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疾病_第1页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_第2页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_第3页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_第4页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口腔 新生儿出生时即有吸吮吞咽等反射 34个月时唾液腺的分泌明显增加生理性流涎食道 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食管反流,食道的长度,新生儿810cm,1岁 12cm,5岁 16cm,儿童 2025cm,成人 2530cm,食道的内径,婴儿 0.60.8cm,幼儿 1cm,学龄儿1.21.5cm,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直立行走后渐成立位;另胃酸度低,酶活性差,消化力弱,胃容量,新生儿 3060ml,13 月 90160ml,5岁 700850ml,1岁 250300ml,成人 约2000ml,胃排空情况,水 1.52 小时,母乳 23小时,牛乳 34小时,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肠肠管相对长,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或肠套叠(儿童为身长57倍,成人为身长4倍)肠壁薄,通透性差,屏障功能差,毒性代谢产物及抗原易透过肠壁入血,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及变态反应婴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可引起胃-结肠反射,产生便意,大便次数多,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肠,小肠的功能,大肠的功能,运动,免疫,吸收,消化,吸收水分,形成粪便,贮存食物残渣,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肝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但肝功能易受损胆汁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胰腺生后34个月胰腺发育较快胰腺分泌酶出现的顺序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肪酶、淀粉酶,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肠道细菌胎儿时期肠道无菌,生后数小时细菌入侵,主要分布于结肠和直肠单纯母乳喂养儿,肠内菌群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肠内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所占几乎相等婴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发生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健康婴儿的粪便食物从进入消化道到形成粪便的时间,因年龄而异母乳喂养儿 平均13 小时人工喂养儿 平均15小时成人 平均1824小时,口炎,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病变局限于口角,病变局限于齿龈,病变局限于舌面,口角炎,舌炎,齿龈炎,鹅口疮,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见于颊粘膜、舌、唇内口内黏膜白色膜状物附着,不易擦去,创面周围无炎症反应需与麻疹口腔黏膜斑区别,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见于颊粘膜、齿龈、舌、唇内、口周病初有高热12天,后局部出现小疱疹,很快形成溃疡面患儿还可有烦吵、据食、流涎病程12周,婴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组于婴儿期起病,以黄疸、肝病理体征、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感染(TORCH综合征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先天性代谢异常(糖原累积症、半乳糖血症、高蛋氨酸血症、戈谢病、胆汁代谢异常所致)胆道闭锁、胆管扩张和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其他原因(肝内占位病变、累及肝脏的全身恶性疾病等),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反流 是由于LES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而引起;常发生于日间餐时或餐后病理性反流 是由于LES功能障碍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所致,可发生于睡眠、卧位、空腹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呕吐、食道炎、食道溃疡出血、吸入性肺炎、哮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