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对文明的影响.doc_第1页
印刷术对文明的影响.doc_第2页
印刷术对文明的影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术对文明的影响2012级新闻学张云帆20122114084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与它给世界文明带来的深远影响密不可分。印刷术最早的雏形是我国早在先秦就出现的印章,章体较小,字数少,多为人名或者为官名,分为阴阳两种形式,印文均反刻在印章上,这种反刻的形式成为日后早期印刷术的特点之一。拓片和印染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印刷术的产生,直到隋唐时期(7世纪左右),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正式开始了印刷术的历史。宋代(11世纪左右)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这是印刷术史上一次重大飞跃,它弥补了雕版印刷术费时费力,不易保存等缺点,极大的提高了印刷效率。400多年后,德国商人约翰古登堡在毕昇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法,同时还造出了印刷机,虽然它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但它已经具备了机器的某些特点,所以部分人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部分启迪是从印刷机上得到的。古登堡将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这套印刷术采用的原理和技巧,部分仍沿用到了今天。它的出现,开启了印刷技术的新时代,也成为现代印刷技术的起源。印刷术作为一种媒介,极大的促进了文化成果的共享以及思想的传播,当然它的出现也是建立在造纸术的发明之上,印刷是乃是一种大规模的复制,它首先要求有足够的载体来承载它所复制的内容,所以在提及印刷术的作用时,总要提及造纸术的发明。在雕版印刷术出现后,唐朝的诗歌典籍,故事文献等有关文字的记录,都大量的保存了下来,超过了之前的历朝历代。宋代出现的活字印刷术更是有力的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空前繁荣,宋朝所保留下来的文字记录也躲过唐朝,从唐诗宋词的数量上可以略窥一二,虽然不同朝代文献的数量和它们距离现在的时间长短不一有关系,同时也受部分文物尚未出土、当时战乱的破坏、统治者政策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笔者认为,印刷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效率不断提高,复制品规模不断增大,使古代书籍存留几率升高,保留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和传统文化;印刷术繁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印刷术减少了手抄本的错误;印刷术对文字普及,交流知识、共享文化成果、传播文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645年,日本“大化改新”,向中国派遣大量的“遣唐使”,雕版印刷术随之传到日本。到了宋朝,高丽国也专门派人到中国学习雕版印刷术,公元14世纪,朝鲜人从梦溪笔谈中,了解到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不久之后便掌握了此项技能。 此后,越南等其他亚洲国家均开始学习并使用中国的印刷术。印刷术不仅对亚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思想变革以及社会转型时期。11世纪左右毕昇创造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有力的推动了14世纪时期文艺复兴的发展。活字印刷术在文艺复兴的前期,普及了文化知识,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教育水平,同时让当时的代表人物的作品、观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发展减少阻碍。1477年,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已经传遍欧洲,为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15世纪末期,文艺复兴逐步由意大利发展到欧洲各国,金属活字印刷术成为各国先驱思想交流的桥梁之一,它在欧洲各国的普及性以及便捷性,推动着文艺复兴走向鼎盛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被认为是欧洲历史的序幕。纵观文艺复兴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印刷术的不断完善,成为推动文艺复兴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自此,中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力由直接转为间接,最后逐渐消失,而德国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杠杆,影响力逐步扩大。继文艺复兴之后,另一场轰轰烈烈且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开始在德国兴起。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希望可以将圣经发放给普通民众,让民众直接与上帝对话,而不是通过第三人作为媒介来和上帝沟通。此时需要大量的圣经,而印刷术在又经过一个世纪的完善后,勇敢的接下了这个重担,它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复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资产阶级的诉求,打破罗马教廷对广大人民精神的专横统治。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吴伟:文化西游印刷术,华文出版社,2009”。在圣经广为流传的同时,德语也在不断统一,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印刷术间接为德国的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的产生。在宗教改革的同期,新闻事业也利用这种新型技术,在悄然间飞速猛进的成长。17世纪初期,定期报刊的兴起,成为了近代新闻事业正式诞生的第一个标志。新闻事业的发展,对日后的文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7世纪后期,印刷术应用到了纸币之上,而印刷纸币的出现为日后资金流通,各国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18世纪,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机遇下,印刷术又一次迎来了春天,在此次大革命中,印刷术从手工工具转变为机器,开启了印刷术机械化的时代。机械化的印刷术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牟取的利益之高,使得它迅速随着工业革命在全世界普及开来,并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又回到了中国,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在西方国家扩展殖民地的过程中,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让落后地区逐步与世界文明接轨。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等被加进印刷术中,加快了印刷术现代化的发展。电子媒介的出现,曾对印刷行业出现打击,广播和电视出现的时候,人们预测报刊将很快消失,可是现在报刊事业依旧红红火火。网络媒体的迅速壮大,令这种预言再次出现,认为纸质书籍,报刊将会像泡沫一样消失,可时代发展至今日,书籍报刊依旧存在,而印刷术在不断完善中,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普及文化,传播知识,同时仍在不遗余力的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土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