的目就是要将原来分散的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原出来。 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你能发现什么?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图形计算公式,通常是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的。“转化”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日常生活问题时常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学数形结合的数学,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积实油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硅灰石行业现状规模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江苏省徐州市项目部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八(含答案)
- 专业美发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岗前培训网上考试及答案解析
- 企业化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藏安全员c证题库真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法判断题库及答案解析
- 统计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结直肠癌早筛早治》课件
- 2024年03月中国工商银行湖南分行2024年度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光伏电站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规程
- 娱乐场所租赁合同范例
- 纪委谈话记录模板
- 2025年青岛旅游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发展趋势预测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第七章-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必刷多项选择题50题(含答案解析)
- 新解读《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